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4.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素材3新人教A版选修4-5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8957392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4.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素材3新人教A版选修4-5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数学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4.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素材3新人教A版选修4-5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数学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4.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素材3新人教A版选修4-5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数学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4.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素材3新人教A版选修4-5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数学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4.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素材3新人教A版选修4-5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4.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素材3新人教A版选修4-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4.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素材3新人教A版选修4-5(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数学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4.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素材3新人教A版选修4-5二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知识梳理1.本节例题中的有关结论(1)n2-1,x0,n为大于1的自然数,那么有_;当是实数,并且满足1或者0时,有_;当是实数并且01时,有_.(4)如果n(n为正整数)个正数a1,a2,an的乘积a1a2an=1,那么它们的和a1+a2+an_.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时,我们常会用到证明不等式的其他比较重要的一个方法是_.知识导学 本节内容主要是认知如何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正整数n的不等式(其中n取无限多个值).其中例1提供出了一种全新的数学思想方法:观

2、察、归纳、猜想、证明,这是在数学归纳法中经常应用到的综合性数学方法,观察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需要进行合理的试验和归纳,提出合理的猜想,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猜想归纳能培养探索问题的能力,因此,应重视对本节内容的学习. 前面已学习过证明不等式的一系列方法,如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放缩法、反证法等.而本节又增了数学归纳法证不等式,而且主要解决的是n是无限的问题,因而难度更大一些,但仔细研究数学归纳法的关键,即由n=k到n=k+1的过渡,也是学习好用数学归纳法证不等式的重中之重的问题了.疑难突破 1.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方法 这种方法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归纳型问题或探索性问题,结论如何?命题的

3、成立不成立都预先需要归纳与探索,而归纳与探索多数情况下是从特例、特殊情况下入手,得到一个结论,但这个结论不一定正确,因为这是靠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因此,需要给出一定的逻辑证明,所以,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猜想,探索一般规律,其关键在于正确的归纳猜想,如果归纳不出正确的结论,那么数学归纳法的证明也就无法进行了. 在观察与归纳时,n的取值不能太少,否则将得出错误的结论.例1中若只观察前3项:a1=1,b1=2a1b3,就此归纳出n22n(nN+,n3)就是错误的,前n项的关系可能只是特殊情况,不具有一般性,因而,要从多个特殊事例上探索一般结论. 2.从“n=k”到“n=k+1”的方法与技巧 在用数

4、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问题中,从“n=k”到“n=k+1”的过渡中,利用归纳假设是比较困难的一步,它不像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问题一样,只需拼凑出所需要的结构来,而证明不等式的第二步中,从“n=k”到“n=k+1”,只用拼凑的方法,有时也行不通,因为对不等式来说,它还涉及“放缩”的问题,它可能需通过“放大”或“缩小”的过程,才能利用上归纳假设,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等来分析从“n=k”到“n=k+1”的变化,从中找到“放缩尺度”,准确地拼凑出所需要的结构.典题精讲【例1】 (经典回放)已知函数(x)=+1,f(x)=(a+b)x-ax-bx,其中a,bN+,a1,b1,a

5、b,且ab=4,(1)求函数(x)的反函数g(x);(2)对任意nN+,试指出f(n)与g(2n)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思路分析:欲比较f(n)与g(2n)的大小,需求出f(n)与g(2n)的关于n的表达式,以利于特殊探路从n=1,2,3,中寻找、归纳一般性结论,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解:(1)由y=+1,得=y-1(y1),有x+1=(y-1)2,即x=y2-2y,故g(x)=x2-2x(x1).(2)f(n)=(a+b)n-an-bn,g(2n)=4n-2n+1,当n=1时f(1)=0,g(2)=0,有f(1)=g(2).当n=2时,f(2)=(a+b)2-a2-b2=2ab=8,g(

6、22)=42-23=8,f(2)=g(22).当n=3时,f(3)=(a+b)3-a3-b3=3a2b+3ab2=3ab(a+b)3ab=48.g(23)=43-24=48,有f(3)g(23).当n=4时,f(4)=(a+b)4-a4-b4=4a3b+4ab3+6a2b2=4ab(a2+b2)+6a2b24ab2ab+6a2b2=14a2b2=224.g(24)=44-25=224,有f(4)g(24),由此推测当1n2时,f(n)=g(2n),当n3时,f(n)g(2n).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当n=3时,由上述推测成立;(2)假设n=k时,推测成立.即f(k)g(2k)(k3),即

7、(a+b)k-ak-bk4k-2k+1,那么f(k+1)=(a+b)k+1-ak+1-bk+1=(a+b)(a+b)k-aak-bbk=(a+b)(a+b)k-ak-bk+akb+abk.又依题设a+b2ab=4.akb+abk=2(ab)=2k+2,有f(k+1)4(a+b)k-ak-bk+2k+24(4k-2k+1)+2k+2=4k+1-2k+2=g(2k+1),即n=k+1时,推测也成立. 由(1)(2)知n3时,f(n)g(2n)都成立. 绿色通道:为保证猜想的准确性,当设n=1,2时,得出f(n)=g(2n),不要急于去证明,应再试验一下n=3,4时,以免出现错误.【变式训练】 已知

8、等差数列an公差d大于0,且a2,a5是方程x2-12x+27=0的两根,数列bn的前n项和为Tn,且Tn=1-bn.(1)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试比较与Sn+1的大小,并说明理由.思路分析:“试分析”在告诉我们,与Sn+1的大小可能随n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n的取值验证要多取几个.解:(1)由已知得,又an的公差大于0,a5a2.a2=3,a5=9.d=2,a1=1.Tn=1-b1,b1=.当n2时,Tn-1=1-bn-1,bn=Tn-Tn-1=1-bn-(1-bn-1),化简,得bn=bn-1,bn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bn=()n-1=.an=

9、2n-1,bn=. (2)Sn=n=n2,Sn+1=(n+1)2,=,以下比较与Sn+1的大小:当n=1时,,S2=4,S2,当n=2时,S3=9,S3,当n=3时,S4=16,S5.猜想:n4时,Sn+1.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当n=4时,已证.(2)假设当n=k(kN+,k4)时,Sk+1,即(k+1)2,那么,n=k+1时,=33(k+1)2=3k2+6k+3=(k2+4k+4)+2k2+2k-1(k+1)+12=S(k+1)+1,n=k+1时,Sn+1也成立.由(1)(2)可知nN+,n4时,Sn+1都成立.综上所述,当n=1,2,3时,Sn+1.【例2】 (2006江西高考,2

10、2) 已知数列an满足:a1=,且an=(n2,nN+).(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求证:对一切正整数n,不等式a1a2an2n!恒成立.思路分析:由题设条件知,可用构造新数列的方法求得an;第(2)问的证明,可以等价变形,视为证明新的不等式.解:(1)将条件变为:1-,因此,数列1-为一个等比数列,其首项为1-=,公比为,从而1-n,据此得an=(n1).(2)证明:据得,a1a2an=为证a1a2an.显然,左端每个因式皆为正数,先证明,对每个nN+,(1-)(1-)(1-)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式;()n=1时,显然式成立,()假设n=k时,式成立.即(1-)(1-)(1-

11、)1-(+),则当n=k+1时,(1-)(1-)(1-)(1-)1-(+)(1-)=1-(+)-+(+)1-(+).即当n=k+1时,式也成立.故对一切nN+,式都成立.利用,得(1-)(1-)(1-)1-(+)=1-=1-1-()n=+()n. 绿色通道:本题提供了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相关问题的一种证明思路,即要证明的不等式不一定非要用数学归纳法去直接证明,我们通过分析法、综合法等方法的分析,可以找到一些证明的关键,“要证明”,“只需证明”,转化为证明其他某一个条件,进而说明要证明的不等式是成立的.【变式训练】 已知数列an是正数组成的等差数列,Sn是其前n项的和,并且a3=5,a4S2=28.

12、(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求证:不等式(1+)(1+)(1+)对一切nN+均成立.思路分析:第(2)问中的不等式左侧,每个括号的规律是一致的,因此显得“多余”,所以可尝试变形,即把不等式两边同乘以,然后再证明.(1)解:设数列an的公差为d,由已知,得(10-3d)(5+d)=28,3d2+5d-22=0,解之得d=2或d=.数列an各项均为正,d=2.a1=1,an=2n-1.(2)证明:nN+,只需证明(1+)(1+)(1+)成立.当n=1时,左边=2,右边=2,不等式成立.假设当n=k时,不等式成立,即(1+)(1+)(1+).那么当n=k+1时,(1+)(1+)(1+)(1+)

13、(1+)=以下只需证明.即只需证明2k+2.(2k+2)2-()2=10,(1+)(1+)(1+).综上知,不等式对于nN+都成立.【例3】 (经典回放)设Pn=(1+x)n,Qn=1+nx+x2,nN+,x(-1,+),试比较Pn与Qn的大小,并加以证明.思路分析:这类问题,一般都是将Pn、Qn退至具体的Pn、Qn开始观察,以寻求规律,作出猜想,再证明猜想的正确性.P1=1+x=Q1,P2=1+2x+x2=Q2,P3=1+3x+3x2+x3,Q3=1+3x+3x2,P3-Q3=x3,由此推测,Pn与Qn的大小要由x的符号来决定.解:(1)当n=1,2时,Pn=Qn.(2)当n3时,(以下再对x进行分类).若x(0,+),显然有PnQn;若x=0,则Pn=Qn;若x(-1,0),则P3-Q3=x30,所以P3Q3;P4-Q4=4x3+x4=x3(4+x)0,所以P4Q4;假设PkQk(k3),则Pk+1=(1+x)Pk(1+x)Qk=Qk+xQk(运用归纳假设)=1+x+kx2+=1+(k+1)x+x2+x3=Qk+1+x3Qk+1,即当n=k+1时,不等式成立.所以当n3,且x(-1,0)时,PnQn. 绿色通道:本题除对n的不同取值会有Pn与Qn之间的大小变化,变量x也影响Pn与Qn的大小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探索大小关系时,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