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套期保值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8907884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套期保值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四章套期保值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四章套期保值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四章套期保值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四章套期保值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套期保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套期保值(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试精华会计网校 权威高会辅导,最高通过率 咨询电话:010-68319220/87576903/4000036399第 四 章套期保值【大纲要求】了解套期保值的本质和作用;理解和掌握套期保值的原则、方式和实际运作;会计要求:能够对实务中套期保值会计处理正确性作出判断。【本章结构】 14节【试题分析】 本章为2010年的新增章节,在2010年试题中案例分析七(10分),侧重套期保值的基本应用,即定性分析,不涉及会计确认和计量。【本章主要内容】 一、有关概念 1、套期保值套期保值是指以规避现货价格风险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例】我国某油脂公司计划2011年4月从美国进口500吨大豆,现货价格为1

2、000元/吨,为了回避4个月后购进的500吨大豆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该公司决定进行套期保值。 1月份 现货市场价格为1000元/吨, 以1200元/吨的价格买进500吨大豆4月份到期的大豆合约。4月份 在现货市场上以1500元/吨的价格买入500吨大豆 以1700元/吨将买进500吨4月份到期的合约卖掉。结果 4月买入现货比1月多支付500元/吨 期货对冲盈利500元/吨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交易,是将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对现货的价格进行“锁定”的交易活动。故,套期保值的本质在于“风险对冲”和“风险转移”。2、套期保值的原则期货和现货的品种相同(相似)大豆数量相等或相当500吨月份相同或

3、相近4月份交易方向相反4月份:现货买进;期货卖出3、套期保值的衍生工具:期货、远期合同、期权、互换等。 (1)期货,是指标准化的(数量、质量、期限)远期交易、标准化的远期合约。根据合约标的物的不同,期货分为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 (2)远期合约: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卖特定数量和质量的资产的协议。远期合约使资产的买卖双方能够消除未来资产交易的不确定性。与期货相比差异:采用场外交易方式、数量不限制。 (3)期权:通过支付少量的期权费获得的选择权,包括: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两种。看涨期权(买入权):在期权合约有效期内按执行价格买进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权利。看跌期权(卖出权):在期权合约有效

4、期内按执行价格卖出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权利。 (4)互换:是一种双方商定在一段时间内彼此相互交换现金的金融互换交易。常见的是利率互换。除以上衍生金融工具外,当用于规避被套期对象的“外汇汇率”风险时,可以采用一般金融工具。如,某种外币借款可以作为对同种外币结算的销售(确定)承诺的套期工具;又如,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以作为规避外汇风险的套期工具。二、套期保值的方式1、买入套期保值未来的采购方或投资方为了回避价格上涨的风险,买入期货合约或购入看涨期权的情况。2、卖出套期保值未来的销售方或金融资产的转让方,为了回避价格下跌的风险,卖出期货合约或购入看跌期权的情况。三、套期保值会计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no.24

5、套期保值1、套期保值的会计定义 (大纲P60) (1)套期工具及其指定 对于套期工具,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套期工具的基本条件就是其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地计量;其次,企业自身的权益工具既非企业的金融资产也非金融负债,因而也不能作为套期工具。第三,使用期权进行套期保值时,只有买入的期权才能作为套期保值的工具。套期工具的指定一般情况套期工具通常作为一个整体来指定,也可以将期货、期权的一定比例指定为套期工具。但,不能就期货、期权内部的某一部分指定为套期工具。也不能在套期关系中将套期工具剩余期限内的某一时段进行套期指定。例如,某公司拥有一项支付固定利息、收取浮动利息的互换合同,打算将其用于对所发行的浮

6、动利率债券进行套期。该互换合同的剩余期限为10年,而债券的剩余期限为5年。在这种情况下,甲公司不能在互换合同剩余期限中的某5年将互换指定为套期工具。特殊情况 A期权:企业可以将期权的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分开,其内在价值变动期权可以指定为套期工具。(期权的内在价值是指期权行权时带来的经济利益) B远期合同:企业可以将远期合同的利息和即期价格分开,只就即期价格变动将远期合同指定为套期工具。-原理同上(2)被套期项目(即为被套期对象)A.已确认的资产 B.已确认的负债 C.确定的承诺 D.很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 E.境外经营净投资2、套期保值的会计分类(1)公允价值套期 (2)现金流量套期 (3)境外经

7、营净投资套3、套期保值会计方法运用条件 大纲P68 15 同时满足满应足的条件条件内容1、基本条件企业对套期关系有正式指定2、有效性判断A.主要条款比较法B.比率分析C.回归分析法A.套期预期高度有效:套期实际抵销结果在80%-125%之间B. 套期的有效性能够可靠计量C. 企业应当持续地(即过去有效和将来有效)对套期有效性进行评价,并确保该套期在套期关系被指定的会计期间内高度有效。3、对预期交易的要求预期交易应当很可能发生,且必须使企业面临最终将影响损益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4、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1)会计科目套期工具(共同类) 被套期项目(共同类) 套期损益(损益类)(2)公允价值套期会计处

8、理核算要求:套期工具和本套期项目公允价值的变动均计入当期损益。 对持有的商品利用“商品期货”进行套期保值 A.指定套期关系时,结转被套期项目,借:被套期项目 贷:库存商品等 卖出期货合约(开新仓),不做账务处理。B.套期期间的期末,确认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利得、损失:如果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增加,确认利得,借:套期工具(利得) 贷:套期损益 同时,确认被套期项目的损失,借:套期损益(损失) 贷:被套期项目 C.持有的资产出售,确认收入、结转销售成本,同时,期货平仓。 确认收入,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被套期项目按照期货售价和买入价的差额,借:银

9、行存款 贷:套期工具(如为损失,做相反分录) 对持有的金融资产利用“看跌期权”套期保值A.指定套期关系购入期权时,借:套期工具 贷:银行存款 结转被套期项目,借:被套期项目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B.套期期间的每期期末对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分别确认利得和损失(或相反)-分录同中的BA. 如果按照“行权价”出售持有的金融资产借:银行存款(行权价)贷:被套期项目(账面价值) 套期工具(差额) 同时结转被套期项目在套期前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对已签订的合同(即,确定承诺)的外汇风险利用“远期合同”套期A.指定套期关系时,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均为“合同”,故,不需要账务处理。B.套期

10、期间的每期期末对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分别确认利得和损失(或相反)-分录同中的BC.执行现货交易合同,完成进口或出口交易,并按照远期合同净价结算套期工具。如果现货交易为进口,套期保值成功时,借:原材料、固定资产等 被套期项目(或相反)贷:银行存款 同时,借:银行存款 贷:套期工具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之一,企业不应当再按照上述规定处理:A.套期工具已到期、被出售、合同终止或已行使。套期工具展期或被另一项套期工具替换时,展期或替换是企业正式书面文件所载明的套期策略组成部分的,不作为已到期或合同终止处理。B.该套期不再满足本准则所规定的运用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条件。C.企业撤销了对套期关系的指定

11、。(3)现金流量套期会计处理业务类型:对未来很可能发生的交易,利用远期合同进行套期保值。会计处理A.指定套期关系时,只签订了远期合同,不作处理。B.在套期期间,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应当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并单列项目反映。借:套期工具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利得)损失做反分录。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无效套期的部分(即扣除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后的其他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借:套期损益(损失) 贷:被套期工具C.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的后续处理a.预期交易发生时,企业确定一项金融资产或一项金融负债的:原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的有关利得或损失,应当在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12、影响企业损益的相同期间转出,如,资产变现时,计入当期损益。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等套期工具发生损失的,借:主营业务成本、投资收益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b.预期交易发生时,企业确认一项非金融资产或一项非金融负债的:企业可以按照上述方法处理,也可以将套期工具的利得或损失计入“现货成本”。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利得) 贷:库存商品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将终止运用现金流量套期会计。A.套期工具已到期、被出售合同终止或已行使B.该套期不满足运用套期保值准则规定的套期会计方法的条件C.预期交易预计不会发生D.企业撤销了对套期关系的指定(4)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会计处理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套期,企业应按类似于现金流量套期会计的规定处理。2010年案例分析题七(本题10分)大纲P187 2011年高级会计实务会计部分讲义 第四章套期保值共5 页 第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