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2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单元复习课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8859266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2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单元复习课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2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单元复习课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2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单元复习课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2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单元复习课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2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单元复习课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2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单元复习课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2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单元复习课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复习课自我校对:国家权力机关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宪法和法律不作为、乱作为科学双刃剑法制政务学思心得一、关于政府性质与职能的思维误区以为政府具有经济建设的职能就意味着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认为政府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决策)【剖析】(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建设中担负特别重要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2)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而是以宏观调控为主,变直接干预为间接引导,变“指挥”为“引导” ,主要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为辅,防止统得过严,

2、管得过宽,束缚了各方面的积极性。【运用1】因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而被环保部约谈后,河南将投入14亿元专项资金治理大气污染,用于郑州和豫北重点区域的环境治理,并推动各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落实。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政府部门应 ()直接干预经济,管理企业生产,减少工业污染排放进行宏观调控,加快推进相关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坚持依法执政,发挥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搞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ABC DD治理大气污染,政府要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推进相关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符合题意;直接干预经济,管理企业生产说法错误,排除;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发挥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用

3、,错误。弄不清政府工作作风与工作方法的区别(认为求真务实是工作方式、为人民服务是工作作风等)【剖析】(1)政府的工作作风在于是否求真务实,是否只做表面文章,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是和群众利益背道而驰的。(2)政府的工作方法在于是否充分发挥了群众的首创精神,是紧密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还是脱离群众、闭门造车。【运用2】政务微博这一新媒体形态已经在一些地区成为沟通官民的连心桥、服务百姓的直通车和信息发布的新平台,在减少官民隔阂、政策宣传、社会动员、政府监督等方面都显示出了重要作用。政府开通政务微博有利于()建设为人民包办一切的服务型政府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打造便民利民的“阳光政府”更好地坚

4、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A BC DB服务型政府并不意味着为人民包办一切,不选。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工作态度,不是工作作风,排除。政务微博的开通有利于人民表达民意,建设“阳光政府”,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符合题意。对履行政府职能的行为主体分辨不清(认为消费者协会具有政府职能,不知道中国人民银行具有政府职能等)【剖析】判断某项活动是不是行使政府职能,关键是看实施这一活动的主体是不是政府(行政机关)。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社会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均不是行政机关,不能行使政府职能。【运用3】下列活动属于履行政府职能的有 ()A全国政协常委会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建言献策B某居委

5、会管理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C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福州新区D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C国务院属于行政机关,C符合题意;A、B、D的行为主体不是政府,皆与题意不符。二、关于对政府权力行使方式的思维误区对依法治国的主体辨别不清(认为中国共产党依法行政或政府公正司法等)【剖析】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应坚持依法行政;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坚持公正司法。【运用4】 2019年2月,大连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提高公信力要求政府()树立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为人民谋福利坚持依法行政,公正

6、司法全面行使职能,坚持依法执政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坚持廉洁奉公A BC DC政府作为行政机关,要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是对司法机关的要求,即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要求,错误;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错误;政府要提高公信力,树立政府权威,需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廉洁奉公,说法正确。对行政监督形式辨别不清(认为国家监察委员会是内部监督、认为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是外部监督等)【剖析】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分类行政系统外部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监督领导核心权力机关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监察机关司法机关人民群众政府自身中国共产党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协国家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

7、新闻媒体、社会与公民上级政府、下级政府、审计部门【运用5】目前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下面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是()A监察机关的监督 B人民政协的监督C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D上级政府的监督DD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因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误以为国务院是立法机关【剖析】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制定有关行政法规,但不是立法机关,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运用6】2018年3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计划中指出,为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档案法修订草案,制定重大行

8、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条例、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国家土地督察工作条例、缔结条约管理办法,修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预算法实施条例。对此,政府应 ()A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 B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依法行政 C发挥权力机关的立法功能,科学立法 D严格做到依法执政,自觉接受监督B材料强调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政府要依法行政,对人民负责,B符合题意;政府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之间不是领导关系,A排除;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C错误;政府不能依法执政,D错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证明事项清理工作的通知【背景材料】2018年6月15日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

9、于做好证明事项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证便民、优化服务的部署要求,做好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切实做到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事项一律取消。各地区、各部门要对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证明事项进行梳理,逐项提出取消或保留的建议。通知提出司法部要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加强对国务院各部门清理工作的跟踪、督促和指导,确保于2018年年底前完成证明事项清理工作,清理工作完成后向国务院报告情况。通知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以本次清理工作为契机,通过公布新的办事指南、大力推行告知承诺制等方式,进一步转变行政管理方式,规范行政行为,切实改进服务作风,提升监管效能。【知识链接】1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10、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国务院部署减证便民、优化服务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依法行政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取消无法律依据的证明事项,才能切实做到政府工作便民利民。3政府要坚持民主集中制,政府不同部门之间工作要协调一致,内部监督是行政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推行服务公开、过程公开,维护公民的知情权。大力推行告知承诺制是实行服务公开的重要环节。【创新演练】1近年来,某市顺应时势,主动作为,把握三项举措,大力推进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分两批砍掉了“奇葩证明”“重复证明”“循环证明”共257

11、项,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老百姓获得感切实得到提升。减证便民专项行动的开展意味着()政府的履职水平越来越高政府的服务意识越来越强政府的管理范围越来越小政府的行政权力越来越弱ABC DA清理并取消涉及群众办事的各种“奇葩证明”,是优化了履行职责的程序,不是缩小了职责范围,选、不选;这一行动基于对人民负责原则,选;观点错误,不选。2很长时间以来,“奇葩证明”成为社会的痛点。李克强明确要求:群众办事时,对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事项,不允许向群众索要证明;对确需在法律法规规定外提交的证明,要由索要单位列出“正面清单”,并经司法行政部门核准;“正面清单”之外一律不得再新增证明。这说明()按照法定的程序办事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必然要求经过司法行政部门核准、接受外部监督才能防止损害群众利益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离开依法行政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A BC DB“司法行政部门核准”属于内部监督,不选;“求真务实”是工作作风,不选。-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