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该怎样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8936273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老师该怎样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儿园老师该怎样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幼儿园老师该怎样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老师该怎样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老师该怎样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老师该怎样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是幼儿园工作的关键任务,正确的健康观念包含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然而大多数幼儿老师和家长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视,而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却考虑不多,甚至忽略。健康的心理不但是孩子智力的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她后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素质。那么,怎样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课时间,谈谈这个问题。一、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一)教幼儿学会尊重他人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是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首要条件。尊重孩子是教育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良方。老师和家长应尊重孩子,作孩子的表率,让孩子长在天长日久的受尊重的潜移默化中养成

2、尊重他人的好习惯。(二)教幼儿学会爱、学会关心她人孩子的爱心不是靠强行管束而在一夜之间培养出来的,更不是没有标准,失去理智的溺爱换来的,它是经过自然而然的模拟,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步形成的。1、重视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楷模。老师和家长应从本身做起,在有意识地对哈子进行爱心教育时,要以身作则,经过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孩子。作为老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关心爱惜每一个孩子,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幼儿,老师之间也应该相互关心和尊重,老师和老师之间、老师和幼儿之间、家长和幼儿之间、幼儿和幼儿之间多使用爱的语言。2、培养幼儿形成助人为乐、关心社会、热爱公益事业的良好思想品质。如组织幼儿给灾区儿童捐献衣服、图书

3、、玩具等物品,组织幼儿想期望工程捐款活动,参与为残疾儿童献爱心等媒体力量引导幼儿观看以关爱、善良、正义等内容为专题的作品把民主管理在身边相互友爱的事迹讲给幼儿听,培养孩子的爱心,从小给孩子的心灵拨下爱的种子,是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三)教幼儿学会礼貌待人礼貌是大家的道德准则,是人和人相处的规矩。可从一个人说话用词、语气口气、止态度上反应出她的道德修养、思想面貌。文化水平、社会身份。如谦逊文明的语言、恭敬有礼、落落大方的举止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所以,礼貌教育呀从小抓起,老师要为幼儿发明使用礼貌用语的主要条件的环境,使孩子从小就学会礼貌待人。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能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教育

4、孩子尊敬长辈认可。能礼貌语言主动、热情、大方得打招呼、称呼人,会问早、问好、道别。2、教育孩子当自己不注意影响他人时,会主动诚恳的道歉,当他人影响了自己时能克制、谅解他人,会说“没关系、不要紧。”3、教育孩子当他人在谈话时,不插嘴、不妨碍,成人对自己讲话时,要用心听,不要打断他人说话。总而言之,老师和家长要做到孩子的模范,到处以身作则,说话要做到温和有礼貌。(四)让幼儿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一个人有没有劳动的爱好和习惯,将影响自己的一生。无数事实证实,事业上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热爱劳动、勤奋好学者。相反,懒惰往往使人愚昧无知而无所作为,热爱劳动,不但使幼儿掌握部分生活技能,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为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树立了幼儿自信、自立,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对幼儿进行热爱劳动教育,还能够从培养她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开始。如自己穿脱衣服、鞋袜、自己洗手、洗脸刷牙等让幼儿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愉快,明白了劳动是光荣的,从而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