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就业概论复习资料(一)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8848215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就业概论复习资料(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劳动就业概论复习资料(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劳动就业概论复习资料(一)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劳动就业概论复习资料(一)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劳动就业概论复习资料(一)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就业概论复习资料(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就业概论复习资料(一)(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劳动概述A、劳动的含义、特征和分类1识记:劳动的含义。P4劳动是人类特有的,为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有目的地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 一种改变自然物的社会实践活动。P5劳动的人类专属性。劳动的分类。P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劳动的创造性。劳动的自觉意识和能动性。技术性劳动和非技术性劳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2、领会: 劳动含义的四个方面的分析。P4劳动的含义:劳动是人类特有的,为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有目的地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一种改变自然物的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劳动是人的客观物质活动。其次,劳动是人的有目的的能动的活动。第三,劳动一

2、开始就是社会活动。第四,人的劳动具有双重效果。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P7不论什么社会,也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劳动,只要是劳动,总要支出人类的脑力和体力。但就这方面而看,似乎 抽象劳动是各永恒范畴,适用于一切时代。但是,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绝不单纯是个生理概念,而是个经济范畴,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通过物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只有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当人们的经济联系通过劳动产品的相互交换来实现的时候,耗费在这些劳动产品上的人类的脑力和体力,才能当作形成价值的一般人类劳动而被社会“抽象”出来。它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 硬技术和软技术的区分。P7-8人们在运用技术标准时,还习惯上将技术分

3、为“硬技术”和“软技术”。人们通常将物质技术手段,即劳动资料,称为硬技术;而将与物质技术手段相适应的操作、控制和运用的方法、 技巧和技术管理组合形式称为“软技术”。从硬技术来看,物质技术手段大体可以分为手工工具、机器(包括劳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工作装置)、自动机 等,于此对应的劳动为手工劳动、机械化劳动和自动化劳动。从软技术来看,手工劳动只是一种朴素意义上的技术,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只有近现代的复杂的劳动才能称得上软技术。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硬技术”和“软技术”是不能绝对分开的,其发展越来越相互依靠。因此硬技术和软技术的标准也是相对的。 其它分类标准。P9依据其他分类标准,还可以将劳动

4、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生产性劳动和劳务性劳动;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等。B劳动方式与劳动行为1、识记: 劳动方式的含义。P9就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的方式,也是劳动过程中的主体(劳动者)和客体(劳动对象)相互作用的方式。 主要的劳动行为。P11劳动分工劳动协作劳动竞争 影响劳动行为的社会因素。P14社会传统文化因素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社会政治环境因素社会大众心理氛围社会人际关系2、领会: 不同劳动方式产生不同劳动结果的原因。P9首先,劳动方式取决于劳动的目的、对象。其次,劳动方式与劳动资料(工具)的属性相关。再次,劳动方式是劳动过程中所有当事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劳动分

5、工的三种分工形式。P12劳动分工一般具有三种分工形式: 一是按工艺专业化原则进行分工。即将整个生产过程划分为不同的工艺阶段或工种岗位,集中同类型的机器设备和同工种的劳动者来完成同一工艺阶段或同一岗位的生产任务。二是按对象专业化原则进行分工。即把同一劳动对象的加工全过程划分为若干先后相继的工序,安排不同类型的机器设备和不同工种的劳动者分别完成不同工序上的生产任务。(例:生产流水线)三是根据劳动者技术水平高低原则进行分工。即在同一工种内部,根据工种岗位和技术的复杂程度划分等级,分配给具有相应等级水平的劳动者去承担。 劳动协作的不同类型。P13根据劳动者的主观愿望,可分为自愿协作和非自愿协作。 根据

6、劳动协作所发生的空间,可以分为直接协作和间接协作。 根据协作行为的组织形式,可分为有组织协作和非组织协作。 劳动竞争的不同种类。P14根据不同标准,劳动竞争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被竞争的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精神竞争和物质竞争;根据竞争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劳动者之间的竞争与劳动群体之间的竞争; 根据竞争的社会制度背景不同,可以分为资本主义竞争和社会主义竞争。 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区分。P14影响劳动者行为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指劳动者自身的因素,如生理、心理、年龄等; 客观因素是指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等。3、简单应用:用竞争的观点原理解释如

7、何达到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双赢局面。P13劳动竞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实力不相上下的劳动者或劳动群体为争夺同一个目标而发生的行为方式。C劳动制度与劳动关系1、识记: 劳动制度的含义。P16劳动制度:是从属于经济制度之下的一个制度系统,是人类在一定社会生活中为满足劳动关系发展需要而建立的有系统、有组织、并为社会所公认的劳动行为规范体系。 劳动制度的一般特征。P18存在的普遍性组织实施的强制性构成的系统性相对的稳定性。 劳动关系的含义和特征。P19劳动关系:是指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有关部分的社会关系, 即劳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特征:直接性普遍性具体性本质性 劳动关

8、系的类型。 P21利益冲突型劳动关系利益一体型劳动关系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2、领会: 形成劳动制度的两种途径。P16自发形成。劳动制度中的某些内容和规定并不是出自哪个管理者的发明创造,而是来源于民俗、民风和民德,来自于民间的约定俗成。人为制定。管理者出于达到某种管理目的的需要或为了维系正常稳定的劳动秩序,依据一些法律法规, 人为地制定了一些条例。 劳动制度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P17积极作用:首先,劳动制度对于维护劳动者个人的合法权益意义重大。其次,劳动制度也为用工单位获得适当的劳动力资源提供了比较合理的、有规则的途径,加强了用工单位组织活动的秩序。再次,劳动制度有利于形成稳定有序的社会劳

9、动环境。消极作用:一是劳动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存在缺陷。二是劳动制度的模式化。三是劳动制度为利益集团所操纵。 决定劳动关系性质和特点的最基本因素。P21所有制的性质(不同的所有制条件下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特点也有所不同,因为不同的所有制性质, 直接表现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运用的形式和要求也不同, 这就必然会影响到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的方式一一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特点。)3、综合应用: 联系我国实际,谈谈如何建立有效的劳动关系。第二章劳动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劳动力。P24劳动力:是指达到一定法律规定年龄的人在创造社会财富过程中支出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劳动力资源。P30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推动整

10、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 总和,它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标准。2、领会: 开发的双重性特征和原因。P25劳动力的可教化性决定了它的可开发性。在开发上,劳动力表现为 即是被开发对象、又是开发主体 的双重性特征。首先,在劳动力作为被开发对象时,社会是开发主体,劳动力的开发深度和广度取决于社会政治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经济发展状况等社会经济因素。社会条件好,劳动力开发水平就高,反之则低。而劳动力开发水平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反之,就抑制劳动力开发,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其次,对于劳动者来说,先天因素虽不能选择,但通过在后天的主观努

11、力,可以改善和增强其劳动力素质,提高其劳动技能,这是劳动力自我开发。在劳动力的自我开发中,受教育程度和个人能动性、主动积极性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劳动力人口质量的主要包括内容。P29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人口质量,实际上是全体劳动力人口的平均质量。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劳动者的身心素质劳动者专业技能水平劳动者智力结构状况B劳动力人口的数量指标计算P261、识记:劳动力人口数计算公式:劳动力人口数=劳动适龄人口数-非自立人口数+超过劳动年龄的在业人口数 劳动力人口率计算公式:劳动力人口率=x 100%2、领会:X 100%劳动力就业率= X 100% 劳动力参与率=C向劳动力资源投资1识记:I 劳动

12、力资源投资的特点。P37投资超前、效益滞后投资的产出特殊投资的表现形式特殊阶段性和连续性 劳动力资源开发的途径。P39教育开发一体化开发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国际化目标使用开发如公选制、交流制、竞争制、轮换制、聘用制、辞职制等管理开发手加强立法建立机构制定计划筹措经费政策开发歩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政策培训、能力与待遇挂钩的分配政策 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回归的优惠政策2、领会: 对向教育投资的内容进一步细分。P33“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是向教育投资。我们可以向教育投资的内容进一步细分:国民教育投资在职教育投资职业技术教育投资终身教育投资 在职教育的主要形式。文化教育职业培训新技术、新工艺培训 劳动力资源投

13、资与物质生产资料的相同之处。P35劳动力资源投资与物质资料投资有着相同之处。首先,劳动力资源投资是一种经济性的投资,也要受到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投资的范围就可以越广,投资数量就可以越大,同时,投资的效益一般也就越高。其次,物质资料投资的方式和劳动力资源投资的方式都会受到一定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制约。 人们在从事劳动力资源投资时须注意的问题。P36 (效益滞后)首先,要注意衔接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其次,要注意劳动力资源投资中的知识技能跟新问题。再次,要注意劳动力资源投资的层次。 世界上教育开发的趋势。P40 一体化开发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国际化目标 管理开发和政策开发的途径。管

14、理开发严加强立法建立机构 制定计划筹措经费政策开发手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政策 培训、能力与待遇挂钩的分配政策 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回归的优惠政策3、简单应用:联系身边事例,终身教育的重要性。D企业劳动力资源管理与开发1、识记:内容分析。P42内容分析: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劳动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 一要选对人;二要育好人;三要用准人;四要留住人。这四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互相渗透。 工作绩效评估。P52工作绩效评估:就是指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价的过程。 晕轮效应误差。P61从而评估人在对被评估人作绩效评估时,把绩效中的某一次要方面甚至与工作绩效无关的某一方面看得过重,影响了整体绩效的评估。 近因误差。P61一般来说,人们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印象比较深刻,而对远期发生的事情印象比较淡薄。2、领会: 企业组织培训经常使用的方法。P48案例研究 研讨会授课游戏电影计划性指导角色扮演 T小组 劳动力配备的主要原则。P47因事择人原则因材用人原则人事动态平衡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