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3、砂垫层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8849325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案3、砂垫层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方案3、砂垫层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方案3、砂垫层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方案3、砂垫层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方案3、砂垫层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案3、砂垫层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案3、砂垫层施工组织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泗洪县东南片区域供水工程浑水管线工程砂垫层o施工方案施工单位:无锡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日期:2015年 10月 5日.砂垫层与 180o 管道砂包封施工方案一、 编制依据1、本项目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施工设计图纸等;2、本项目工程现场考察情况;3、我公司现有现有的技术装备力量、管理水平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4、现行的给排水规范、规程、标准等。5、编制采用的规范及标准 :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8-2008)等。二、 编制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遵照招标文件要求和各项标准;、明确各主要工程项目间的相互关系,科学

2、地安排施工顺序,做到保证重点,统筹兼顾。尽可能采用流水施工方法组织施工,确保本项目有节奏、均衡、连续地进行;、施工方案选择上重点突出技术措施的合理性、先进性、科学性、安全性、经济性;、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合理规划施工便道等临时设施,少占土地;.三、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泗洪县东南片区域供水工程浑水管线工程建设单位:泗洪博世科水务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宿迁市建设工程监理咨询中心有限公司施工单位: 无锡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工程位于泗洪县东南片区域,沿线起点泗洪县大楼周庄桩号水源地 0.000 泗洪县龙集镇水源厂发源地终点桩号 29+158。沿

3、线管线全长约 29km,管径为 DN1400,管材为 PCCP;穿堤、过河管径 1420 14,管材为钢制。标段内大部分都是穿越基本农田,部分地段为过河倒虹 24 处;穿堤 6 处;过桥 1 处,阀井、镇墩及设备安装等。根据施工图设计,管沟一般地段采用大开挖施工,沟槽开挖深度约 35 米之间,采用直接放坡开挖方案进行施工, 穿越省道段采取顶管施工。(原图纸没有设计)等待图纸变更。2、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2.1 水文气象本区域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风较多,夏季炎热雨集中,秒秋温和日照长,冬季寒冷雨雪偏多。气温、降水受季风.影响而变化,多年平均气温20 摄氏度左右,历年最大气温38 摄

4、氏度,最低气温 -11 摄氏度,多年平均降水量 1000mm,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 6 至 9 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65%。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 1100mm,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年平均风速为 2.8m/s ,最大风速为 25m/s。2.2 工程地质本工程施工管道沿线起点泗洪县大楼周庄桩号水源地0.000 泗洪县龙集镇水源厂发源地终点桩号29+1582.3 地质概况管道沿线场内属冲积倾斜平原,地势较为平坦,总体趋势由西至东缓慢降低,高程 15.99m14.6m。管道穿过大部分农田、 部分河道与河堤边缘。主要土质以粘土、淤泥、河底流砂。2.4 施工条件本工程施工占线较长

5、没有符合施工车辆道路通过必须铺设施工道路以便施工方便。本标段管材为 PCCP管道,管径最大为 DN1400,管道单节长图纸设计 6m实际供应管道单节长 5m,重约 9 吨。穿堤、过河部分为 1420 14 钢制管。2.5 砂垫层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砂垫层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管道基础粗砂垫层与31约 47744.9m管道 180o 粗砂包封.四、施工组织及部署1、施工队伍安排安排一个专业的机械化筑路队进场进行砂垫层的施工,施工队人员配置情况如下表。施工队人员配置表序号工种砂垫层施工队备注1管理人员6含现场技术员2各种机械司机103普工504修理工4合计70注:本表按目前施工配置,未按高

6、峰期施工配置。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见下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4蛙式打夯机台10从复试夯实6水准仪S3台4高程测量DZ23-A32X7全站仪ZTS-120R台2定位放样.3、主要材料供应见下表。主要材料数量表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粗砂细度模数 3.13约m47744.9注:材料随施工进度需要及时进场。五、砂垫层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1、 施工方案1.1 施工顺序管线联测并确认填砂垫层至标高 20cm蛙式打夯机夯实高程检测压实度检测管道安装管箍包封渗水试验管道 180o 粗砂包封蛙式打夯机夯实高程检测压实度检测验收回填土方。1.2 队伍安排安排一个专业施工

7、队负责全合同段内砂垫层的施工。如工作面能够全部展开,现有设备不能满足施工进度的情况下,还可增加施工设备。总之,施工设备根据施工计划动态调整。1.3 主要施工方案根据总体施工顺序的安排,砂垫层总厚度为25cm,管道180o 中粗砂包封厚度82.5cm,砂垫层所需粗砂采用汽车运输,其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砂料进场后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取样检查,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上。砂垫层与管道180o 中粗砂包封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砂垫层与管道 180o 中粗砂包封填料采用挖掘机下料 , 人工配合摊铺,蛙式打夯机夯实,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为止。施工时分段进行,每个施工段长度可取 50m。2、施工方法操作要点施工前的

8、准备工作(1)审查和熟悉图纸、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规范,根据施工图,进行管基测量.放样,恢复定线,直线部分 10m设一中桩,曲线部分 5m设一中桩,并同时放出边桩。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进行场地清理及平整压实。清除杂草及淤泥,排水晾干表土并对表土进行分层压实。(2)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砂料进场,并应通过质量检测。(3)筑砂垫层前,应对下承层表面进行休整。(4)填料运至管道指定位置后,用挖掘机下料人工配合进行摊铺,在摊铺平整时,做到填筑面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保证夯实效果。(5)在摊铺平整工作之前或伴随平整作业时, 根据含水量情况对填料进行洒水或晾晒,使填料在夯实前含水量保持在最佳含水量的

9、2%内。(6)垫层夯实前对填料的摊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夯实。要夯实 4-6 遍直到夯实密度得到图纸设计要求。(7)夯实完成后,进行压实度检验。检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管道 180o 粗砂包封填筑,否则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进行补夯,直到检验合格为止。(8)粗砂垫层施工完成并检验合格后进行管道安装。o(9)管道 180 粗砂包封用挖掘机下料人工配合进行摊铺, 必须分层摊铺, 每层摊铺厚度 30cm在摊铺平整时,做到填筑面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逐层施工保证夯实效果。(10)垫层夯实前对填料的摊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夯实。每

10、层要夯实 4-6 遍直到夯实密度得到图纸设计要求。(11)夯实完成后,进行压实度检验。检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后方可进行下一层下道工序施工,否则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进行补夯,直到检验合格为止。3、材料与设备材料性能砂垫层采用洁净的粗砂,细度模数大于3.1 。4 主要设备挖掘机,蛙式打夯机等。5、质量控制5.1质量控制要点1)严格控制砂的质量,根据设计要求,按照规定的频率及方法对进场砂料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2)严格控制测量放样的工作质量,避免出现错误。.3)严格控制摊铺及整平的工作质量,保宽度、平整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4)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确保在最佳含水量时对填料进行碾压

11、。5)严格控制厚度在设计和规范要求范围内。6)夯实完成后,按规范要求进行密实度检测,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施工下一层。5.2 质量验收砂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适当洒水,分层压实;砂垫层质量标准见下表。砂垫层与管道 180o 粗砂包封施工质量标准序号项目标准检查方法和频率1砂垫层厚度不小于设计每 200m检查 4 处2砂垫层宽度不小于设计每 200m检查 4 处4相对密度0.85 0.9每 200m检查 4 处5管道 180o 粗砂包封厚度不小于设计每 200m检查 4 处6o不小于设计每 200m检查 4 处管道 180 粗砂包封宽度7相对密度0.93每 200m检查

12、4 处六、质量保证措施1、砂垫层与管道 180o 粗砂包封所用粗砂应满足设计要求,如含泥量不大于 5%,细度模数大于3.1 ,进场砂料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分作业段施工时,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1m。3、夯实前对填土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在其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以内,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4、采用蛙式打夯机时, 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 达到无漏压, 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5、雨季施工时,应保持场地不积水;当天填筑的土层应当天完成压实。七、安全保证措施(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安全保证体系和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包括项目技术负责、安全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及各施工班组安全员为主的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组织机构。(2)开工前,必须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