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施工技术交底大全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8856362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管施工技术交底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顶管施工技术交底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顶管施工技术交底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顶管施工技术交底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顶管施工技术交底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顶管施工技术交底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施工技术交底大全(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术交底工程位置K2+662.6K11+328 工程名称路基工程工程工程圆管涵施工施工日期一、 工程概况 1、 排水布置情况雨水:排水出路采用近远期结合,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近期就近排放与远期规划实施统筹考虑,雨水最终通过重力自流式排入各规划水系。污水:根据已有污水专业规划,污水管道按照规划管道进展敷设,最终进入望城污水处理厂、彩源污水泵站。标准段管道位置:雨水管位于道路两侧17.25m;污水管位于道路两侧19.25m。当管径800mm时,雨污水排水管管材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缠绕增强B型构造壁管;管径800mm时,雨水管道采用平口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级;顶管采用级F型钢承口管,F型钢承口

2、,橡胶圈接口。顶管工作井和接收井除特别标注外,均为临时井,部砌筑钢筋混凝土检查井,顶管工作坑与检查井之间采用级配碎石及中粗砂回填,回填压实度要求不得低于93%。2、本施工方案中的顶管布置部位本拓宽工程段顶管主要分布在:1) 西污31#井到西污34#井西侧K2+895-K3+015,d1000长132.1m;2) 东污26#井到东污29#井(东侧K2+898-K3+015),d1000长117.1m;3) 东污53#井到东污92#井(东侧K3+855-K5+440.4),d1000长1548.6m;4) 东污26#井接西污31#井,d1000长41.7m。二、 顶管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施工准备顶

3、进设备安装掘进机井内就位掘进机穿墙管道顶进钢筋混凝土管接头机头进入接收井,顶进完毕设备转移循环测量放样导轨安装后座顶板安装后座千斤顶安装洞口止水装置安装掘进机掘进凿开工作井井壁后座千斤顶顶进出泥准备偏差测量管内出泥顶进纠偏轴线标高控制接口检验钢筋砼管进场验收凿开接收井井壁2、主要设备1、掘进机考虑到该工程所处地段的地质条件及施工平安性和可靠性,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机进展施工,顶管机型号:NT1000。泥水平衡式顶管是一种以机械切削土体,以泥水压力来稳定挖掘面及平衡地下水压,并以泥水作为输送挖掘弃土介质的一种顶管形式。工具管是顶管的关键机具,其主要作用为:掘进、防塌、出泥、导向。工作原理:随着工具管

4、的推进,土体不断被切削下来,排泥管不断将混有弃土的泥水排出泥水舱。泥水舱要保持一定的压力,使切削头在有泥水压力的情况下向前推进,泥水平衡工具管的根本原理为泥水护壁、阻止泥水向土中渗透,同时防止开挖面坍塌。2、起重设备其中作业主要为安装掘进机、吊装管材,安排吊机进展起重作业。现场配备16T汽车式起重机。3、主顶系统:由2个1500KN的油缸、油缸支架及主顶液压控制台组成,总顶力3000KN,行程3.4m,油压31.5Mpa,无级调速并显示即时顶速。启动和停顿由电气系统联动控制。4、泥水系统: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采用水力机械方式将泥浆通过与管路连接的吸泥泵排出并由排泥旁通装置直接输送至地面泥浆沉淀池

5、。以一定水压、流量的水流稀释、搅拌泥水仓中的泥浆,并将泥浆带至地面沉淀池,该水流的水压比地下水略高,以确保切削面土层无水土流失。水压在2-25m围可预调,管道、阀门及泵均为Dg100mm系统。5、测量控制系统:激光导向系统采用计算机光靶读数装置,将光靶图像转化为坐标数据输出;纠偏操作采用按钮或手柄进展,操作结果有数据显示。激光全站仪导线控制图示19 井口投点示意图6、电气控制系统:供给全部设备的电能,控制、监视设备的顶速、压力,流量等工况,所有设备均由电液控制台完成操作。7、触变泥浆系统:较长距离顶管施工中,采用泥浆减阻技术可有效降职低管外壁与土体的摩阻力,大大提高顶管工作效率。压浆泵采用无压

6、力脉动的奈莫型螺杆泵,压力0-3.5Mpa无级变速调整压力、流量。阀门、管路均为Dg32系统。3、顶管方法1、顶进技术准备工作、组织图纸会审,及时解决图纸中所存在的各种技术问题。、工程部、质安部组织工程部有关人员进展技术,平安交底。重点工程、关键部位编制专门的单项施工方案。、做好定位点控制,绘出控制网,以便施工放样时用。并按设计单位提供的永久水准点,沿线自引临时水准点,施工中经常进展核。临时水准点、导线桩应按要求埋设。、绘制临时工程及施工非标准设备工具图纸,对模板、钢筋进展校核放样。收到施工图后,及时对挖土深度、构造物支撑等详细验算,确保施工的平安稳定性。、对全围的地下管线和架空线进展实地详细

7、调查,如对施工有影响,立即准备必要的应对措施。确定管线围及施工需用场地所有障碍物和管线的准确位置。、进展施工测量和现场放样工作。4、机械与材料进场准备、按照机械设备使用方案,对所有机械及设备进展检修及调试,并定时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待用状态。对工程中所用的各种计量设备送有关部门进展标定并取得合格证书。、按照材料及机械方案编制分批进场,在专项施工方案经批准后即组织施工机械进场,并合理调配资金,分期分批组织材料进场。、对于管材,应提前作出材料供给方案表,按要求选择供给商并对管材进展进场前的预检,并上报监理审核,合格后提前一周通知供给商准备供货。材料进场时,必须随料提供合格证、质保单、送料单。经历收

8、合格后,方可入场并做好进场记录和材料标识,并对进场材料进展监理见证抽样送检,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根据顶进长度,计算所需的各类管线进水、排泥和电缆等的长度,准备好各类管线和所需的辅助物固定架等。5、生产准备工作、根据业主提供的工程定位桩进展检测,确定工作井、接收井的临时水准点和工程控制点、管道中心线和标高,报监理复核和认可。、按照经审核批准的临电、临水布置图,建立临时供电、供水系统。、按施工方案确定所需的机械设备进展检查、保养,做进场准备。6、在地面的准备工作在顶管顶进施工前,按常规进展施工用电,用水,通道,排水及照明等设备的安装。施工材料,设备及机具必备齐,以满足本工程的施工要求,管节、止水

9、橡胶圈等应有足够的余量。井上、井下准备施工测量控制网,并经复核认可。7、基座安装顶管基座按设计轴线准确放样,安装时按测量放样的基线,吊入井下就位焊接,工作的轨道按顶管设计轴线并按实测洞门中心放置,并设置支撑加固。基座上的导轨应顺直、平行、等高,导轨的纵坡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导顶安装的允许偏差值如下:轴线位置:3mm,顶面高程:0+3mm,两轨距:2mm。止水装置安装在工作井洞圈上,止水装置采用橡胶止水圈,用环板固定,插板调节,顶管机吊装就位,调试验收。待顶管机吊装就位后,后部采用型钢及钢管进展支撑。8、管道安装本工程混凝土管每节长2m,每节管之间的连接在现场工作井进展,管道采用F型套环管接口。

10、为了防止钢套环与混凝土管结合面产生渗漏,在该处设了一个橡胶止水圈。该橡胶止水圈不是用普通橡胶,而是采用了遇水膨胀橡胶,该橡胶在吸收了水分以后体积会膨胀13倍。为了使顶力均匀分布,顶进时先在承口端面加设一个木垫圈。 9、后背墙后背墙用来承受主顶油缸后坐力的构件,并将主顶油缸传来的集中力均匀地传递给井壁。后背墙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设置在主顶油缸的后面。后座墙外表应平直,并垂直于顶进管道的轴线,以免产生偏心受压,使顶力损失和发生质量、平安事故。10、井壁开孔、洞口加固,安装止水装置如遇地下水位较高处,方案采用2排高压旋喷桩加固,起到挡土、阻水的作用井壁开孔在沉井高压旋喷桩施工完成后进展,采用切割

11、机进展切割。顶管进出洞口对顶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顺利顶进,根据现场情况可采用以下方法处理:穿墙时为防止工具头处土体渗水导致地面塌陷,发生平安事故,或者在顶进时方向失去控制。可在工具头穿墙进洞前,对穿墙管前方的土体进展加固,使工具头顺利平安地进出洞口。为防止顶管机头出洞时土体从该间隙流失和保持工作泥水压力,需要安装洞门洞口防水密封环,洞门洞口防水密封环由钢圈止水橡胶、圆环形板、扇形压板及连接螺栓组成的密封装置,作为施工临时防水措施。穿墙止水设备止水橡胶圈止水压板前端墙顶管机具体做法如下图:穿墙止水设备现场安装示意图11、顶管正常顶进施工的操作:顶进施工主要利用机头在前端取土,千斤顶在后背

12、不动的情况下将管材向前顶进,其操作过程如下:、安装好顶管各系统。然后采用机械切割,凿开位于工具头位置的沉井井壁,推进工具头。工具头顶进到位后,吊放第一管节,将管节与机头连接,然后在工具管后管节安装工具管辅助设备。、先开开工具头,转速由慢至快,然后启动进排泥泵出泥,然后操作主顶系统进展顶进,直到顶进第一节节管。撤除进排泥管,电缆连线,缩回油缸,吊开顶铁。、吊入管节,对准接口插入就位,在砼管接口处设置止水圈和软木衬垫,以保证两节砼管的接口受力均匀,防止渗漏。、安装顶铁,接通各管线。启动油泵,千斤顶进油,活塞伸出一个工作行程,将管子推进一定距离。、停顿油泵,翻开控制阀,千斤顶回油,活塞回缩。、填加顶

13、铁,重复上述操作,直至需要安装下一节管节为止。、重复顶进下一节管节,直至顶进完毕。、顶进至即将到位时,放慢顶进速度,准备测量出工具头的轴线和高程,并控制方向,使工具头能顺利地顶进至接收井洞口。、在接收井安装好接引导轨后,机械切割凿除接收井井壁洞口,将工具头推入至接收井,此时刀盘和进排泥浆泵均不运转。、撤除管线,别离工具头与管节,吊出工具头,将顶管设备吊出沉井,顶管完毕。12、正常顶进注意环节:1地面监测,优化掘进机参数。在推进阶段,要精心组织地表监测,在轴线上方布设沉降控制桩,通过地表监测得到隆起或沉降量与相对应的掘进机主参数包括推进速度,开挖面土压力值,出土率等进展比拟,从而优化掘进机参数,

14、指导以后的顶管推进。2注浆稳定措施除了在初始推进阶段,优化推进参数以外,在顶进过程中加强同步注浆也是有效手段之一,必须尽可能将膨润土泥浆套随机头向前移动,形成连续的环浆套。要选择触变性能良好的膨润土制浆材料。注浆过程中,注浆孔应合理分布,机头及其后面10节管每节都设有注浆孔,使泥浆及时填充管壁与土体的全部孔隙,其后逐步过渡到每两节加设一节带有注浆孔的关节,及时补浆,使全线管壁都包裹在泥浆套中。3置换泥浆措施由于本工程管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地基承载力较低,为保证管道稳定,在管道顶进就位后,立即进展管道根底注浆加固,以防止管道下沉。利用管道的注浆孔向管外注浆加固,置换顶管施工过程中的触变润滑浆,最大限度的填充管道周围的土层空隙。置换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45,压力P=0.20.5Mpa,并加强对管线的监测措施。4压浆工艺及压浆操作规程对于中距离顶管,当顶进困难时,为了减少土体与管壁间的摩阻力,应在管道外壁压注润滑泥浆。为确保减小管道外壁的摩阻力,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来保证润滑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