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8936550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一、【精挑细选】(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各项叙述,与右边图像人物情况不相符的是A.直立行走 B.人工取火 C.使用打制石器 D.过群居生活2、 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血缘关系的结合 工具简陋粗糙 人们头脑简单 生活环境险恶A. B. C. D.3、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习惯 B.生产工具 C.自然环境 D.生产力水平4、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使用骨针缝衣 使用天然火 种植水稻 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A B C DA打制石器 B建造房屋 C养蚕抽丝 D发明文字5、下列各图表示的远古居民的发明创造中,不是在农耕

2、时代出现的是6、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说明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 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C禅让制仍在继续 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7、右图是“夏桀把人当坐骑”,它反映的社会情况是A.是一种体育活动 B.奴隶地位低下C.夏桀残暴无道 D.没有交通工具8、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A.21世纪70年代 B.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C.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9、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传说大约发生在A黄帝时 B夏朝时 C商末周初 D春秋战国10、荀子“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是对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的描述A尧舜时禅让制 B夏朝的世袭制 C西周的分封

3、制 D商朝的盘庚迁都11、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A晋文公称霸 B齐桓公称霸 C勾践称霸 D楚庄王称霸12、战国初期,分晋的三家是A齐、楚、燕 B韩、赵、魏 C赵、魏、秦 D燕、韩、赵13、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有重要影响的是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14、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B C D15、某一法令于公元前15年2月1日颁布并开始执行,到公元30年1月31日废止,这一法令一共实施了多少年?A43年 B44年 C45年 D46年16、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青铜器 陶器 石

4、器 铁器A B C D17、老师在介绍某处原始文化遗址时出示了这几幅图片,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黄河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18、从“千耦其耕”到“个体农耕”的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各国的改革 B磨制石器的广泛应用C铁器、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D人类智慧的提高19、下列是描述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关中地区某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几十亩土地的赏赐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政府免除他的劳役C后来,他用卖粮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为小地主D四十岁后,他卖掉所有的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成为拥有雄厚资产的大

5、商人20、西周的都城在A阳城 B亳 C镐京 D洛邑21、尊王攘夷.退避三舍.问鼎中原.合纵连横.朝秦暮楚等成语反映了下面的那一内容A夏商西周的更迭 B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C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D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22、2009年1月26日是我国农历牛年春节,你知道下列甲骨文哪个是“牛”字?A B C D23、了解身边的历史:如果你要了解自己父母童年的历史,以下方案中最具可行性的一种是A.网上问卷调查 B.访谈父母的老师和同学C.观察父母的日常生活 D.去问爷爷奶奶外公外婆24、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C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

6、上的文字 D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25、“春秋”的名称来源于A文学书B历史书C天文书 D历书姓名_班级_成绩_一、【精挑细选】(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火眼金睛】(写出下列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8分)26、小孙同学以“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农耕文明”为题写了一段文字,可其中有4个地方写错了,你能为他改正吗?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农耕文明由于气候.土壤.地形等的差异,形成了南方以种植粟.北方以种植稻为主的格局。黄帝治水的成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到商朝时期,由于青铜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我国

7、农耕文明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错误_改为_ (2)错误_改为_(3)错误_改为_ (4)错误_改为_三、【学史有法】(本题8分)27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找出不同点,也可以找出相同点,请你从下面的比较中得出结论。(1)比较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和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得出的结论是:(4分) (2)比较半坡聚落房屋和河姆渡聚落房屋,得出的结论是:(4分)四、【小小解说员】(10分)28、出土文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请你当一次文物讲解员,任选其中两幅文物图片,介绍一下你任选的两幅图片文物的名称与反映的历史信息。(文物名称1分,对文物的介绍4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8、四、【读史识图】(29小题6分,30小题6分,本大题共12分)29、根据上述图片,你能说出了解历史有哪些途径吗?你认为哪一种途径是我们中学生了解历史的主要途径?为什么?(6分)30、右图为“夏商西周等级示意图”,反映了夏商西周时期各阶级阶层的社会地位。请问区分夏商西周时期各阶级阶层尊卑等级的依据是什么?同时,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6分)五、【读史明智】(12分)31、阅读下列材料:(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材料二 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把因

9、懒惰不务正业而致贫困的人及其妻子儿女收为奴隶,以此杜绝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丧失损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管仲相桓公”之后,桓公最后取得了怎样的成就?(4分) (2)材料二中商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务耕织”“尚军功”分别指的是商鞅变法中的什么措施?“商鞅之法,良法也”,请简要概括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6分)(3)你认为两位改革者有何共同之处?(2分)肥东三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精挑细选】(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5 BDCAA 6-10 DCBCC 11-15 BBDAB 1

10、6-20 CDCDC 21-25 CDDDB二、【火眼金睛】(8分)26、(1)南方以种植粟改为南方以种植稻 (2)北方以种植稻改为北方以种植粟(3)黄帝治水改为大禹治水 (4)商朝时期改为战国时期。三、【学史有法】(本题8分)27、(1)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山顶洞人的面貌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4分)(2)半坡聚落房屋是半地穴式,河姆渡聚落房屋是干栏式;(也可以答:南北方气候环境不一样,南方多雨潮湿)(4分)四、【小小解说员】(本题10分)28、(文物名称1分,对文物的介绍4分。对文物的介绍,只要回答合理,既可得分,共10分)图一鱼纹彩陶盆,此文物出土于半坡聚落遗址,底色为红

11、色,上面绘有动物图案,称为彩陶,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图二船形彩陶壶,此文物出土于半坡聚落遗址,印证了我国传说时代当时已经用船作为交通工具。图三司母戊鼎,此文物出土于殷墟,因鼎腹内铸有“司母戊”三个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图四刻画猪纹黑陶钵,此文物出土于河姆渡聚落遗址,底色为黑色,上面绘有动物图案,称为黑陶,表明七千年前我国已经有原始家畜饲养业。四、【读史识图】(29小题6分,30小题6分,本大题共12分)29、文字资料(史书记载)、文物、遗址、遗迹等,只要说出其中2种即可。(2分)对于我们中学生了解历史的主要途径是查阅(史书记载)文字资料。(2分)因为文字资料(史书记载)最全面、最直观、最容易、最完整。(2分)30、夏商西周社会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各阶级阶层尊卑等级。(2分)建立军队、刑法;礼仪教化。(4分)五、【读史明智】(12分)31、(1)春秋时期(2分);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2分)。(2)秦孝公(2分)重农抑商(或奖励耕织).奖励军功(2分);影响:使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建立了新制度(或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或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基础)(2分)。(3)都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