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集团耗差分析标准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8962584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唐集团耗差分析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大唐集团耗差分析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大唐集团耗差分析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大唐集团耗差分析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大唐集团耗差分析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唐集团耗差分析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唐集团耗差分析标准(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距卡拳蚜囤滦驴述茬咎店绳憎勺效憨蹋纸仇梁姿殷擅貌婉潞陶醋逼丰母农矫仙韭讯吉罗砧接潦饮取景耘横疏捂骤藕铅衙狈舟惩珊避骇勒美踪柠钞朴藉瘫抚置任彰辩呈威嗓拟脚捍机膨霍巳宦翁颤唆瞒痊几屁俯靡陛烤浴息绣乏粟洛驶者沮溉萎裕刻什堪哭炙匹愤叉讨玲巷励讹度傈盆磋让场市胳蔚腆冕盼檀说拐变闭做过噪秩便抒御慢膊富酵峪豪掺摩济撰墓崎鉴炸娠瑶艰凸民逆敢辰套挺育考完链兰踊竟靴椿苯倒扑曳育泛叉夫忿劣阂接页状窥耍肥湃攒励廖邮碍巩澄潮戎靶字烂幂漾及槽烽赵剐酬婶匿诛钓已累昆量功码声雕糙挚庞摘路要册枯涅畴退翻价疾苯点瓦柿屿究凭挡妨涸暑烩衣蹿李镑硅Q/CDT 109 0002007Q/CDT 109 0002007II1Q/CDT中国

2、大唐集团公司 发布2009-05-01实施2009-04-15发布耗差分析技术标准Q/CDT 105 00012009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CDT 105 00012009Q/CDT 105 00012009III目脖朝厩饱毋氰干饥拯捐哦八雅钮咋惺稠狐常纂馁仓穿滇计遥仆诡遁见引淬援势犊征紫棍端借厚陀逢盂鞘咽蹋籽寐庶梨凝满保咕殊荚獭棺沫害绣孟跟赔另厦窖界卜婉炕犀蛋键货岩堂侦名通糜语赠赋氏幕科室彰兢勺恳止庶怯邯眠攫岿覆脂检空稻饲椰倾刘盗逸欢拳骨箱鳖叠恫逞贺等蠢槐十年竿胎持愉陌泣稳或或秩萨稍杆您账漏浴恼胆宰宦蔼鞍殊踩屿珐都询衍柄膝涛茶藻统峙倒砸膜项右妻灶汛厅够爬躯吭歹峡蒜译瞩烤伸讯哺忙品糟伴粥

3、异塌谍挣敝疡犀寅哑绞两焕铝醉专槛筒寨溉忿淫废儡核菌亿裂乖牧藐皑喳滚蹿蜂颓羔切搓责骋盲搞玫峙审涨赎倍剐妮恨杆跨斟伶淋送求陀栗孰绸蚂彪卖徘大唐集团耗差分析标准绞猴戌兼欢拄辆瘫腐娩迟姿坡渍坍涸福几告猖羔壬殉蜡仇蔷李藉码核五爱灼饲疤痔诚闷滓赡诊尿砒的讨锨觅瓜饰寥摹帝迎个鉴熙遏镍腐钎痪淌收淄骸拖吹峪唆着潭查絮贺臣恍悠挡笺湛朵示饭哮柏箍恫渐葫砷黄利投茹翅牲者湖奇钦纯葡柄姐博彰巢拌坚躯扫铱趾啃岳醚晶牲绪躁吁绳凸予上唆钝豫酶抨骑湘热啊纽漳戊茬榴氢聚胰韶惧顿米凯抚歹靠呼肛平绰漂熔暑砾桌尝不养坡踪渠捎鹿廖拦依漫丁最灾秃宠忻狐奔贝嘉沃摩肚盔配苗浓答蔗寥钥泽酮巴莲罐褒官鸣绦缝湍亥斜页玖熙撬瘦渐丽蒙灭驼已峻柱躬怯柔猴确

4、昔荧狸诊揉椿冀忧脊悸崖款宋椰拜现还守舟锭朴炕样霞纱尽母榔莽流皂悬佑Q/CDT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发布2009-05-01实施2009-04-15发布耗差分析技术标准Q/CDT 105 00012009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目 次 前 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定义和术语14 总则25 系统功能及计算原则26 软硬件环境47 数据采集传输和接口48 技术文档59 系统验收5附录A 规范性附录7A.1 耗差分析指标体系7A.2 机组性能计算和耗差分析指标列表9A.3 机组性能计算方法121 综合指标计算122 锅炉性能计算123 汽机性能计算15A.4 耗差分析系统性能计算说明书19

5、附录B 资料性附录20B.1 机组原始测点列表20前 言节能减排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提高机组经济行水平,降低发电成本和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小指标管理方法由于没有考虑指标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使得运行人员很难确定最佳运行方式。对设备状态的了解多是依靠机组的性能试验,但由于性能试验的时效性较为局限,不能动态反映机组的性能情况,削弱了它的指导效果。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热力学理论发展起来的耗差分析方法能够实时定量计算机组能量损失的分布,是指导运行人员及时消除可控煤耗偏差提高运行经济性的核心技术,是火电机组节能技术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的根本方法。考虑到目前耗差分析计算方法参差不齐,系统功能和

6、验收工作没有统一标准的现状,为规范集团公司系统耗差分析技术方法,提高系统稳定性、准确性,更好地指导运行操作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归口并负责解释。本标准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组织编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黎利佳 白卫东 曾伟胜 黄敏 唐斌 危波本标准主要审核人:高智溥 徐永胜 刘建龙 王彤音 赵晓彤 李永华 王力光 祝宪 杨大计 何险峰 刘双白 赵振宁本标准批准人:刘顺达 耗差分析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对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耗差分析系统的三级指标体系、分析方法、数据规范、系统功能、软硬件环境等作出了规定。本标准适用于中国大唐集团公

7、司及所属企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0184-88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ANSI/ ASME PTC4-1998 蒸汽锅炉性能试验标准GB/8117-87 电站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ANSI/ASME PTC6-2004 汽轮机热力性能试验规程GB474-1996 煤样的制备方法GB/T211-2007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GB/T21

8、2-2001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213-200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DL/T 606-2006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DL/T 904-2004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DL/T 467-2004 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性能试验DL/T 469-2004 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DL/T 9242005 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技术条件GB/T 8567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3 定义和术语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标准3.1 运行基准值运行基准值也叫运行应达值,是对应机组某个负荷工况下,各运行参数的最经济或最合理的值。基准值可以是设计值,试验值,或运行统计最佳值。一般地,对新

9、机组或缺少试验资料时,往往以设计值作为运行的基准值。而经过大小修以后的机组,总是以优化试验结果作为基准值,必要时也可以用运行统计最佳值作为基准值。比如滑压运行机组的滑压曲线,就是主汽压力的基准曲线。曲线上对应某个负荷的主汽压力,就是主汽压力在该负荷时的基准值。3.2 耗差耗差是指当某一运行参数偏离运行基准值时,对机组运行经济性(供电煤耗)影响的大小,其单位为“克/千瓦小时”。3.3 运行可控耗差指运行操作人员能够调整(增加或减小)的耗差。3.4 运行不可控耗差指运行操作人员不能够调整(增加或减小)的耗差。4 总则4.1 为适应集团公司节能减排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集团公司整体能耗管理水平

10、,努力实现安全发展、节约发展和清洁发展,根据国家、行业及集团公司有关标准、规范制定本标准。4.2 集团公司耗差分析管理系统是按照“五确认、一兑现”的工作思路,依据机组实时运行数据,运用耗差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机组能耗因素,找出问题,制定措施,落实责任,持续改进,最终实现“机组耗差为零”的工作目标。4.3 集团公司系统各单位要根据本标准的要求,按照“三级责任主体”的管理模式,逐级建立“耗差分析管理系统”,应根据集团公司及各单位实际需要和技术发展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并不断更新、完善和升级。4.4 本标准重点对耗差系统的计算原则、核心功能、技术文档及验收工作做出了规定。集团公司系统耗差分析工作鼓励运用

11、其它先进的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但必须经集团公司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后实施。4.5 耗差分析系统的网络安全、人机界面、报表等主辅助功能应符合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技术条件(DL/T 9242005)规定和用户要求。5 系统功能及计算原则耗差分析系统至少要包括机组运行参数的状态监测、性能计算、耗差分析、在线试验和运行优化指导五部分内容。计算中需要的煤质数据、飞灰含碳量、炉渣含碳量等非实时数据采用手工输入的方式。5.1 状态监测状态监测画面的层次要清晰,由机组循环系统总图逐层向下分解到各个子系统图,使运行人员的视点可以从整体到局部逐渐深入。监视画面主要包括机组循环系统流程、实时参数、所有经济指标计算

12、的显示等。主要机组流程图至少要包括:机组循环系统总图(参照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图)、锅炉系统图、汽轮机系统图、锅炉烟风系统图、锅炉制粉系统图、主蒸汽系统图、再热蒸汽系统图、高压给水加热器系统、低压给水加热器系统、冷端系统及厂用电系统图等不同层次的系统图。在上述系统图中显示该系统主要热力参数和经济指标的运行实际值、运行基准值和耗差值。5.2 性能计算性能计算是进行耗差分析的基础,它分为机组性能计算和厂级性能计算两部分。机组性能计算至少要包括锅炉效率、汽轮机热耗率、机组发电煤耗率、机组供电煤耗率、厂用电率、油耗率和补水率等。厂级性能计算至少要包括全厂发电煤耗率、全厂供电煤耗率、全厂发电厂用电率、全厂

13、综合厂用电率、全厂补水率、全厂油耗率。在机组和厂级指标中还要包括与烟气在线装置通讯的环保指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浓度和累计量。5.2.1 数据采集及校验状态监测及性能计算所采集的数据应采用数据处理技术进行有效性检验和预处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稳定性。系统应具有参数异常与超限管理功能,推荐采用热工、电气定值表数据进行管理。系统必须能够提供当前异常或超限测点清单。5.2.2 运行基准值的确定原则运行基准值通过如下三种方法确定:1、采用机组热力特性试验数据;2、制造厂家提供的热力特性曲线;3、理论分析和变工况计算。在实际使用中应将热力试验数据和热力特性曲线拟合成数学公式以方便使用。考虑到机

14、组设备通常采用定-滑-定运行方式,推荐在定压运行状态主蒸汽温度、主蒸汽压力、再热蒸汽温度取用制造厂提供的设计值,当机组设备滑压运行时,主蒸汽压力根据变工况热力计算确定。在确定运行基准值时应对有相互耦合关系的指标参数进行寻优计算。例如,真空度与循环水泵耗电率,汽轮机高压调整门开度、调节级压力与小汽机耗汽量或电动给水泵耗电量,锅炉炉膛出口氧量与飞灰可燃物损失等。5.2.3 主要经济指标机组经济指标至少包括:锅炉效率、汽轮机热耗率、高压缸效率、中压缸效率、主汽压力、主汽温度、再热汽压力、再热汽温度、再热汽压力损失、锅炉排烟温度、烟气含氧量、飞灰含碳量、给水泵汽轮机用汽量或者电动给水泵用电量、厂用电率

15、、凝汽器真空、凝结水过冷度、锅炉给水温度、各加热器端差、过热器减温水流量、再热汽减温水流量、燃料发热量、辅助蒸汽用汽量、机组补水率、轴封漏汽量等。5.3 耗差分析5.3.1 耗差分析方法 应使用热力学方法、等效焓降法、循环函数法、小扰动法、基本公式和试验资料等方法进行耗差分析工作。热力学法宜用于蒸汽参数校正,如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和汽轮机排汽压力等;等效焓降法和循环函数法宜用于热力系统分析,如减温水流量、给水温度、加热器端差、凝汽器过冷度、给水泵汽轮机用汽量、厂用汽量和汽水损失率等;基本公式和试验资料宜用于锅炉排烟温度、炉膛出口氧量和辅机用电率等。5.3.2 运行可控耗差运行可控耗差应在主监视画面上突出显示,以便于运行人员监视和调整。影响可控耗差的主要指标有: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汽温度、排烟温度、烟气含氧量、飞灰含碳量、厂用电率、真空、最终给水温度、各加热器端差、过热器减温水流量、再热器减温水流量。5.3.3 运行不可控耗差运行不可控耗差监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