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8946779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周常青 吴祝平(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黄冈 438002)摘 要:职业教育与产业都是社会再生产链条中的一种部门,各自承当不同的社会职责和功能,又互相协作,共同推动社会再生产协调有序发展。产教融合就是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合伙,是职业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公司开展的深度合伙,其具体内容涉及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公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原则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产教融合不同于一般的产业融合。它不会让职业教育与其她产业融为一体,也不会产生新的产业,它只是职业教育与产业互相渗入、互相支持,是一种深度合伙。这种合伙从理论上有两条实现途径,一是要素整合,二是

2、契约合伙。核心词:产教融合 要素整合 契约合伙高职院校肩负着为行业公司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产教融合、校企合伙和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必然规定,也是高职教育的鲜明特色。高职院校如何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是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拟结合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经验,探讨产教融合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一、产教关系辩讨论产教融合,一方面要明确产教涵义、产教关系。(一)产、教涵义毫无疑问,“产”是产业的简称。相应地,“教”是教育的简称,但在这里特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产、教是两个不同的国民经济部门。产业是指社会专业分工基本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国民经

3、济部门或行业。产业的内涵很广,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产业泛指一切从事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劳务活动的集合体,即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从生产到流通、服务以至于文化、教育,大到部门,小至行业都可以称为产业。狭义的产业指生产物质产品的集合体,即工业部门。国家宏观管理中所说到的产业,往往是广义的概念。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和各国对国民经济进行记录时,也用广义的产业概念。国内国家记录局印发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就将教育列入其中。因此讨论产教融合时,我们一方面要明确,教育(涉及职业教育)也是国民经济的一种部门,属于一种产业。产教关系是职业教育与除教育之外的其她产业之间的关系。为了讨论的以便,下文所称的产业就专

4、指除教育之外的产业部门。(二)产教关系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来看,教育成为一种独立部门是社会分工的成果。教育是人类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从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中独立出来的经济部门。教育与产业承当着不同的社会功能。产业的重要功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发明物质文化财富,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教育的重要功能是为产业提供人力资源这毕生产要素。也就是说,在社会再生产中,公司是主体,教育是为公司服务的。职业教育是教育中为公司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所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产业都是社会再生产链条中的一种部门,各自承当不同的社会职责和功能,又互相协作,共同推动社会再生产协调有序发展。

5、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正常关系应是产业部门通过纳税等方式为职业教育提供必要的经济基本,职业教育通过教育服务培养合格的人才为产业部门提供人力资源。在此基本上,职业教育部门还可以通过技术服务等方式支持公司发展,公司也可以将生产经营中闲置的资源增援职业教育。企图把职业教育的职责强加到公司身上,违背了社会分工的一般规则,是不合理的1。考察产教关系,还必须关注的是产、教性质不同。职业教育与产业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经济部门,不同的性质决定了她们不同的行为方式。职业教育具有非常强的外部性,提供的是公共物品。职业教育应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为已任,不能以赚钱为目的。一般产业提供的是私人物品,赚钱是其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由

6、于性质不同、行为目的与方式不同,决定了产教融合与一般的产业融合也是不同样的。二、产教融合考什么是产教融合,还没有人给出明拟定义。从公开刊登的文献来看,最早提出产教融合这一说法的是江苏无锡市技工学校。该校在摸索提高学生实习质量的过程中,提出“产教融合化”,即“千方百计谋求与生产实习紧密结合的产品,以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产品意识、时间观念及动手能力。”2 这里的产教融合内涵很狭小,“产”仅指产品,“教”仅指实习教学。此后,长期没有使用这一概念。直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国劳动保障报等报刊报道了紫琅职业技术学院、青岛技师学院等院校时,用到了“产教融合”的概念,但也没有明确产教融合的内涵。在官方,教育

7、部最早于,在有关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时提出“增进产教深度合伙”的规定。这一概念逐渐演化为“产教融合”。此后对产教融合的研究才逐渐多起来,但始终没有给出解释。笔者觉得,产教融合就是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合伙,是职业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公司开展的深度合伙,其具体内容涉及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公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原则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一)技能型人才的本质规定是产教融合的内在动力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技能与知识不同,它是经验的积累,必须在工作中才干体会,在长期的工作中纯熟,不是理解和记忆就能掌握的。职业素养的养成,也必须一定的职业环境中,通过一定的

8、工作才干深刻体会和养成。老式的学科型教学方式培养不了高技能,更培养不了高素质,无法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本质,规定培养环境、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培养成果与产业保持高度一致。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与产业深度融合,在教学中拥有尽量多的产业元素。(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产教融合的学校动力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定产教深度融合。高职院校为了完毕自己的使命,必然要谋求产教深度融合。忽视产教融合,也就意味着忽视人才培养质量。(三)提高生产效率是产教融合的公司动力产业发展以赚钱为前提。公司与否具有与高职院校深度融合意愿的前提是能否赚钱。相对赚钱就是

9、生产效率的提高。只要由于与高职院校的融合导致生产效率提高了,公司必然具有积极性。否则,就会浮现学校热、公司冷的局面。生产效率的提高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成本减少了,二是收入提高了。(四)五个对接是产教融合的具体内容产教融合自身不是目的,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公司生产效率。因此产教融合并不意味着学校和行业公司要在组织上融为一体,而是业务上互相补充和融合。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就是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公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原则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3。三、产教融合路从广义上讲产教融合也是一种产业融合。但一般的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互相渗

10、入、互相交叉,最后融合为一体,逐渐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简而言之,一般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为了共同的利益目的而融为一体,形成新的产业。由于职业教育与产业间目的的差别性,产教融合不同于一般的产业融合,它不会融为一体,也不会产生新的产业,而只是职业教育与产业互相渗入、互相支持,是一种深度合伙。这种合伙从理论上有两条实现途径,一是要素整合,二是契约合伙。(一)要素整合要素整合是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以实现效率最大化。作为国民经济的一种部门,职业教育与产业同样,是一种投入产出过程。它同样需要资本、土地、劳动力和公司家等四种生产要素。一种职业院校可以正常运营,阐明它拥有这些生产要素。职业院校与公司的生

11、产要素通过多种优化组合,必然产生更大的生产效率,实现双赢。这些组合方式有:1.公司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形成校企合伙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是公司的资本与学校的其她生产要素组合,解决的是学校办学资金局限性的问题。这种模式的本质是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赚钱产业来开发,通过高投入发明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设施,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它规定学生个人承当较高的教育成本。因此这种模式实行的前提有三:一是学生乐意且有能力承当较高的教育成本;二是对学生来说教育的收益高于其教育成本;三是政府主管部门放开职业教育收费政策,容许优质优价,自行定价。近年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成立了国际软件学院、网络营销学院、国际护理学院、国际酒店管

12、理学院等校企合伙性质的独立性学院。这些学院带来大量资金,改善了实习实训条件和教学条件,同步带来了公司的管理模式、公司的生产经营项目、公司的能工巧匠和专业技术人才、公司的质量保障模式,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强大的支撑。2.学校为提供土地、劳动力,形成校中厂模式。学校为公司提供场地、部分设备、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吸引公司将研发、生产中心办到校园里。这种模式下,公司节省了土地、设施、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生产效率自然提高。学校与公司分享部分土地、设备的使用权,换来的是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公司的生产教学现场及有关的技术、管理。这一过程中,如果学校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公司不能节省要素成本,合伙将无法继续。黄冈职

13、业技术学院与深圳博宝科技有限公司在这个方面发明了合伙的典范。深圳市博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机电设备、模具、园林、房地产设计与开发的综合性公司,该公司在深圳、太原、九江都设有子公司,重要为富士康、昌河汽车等大中型公司设计与生产配套产品。学校与该公司合伙在学校内建立博宝科技(黄冈)冲压制造事业部。这些年来,事业部产销两旺,技术不断升级,在提供了大量实习实训岗位的同步,还向学校上交了一定利润,可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4。.学校为公司提供劳动力、技术,形成厂中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校提供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满足了公司的需求同步减少了公司的成本,也能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

14、。同步,学生通过参与公司劳动,获得了实践机会,锻炼了实践技能;教师通过参与公司管理与研发,提高了专业水平。公司在获得这些生产要素时,为师生提供学习、食宿条件,支付一定的劳动报酬。固然公司要比较的是,其付出的成本与师生提供收益大小,如果师生要价太高,公司也也许放弃这种生产要素整合。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在与东贝集团芜湖欧宝机电有限公司合伙,在该公司成立了“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欧宝学院”,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作等专业采用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分阶段到该公司实习实训,实训期间还开展部分理论课程的教学。通过合伙,学校为公司建立了人才资源保障的长效机制,还提供技术研发服务,师生基本权利也得到了有效保障,因此合伙越

15、来越紧密。除了上述三种重要模式外,公司与学校的生产要素还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优化组合,前提是这种组合可以产生更高的效率。(二)契约合伙契约合伙是指校企之间通过合同合同的方式,建立战略合伙关系,形成战略联盟。职业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是有关产业部门劳动力和管理人才的来源,即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的供应者,有关产业是人力资源的需求者。这种供需关系使职业院校与行业公司形成产业链关系,具有建立战略合伙的基本。我们目前所推动的职教集团、校企合伙理事会等组织机构,实质都是通过契约方式建立的校企合伙组织。契约合伙与要素整合不同,它不需要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不存在产权关系的解决。同步,这种合伙也不限于学校与公司之间,而

16、广泛合用于职业院校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管理组织和公司之间。但事实证明,仅凭一纸合同是很难建立稳定的合伙关系的。在实践过程中,还必须对的解决好多种矛盾与冲突。.契约合伙的核心是学校与公司在业务领域的全面合伙。这些合伙涉及:人力资源的合伙,即学校为公司提供生产、管理和服务人才,满足公司的人力资源需求;技术研发的合伙,即学校师生参与公司技术研发,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提供智力、设施等支持;市场的合伙,即学校向有关公司开放市场,或者与公司共同开发市场。学校为公司提供了有关服务,公司自然会给学校以回报,在一定限度上满足学校的规定。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实行“十百千万”社会服务工程,为黄冈十个县市区、九十多种村镇、九百多家公司,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服务,通过服务赢得了政府和公司的支持,形成了政校行企紧密合伙的良好机制5。2.保障契约合伙的核心是校企双方的能力。从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