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走进微观导学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8868047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走进微观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走进微观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走进微观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走进微观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走进微观导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教学资料 优质教学资料 优质教学资料第一节走进微观【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2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学习重点】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学习难点】对微观世界“小”的概念的建立,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方法指导:对于分子的两点认识:1分子很小,用我们的眼睛是看不见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但不是组成的最小微粒,如果再次分,它就将失去这种性质。2不同物质的分子其大小是不同的。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学互研生成能力自主阅读

2、教材P214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水分子的直径大约是41010 m,1 cm3的水中有_3.341022_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只有31026 kg。其实,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_百亿分之几米_,通常以_纳米_作单位来量度。2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最远的距离和最小的尺度各是多少?答:人类能观测到的空间最远已达到1026 m的宇宙深处,最小的尺度已深入到了1015 m的微观领域。3宇宙万物,变化万千,它们的运动与组成,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观察和研究,那么,我们这绚丽的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答:我们周围的一切,大到宇宙,小到基本粒子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

3、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教师选择两组同学在全班展示方案一、二,小组同学互相点评。各小组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阅读教材P215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就得出物体不断分割到最小的一点,称为“端”;2 500年前,古希腊学者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由无数很小的不可再分的粒子组成”;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认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今天,通过

4、电子显微镜,科学家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物质的分子,还能看到分子的更微小结构。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到19世纪,科学家已确认:物质是由大量的_分子_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_1010_ m。自主阅读教材P216的内容,并观察下图,回答问题。,A.西红柿),B.西瓜),C.面包),sdo5(D.太阳系)自从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图形中的_D_最相似。对学:分享检测题: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对子之间针对独学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群学:研讨: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针对展示的方案内容展开小组交流、讨论、帮助解决组内疑难。交流展示生成新知方案一:根据德谟克利特的猜想,下面列举的各种现象,不能说明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是(C)A锄头用久了会变薄B自行车用久了车胎会磨损C秋风扫落叶D屋檐滴水时间久了,出现“滴水穿石”的现象方案二: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如图所示是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原子中心的_质子_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原子核周围有带_负_电荷的_电子_绕核运动。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