[福建]住宅楼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DOC 22页)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8969420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住宅楼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DOC 2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福建]住宅楼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DOC 2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福建]住宅楼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DOC 2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福建]住宅楼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DOC 2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福建]住宅楼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DOC 2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住宅楼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DOC 2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住宅楼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DOC 22页)(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团公司*园项目大体积砼浇筑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 2011年7月7日目 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3.施工准备3 3.1 混凝土厂家准备3 3.2 混凝土浇筑方案确定4 3.3 温差及裂缝控制4 3.4 裂缝控制计算7 3.5 技术准备8 3.6 生产准备84.施工部署10 4.1 混凝土浇筑方法10 4.2 施工缝10 4.3 混凝土养护10 4.4 混凝土试块取样10 4.5 测温点的留设105.筏板部位混凝土施工流程及操作工艺12 5.1 混凝土的场外运输12 5.2 混凝土固定泵(地泵)的场内运输与布料12 5.3 混凝土浇筑13 5.4 混凝土的表面处理14 5.5、混

2、凝土的养护与温控15 5.6 测温156.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点及技术措施:16 6.1 商砼进场配合比通知单、运输小票验收、坍落度测试16 6.2 振捣棒下插深度控制16 6.3 养护顺序167. 底板混凝土控制裂缝出现的措施16 7.1 控制内约束温度裂缝的措施16 7.2 控制外约束温度裂缝的措施16 7.3 其他178.消防、安全及文明施工注意事项179.混凝土浇筑应急措施1710. 环保措施1711. 附图18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 1.1 宁德市*园工程业主对施工方案的编制要求;1.2 *集团公司企业内部对技术性文件的要求;1.3 同类型工程的施工经验。1.4 *园工

3、程施工图纸1.5 *园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1.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120021.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920011.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1.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1.1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1.1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0-20021.13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20021.14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1.1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

4、11920031.1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1.17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699118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1.19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的应用技术规范 JGJ28861.20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 JGJ5220061.2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T5520001.2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1.2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版2.工程概况工程地点:本项目位于德宁市,*路以东、*路以北、*路以南。建设单位:宁德市*房地产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城市建设研究院。工程规模:拟建总建筑面积约15万

5、m2,地下一层,地上最高33层。地下室上部由1#楼、2#楼、3#楼、5#楼、6#楼、7#楼、8#楼、9#、10#楼、11#楼10个单体建筑组成,其中 1#建筑面积10320m2,地下一层,地上30层,建筑高度为90.85m;2#楼建筑面积20600.97 m2,地下一层,地上31层,建筑高度为93.80m;3#地下一层,地上30层,建筑高度为90.55m;5#建筑面积17267.52m2,地下一层,地上33层,建筑高度为99.70m;6#建筑面积17268.81m2,地下一层,地上33层,建筑高度为99.70m;7#地下一层,地上31层,建筑高度为93.50m;8#建筑面积20331.72m2

6、,地下一层,地上31层,建筑高度为93.80m;9#地下一层,地上31层,建筑高度为93.80m;10#建筑面积2969.59m2,地下一层,地上3层,建筑高度为12.60m;11#建筑面积1716.31m2,地下一层,地上3层,建筑高度为10.20m;地下室总建筑面积24140m2(其中人防面积为4629.37m2)。结构类型:钢筋砼剪力墙结构,10#、11#楼为框架结构,地下室为钢筋砼框架结构。质量标准:达到省优良工程。安全等级要求:达到“省文明标化工地”要求。工期要求:1080日历天。工程结构类型、特征:结构设计等级(1)结构安全等级:二级(2)设计使用年限:50年(3)抗震设防类别:丙

7、类,抗震设防烈度:六度(4)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5)地下室防水等级:二级(6)建筑结构耐火等级:一级本工程基础底板以数条后浇带将底板划分成16块流水段。底板厚350 mm、400mm,地下室承台厚度有1100mm,1300mm,1350mm,1500mm, 2000mm等;地下室底板、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采用低化热的普通硅酸盐水泥42.5级;防水等级为二级,采用防水密实性混凝土,其设计抗渗等级均为s6;防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0.2MPa);后浇带宽度800mm。3.施工准备 3.1 混凝土厂家准备为保证混凝土的防水功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抗

8、渗标号与强度等级,同时又能保证混凝土按工程量的充足供应,项目部将从宁德市场上考查商品混凝土厂家,并对他进行质量、供应能力、资料提供、服务态度、环保性等几方面综合评定。经上述程序,项目部决定选择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本工程结构混凝土施工。为保证厂家能提供既符合设计要求又符合地下防水工程混凝土规范并满足大体积混凝土的要求,以及国家对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规定、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要求,技术上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有如下要求: 选用低水化热,泌水性小的水泥作胶结材料。水泥进场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复试试验报告,并对其品种、等级、包装、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加强批量复试。 适当掺加掺合料,以减少水泥用量。

9、适当掺加缓凝剂,减缓水化热放热速度,所用外加剂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要求。 用饮用水作拌合用水,控制混凝土出罐温度。 适当掺加混凝土膨胀剂或混凝土防水剂。 选择适当水灰比(不大于0.55)。 掺减水剂,降低游离水含量。 混凝土坍落度应适当,入泵坍落度控制在12020mm。 选用粒径较大的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并不大于泵管的1/4),严格控制骨料含泥量(砂含泥量小于3%,泥块含量小于1%;石子含泥量小于1%,泥块含量小于0.5%),石子优先选用碎石。混凝土应满足泵送的有关技术要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6小时左右。应提供原材所含氯离子及碱含量计算书,并达到氯离子含量0.3%,碱含量3.

10、0kg/m3。另外:提供砂、石、水泥所含放射性物质检测报告,放射量符合有关要求。提供各种原材的检(试)验报告。所提供资料应符合福建省建筑资料管理规定。混凝土配合比按试配强度,配合比如下表:(详见商品砼出厂单)试配强度(MPa)砂率(%)材料名称水水泥砂石外加剂粉煤灰膨胀抗裂剂材料用量(Kg/m3)配合比(质量比)3.2 混凝土浇筑方案确定由于本工程底板上设计有九横二纵11条后浇带,将底板分成16个自然流水段。浇注过程中将按后浇带划分流水段。为保证在浇筑过程中不形成冷缝及施工缝(板内部),本工程拟定采用5台地泵分别布置在加工棚预留通道两侧以及基坑靠梦龙路沿线;混凝土浇筑按照斜面分层的方法进行,见

11、浇筑路线进行图。消除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相当量的泌水,振捣密实、连续浇筑不形成施工缝,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将是浇筑过程中控制的三大关键因素。消除泌水的办法是浇筑工人在浇筑及找平时将表面泌水用扫把赶到铁皮筒来收集泌水,或者将泌水引至筏板集水坑内,然后用水泵抽走。为降低底板内混凝土内外温差(25),将通过采用合理配合比及早期养护来实现。项目部会同商混厂家确定既能保证混凝土强度又适当增加混凝土掺合料以降低水化热,掺入适当粉煤灰和外加剂,控制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混凝土早期内外温差,消灭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早期养护将采用随浇筑随搓平随覆盖的方法。通过覆盖塑料布来减少混凝土内水散失、保持混凝土表面温度不

12、会降低太多而引起内外温差超过25。当覆盖养护超过12小时后,上面覆盖建筑地毯,并撒水湿润,使地毯处于湿润状态,根据测温结果,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3.3 温差及裂缝控制为能随时跟踪混凝土内外温差,满足内外温差小于25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不高于80的要求,将对地下室底板混凝土进行测温追踪。在地下室底板上以12米左右间距进行测温点布孔,承台部位必须布置测温点,内埋测温管(绑底板筋时预埋)。利用温度计对每点进行定时测温。见测温点布置图。测温结果以书面形式及时反馈到项目部技术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温差。测温时间以每天早中晚各测一次。3.3.1 根据经验,混凝土水化热高峰将在浇筑后3-5天出现,其水化热计算如下: Tt = WQ(1-e-m t)/ cr + F/50式中: Tt t龄期混凝土绝热温升() W 每m3混凝土中水泥用量( 按324kg/m3 ) Q 每公斤矿渣水泥水化热(取410kJ/kg) c 混凝土比热(取0.97 kJ/kg.k) r 混凝土密度(取2400 kg/m3 ) F 每m3混凝土中粉煤灰用量 (62kg/m3 ) m 与水泥品种、比表面积及浇筑温度有关的参数(取m = 0.397)则: Tt = 324410(1-e-mt)/(0.97240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