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幼儿教师资格证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套卷49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8853977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教师资格-幼儿教师资格证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套卷49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教师资格-幼儿教师资格证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套卷49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2年教师资格-幼儿教师资格证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套卷49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2年教师资格-幼儿教师资格证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套卷49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2年教师资格-幼儿教师资格证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套卷49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教师资格-幼儿教师资格证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套卷4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师资格-幼儿教师资格证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套卷49(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幼儿教师资格证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1. 单选题离园的时间已经过了半个小时,明明的家长还没有来,也不接电话。于是蒋老师把明明送回了家,发现明明的妈妈正在打麻将。这时候,蒋老师与明明妈妈进行了沟通。明明妈妈以后再也没出现过类似情况,这体现的是( )。问题1选项A.家长是教师的帮手B.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延伸C.教师是家庭教育的指导者D.幼儿园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是家庭教育的指导者体现在教师在指导家庭教育时,要注意引导家长同孩子间的思想沟通、活动配合。题干中表述的是蒋老师对于明明妈妈家庭教育的指导。AB选项是从家长

2、或家庭的角度进行表述,故不正确。D选项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表述不正确。故此题选C。2. 单选题书商张某向未成年人出售淫秽、暴力、恐怖内容的图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张某,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 )。问题1选项A.民事处罚B.行政处分C.刑事处罚D.行政处罚【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赌博等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故本题选D。ABC均为干扰选项。3. 单选题下列

3、属于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的是()。问题1选项A.能认读拼音字母B.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C.能认读一定量的汉字D.能正确书写常用汉字【答案】B【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语言领域的目标是: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谈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4. 案例题众所周知,文化是民族进步之魂,但是对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的中国来说,文化的进步却是较为缓慢的,所取得的影响远没有经济领域明显,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不容否认,急功近利的心态是导致文化浮躁的重要原因。“快”成了我们社会生活的不变节奏,无形中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以“快”来博取

4、“价值”的时代。当改革的现实进程与人们的心理预期形成反差时,焦虑、浮躁的文化心态便随之出现。文化浮躁的突出表现,就是整个社会都急于求成:普通人期待一夜成名,渴望一夜暴富;地方管理动辄宏观战略,贪大求洋,不再扎实肯干、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科研人员不肯再刻苦钻研、兢兢业业;企业经营者不再诚实劳动、诚信守诺、合法经营;甚至于一些社会决策也只顾眼前利益,忽略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人们耐不住寂寞,守不住自我,静不下心来,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在这种文化浮躁的氛围中,文化生活似乎越来越与真、善、美渐行渐远。文化对社会的推动力,通常是在潜移默化中释放出来的,真正的文化应该对社会生活的基本价

5、值和秩序有所坚持,因为文化的人文本性要求人们必须诉诸恒常的价值关切。在一个文化底蕴厚重的社会里,作为世代累积沉淀下来的文化习惯和文化信念,理应渗透于百姓的生活实践中,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稳定性要素。文化需要固根扶本,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源源不断的、充足的精神资源,以满足全社会的精神慰藉之需求。抑制文化浮躁,首先需要夯实全民族的信仰根基。信仰既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根本因素。信仰危机是社会浮躁的根源,而文化浮躁,实际上也是文化精神支柱缺失的“躁动而浮”。心中有明确的信仰,我们才会“不畏浮云遮望眼”,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守住我们最想要的东西。信仰的弱化与分散,对一个向

6、上的民族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它会使人的心灵无所皈依,会弱化民族的奋发自强精神。抑制文化浮躁,还需要自觉培育民族文化自信心。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强势影响并改变着中国既有的文化格局,加剧了中国的文化震荡,这种文化落差在催生了国人浮躁心态的同时,也挫伤了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甚至出现了文化的价值迷失。今天,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升,我们有幸迎来了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契机。我们要涵养我们的文化元气,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一个文化创新的时代,一定是一个充满民族文化自信的时代。抑制文化浮躁,无疑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让每个人沉下心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思考,激发出自己的创造力

7、和想象力,唯有如此,全社会才会面对中国社会发展凝聚共识,更加从容与自信地走向未来。摘编自邹广文抑制文化浮躁(1)文章认为文化浮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 分)(2)抑制文化浮躁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0 分)【答案】(1)文化浮躁产生的原因:急功近利的心态是导致文化浮躁的重要原因;改革的现实进程与人们的心理预期形成反差。我们国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节奏变快,经济发展的影响远高于文化的进步,改革进程与心理预期反差较大,让人们的心态变得焦虑和浮躁,耐不住寂寞,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以至于整个社会都处于这种急于求成的文化浮躁氛围里。(2)抑制文化浮躁的现实意义:文化对社会

8、具有推动力,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稳定性要素,文化可以满足全社会的精神慰藉之需求。抑制文化浮躁,可以夯实全民族的信仰根基,信仰危机是社会浮躁的根源,而文化浮躁,实际上也是文化精神支柱缺失的“躁动而浮”。抑制文化浮躁,可以自觉培育民族文化自信心,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抑制文化浮躁,可以激发出创造力和想象力,全社会才会面对中国社会发展凝聚共识,更加从容与自信地走向未来。5. 单选题下列科学家中,提出并阐明了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的是( )。问题1选项A.拉瓦锡B.波义耳C.普利斯特利D.阿伏伽德罗【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综合了1772年至1777年五年间的研究成果,撰写成一篇

9、题为燃烧理论的报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理论即:“燃烧的氧化学说”。故选A。B选项,波义耳是英国化学家,代表作怀疑派化学家,提出在密闭容器中的定量气体,在恒温下,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关系。C选项,普利斯特利是英国化学家,主要成就是发现了氧气的各种性质。D选项,阿伏伽德罗是意大利化学家,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分子概念及原子与分子的区别。BCD选项均不符合题意。6. 单选题幼儿园教师应该是( )。问题1选项A.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B.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C.幼儿学习的引导者、传授者和控制者D.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决策者和传授者【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幼儿法律法规中的幼儿园教育指

10、导纲要(试行)的条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是独立发展的人,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见,教师不应该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决定幼儿的活动,控制幼儿的行为、管理幼儿的学习,幼儿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不同的是,幼儿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幼儿也不是被动的学习。幼儿探索世界还需要自己主动去发现。【点拨】支持者:教师尊重幼儿意见,幼儿想要做什么样的游戏教师帮助准备材料。合作者:教师可以作为一个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参加到游戏当中,帮助幼儿完成游戏。引导者:幼儿游戏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或者过度阶段不顺利,教师可以语言指导,进行平行游戏让幼儿模仿教师。7. 问答题列出幼儿园课

11、程生活化的实施要求并分别举例说明。【答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1)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生活化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例如:课程内容的安排可依据节日顺序展开,或者依据时令、季节变化规律来组织等。(2)幼儿园课程资源利用的生活化陶行知先生主张“社会即学校”,认为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不能局限于狭小的教室,应让幼儿回归大自然、大社会的怀抱。例如

12、:主题活动“春天”,教师可利用春天的树木、景色变化等自然资源组织活动;幼儿园中组织“安全防火活动”,可利用幼儿家长的职业进行课程组织。(3)幼儿园课程教学实施的生活化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内容纳入课程领域,课程实施中教师应提倡为幼儿创设多种多样的生活化学习情境,加强教育同生活的联系,将学前儿童在各种情境中的经验加以整合。例如:提供丰富的材料与玩具,从人际关系、操作探索中获得各种经验。又如:为了了解秋天的变化,教师组织主题活动“金色的秋天”,带领幼儿到户外摘果实、捡树叶活动满足幼儿的探索心理,真正了解秋天的特点。【解析】1.此题为判断类型简单题:“是什么”的题型2.答题技巧:回

13、答是什么;回答怎么做;罗列知识点;简单阐述知识点;加入小例子。8. 单选题在活动中萌萌不小心摔倒了,摔倒后他有些情绪,不愿意立刻起来,刘老师的做法正确是( )。问题1选项A.怎么这么不小心B.没关系吧,需要帮助吗?C.我来扶你起来D.赶紧起来勇敢点儿【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职业理念儿童观方面的内容。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儿童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可能性,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是一个儿童主动建构的过程。B选项“没关系吧,需要帮助吗?”前半句体现了教师对幼儿情绪的关注以及对幼儿的关心和爱护,后半句则体现了教师对幼儿主观能动性及自我教育的尊重,先引导幼儿自己站起来,如

14、若需要教师再进行帮忙,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因此本题选B。ACD说法均不符合要求,故不选。9. 案例题材料:晨间锻炼时,李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球、轮胎、跳绳、滑板车等器械,还提供了六条平衡木, 三条矮而宽、三条高而窄,让孩子们自主选择不同的材料练习,李老师又提供了很多辅助材料, 孩子们可以自己选择搬运一件“物品”经过“小桥”(平衡木)回到“河”对面的“新家”。几分钟后,鹏鹏开始在矮平衡木上慢跑,轩轩看到了,叫道:“看我的。”说完就在矮平衡木上做跳跃动作,没站稳,差点儿掉下来,他们的行为引来了周围小朋友的喝彩。李老师见状大声说:“小心点儿,快下来!”他们只好下来了,鹏鹏和轩轩把一条高平衡木架到一条

15、矮平衡木上,摇摇晃晃地在架起的平衡木上走来走去,李老师看见后,跑过去把他们从平衡木上抱下来,并担心地说:“这样很客易摔跤的!”晶晶站在最右边的平衡木上,把小枕头顶在头上,小心翼翼地走过平衡木,喊着:“老师, 看我!”李老师赶忙跑过去陪着她一起走。操场边,有五个孩子不停地东张西望,每次快要轮到时马上又排到队伍的最后面,但李老师一直都没有发现。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14 分)【答案】李老师的做法没有很好地践行新课程下的幼儿教师观:(1) 幼儿教师是幼儿一日生活的支持者、引导者。材料中李老师在 组织晨间锻炼活动时,让孩子们自主选择不同的器械练习,没有树立相关的规则和引导,容易造成幼儿自由活动时出现混乱。(2)幼儿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学习者。材料中李老师没有做到引导幼儿全面发展,面对不同幼儿的性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