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8853782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_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政治期末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近年来,由于城市美化、绿化的需要,许多大树从深山老林被连根拔起运往城市。由于这些大树与其生长地的环境形成了稳定平衡的生物群落, “大树进城”不仅对其原生长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且由于“水土不服”,不少大树“进城”后枯死。上述事例表明(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人类面对规律无能为力人类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改造城市环境要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A.B.C.D.

2、2. 沙漠治理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鄂尔多斯人另辟蹊径。变征服沙漠的“一厢情愿”为“善待自然”的两全其美,他们把沙漠绿化、沙产品开发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鄂尔多斯发展模式”。“鄂尔多斯发展模式”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B.认识的发展并不完全依赖于社会实践C.自然界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意志D.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终极目的3.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

3、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正确认识 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A.B.C.D.4. 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从这一自白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对认识的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 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

4、化为真理A.B.C.D.5.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A.B.C.D.6. 霍金说:“随着量子力学的发现,我们认识到,由于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不可能去完全精确地预言事件”,“我们的目的只在于套定律,这些定律能使我们在不

5、确定性原理的极限内预言事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握本质和规律B.理性认识能指导人们推动事物的发展C.人们的认识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D.事物的不确定性否定了世界的可知的7.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只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这启示我们( )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立足部分,发挥整体统率作用A.B.C.D.8. 犹太人有句名言:没有卖不出

6、去的豆子。卖豆子的农民如果没卖出豆子,可以加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就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如果豆苗卖不动,可以移植到花盆卖盆景;如果盆景卖不动,那么就把它移植到泥土里,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豆子。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遭遇人生挫折是偶然的B.要积极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挫折C.把握人生机遇是必然的D.要正视社会环境的复杂性9.一扇窗户被打破,如果没有修复,将会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甚至整栋被拆毁。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破窗理论”。这一理论蕴含的哲理有( )A.要重视量的积累B.价值判断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C.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

7、互转化10. 行为学有这样一个公式:重要+重要+重要=0。下列古语中与其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C.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D.因地制宜,因材施教11.毛泽东同志指出: “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按下去,那就不成调子。”这一论段中“学会弹钢琴”的哲学寓意是()A.既要抓主流,又不能忽视支流B.既要看到矛盾普遍性,又要看到矛盾特殊性C.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既要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12.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这句话告诉我们( )辩证否定是

8、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是主观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A.B.C.D.13. 苏格拉底曾经和美诺一起讨论什么是“美德”。美诺分别讲了男人、女人、老人和青年人各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回答。苏格拉底认为应该从对具体“美德”的概括中抽象出美德的共性。这表明( )哲学是研究世界上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和规律的哲学思维通过理性思考,从个性中归纳综合出事物共同的本质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正确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人们对于具体领域的根本观A.B.C.D.14. 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引发了人们多方面的思索:自我、亲人、友

9、情、健康、蓝天、梦想都去哪儿了?这些追问,在凸显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些人迷茫心境的同时,还萌动着人们寻求改变的心态和信念。这表明(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特征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A.B.C.D.15.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 (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一元论和二元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A.B.C.D.16.漫画脱离了约束的个体会伤及自身启示我们要( )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坚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坚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重视局部以推动整体发展A.B.C.D.17.一块金子与一块泥巴相遇。金子不屑地对泥巴说:“你看你灰不溜丢的,你有我

10、闪亮的光芒吗?你有我高贵吗?”泥巴摇摇头说我能生出花、生出果、生出草、生出树木、生出庄稼、生出万物,你能吗?”金子无言以对。这则寓言故事给我们的启迪是( )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A.B.C.D.18.下图蕴含的哲理有(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A.B.C.D.19.下列观点正确说明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的是 ( )A.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B.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C.物质可以离开运动而存

11、在D.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20.为了更好地进行深空探测,为了和平利用太空,为了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我国发射了“嫦娥三号”卫星。这表明实践具有 ( )A.社会历史性B.客观物质性C.直接现实性D.能动性21.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有关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被应用到实际中,生产了许多通过抑制病菌的核糖体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抗生素药物。材料从哲学角度告诉我们 ( )A.意识对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有积极作用B.要注重系统内部的有序性C.要用综合思维方式思考问题D.可以根据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22.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实际情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中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

12、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这是因为( )A.整体内部结构具有优化趋向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D.意识对于改造客观世界有积极的能动作用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据此回答23-24题。2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正确地说明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C.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24.“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正确地说明了物质

13、和运动的辩证关系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C.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25. 据报道,国外某科学家做了一个残酷的实验:将数名幼儿分别关在与世隔绝的黑暗屋子里,只定时给他们吃喝。多年以后,他们走向社会时却连与人的基本交流也无法做到。这主要说明(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意识是社会的产物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26.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繁多,有些根本观点相同,有些根本观点完全相反,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科学的科学正确的学说A.B.C.D.27.“风、月、鹊、蛙”都是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作者把这些夜间景物巧妙结合起来,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从哲学上看,这告诉我们( )A.遣词造句的顺序和结构不同,词句的效果就不同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因此量变比质变更重要C.把不同事物结合起来,就能获得整体的最大功能D.事物内部结构和顺序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28.改革开放以前,人们普遍推崇“工作着是美丽的”,而把追求生活品位的行为称为“小资产阶级情调”。现在,人们普遍推崇“美丽地工作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