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896205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26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组织设计(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组织设计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二章 施工组织及总体施工部署和总体设想 附: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图第三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 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临时用地表第四章 人、材、机进场计划及使用计划 主要劳动力计划表主要材料使用计划表主要施工机械表第五章 土石方调配方案第六章 主要项目施工方法、施工工艺路基工程挡墙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第七章 技术质量措施、季节性施工措施 技术质量措施(附质量组织管理体系图) 冬雨季施工及农忙季节的工作安排第八章 安全文明生产及环境保护措施(附安全组织体系图)安全与环境管理文明生产、文明施工措施第九章 交通疏导措施、工期保证措施交通疏导措施工期保证措施第十章 人员职

2、责质量职责、安全职责工 程 概 述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湖北省竹山县二级油路改建工程 (01合同段)工程。工程业主:湖北省竹山县公路管理局。设计单位:湖北省十堰市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工期要求:本项工程于2003年8月15日开工,2004年9月10日竣工,工期为12个月25天。本工程所处路段沿线地形以平原微丘为主,地势较为平坦,两侧多为水田和旱田,平均海拔高度200-250米之间,路线起点处所经山岭起伏不大,沿线无较大河流。本公路位于湿润冰冻区,即2气候区,冻涨和翻浆为公路主要病害。气候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在冷暖气团交替控制下,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4.5摄氏度,

3、一年中寒暑温差较大,春秋两季短促,春季干燥多大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温差大,冬季寒冷而漫长,日平均气温低于零摄氏度的时间一般从11月的上旬开始的,至次年3月下旬结束,长达五个月之久,因此在公路施工中应加以注意。本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668.4mm,降水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4.9%,尤其7、8两月最为集中,大洪水也主要发生在这两个月,在公路施工中应妥善安排时间,并作好汛期排水处理。本地区为寒冷冰冻地区,最大冻深一般发生在2、3月份,根据气象站多年资料统计,最大冻土深为180cm。本设计中的桥涵构造物对防冻深度均做了考虑。本地区为非地震多发区,

4、地震裂度为度。本工程分为四大部分:路基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和路面工程。主要筑路材料包括片石、中粗砂、水泥、石灰、粉煤灰、碎石、料石及沥青等。二、路基工程1、横断面布置:路基宽度12.00米,其中:行车道宽21.2米,路肩石宽0.30米,行车道及硬路肩横坡均为1.5%,路肩石横坡2.5%。2、道路结构设计沥青砼面层 + 透层、粘层 + 稳定碎石基层 +路肩石。三、桥梁工程本标段共有桥梁2座:均为空心板桥。四、涵洞工程包括砼板涵和砼圆管涵等涵洞工程。五、路面工程路面材料: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新型材料)及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I)六、施工设计依据及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

5、准公路路基施工规范公路桥涵施工规范二级油路改建工程 (01合同段)施工图二级油路改建工程 (01合同段)招标文件七、质量标准:优良第二章 施工组织及总体布置2.1生产组织体系(详见附图)2.2施工总体布置根据本工程特点,工期短、工程量大、工程项目多、设计标准高,因此,我公司对该工程的实施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在项目管理上实行规范化的项目经理负责制,成立项目经理部,选派公司最优秀的项目经理和施工管理人员进入项目班子,项目经理对整个项目的实施全面负责、合理安排、科学管理、统一部署,以全优的质量,最快的速度创造精品工程。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组、技术质量组、材料设备组、财务组、综合办公室共

6、20人组成,项目经理部下辖4个具有独立施工能力的工程队伍进行施工。工程组负责施工图审查,签发设计变更报告,技术质量管理,施工进度计划、工程统计、施工报表、计量支付、合同管理及生产协调等项工作。工程组下设测量组和本工程段中心试验室。测量组负责本工程的中心线位,主要桩位控制及全标段内的测量、复核工作。中心试验室负责全标段内的试验、检测控制工作。材料设备组负责全工程段内原材料供给、机械设备的相互协调管理工作。技术质量组负责全工程的质量检测、认定和复核等工作。财务组负责工程决算,成本分析、工人工资发放等工作。综合办公室负责文件打印、收发、归档、气象记录、后勤服务等工作。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初步将工程项目

7、划分如下:第一施工队:负责本项目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第二施工队:负责本项目的梁桥、板桥工程施工。第三施工队:负责本项目的涵洞工程施工。第四施工队:负责本项目的路面工程施工。以上各施工队的工程量分配,与各工程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能力大小相匹配(下设班组),具体施工时根据详细的施工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整个工程顺利、有序、均衡地进行。2.3质量目标分项工程合格率达到100%,工程总体标准达到优良。2.4人员、材料、设备准备如果我公司有幸中标,投入本工程的人员、设备在合同规定开工日内到达施工现场。施工材料以业主(监理)按合同或工程质量规范要求指定的自加工和外购。2.5技术准备开工前由技术部组织有关

8、部门对设计文件进一步熟悉审核,会同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代表对线路导线点、水准点进行恢复并进行可靠围护,对现场进行细致调研,收集与施工有关的资料,编制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技术管理、施工管理、试化验、质检、安全人员进行岗前培训。2.6总体工期安排本工程的要求工期12个月25天。计划工期12个月25天,计划开工日期:2003年8月15日,2004年9月10日,保证满足合同要求,力争提前完工。2.7总体设想本工程为二级公路,在原有旧路上加宽加高,原有旧路交通繁忙,车流辆大。根据工程的总体工期与工程队伍的本身素质,在大周转本身又伴有多个“小流水”相结

9、合的科学先进的管理措施。由于本工程工期紧,所以拟采用多作业面同时施工方法。第三章 施工总体平面布置(一)、布置说明 1、施工便道:利用原用旧路。2、施工用水:根据现场取样化验,道路施工用水所以采用自行打井,同时备4000L水车4辆保证施工及生活用水,水车到附近符合要求的水源运水。3、施工用电:考虑现场施工生产及照明用电,现场内架设输电线路,同时备2台120KW发电机组和一台75KW发电机组。4、项目部设在距离居民区较近的地方,临近道路处(左侧),搭建临时用房,长为100m,宽为6m,房屋面积为600m2,四周进行围挡,中间设椭圆形花坛。5、材料堆放及加工场地设在K433+800右侧空地上。6、

10、由于预制场地在拟建路基处,所以先进行预制场地的填筑,压实整平后作为预制场地。(二)、平面布置图:(三)、临时施工用地表:临时用地计划表第1合同段用 途面 积(m2)需用时间2003年 8月至2004年 9月用地位置菜地水田旱地果园桩号左侧(m)右侧(m)一、临时工程便道 二、生产及生活临时设施 1.临时住房2002003.8-2004.9K433+8503 2.办公等公用房屋4002003.8-2004.9K433+8505 3.料库10002003.8-2004.9K433+85015 4.预制场15002003.8-2004.9K433+85010 租用面积合计3100第四章 人、材、机进

11、场计划及使用计划主要劳动力计划表主要材料使用计划表主要施工机械表第五章 土石方调配方案1)现场合理调配,以最短的距离完成土石方的运输、填筑,不出现二次倒运的情况。2)本标段总体上挖方量大于填方量,挖土方94517m3,挖石方11813m3,利用土方72431m3,除调运外,尽可能本桩利用。3)经试验确定合格的碎石和土方用于填筑路基,土和石方不能混填。4)根据岩石种类,制定科学、可行的爆破方案,力争使爆破后的石碴粒径满足路基填方要求,对粒径超大部分应作为弃方处理或二次破碎。5)开工后把构筑物的施工靠前安排,以免影响土石方填筑(详见进度计划)。6)土石方调运过程中,运输量大,为防止影响旧路的正常通

12、行,只利用旧路半幅,派专人调度车辆。7)施工过程中,采取分作业面集中开挖运输,特别是在挖方量大的地段要与旧路之间设置分隔墩。8)要标段共设一处弃土场,即K436+100(路线右侧)。第六章 施 工 工 艺第一部分 路基部分一、基本要求 1、恢复路基中线,放出各设计断面边桩,并校核路基设计工程量。2、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全面搜集沿线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气象等资料,进行路基施工准备工作。3、根据挖、填方各路线的工程地质情况,选择各种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4、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组织施工,确保路基宽度、高度、分层厚度,平整度、压实度、边坡坡度等符合设计要求。5、对特殊不良地质路段,按设计进行特

13、殊处理,确保路基的稳定可靠。6、施工过程中,按规定进行质量检查,并请监理工程师签认工程质量和工程数量。二、总体测量全标段道路施工采用坐标法进行放线,每300m左右在路基两侧通视良好处布置控制点用以控制道路中心线(在通视不好的地方,每100m布置一个控制点)。根据国家大地水准点按四等水准点标准,每250M左右在路基两侧布置临时水准点,用以控制各层高程。具体实施:施工放样前全部复测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导线点);导线布设采用徕卡TC1100全站仪进行;道路中线采用J2经纬仪测放,曲线采用偏角法测设并用极坐标法复核主点;高程分层进行测量,并且由专人复核已测好的各施工用高程点。三、试验路段为了确定采用的机械设备能否满足运输、摊铺、压实的要求和工作效率,以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在施工前铺筑100200M的试验路段,以确认确实可行的压实方法,压实机械、类型、工序、压实系数和分层厚度,最佳含水量等作为以后施工的依据。试验路段位置应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路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1)确定铺层厚度和碾压遍数,根据压路机械的功能及土质情况确定铺层厚度,按松铺厚度30cm进行试验,以确保压实层的匀质性。2)通过试验段的铺筑及有关数据的检测,写出试验报告,最后确定适宜铺筑厚度、所需压实遍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