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厚待人与人为善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8937234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宽厚待人与人为善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宽厚待人与人为善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宽厚待人与人为善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宽厚待人与人为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宽厚待人与人为善(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活动目标:认知:1、知道待人宽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从小继承发扬。2、知道待人宽厚要诚恳、友善,在小事上不计较,能谅解别人,不要得理不饶。3、懂得待人宽厚,与人为善,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也使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情感:1、体会待人宽厚是高尚的。2、敬佩待人宽厚的人。3、赞同诚恳、友善;厌恶为小事斤斤计较,得理不让人的刻薄行为。4、愿意培养待人宽厚的好品质,做一个待人宽厚的人。行为:1、做到当别人由于误会而冤枉了自己或无意中伤害了自己时,能谅解别人,得理能饶人。2、做到在批评别人的错误时,态度诚恳、友善,不尖酸刻薄,更不抓住不放。活动重点: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宽厚待人?(主要通过具体事例

2、)和为什么要宽厚待人?(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看问题)班会过程:一、列举事例、展开活动。1、同学们,前几天在某校某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王刚进教室发现自己的书掉在地上,而且上面还被踩了一脚,这时教室里只有林红一个人。王刚冲着林红大声喊:讨厌!眼睛看什么呢?林红回过身说:“不是我踩的。”王刚更生气了,冲着林红直瞪眼。林红拿起书举到王刚的眼前:“看看看!这根本不是我的鞋印!”这时,王刚发现这鞋印真的不是林红的,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七年级主题班会“宽厚待人,与人为善”七年级主题班会“宽厚待人,与人为善”。林红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怒视着王刚:“凭什么冤枉好人?走!咱们找老师评理去。”2、你遇到过这样的

3、事吗?你对林红的做法怎么看?想一想,结果会怎样?3、(把学生遇到过的事再现出来,引起大家的思考。学生会觉得林红得理不饶人,这样做的结果给老师带来麻烦,影响同学的团结。)怎么办呢?她会不会以为是我故小结:谁也不愿受到伤害,谁也不愿被冤枉,可是这一切都是由于不理解、或者误会造成的呀,我们应该请大家看一段表演墨花在自习课上,陈洁准备写大字,在研墨时,不小心将墨汁溅到了张敏的花衬衫上。陈洁想:这下可糟了,意溅的呢?正不知怎么办时,张敏和气地说:“没关系,你又不是故意的,回家以后我自己洗一洗就行了。”陈洁忙问:“如果洗不掉怎么办呢?”张敏爽朗而幽默地说:“不要紧,只当衬衫上又添上几朵新花,不知底细的,还

4、以为是什么新花色呢!”)3、提问:张敏是怎样对待陈洁的?张敏这样做的结果怎样?引导学生思考,初步体会待人宽厚的表现。与前边林红的做法形成对比。做法不同、态度不同,结果也当怎样截然不同。)小结:在生活中,一个人怎样对待别人,特别是当别人无意中冤枉了你,或无意中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应做?是斤斤计较,不依不饶?还是以宽容的态度原谅别人?我想大家从心里都会佩服张敏,因为她是一个待人宽厚的人二、听故事,深入明理1、听故事韩琦与佣人,同时演示表现故事内容的投影片。教师加以描述(把课文故事,进行细节描述,使学生深受感染。)提问:北宋名臣韩琦家中发生了什么事?佣人为什么痛哭流涕?(使学生弄清事情的基本内容,体会

5、佣人由于打碎玉杯,知道自己闯下大祸的害怕心理。)提问:韩琦本人此时是什么心情?为什么他神色不变?了解韩琦难过的心情,并且懂得由于他知道佣人不是故意的,所以用自己的神色不变,泰然处之,从而谅解佣人。)提问:韩琦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使学生清楚地知道,韩琦的话语和做法,从而讲清待人宽厚的行为。)小结:像韩琦这样,在别人无意中给自己带来损害时,能够做到宽容谅解别人,表现了宽宏大量的气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待人宽厚。提问:像韩琦这样做,佣人和在场的人会怎样想,怎样说?(使学生懂得,待人宽厚的人,会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赢得人们的尊重。)说明人们都敬佩他,说明人们都敬佩他,小结:韩琦这样待人宽厚,表现出高

6、尚的道德修养,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他的故事流传到今天,同时也说明这种作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联系实际深化认识1、大家看一段表演。(课文后半部分,张敏批评陈洁把墙弄脏。)2、提问:张敏为什么批评陈洁?提问:面对张敏这样的表现,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张敏对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敢于批评,是一个讲原则的人同时批评时态度诚恳,说话在理。)提问:想一想当陈洁弄脏张敏衣服时,张敏是怎样说、怎样做的?(引导学生认识张敏在个人受到损失时,不计较。这样两件事相互对应,形成对比。这部分是本课的难点,老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反思。)提问:张敏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陈洁和同学们会怎样想?如果她

7、不这样做,会是什么结果?(引导学生体会待人宽厚的两点好处,一是个人心理健康;二是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3、夸一夸班上能够做到待人宽厚的人。4、(学生联系实际,学习身边的榜样。同时让被表扬的学生谈一谈,自己当时是怎样想的。从而加深学生对观点的理解。)5、联系自己的实际,说一说,遇到下面情况,自己会怎样做。 当别人错怪了你,未向你道歉时当别人无意中弄脏了你的衣服时 当别人在气头上对你说了气话时(主要目的使学生联系实际,深入认识待人宽厚的具体表现。学生可以在联系实际时,结合具体事件谈出自己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开阔思路,让学生说出在其它情况下,自己应当怎样做。)小结:宽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人人应当以健康的心理,学会谅解别人,不在小是小非上斤斤计较。只有这样才能使人际关系和谐,增强团结。四、总结活动同学们,宽厚待人是一个人的好品质,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大力继承和发扬。一个人有了这样的好品质,就会培养爽朗的性格、健康的心理,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我们一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希望大家都学做待人宽厚的人,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