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8944632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 1向学生简介两种新的条形记录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记录图,并能根据登记表中的数据完毕记录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朴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记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朴的求平均数的措施,理解平均数在记录学上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根据登记表对的制作出条形记录图,能根据记录图回答有关问题。 三、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材简介了简朴的数据分析,描述数据集中限度的一种记录量:平均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措施。 本单元分为两小节,内容构造如下: 1、要充足引导学

2、生自主探究、合伙交流。2、要让学生初步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记录图的使用条件。 3、注意让学生进一步结识记录的作用。 4、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记录学上的意义的理解。5、充足发挥教学用品的作用。 四、学时安排 、简朴的数据分析 2学时2、平均数 2学时 五、对本单元教学的几点见解: 1、平均数是一种虚拟值,它不能代表个体,因此要充足运用教具、学具,用直观的方式协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在教学记录图中横轴、纵轴这两个数学名词需结合具体的图例,让学生弄清晰。学生在做把记录图补充完整此类题目时,一定要严格规定:画原则、使用尺子,良好的作业习惯需从小养成。 第一学时简朴的数据分析教学目的:1.会看横向条

3、形记录图和起始格与其她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记录图,并能根据登记表中的数据完毕记录图。.初步学会简朴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记录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记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足引导学生自主摸索、合伙交流。教学重点:学会看横式的条形记录图,看懂起始格表达单位量。教学难点:根据数据特点,灵活地拟定起始格代表的单位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例1用:每人一张空白的记录图(纵向),四人小组一张空白的格子图。例2用:师准备某些不同单位的空白记录图。(1小格分别表达1厘米、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的空白记录图。教学过程:一、教学例

4、1横向条形记录图。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A:出示情境图及登记表,让学生说说登记表上收集到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引导学生独立画出纵向条形记录图。(师事先准备的空白记录图)C:师提问:横轴表达什么?纵轴表达什么?每一小格表达多少数量?二 摸索交流解决问题。:师谈话:画出条形记录图,我们就能清晰的看出卖出的多种矿泉水之间的差别。但是,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记录图,那怎么办呢?B:引出新课:如果我们把纵向的条形记录图变成横放的条形记录图,那占的上下空间就小了。这样横轴就变成表达矿泉水卖出的数量,纵轴变成表达多种不同品牌的矿泉水。(1)你能和四人小组的伙伴讨论讨论,再试着设计设计吗

5、?学生四人小组合伙,讨论设计横向的条形记录图。(2)交流报告展示四人小组的作品。学生自己简介本组设计的条形记录图。(3)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记录图。全班学生说说横向条形记录图横轴、纵轴、每一小格表达的意思。全班学生完毕书上没画完的横向记录图。(1)根据横向记录图上的数据,你懂得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你觉得应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3)小结:你看,记录图还可以协助我们分析问题,帮我们决策。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教科书第40页第1题。A:看横向记录图,说说记录图各部分表达的意思。(同桌交流)B:根据记录图,回答问题。学习例2起始格与其她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记录图。1 看登记表,分析数据

6、。:引导学生看书上的登记表。从登记表上,你懂得了什么?. 发现矛盾,引出新课。如果让你根据登记表的数据,绘制一种学生身高记录图,你准备一小格表达多少厘米?(让学生自由的刊登自己的见解。)(1)四人小组合伙画完空白记录图。(2)出示学生画的记录图,引导比较,发现问题。(学生可以发现:如果每格表达较少的单位,画出的条形会很长,如果每格表达10个单位或个单位,虽然画的格数少了许多,但是从图中很难直观地辨别不同窗生的身高相差几厘米。)(3)引出新课:出示书上的记录图。3.学看记录图,尝试画记录图。(1)引导学生观测记录图,发现这个记录图和前面学的记录图有什么不同?用折线表达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她格代表多少个单位,这样画有什么好处?(2)引导学生按照示例,把其她两人的条形补充完整。(3)组织讨论:在什么情形下应当使用这种记录图?这种记录图的长处是什么?()学生尝试独立完毕该记录图。4.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出示“中国10岁小朋友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哪些同窗的身高、体重在正常值如下,哪些同窗在正常值以上?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记录图上用一条虚线画出正常值,再直观地比较。)你想对体重超正常值的同窗说些什么?教科书第1的练习。四回忆整顿 反思提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尚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对自己、同窗这节课学习的体既有什么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