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产品采购在医院质控中的作用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8969330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7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血产品采购在医院质控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采血产品采购在医院质控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采血产品采购在医院质控中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采血产品采购在医院质控中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采血产品采购在医院质控中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血产品采购在医院质控中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血产品采购在医院质控中的作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采血产品的质量在分析前质控中的作用实验室检测对于疾病诊断、患者监护、药物监测和预后判断都极为重要,很多有关治疗的重要决策通常是在实验室化验结果的基础上制定1。因此,保证送检到实验室的样本与在患者体内的状态相一致就至关重要。在实验室检测样本之前,所有影响样本的因素和流程都可能使检验结果出现偏差,这些都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内容,一直以来,我们只强调如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样本的采集,运送等在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其实,如果从采血系统产品 采购与选择开始就存在不合格的产品,那么在样本的采集阶段,即使临床护士按规范操作,结果还是一份不合格的标本。而这一点

2、,在过去往往被忽视。现在,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医院注意到采血产品质量在标本分析前阶段中的所起的重要作用。真空采血系统因具有安全、方便、高效等优点,已替代原有的传统采集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虽然它已大大提高了标本的质量和护士操作的安全性,但是由于采血产品品牌众多,质量参差不齐,在实际工作中,还是经常会出现多种由于质量本身原因引起的检验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采血管采血量及添加剂浓度因为各种添加剂是按照与血液适当的比例加入真空采血管的,根据ISO 6710和CLSI的国际标准,采血管标准的采血量应在预设容量的10%的范围之内2(如图1所示)。所以如果血量不准确或添加剂浓度不精

3、确都会对标本质量和检验结果产生很严重的影响。解放军总医院临床检验科主任丛玉隆教授3曾在文章中指出,用含有EDTA管采血,如果采血量过少,EDTA的浓度达到2.5mg/mL,会使中性粒细胞肿胀、分叶核消失,血小板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这些改变都会使血常规检验有核血细胞计数得出错误结果;对于凝血项目检测,如果采血量不足,血液和枸橼酸钠抗凝剂的比例由9:1降至7:1时,aPTT试验结果就会发生显著延长;降至4.5:1时,PT试验结果就会发生显著改变3。徐云侠等4在其试验研究中也证实了当真空采血管采血量不足时,负压和高浓度的抗凝剂对全血细胞计数结果均有影响;采血量过少,管内剩余的负压和

4、添加剂还会引起样本溶血的发生,还可降低血培养的阳性率。相反,如果采血量过多,抗凝剂就相对不足而且血液不易充分混匀,这样血浆中就可能会有微凝块的产生,影响标本质量并可能阻塞检测仪器3。虽然真空采血管内的负压容积都是提前预置好的,当血液采集到达规定采血量时,血流会自然停止。但是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据临床护士反馈和很多文献证实,很多品牌的采血管的负压设置并不是特别严格,如有些采血管因为材料和技术原因,管内负压不稳定,致使采血量忽高忽低;有些厂家由于产品材质问题担心负压不能维持到有效期,或为使采血量能够填补蝶翼采血针多余死腔等需要,所以出厂时负压设计偏高,以至于护士在采血时不能等待血流的自然停止,而是需

5、要凭经验人为凭经验控制采血量,这样做非常容易导致采血量不稳定而影响标本的质量。还有一些厂家由于技术问题还不能精确地控制添加剂浓度,有文献指出,使用某品牌的血常规管时发现检测结果值一直不准确,后对采血管进行检测,发现EDTA抗凝剂严重超标。因此,采血管中精确的添加剂浓度和准确的负压设置,是把好分析前质量关的第一步。使用无菌采血管自1974年加拿大2个医院发生了5例由于使用真空采血管导致粘质沙雷氏菌感染而引起的败血症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后4,5,加拿大、日本等许多国家法律已经规定必须使用无菌的真空采血管。1995年美国临床标准化委员会( N CCLS) 6 要求真空采血管必须灭菌。未灭菌的采血管

6、除了在血液逆流时会引发院内感染风险外,细菌菌体中还可能含有内源性辣根过氧化物酶,致使被细菌污染的标本可产生非特异性显色而干扰一些实验室检测结果7。但在我国,由于行业重视程度不够以及生产条件的限制,采血管尚做不到无菌。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对体检用的采血管进行带菌情况检查时,发现某些品牌的采血管每管所含的活菌数从几十个到上千个,所带菌群多种多样8,这就为院内感染和检验质量问题埋下了伏笔。因此,在产品选择上,尤其是对于易感病人及其一些特殊实验室检验方法,我们应该尽量选择无菌采血管。采血管材质/添加剂质量在平时的质量控制中,我们往往只注重仪器、试剂,采血人员的操作等的

7、质量控制,但却忽视了采血管质量的选择而造成质控的一个盲点所引起结果的不可靠。采血管由管帽、管体、管内涂层、分离胶、添加剂等组成,其中任何成分的质量均可影响到标本的质量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有报道9指出,某医院检验科使用某正规品牌采血管做血氨检测时,几次检测结果均异常增高,而病人却没有任何肝功障碍或肝昏迷等临床症状。在排除试剂、仪器等原因后,对采血管进行了质量检测,最后发现是采血管内抗凝剂质量问题。另有报道10指出,在检验中发现某品牌的血清分离胶管内的分离胶使甘油三酯异常增高。另外,采血管内壁处理不好,还可增加标本溶血、挂壁等风险。因此,为减少不合格的采血管对标本质量的影响以及对试剂的浪费,我们应该

8、尽量选择质量好的采血产品。特殊检测项目对采血管的要求对于某些特殊的情况,应选用特殊的采血管,如肝素治疗监测,血糖检测,高海拔地区采血等。例如,采血管内剩余的死腔也可能会激活血小板,释放PF4,中和血液中的肝素引起ATPP假性缩短3,11,因此,在选择APTT监测肝素用药或监测血小板功能时,要选择特殊的无死腔的双层血凝管,如“VACUETTE”无死腔双层血凝管;对于血糖检测,由于采集后的血糖值在室温下会持续降低,而采用加有氟化钠稳定剂的采血管就可以有效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再者,由于海拔的不同,在高原地区,尤其是对于采血量要求比较严格的凝血检测项目来说,最好使用特制高原管,如“VACUETTE”血

9、凝高原管。采血针对标本质量的影响选择合适的采血针,提高标本质量。目前各医疗单位使用的采血针主要有标准双向采血针和供老幼及采血困难者使用的蝶形针两种。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医院注意到蝶形针采血的弊端,蝶形采血针除了在采血速度、污染程度、安全性上具有劣势之外12,13,也会使血液标本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增大标本溶血或凝血的风险。同时由于其软管约0.4ml死腔的存在,会导致第一支采血管采血量的不足,若其接口连接的不紧密也会引起的采血管负压丢失,引起采血量不足。而采用标准直针采血不但可以避免出现这些问题,而且,无论从血液流速还是从血液标本质量方面来说,都更符合对检验标本的要求。真空采血产品现在已经广泛

10、应用于临床,但尚有部分人员认为采血产品仅仅是血液采集和储存的简单工具,未意识到产品自身会给检验和医疗带来严重的后果,而当临床中出现错误的检验结果甚至引起医疗纠纷的时候,才意识到产品本身的质量和产品的选择在分析前质控中的作用。这一方面提醒使用者应从产品的选用上把好关,另一方面也提醒各厂家,在推广产品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切实保证医院和病人的利益。另外,在产品销售的同时,各厂家应该做好产品的售后或培训指导等支持服务工作,使相关使用者能够正确选择并使用采血产品,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北京格瑞纳健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奥地利“VACUETTE”品牌中国合资公司,在产品推广的过程中已举办无数次

11、产品相关培训及学术交流等支持服务工作,得到了诸多客户的认可和宝贵意见,也藉此逐渐成长为一支集优质的产品、专业的技术指导、完备的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优秀团队,誓致力于继续为医院、病人提供更好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1 VACUETTE Preanalytics Manual2 ISO 6710. 一次性使用静脉血样采集容器3 丛玉隆. 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及对策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4, 27(8):483-487.4 McLeish W A. Contaminated vacuum tubes J . Can Med Assoc J , 1975, 112: 682 686.5

12、 Katz L. Evacuated blood collection tubes -the back f low hazard J . Can Med Assoc J, 1975, 113: 208 216.6 NCCLS Publications. Procedures for the Collection of Diagnostic Blood Specimens by Venipuncture M . Approved Standard. Fourth Editi on, H 3-A4. 1998, 18 ( 7) : 1 39.7 叶千红, 张丽霞. 关于标本因素对ELISA 检测结

13、果影响的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3, 7(5) : 440-4418 付秀萍, 张守印, 亓晓等. 体检用真空采血管带菌情况检测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9, 19(6):1378-13799 杨胜久, 吕枫, 何雪芹. 真空采血管也应做质量检测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7, 22(6):29 10 汪俊汉, 张艳平. 劣质血清分离胶对甘油三酯测定的影响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6, 27(9): 847-848.11 Siegel JE, Bernard DW, Swami VK, et al. Monitoring heparintherapy: aPTT results from partial- vs full-draw tubes. Am JClin Pathol. 1998;110:184-187.12 邓雪霞. 一次性采血针与注射器抽取静脉血效果比较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 12 (21): 87-88.13 李鸣娟. 冯美妍. 邱明慧. 两种采血针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疗前沿, 2007, 12, 2(23): 28-29. (图1)(VACUETTE透明标签管) (VACUETTE可见回血直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