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8958583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4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知识清单认识物理一、物理学研究的内容:现象、规律及产生原因。包括:声、光、热、电、力等。分别概括知识点、举例子,并说明中考的重点难点。二、物理学的特点1、有趣 2、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3、和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科三、如何学好物理: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举例:人声带振动;风空气振动;下雨刷刷声液体振动;风吹树叶振动、电线振动发出声音;蚊子翅膀振动;敲鼓鼓面振动;弹琴琴弦振动;婵腹部发生器;鸟鸣管等等。青蛙的发音器官为声带。有些雄蛙口角的两边还有

2、能鼓起来振动的外声囊,声囊产生共鸣,使蛙的歌声雄伟、洪亮雨后,汇成一片大合唱,有一定规律,有领唱、合唱、齐唱、伴唱等多种形式,能吸引较多的雌蛙前来。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而发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声”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声音的产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声音的保存: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发出和原声相同的声音。 声音记录的

3、分类:1、机械振动:唱片(唱针振动)2、磁记录:磁带 3、光记录:光盘、DVD二、 声音的传播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又叫发声体。介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举例子 气体、液体、固体作为介质的例子。介质分类:气体、液体、固体 (固体传声效果好,能量损失少,举例子)真空不能传声声波:声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介质的振动。三、声速:定义: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快慢。单位:米每秒、千米每小时 1m/s=3.6km/h ms-1计算公式:v=s/t s=vt t=s/v 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速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

4、气体中最慢。特殊:软木 声速还受到温度的影响。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控制变量法)15摄氏度的空气,340 m/s 0331,25346 当空气中不同区域的温度有区别时,声音的传播路线总是向着低温方向的,如上面的温度低,声音就向上传播,此时,低处的声音,高出容易听到。四、声音的反射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山谷回音、回音壁、余音绕梁。 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s=vt=340 m/s*1/2*0.1 s=17 m 回声传播的时间低于0.1s,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使得原声听起来更加深厚、有力。这就是所说的“拢音”。 回声的

5、应用:“回声测距”、测海底深度、山崖间距离、回声定位。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 听到声音的过程发声体(声源)振动产生声音介质传播声音感知声音二、 感知声音的方式1、耳传导(1)耳的构造:耳廓收集声波,鼓膜引起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听觉神经传递信号 (2)耳传导的过程:外界声音鼓膜听小骨及其它组织听觉神经大脑 传导性耳聋可治愈(贝多芬) 神经性耳聋不可治愈 (3)耳传导的实质:气体传声 2、骨传导 (1)骨传导过程: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 (贝多芬利用骨传导继续创作)(2)实质:固定传声 三、双耳效应 作用:判定声源的位置 产生原因:声源到两耳距离不同,声音到达两耳的时刻、强弱、特征不同。(

6、3)应用:立体声 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一、音调1、物理意义:表示声音的高低。音调高:尖、细、脆;音调低:粗、沉、闷老牛:低沉(音调低、响度大) 蚊子:尖细(音调高、响度小)2、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探究音调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的关系 (观察)物理量 (改变)影响因素教材演示实验:振动幅度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伸出桌面长,振动慢,音调低;伸出桌边短,振动快,音调高。 结论: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频率越高3、频率(1)定义:发声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赫兹 简称赫 HZ 1HZ=1次/秒(2)物理意义:表示振动快慢。快高,慢低。(3)比较方法 相同时间,比较振

7、动的次数; 振动相同次数,比较时间。(4)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 人的发声频率:85HZ1100HZ(5)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大象的语言声音、 地震、火山喷发、海啸、台风都伴随次声波产生。次声的特点:来源广,传播远,穿透力强,破坏性强。 弦的长短4、探究:弦乐器的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 弦的粗细 观察 弦的松紧 控制变量法 弦的材料控制变量:(1)使用条件:一个物理量受多因素影响 (2)使用方法:改变要探究的影响因素;控制其他的影响因素;观察物理量的变化。物理学中的研究方法:观察、实验、对比(比较)、转换(转化)有因果关系、归纳、推理、类比(

8、无因果关系,但有相似性质)、控制变量、(理想)模型、等效替代。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和交流 二、响度1、物理意义:表示声音的大小、强弱。2、影响因素:发声体振动幅度(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1)探究实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教材演示实验 结论: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2)其他影响因素(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 减小声音的分散 应用:喇叭、听诊器三、音色1、物理意义:声音的特色、品质2、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示波器:显示声波振动的特点。四、响度和音调的区别: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只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指声音的大小

9、,它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征,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反之亦然。如老牛和蚊子发出的声音。思考: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自己听起来不像自己的声音,别人听起来和自己说话的声音没什么区别,为什么? 提示:因为录音机录下的是说话人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别人平时听到的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别人认为是说话人的声音;而我们听自己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来传递的,由于空气和骨头是不同的介质,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听起来感觉也就不一样了。五、乐器的分类 1、打击乐器: 鼓、锣(鼓皮紧、音调高,击鼓力量大,响度大。)2、弦乐器:二胡、小提琴、钢琴、吉他等。(材料、长

10、度、松紧、粗心影响音调)3、管乐器:长笛、箫等。(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长短改变音调)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噪声的界定从物理学角度:由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二、乐音和噪音的区别:(了解) 从物理学角度:乐音即好听、悦耳的声音,是由发声体有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噪音即嘈杂、刺耳的声音,是由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通过示波器观察波形:噪声是杂乱无章的无规则的波形,而乐音是规则的波形。 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

11、的声音,都属于噪音。三、噪声强弱的等级及危害 等级单位:分贝(符号:dB) 0dB: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 dB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90 dB以上:听力受到严重影响,神经衰弱,头疼;150dB: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为了保护听力: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不能超过50dB。(2)危害:心理、生理、物理。“隐形杀手”四、减弱噪声的途径:位置: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措施: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举例: 捂住耳朵、戴防噪声耳罩、关闭门窗、摩托车的消

12、声器(多孔,吸收噪声,声音的反射)、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栽花种树、给声源加罩。第五节 声的利用一、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应用:回声定位(声音的反射)、用于医学(B超等)、声呐原理(利用声呐测海深 探测鱼群位置)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障碍和发现昆虫二、利用声音传递能量1、利用声波清洗精细机械2、利用声波除掉结石3、超声波加湿器 回音壁:声音的反射圜 丘:利用回声。 第二章 光现象第一节 光的传播一、 光源1、 定义:本身能发光的物体 (月亮不是光源,反射的太阳光)(珠宝不是光源)太阳、火把、油灯、蜡烛、电灯、恒星、萤火虫、灯笼鱼、水母2、 分类天然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恒星人造光源:蜡烛、霓虹灯、白炽

13、灯、手电筒、电视机屏幕冷光源:物体发光时,温度并不比环境温度高,利用化学能、电能、生物能激发的光源。例:萤火虫、霓虹灯等热光源:利用热能激发的光源。例如:白炽灯在高温时热辐射发光,90%转化为热能,10%转化为光能。注意:不是根据灯具外壳的温度定义冷热光源,外壳温度只能说明散热措施的优劣。二、光的传播1、探究:光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结论:光可在真空和透明的介质中(固液气)传播。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线发生偏折。3、光线: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研究方法:理想模型。 注意:光线是为了描述光的传播特征而虚拟的,不是实际存在的。4、光学常识:A.看到物体的条件:有来自于被观察物体的光进入观察者的眼中。B.进入观察者眼中的光越多,物体越亮。C.双眼定位:逆着进入眼中的光沿直线看过去。5、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及现象:激光准直、射击瞄准、列队看齐、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A:小孔成像(1)成倒立的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2)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与物体的形状相似。 物体大小(3)探究小孔成像大小的影响因素 物体到小孔的距离 控制变量 改变 观察 小孔到光屏(像)的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