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区植物多样性及植被类型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8936399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南沙区植物多样性及植被类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州南沙区植物多样性及植被类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州南沙区植物多样性及植被类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州南沙区植物多样性及植被类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州南沙区植物多样性及植被类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南沙区植物多样性及植被类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南沙区植物多样性及植被类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南沙区植物多样性及植被类型何 志芳 1,陈红锋 2,周劲松 3【摘 要】通过实地调查,对广州南沙区的植物多样性及植被进行了研究。据统 计,该区野生维管束植物共有 603 种,隶属于 128 科,388 属;植被主要为湿 生植被、水生植被、滩涂植被及丘陵植被等。对南沙区野生植物多样性和区系 地理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物种集中于少数科内,科属的优势现象明显。在 植物区系上,该区具有较强的热带性,但温带成分也有一定程度的入侵。最后 对该区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出建议。期刊名称】亚热带植物科学年(卷),期】2011(040)004总页数】6关键词】南沙;植物多样性;植被;区系南沙区位于广州市南部、伶仃

2、洋西岸,介于北纬22。260023。0615,东经 113。1307.5113。4307.5,北接广州市番禺区,为广州市于2005年5月 设立的一个新区。区辖南沙街道、黄阁镇、横沥镇、万顷沙镇、珠江管理区五 个行政单位,总面积544km2,其中陆地面积338km2,总人口 14.86万人。 其西部和西南部与中山市为邻,南部通向珠江口,东隔珠江主航道与东莞市、 深圳市相望,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几何中心,距广州市中心50km,距香港 38km,距澳门41km,是广州通往海洋的门户。南沙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 原的东南部,由冲积平原及少量丘陵台地、海岛组成,总的地势为北高南低。开阔平原、河涌和丘陵广

3、布,蕉门水道、上横沥水道、下横沥水道、洪奇沥水 道等河流交织成网,大部分地区地面高程在 2m 以下,其间分布有黄山鲁、大 虎山、小虎山、铜鼓山、乌洲山、骝岗山、水牛头、大角山等山体,其中黄山 鲁海拔最高,为294.2m。根据成因与形态,地貌可分为流水地貌、海成地貌、 潮间带地貌、海底地貌等类型。南沙建有全国首个湿地森林公园,这里也被称 为“广州之肾,具200多hm湿地、约30hm红树林、2万多只秋冬季节的 候鸟。根据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规划,广州将重点向南拓,加速南部地区开 发,将南沙建设成为现代化生态型海滨新城区。在南沙大规模开展建设前,查 清南沙地区植物资源,了解植被情况,对于南沙地区植物

4、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 用具有重要意义。1 植物多样性组成 据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1-2,南沙区维管植物共有 650 种,隶属于 133 科 412 属(表1)。包括蕨类植物16科24 属31种;裸子植物3 科3 属5种; 被子植物114科385属614种。其中野生植物128科388属603种,占广东 省植物总数的科、属、种比例分别为 44.29、19.15、10.16,植物资源 较为丰富。2 种子植物区系分析2.1 科的分析科是植物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中较为自然的分类单位,在植物地理学和区系学 中具有重要意义。南沙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28科,其中野生种子植物112科 参照吴征镒等3的划分,南沙区野生

5、维管植物分别归属于种分布区类型(表 2),其中以热带成分科占优势,共 64 科,占 78.05(扣除世界分布科),温 带成分共17 科,占20.73,这与南沙区所处热带位置一致。2.1.1 世界分布科 南沙区的 112 科野生种子植物中,世界分布科共 30 科,占 总科数26.79%。如菊科(Asteraceae )、莎草科(Cyperaceae )、半边莲科 (Lobeliaceae)、车前草科(Plantaginaceae)、十字花科(Brassicaceae)、 毛莨科( Ranunculaceae )、桔梗科 ( Campanulaceae )、柳叶菜科 (Onagraceae)、蓼科

6、(Polygonaceae)、唇形科(Lamiaceae)、禾本科 (Po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蔷薇 科(Rosaceae )、藜科(Chenopodiaceae )等,这些科的特点是种类多,适 应性广,几乎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并且多为草本科,世界分布科对区系分析 意义不大,在进行地理成分分析时一般排除在外。2.1.2热带分布科包括表2分布类型中的27项,共64科,占总科数的 57.14%,扣除世界分布科后为 78.38%。说明南沙区的热带性质比较明显。其 中泛热带分布 51 科,东亚及热带南美间断分布 7 科,热带亚洲分布

7、 6 科。如 桃金娘科( Myrtaceae) 樟科( Lauraceae) 山茶科( Theaceae) 大戟科(Euphorbiaceae )、山矶科(Symplocaeceae )、冬青科(Aquifoliaceae )、 水 东 哥 科 ( Saurauiaceae ) 八 角 枫 科 ( Alangiaceae ) 梧 桐 科(Sterculiaceae )、漆树科(Anacardiaceae )等。热带分布的科不但数量多, 其中的许多科还是当地的表征科,如山茶科 樟科中的多数种类是南沙区植物 群落的建群种或优势树种。2.1.3温带分布科包括表2分布类型中的814项,共17科,占总科

8、数的 15.18%,扣除世界分布科后为 20.73%,表明温带成分对本区有一定的影响。 主要有壳斗科( Fagaceae) 金缕梅科( Hamamelidaceae ) 忍冬科 (Caprifoliaceae)等。南沙区植物种数最多的前 13 个优势科(种数 10 种或以上的科)也说明了其区 系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表 3)。在 13 个种数最多的科中,世界分布科占了 7 个,热带分布科计 5 个,无温带分布科。这 5 个热带分布科共有 79 种。这也 说明南沙区的热带性质很强。2.2 属的分析南沙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364 属,其中裸子植物1属,被子植物363 属。根据 吴征镒4的划分,该364

9、 属分别归属于12 个分布区类型和10个分布变形 (表 4)。2.2.1 世界分布属 世界分布属是指几乎遍布世界各大洲而没有特殊分布中心的 属,或虽只有一个或数个分布中心而包含世界广布种的属。南沙区这一分布区 类型共 33 属,它们主要隶属于一些世界广布的大科,如禾本科、菊科、莎草 科、蝶形花科、蔷薇科等。其中双子叶植物有铁线莲属(Clematis )碎米荠属(Cardamine )、堇菜属(Viola )、蓼属(Polygonum )等,单子叶植物有车 前草属(Plantago )、苔属(Carex)、莎草属(Cyperus )、黍属(Panicum) 等。从生态习性看,这一类型的属除悬钩子

10、属(Rubus )和鼠李属(Rhamnus ) 等 2 属为木本植物外,其余各属均为生态幅度极广的草本,是山地草坡、山地 灌丛及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世界分布属在植物区系分析中无法反映出植物区 系的地理特点,因此在各属分布类型的比较计算中,这一类型均被扣除计算。2.2.2 泛热带分布属 泛热带分布包括普遍分布于东西两半球热带地区的属或在 全世界热带范围内有一个或数个分布中心,但有一些种类分布到其它地区的热 带属。南沙区的这一分布区类型及两个变型共 132 属,在区内所占比例最大, 达 39.88(扣除世界分布属),表明了保护区的区系具有较强的热带性。属于这种类型的很多是华夏植物区系的特征组分,比

11、较集中地反映了华夏植物区系 的面貌。其中乔木层有厚壳桂属(Gryptocarya )、榕属(Ficus )、山矶属 (Symplocos )、水黄皮属(Pongamia )等;灌木层有紫珠属(Callicarpa )、 山黄麻属(Trema )、巴豆属(Croton )、肖柃属(Cleyera )等;草本层有胡 椒属(Piper )、茅膏菜属(Drosera )、马齿苋属(Portulaca )、虾钳菜属(Alternanthera )、青箱属(Celosia )、凤仙花属(Impatiens )等;藤本植 物有木防己属(Cocculus )、槌果藤属(Capparis )等。2.2.3 热带

12、亚洲至热带美洲间断分布属 这一分布区类型包括间断分布于美洲和 亚洲温暖地区的热带属,在东半球从亚洲可能延伸到澳大利亚东北部或西南太 平洋岛屿。南沙区这一分布区类型共 11 属,占该区系的 3.32。这一类型中 的许多种是乔木层中的优势种或常见种,如木姜子属( Litsea )、泡花树属 (Meliosma )等。比较常见的属还有柃属(Eurya )、猴欢喜属(Sloanea )、雀梅藤属(Sageretia )、无患子属(Sapindus )、水东哥属(Saurauia )等。 以上这些属的存在表明热带亚洲与热带美洲在被子植物的起源方面有着一定的 联系,也说明该区系起源的古老性或与古老的区系有

13、密切的联系。2.2.4 旧世界热带分布属 旧世界热带分布是指在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热带地区 分布的属。南沙区这一分布区类型及其变型共 50 属,占全部非世界分布属数 的 15.11,仅次于泛热带分布属而居第 2 位。 其中乔木属有蒲桃属 ( Syzygium)、 竹节树属( Carallia)、 白桐树属( Claoxylon)、 血桐属 ( Macaranga)、 野桐属( Mallotus)、 箣柊属( Scolopia)、 五月茶属 ( Antidesma ) 等; 灌木属 有海桐花属 ( Pittosporum )、 谷木属 (Memecylon )、黄葵属(Abelmoschus )等

14、;藤本有紫玉盘属(Uvaria )、老鼠拉冬瓜属(Zehneria )、乌蔹莓属(Cayratia )等;草本属有金锦香属(Osbeckia )、链荚豆属(Alysicarpus )、狸尾豆属(Uraria )、楼梯草属(Elatostema、等。2.2.5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属 热带亚洲至大洋洲是旧世界热带分布区的 东翼,其西端有时可达马达加斯加,但一般不到非洲大陆。南沙区这一分布区 类型共24属,占非世界分布属的7.21%。主要有樟属(Cinnamomum )、山 龙眼属( Helicia )、 念珠藤属( Alyxia)、 假鹰爪属( Desmos)、 栝楼属(Trichosant

15、hes、等。2.2.6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间断分布属 这一分布类型是旧世界热带分布区类型 的西翼,从热带非洲至印度 -马来西亚,特别是其西部(西马来西亚) ,有的属 也分布到斐济等太平洋岛屿,但不见于澳大利亚大陆。南沙区这一分布型共 19 属,占非世界分布属的 5.74%。这一类型中绝大多数是热带、亚热带分布,主 要有杨桐属(Adinandra、土密树属(Bridelia )、山竹子属(Garcinia、等。2.2.7 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属 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是旧世 界热带的中心部分,这一类型分布区的范围包括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 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菲律

16、宾及新几内亚等,东面可达斐济等南 太平洋岛屿,但不到澳大利亚大陆,其中分布区的北缘往往可达我国西南、华 南及台湾,甚至更北的地区。这一类型及其 3 个变型在南沙区共区有 44 属, 占该区非世界分布属的13.28%。主要有青冈属(Cyclobalanopsis )、山胡椒 属(Lindera )、润楠属(Machilus )、新木姜子属(Neolitsea、等。它们是保 护区森林群落的主要建群种或优势种,对森林群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2.2.8 北温带分布属 北温带分布属是指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和北美温带地区 的属,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有些属沿山脉向南延伸到热带地区,甚至远达 南半球温带,但其原始类型或分布中心仍在北温带。南沙区这一分布区类型及 其2个变型共18属,占该区非世界分布属的5.43%。主要有蔷薇属(Rosa ) 忍冬属(Lonicera )、荚迷属(Viburnum )等。由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