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风情1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884936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风情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云南风情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云南风情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云南风情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云南风情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风情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风情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少数民族民情风俗最集中的景点 - 云南民族村 云南 25 个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既古老又神 秘,它吸引着千千万万国内外旅游者。但旅游者来到云南,很难有时间走遍云南,访遍 25 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为方便旅游者用最少的时间,了解最多的民族风情, 1991 年云南 省人民政府开始在中昆明市区南部七公里的滇池之滨兴建云南民族村。 云南民族村占地 485 公顷,它集云南各民族优秀的人文景点和自然景观为一体, 是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和建筑风格 的浓缩,它反映和展示了云南边疆各民族社会生活的环境, 为昆明的旅游又增加了一个景点。25 个少数民族村寨,都反映了特定的民族建筑艺术风格和宗教文化。特别是各个民族村寨

2、 的男女青年, 都穿着各自的民族服装, 载歌载舞, 向游人展示他们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与习 俗,使旅游者大长见识。通过旅游民族村,旅游者会直观地感受到云南各少数民族的勇敢、 勤劳、朴实、热情和好客,而体会到云南是一个古老、神奇,美丽而诱人的地方。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 彝族 云南有 25 个少数民族, 在这些少数民族中, 人口超过百万以上 的有彝族 4054177 人、白族 1339056 人、哈尼族 1248106 人、傣族 1014318 人、壮族 1003901 人。其中彝族人口居云南少数民族人口之首。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 - 独龙族 在云南 25 个少数民族中,独龙族人口最少, 1990

3、年人口统 计有 5100 人。90%以上的独龙族人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河 两岸,约有 10%左右的独龙人散居在贡山县北部的怒江两岸。中国最怪的村 - 蜂岩洞村 在 90 年代的今天, 一个人或几个人长期以洞为居不奇怪, 但一个 村的村民祖祖辈辈以一个山洞为居实为怪村。 在距广南县城 150 公里的屏镇安王办事处有 一个蜂岩洞村, 全村 56户(约 300人)长期居住在一个半山腰间隔有 7000 多平方米的大岩 洞中。洞中几十间无顶房屋错落有致,站在最高处家家户户财产 一览无余。多少年来,洞中居民之间和睦相处,相安无事,由于这个村的村民居住环境奇特,被人们誉为 中国现

4、代第一村 或中国最怪的村 。最惊险的少数民族节日 - 傈僳族刀杆节(上刀山、下火海) 居住在云南保山地区腾冲、龙 陵县的傈僳族,性格粗犷豪爽,每到农历二月初七便举行惊险的刀杆节。 二月初七这天, 腾冲古永、瑞滇、明光的傈僳族男女不约而同,云集在轮马、胆扎等地,他们一个个沐浴净 身,穿戴一新。夜幕降临,山寨平地中燃起一堆巨大的篝火,当篝火熊熊燃烧时,男女老少 便围着篝火, 情不自禁地跳起古老的民族舞来。 待篝火燃尽, 篝火堆上形成了一个炭火红红 的火塘,这时,刀杆节的第一个节目 下火海 便开始了, 只见精壮的傈僳族汉族们, 光着脚, 穿着黄衣黄裤出现在人前, 他们豪饮数杯酒便闪身跃入 300 摄

5、氏度的余火之中。 顿时,无数 火星缤纷四溅,令人叫绝,让人眼花缭乱,惊讶不已。表演完毕,只见表演者一个个安然无 恙,无一人受高热灼伤。 次日中午,刀杆节第二个项目 上刀山 便开始了。众目之下,竖 起一根高约五层楼的青冈栗木, 栗木上一把把户撒刀锋刃向上, 寒光闪闪, 形成一架高是叫 人望而生畏的 72 层刀梯。上刀山仪式开始,几个傈僳汉子神情豪迈地奔出,一齐跪倒在一 幅古代武将(据说是明朝兵部尚书王骥)的画像前,然后又手举杯过头,口中念念有词,接 着他们将酒一饮而光, 然后一个个赤脚踏着锋利的刀口向上爬, 当爬过 72 层刀梯到顶部时,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喝彩声。 到达顶部的英雄们,点燃鞭炮,

6、宣告自己攀登成功,又把一 面面小红族掷向四方八面,祝愿傈僳儿女大吉大利。然后,他们又从容地脚踩锋利的刀刃, 一台台次第而下,待他们平安站在草坪上时, 人们看到, 他们一个个神情自若,皮肉无一损 伤。中国最长的宴席 - 哈尼族长街宴 每年农历 12月初(阳历 10月 10日左右),是元阳县俄扎 乡哈播村哈尼族的春节 - 昂玛突节。昂玛突节是哈尼族人民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节日。每 当节日的当天, 村中龙头就到村头的龙树林中央摆设祭桌, 宰杀无杂无能毛的龙猪, 敬请龙 来和大家共度佳节。 请龙完毕,龙头就把龙猪肉切成与全村户数相等的块数分给各家各户吃。 昂玛突节的第二天,家家户户要做黄糯米、三色蛋、

7、猪、鸡、鱼、鸭肉、牛肉干巴、麂子干 巴、肉松、花生等近 40 种哈尼族风味的菜肴,准备好酒,抬到指定的街心摆起来,一家摆 一至二桌, 家家户户桌连桌沿街摆, 摆成一条 700 多米长的街心宴 (当地人称长龙宴或街心 酒),这是中国最长的宴席。 摆宴席时,锣鼓喧天,热闹非常,全寨男女老幼穿着节日的盛 装,带着女儿,扶着老人,从四面八方集扰来人席。入席时,主持人龙头坐首席,其他人根 据男女性别、年龄层次、兴趣爱好的不同,自愿组合围长桌而坐。各家各户的菜肴上桌时, 都先端到龙头面前, 让龙头品尝,接受龙头的真诚祝福。 龙头将各家各户菜肴扒出部分,堆 在一起, 然后又分发到各户去, 这种混合在一起的菜

8、肴, 示意全寨人同心合力祭神迎龙来和 全寨人同度佳节。 长街宴开始,龙头率领全寨人高举酒杯,祝愿来年风调雨顺。凡参加宴 会的人, 第一筷须夹各家摆在桌子中央切成小块的龙猪肉吃下, 示意龙已人心, 然后再吃其 它菜肴。如游人遇上长街宴,人们纷纷让坐,拉你入席,盛情招待,每年参加长街宴的人数 约 4000 多人,宾主一起吃菜、喝酒、互相祝福、喜气洋洋,席间老人们借着酒兴,搬出各 种乐器唱歌舞。 男女表年酒足饭饱后则相约走出竹楼,谈情说爱。 宴会至下午五时,龙头敲 起鼓,绕席走至龙树下,众人合掌相送,示意送龙回家。入夜,酒席散去,青年男女就唱歌 跳舞,谈情说爱,通宵达旦。这样的活动要举行三天三夜。

9、昂玛突节,揭示了哈尼族人民 在稻作文化中对水的认识和对龙的崇拜, 同时也反映了哈尼族人民勤劳朴实、 团结互助的传 统美德。最有民族特色的礼节 - 基诺族的成人礼 基诺族很重视成人礼, 女孩子到了十五岁那天, 她的 围裙就换成夹层的,发式也要改变成一条独辫,这样才可以背筒帕(挂包)。男孩子满十六岁的那天, 必须把帽子换成包头,父母还送他一个绣着彩色力图案的筒帕。从此, 他们才正式成为村社成员,享有恋受的权利。 举行过成年礼的青年,必须参加一种社会性的青年组 织,组织里有一定的村社法规: 要团结互助; 串姑娘时对竹楼里的老人要尊敬;在大家集中 的地方不讲脏话等。 经过成年礼和参加组织后, 青年们便

10、取得了谈恋爱和到男女聚会场所去 玩的资格。最奇特的恋爱场所 - 姑娘房 云南楚雄彝族山区的青年, 谈恋爱有规定的场所即姑娘房。 姑娘 长到十六七岁时,就要离开父母,搬到姑娘房去住,白天回家干活,晚上就在姑娘房织麻纺 线,挑花绣朵。有小伙子来相会时,陪坐谈天,楚雄彝族认为在家中谈情说爱是不礼貌的, 必须在姑娘房进行。 姑娘房也是相亲的场所。姑娘赶舞会去了,母亲必须煮好招待未来女 婿的饭菜。 青年们在歌会上互相认识后, 如果男方中意, 很快就派人来提亲;若是男方在短 期内没有动静,那就算吹了。男方提亲,女方可以拒绝。无论哪方不愿意,都只有等到下一 次跳歌会上再另作选择。 按照风俗,适龄女青年参加跳

11、歌会必须领一个小伙子回家,才算 有本事。同样,男青年参加歌会也以被姑娘约走为荣。倘荣一个人去,一个人回,全家都不 愉快,旁人也看不起他。最有趣的情书 - 鲜花 云南西双版纳的哈尼族青年男女,常把鲜花当作情书来传递。他们忌 讳在长辈或姑嫂面前玩弄花朵。 青年男女在谈情说爱时, 采取的是一种隐 的方式。 男青年 看上了女青年,为了试探对方的态度,先送一束鲜花给她。姑娘接到鲜花后先是嫣然一笑, 然后根据自己的决断, 又送回一束鲜花给男青年。 如果自己还没有朋友, 就送回单数的花朵, 表示大家可以互相了解、接触;若是有了朋友或是不喜欢,就送回双数,表示谢绝。他们用 以传 书带信的鲜花是红色或黄色,扎花

12、的钱是用黑色。最古老的情书 - 来苏 云南傈僳族仍留着古老的婚姻习俗,男女青年往往通过以物代信的 来 苏 往来讯息, 谈情说爱。 当一个小伙子爱上一个姑娘后, 就用一张白纸或芭蕉叶包上一样 长短的芭草两小截,完整的大蒜一个,槟榔、草烟各一撮,再加嫩绿的树叶两小片,面对面 合在一起包住, 并用红线扎好, 送给他爱着的姑娘。 这就是情书 - 来苏。它的意义非常丰富、 有趣: 两根同样长短的茅草,表示双方各方面都差不多,我在许多姑娘中选上了你;完整 的大蒜,表示以后两人要相亲相爱, 永不分离;槟榔和草烟表示我的心热辣辣地爱着你,想 把你含在口中; 绿叶表示但愿我俩相好结婚; 外而用红线捆扎表示希望两

13、人相爱像火一样热 烈。 当姑娘接到小伙子送来的 情书 后,若是同意就把槟榔、草烟嚼吃了,也回一封同样 的情书 ,并加上芜荽, 外面用白线扎起来。 芫荽表示愿和你相好; 白线表示自己清清白白。 若不同意, 就把相合的树叶翻过来背靠背,再加木炭一块。如果完全拒绝, 那就再加一上截 辣子;槟榔、草烟也要原物退还。小伙子接到这样的回信 后,就不再追求这个姑娘了。最委婉的说亲方式 云南西盟山佤族青年的求婚方式含蓄幽、 生动有趣, 与众不同。 如果男 青年爱上了某个姑娘, 便请媒人去姑娘家提亲。 媒人先独自一人来到姑娘家, 把男青年的人 品、家境,一一向姑娘的父母作详细介绍,然后告辞而去。 第二天,媒人带

14、着男青年到姑 娘正式求婚。 待吃过水酒后, 媒人便以试探的口气对姑娘的父母说: 听说你家的谷种很好, 我们想讨吧! 或者直截了当地说: 我们家的谷种还嫩,不合你们那里的气候!这样的拒绝,语言委婉,彬彬有礼不伤感情,大家在面子上也过得多。最优雅的恋爱方式 - 比琵琶、口弦传情 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多以语言交流思想,表达爱 慕之情,这已是尽人皆知。但是怒族青年男女在相恋的初期就不用语言,而是以清脆的 达 变 (怒族琵琶)曲调和悦耳动听的 拟力 (怒族口弦)曲调代之。 一般来说,怒族青年男 女在恋爱的初期, 男青年是以琵琶来表达思想感情以传情达意的, 女青年感到自己的意中人 来求爱了,也必然会以口弦对

15、答。据说,这种对答,不仅可以表达爱慕之情,流露心中的秘 密,而且还可以提出疑问,进行答辩,甚至还可以共同商讨有关事宜。 这样以曲代谈的恋爱 方式,双方可以不说一句话,完全告演秦曲调,但双方都能意会,直到情投意合为止。 据 说,有的怒族青年男女从恋爱到完婚都没有讲过几句话。 这在世界各族的婚俗中不能不说是 奇迹。世界最古老的婚姻习俗之一 - 阿夏婚 云南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有趣而奇特, 但其中最为独特 的要数泸沽湖畔的摩梭的阿夏婚。阿夏婚分为阿夏婚、阿夏同居婚、成家婚三种形态。 阿 夏婚: 阿夏在摩梭语中是亲密的朋友之意, 结交阿夏关系的夫妻没有实质上的经济联系, 男 子夜间到女家居住, 白天回到

16、母家, 所生子女由母亲或姐妹抚养, 父亲不抚养孩子,他抚养 的是自己的外甥,而他的孩子又由阿夏家舅舅抚养。在农忙季节, 女方家需要帮忙,男方可 以前去协助。 男女之间的爱情是阿夏婚的基础, 双方一旦产生了爱情, 就可以结交为阿夏关 系。 阿夏婚的特点在于维系以母亲为核心的血缘大家庭,家庭中不存在的父子关系,波媳 关系,妯娌关系等。母亲死后,家庭中的女子谁能干就由谁来承担家庭的重任。 阿夏同居 婚:在长期的阿夏婚中,婚姻形态也在逐渐转为,由分居向同居转化,其特点是:男女双方 不再各居母亲,而是共同母系家庭,一般是男到女家(也可以女到男家) ,无论到哪家,都 是母系大家庭中合理的成员。 以上两种阿夏婚,同一母系血丝内,是绝对禁止结交阿夏关 系的。 成家婚: 即男女双方通过较长时间的选择, 两人都愿结成终身伴侣, 就由长辈主婚, 领取结婚证书。 这种婚姻,若要解除夫妻关系,必须通过双方家庭长辈同意,并办理离婚手 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