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结合美术学科的研修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895268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结合美术学科的研修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结合美术学科的研修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结合美术学科的研修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结合美术学科的研修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结合美术学科的研修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结合美术学科的研修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结合美术学科的研修报告随着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传统的活动课教学方式,使之成为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特点的新型课程,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当前活动课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我们学习了“综合主题实践课”为初中活动课的主要形式,综合主题实践课是以综合性学习为主要内容,以围绕着主题鲜明而突出的开展活动和以学生主体的活动及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及教学组织模式。我们期望通过学习,能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探索一条初中活动课程教学的良好途径。(一)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1综合主题实践课可以对学生的思想教

2、育起到了潜移默化之功效。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调查、走访、查阅资料等形式,接触了许多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了解了许多祖国建设取得的成就,受到了一次又一次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去相关部门走访,去街头路口现场调查,使学生为我们伟大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而感到自豪。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协调发展,学生个性的良性发展和特长的充分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与交往能力的提高,教师对综合主题实践课的指导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2综合主题实践课提高了学生能力。由于活动的综合性强,实践程度高,因此,学生在活动中有效地提高了多种能力。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走出校门,面向社

3、会,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了社交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工作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3综合主题实践课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与特长。综合主题实践课使学生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从单一的“学习知识”的框架中解放出来,让学生面向社会,自己设计和主持活动,并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满足了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因此,学生对参与活动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调查表明,一些平时学习成绩较差,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的学生,在综合主题实践课中却感到轻松愉快,对参加活动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调查结果表明,实验学校的学生都有一种以上的兴趣爱好,

4、有一项以上的特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活动,树立了对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界的一种责任心和义务感,树立了自强自立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发展了良好的个性。4.从多年的课改经验可以看出:课程只有适应学生的发展,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才有利于民族素养的提高。怎样才能适应学生发展呢?全新的课程改革已经构建了全新的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美术课程标准也始终贯穿着这个目标。它体现在教学内容上不再要求学科知识专业化,积极倡导学科知识综合;让学生全面发展,提倡差异发展,鼓励共同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自我发展的能力。5.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让学生

5、从过去被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学习也不再局限在课堂45分钟内,它加强了学科整合,实现了美术课程的开放化、综合化、实践化、活动化。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时能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积极参与实践体验,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能不断完善自我。通过实践,学生摆脱了过去那种“客体的”“被动的”和“依赖性很强”的学习方式,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力在学习中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6.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7.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综合实践课是新课改催生的新课型,它对于学

6、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学生除了在探究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外,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解决问题能力形成的基石。马克思说过:“一个缺乏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爱因斯坦也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美术综合实践课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通过参与美术综合活动课学习,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了他们的创造潜能。(二)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开展“初中综合主题实践课”区域性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们走出校门,面向社会,通过调查、走访、宣传、亲身实践等形式,充分利用社会范围内一切有利因素开展活动,这些活动可以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活动还得到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长们为设计主题出谋献策,对活动过程提供指导,家长中的“能人”还为培养学生的特长和技艺作出了贡献,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种种方便。因此,“初中综合主题实践课”促进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 总之,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主动探索自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生活、体验快乐的过程。学生学习时,主动参与,乐在其中,不仅丰富了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也拓宽了美术教学的阈限,在情感方面得到充分的体验。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美术教学的诸多弊端,值得我们在教学中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