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种的康复治疗汇编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8847379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6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病种的康复治疗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常见病种的康复治疗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常见病种的康复治疗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常见病种的康复治疗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常见病种的康复治疗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病种的康复治疗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病种的康复治疗汇编(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腿假肢装配康复训练一、装配前的康复训练 首先要进行残肢的评估(长度、关节活动度、伤口及软组织情况等) 1改善残肢关节活动度,保持其功能位 小腿截肢患者其功能位是保持髋、膝关节伸展。训练方法:(1)截肢者俯卧在床上,小腿残肢与大腿保持一直线,向后摆动,再放下,重复这动作 15分钟;(2)截肢者站在支持物前,伸屈残肢约 100 次,每天 2-4 次。 2残肢肌力训练:(1)截肢者将膝关节置于训练床的一端,固定膝关节上方,康复人员双手紧握患者小腿 残端,令患者完成膝伸展运动,康复人员予以抵抗,反复进行,提高伸肌肌力。(2)截肢者仰卧在床上,以铅块或沙袋等重物系在小腿残肢上,将小腿伸直,再将大腿 提

2、起,伸屈小腿残肢,再放下大腿,每天做二次,每次 100 下。(3)皮肤牵拉训练 3残端角质化及负重训练:(1)将残端在沙袋上作按压或支撑等动作,每日 10-20 次,每次 2 分钟。(2)患者在平行杠内将木凳调成相应的高度,凳上垫一软垫,身体重心向残肢转移,反 复训练,使残端适应负重。(3)弹力绷带包扎:以促进残端定型(穿戴后是否包扎视残端而定) 4提高平衡力的训练:(1)在患者保持膝手卧位的状态下,让身体重心向患肢移动同时施外力破坏患者的身体 平衡,诱发患者的调整反应能力。(2)患者于双杠内单腿站立,双手可由扶杠至不扶杠过渡,保持身体平衡,同时亦可给 予施加外力破坏患者的身体平衡,诱发其调整

3、反应能力。5全身性体能训练: (1)卧床期间注意深呼吸训练,预防肺部感染; (2)尽早开始双上肢力量的训练,如上举哑铃等。(3)可结合一些俯卧撑、仰卧起坐训练,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素质。二、如何正确地穿戴小腿假肢?(以髌韧带承重小腿假肢为例)(1) 穿戴方法:首先在残肢上套上一层薄的、光滑的尼龙袜套,可以减少对残肢 皮肤的磨擦,保护残肢皮肤,然后再套上 1-2 层的残肢棉袜套, 用来吸汗和调节残肢接受 腔内的容量。如长期穿用假肢, 残肢形状会有变化。残肢瘦了可增加袜套,残肢肥了可减 少袜套,然后再套上软的残肢内接受腔(或称内套) ;再在内套外面套上一层较结实的尼 龙袜套,这层袜套有保护内套和

4、便于穿入假肢外接受腔的作用; 然后再将带着各种袜套的 残肢插入假肢的外接受腔。 如果插入过于困难, 可在尼龙袜套外面和接受腔内面涂些滑石 更多精品文档粉再插入。插入位置合适后再系好皮围带, 然后可将皮围带以上多余的袜套卷过来盖住皮 围带。(2) 如何判定残肢穿入接受腔的位置是否正确: (看受力点: 髌韧带、胫骨内外髁) 一般以截肢者穿假肢站立位, 感觉残肢在接受腔内能均匀承重, 不感觉疼痛, 同时自己感 觉假肢长度也合适, 则标志穿戴位置合适。 如果穿后感觉残肢末顶着痛,假肢短了,则有 可能是残肢插入接受腔过多, 需要多穿 1-2 层残肢袜。如果穿上假肢感觉带髌韧带部位不 能承重,承重多位于其

5、下方骨突起, 则有可能残肢没能插到位, 可以试着减少一层残肢套, 再穿上假肢感觉是否合适。三、如何训练穿戴小腿假肢站立,步行? (1)站立平衡训练:开始可以扶着双杠扶手、拐杖、手杖练习正确站立姿势,要求身体站直,两脚间保持10cm距离,体重能较均匀地放在假肢和健肢上,双眼向前平视对 面的镜子,练习站稳,逐渐练习双手不扶任何物体站立,然后让截肢者练习在身体前倾、 后仰、侧屈、旋转运动中仍能站稳、不会摔倒。(2)身体重心转移训练:双足位置不变,截肢者将全身的大部分重量反复地移到假 肢上(把骨盆移向假肢侧,不允许把上半身向假肢侧倾斜) ,同时应保持身体平衡。(3)单侧肢体站立,承重训练:假肢、健肢可

6、以交替练习单肢站立、平衡。假肢单 侧独立应能维持 3-5 秒。开始训练时可以扶双杠或拐,逐渐训练不扶站立。(4)平行杠内或扶双拐训练步行:注意双腿的步长要相近,步宽要尽量小些。(5)平行杠外, 不扶拐的室内步行训练: (首先据推助行器步行,过渡到单拐至不扶拐行走) 如果在杠内双手不扶杠已可以走路,则可杠外训练。截肢者可以面对大镜子, 双 眼平视沿着地面上一条直的标志线训练步行。应注意训练时上身没有向假肢侧大的摇摆, 双下肢的步长要相近,步宽要尽量小,一般不应该超过5cm双下肢的支撑时间要相近,双足的外旋角度相近(如果不相近,应请假肢技师及时调整) 。(6)上、下楼梯和室外坡路、不平路面的训练:

7、目的是为了让截肢者能适应各种复 杂的步行环境,一般小腿截肢者是能适应的。 有的年轻人穿着小腿假肢还可以跑步、 跳远、 跳高,与正常人相比没有很大的区别。7)电动步行器:以辅助患者更好的行走、跑步等。8)步态分析仪:以辅助患者纠正错误的步态。注:刚开始穿戴站立后 10分钟左右应让患者脱下假肢观察残端皮肤、伤口及受力点是否 正确等。大腿假肢装配的康复训练一、装配前的康复训练 首先要进行残肢的评估(长度、关节活动度、伤口及软组织情况等)1、改善残肢关节活动度,保持其功能位 大腿截肢患者其功能位是保持髋关节伸展、内收。训练方法: 截肢者俯卧在床上,残肢向后摆动,再放下,重复这样动作15分钟,每天2次。

8、 截肢者站在支持物前,伸屈残肢100次,每天2-3回。2、残肢肌力训练: 患者取仰卧位,双腿间放置一小枕头,并用力挤枕头,重复这动作10分钟,每次2-3 次; 将沙袋绑于残肢上,伸屈残肢,反复训练以提高伸肌肌力。3、残端角质化及负重训练: 角质化训练:将残端在泥上作按压或支撑等动作,每日10-20次,每次5分钟。 负重训练:患者在平行杠内将木凳调成相应的高度,凳上垫一软垫,身体重心向残 肢转移,反复训练,使残端适应负重。 弹力绷带包扎:以促进残肢定型(穿戴后是否包扎视残端而定)4、提高平衡力的训练: 坐位平衡训练: 患者坐在平衡板上, 双手交叉向前方平举, 康复人员位于患者身后, 一手扶患者肩

9、部,另一手扶持骨盆,双手交叉用力,使平衡板左右摇摆,诱发患者头部、 胸部和双上肢的调整反应能力。 站立平衡训练: 患者于双杠内单腿站立, 双手可由扶杠至不扶杠过渡, 保持身体平 衡,同时亦可给予施加外力破坏患者的身体平衡,诱发其调整反应能力。5、全身性体能训练: 卧床期间注意深呼吸训练,预防肺部感染; 尽早开始双上肢力量的训练,如上举哑铃等。重量因人而异; 单足站立,跳跃训练,可由扶物逐渐过渡到不扶物。 可结合一些俯卧撑、仰卧起坐训练,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素质。二、如何正确地穿戴大腿假肢?(以吸着式接受腔大腿假肢为例)( 1 )穿戴方法:a)截肢者坐在椅子上(或站着) ,往残肢上涂些滑石粉或

10、痱子粉。b)用光滑的薄的丝绸布将残肢包住大腿根部,其后面在包上坐骨结节。c)拿掉接受腔上的负压阀门。d)将包布或袜套的远端放入接受腔。e)将包布或袜套的远端从负荷阀的孔内穿出。学习 好资料f)将残肢插入接受腔内。g)站起来,将假肢伸直,一手压住假肢以免膝关节弯曲,另一手往外,往下拉出包 布。在往外拉包布时应当注意皮肤感觉, 要感觉出残肢周围哪一侧的包布拉得不够, 可能 多拉出一些。另外, 如果在拉包布时,健腿膝关节能做些屈伸,让残肢在接受腔内有上下 的活塞运动(即残肢能上下窜动) ,则更容易将残肢完全拉入接受腔内。h)将包布全部拉出后,可适当调节一下残肢皮肤在接受腔上缘周围的紧张度,然后 装上

11、负压阀门。注:如果包布或袜套不容易将残肢穿入接受腔,可改用宜拉宝穿戴。(2)如何判定残肢穿入接受腔的位置是否正确?a)站立位,当身体重量转移到假肢侧时,坐骨结节处能感到有良好的承重;耻骨上 下,内收肌部位无疼痛; 残肢的末端皮肤感觉已接触到接受腔的底部但不疼痛; 步行中假 脚的外旋角度与健足的相近。b)如果穿戴后坐骨结节没有承重,残肢末端皮肤也不能接触腔底;而残肢大腿根内 裆部位(接受腔内上缘处) 壅出个大的皮肤皱褶, 这些情况的出现可能说明残肢的软组织 没能都被拉进接受腔,没有完全穿进去需要脱下假肢重穿。c)如果穿上假肢,站立、步行中发现残肢内裆部位不舒服,步行中假肢尖向外旋或 向内旋过大,

12、说明假肢穿戴不正, 需脱下重穿, 重穿时应注意使接受腔的内壁方向与截肢 者步行方向一致。2. 如何训练穿用大腿假肢站立,步行? 大腿假肢由于比小腿假肢多个膝关节, 使训练上比较困难, 需要截肢者能对自己提出 严格要求的刻苦训练。(1)站立位平衡功能训练:站立平衡功能(就是能站稳)是步行的基础。a)开始可以扶着双杠(或双拐)练习正确站立姿势:要求身体站直,双眼平视,双 下肢能均匀承重站稳,双脚间保持10cm距离,练习逐渐减少双手扶杠的力量至不扶杠也 能稳定站立,站立中应当注意收缩臀部肌肉, 后伸髋关节保持假肢膝关节不会突然弯曲, 当双手不扶杠能站稳后可练习身体前倾、 后仰、侧屈、旋转运动中也能保

13、持稳定、身体不 倒,膝部不弯。b)身体重心左右移动中的平衡训练:双脚分开20cm站立。双手扶杠然后向左、右水 平移动骨盆,使假肢、健肢交替承担体重,注意双眼平视,双肩要平,上身要直,训练中 逐渐减少手扶的力量,直至不扶。c)身体重心前后移动中的平衡训练:让假脚位置稍稍后退一些,让人体重心前后移 动。运动时腰要挺直,上身保持垂直,体重移向假肢时应注意用力后伸髋关节,防止膝部 弯曲。d)假肢单腿站立平衡训练:双手不扶杠,试着只用假肢单腿站立,每次站立维持时 间越长越好, 最好达到每次能站立 5 秒以上。站立时应当注意上身不要向假肢侧有大的倾 斜。学习 好资料(1) 迈步训练a)交替屈膝练习:双手扶

14、杠(或拐)练习健肢和假肢的屈膝,抬起足跟。当抬起健 足跟时应注意用力后伸假肢侧的髋关节,防止膝部弯曲。b)健肢和假肢交替的前后运动健肢的前后运动: 站立在双杠间双手扶杠自我保护, 用假肢承担体重, 反复地训练将 健肢向前迈和向后伸。 健腿向前迈时注意尽量后伸假肢侧的髋关节, 假肢膝关节不应弯曲。假肢的前后运动: 双手扶杠自我保护, 反复练习健肢承担体重,提起假肢时,尽量后 伸假肢再将假肢屈膝, 向前迈出一步, 然后再将假肢转为后伸。用假肢向前迈步时,应注 意当假脚跟落地时必须用力后伸假肢侧髋关节,防止膝关节突然弯曲。3、步行训练:a) 平行杠内的步行训练:双手轻轻扶杠,主要起自行保护作用,面对

15、着镜子,双眼 平视,首先是将体重移到假肢上, 健肢向前迈出一步, 再将体重逐渐移到健肢上,然后屈 曲假肢膝关节,上提假肢, 使大腿迈向前方,随着假肢小腿摆动膝关节逐渐伸直,当足跟 着地时,必须用力后伸髋关节, 残肢压向接受腔后壁,以保证膝关节稳定,然后将体重移 到假肢上,再将健肢迈向前方如此重复。步行中应抬起头, 双腿平视对面镜子, 转移体重时应当左右移动骨盆, 不是左右摆动 上身,健肢迈出的步长要尽量接近假肢迈出的步长, 不应太小,双足的步宽越小越好, 不 应大于10CM双下肢迈步速度应相近,不应该一快一慢,步行中健足不要一踮一踮地走 (每走一步都提高一次足跟)假肢向前迈步时不应向外画个弧圈。当能熟练地在平行杠内向前行走后, 可以练习杠间的侧方行走, 可先用假肢承担体重, 将健肢向侧方迈出。 然后将体重移到健肢上, 再将假肢移近健肢。 依同样方法练习向假肢 侧移动。b)杠外步行训练:(首先据推助行器步行,过渡到单拐至不扶拐行走)当杠内训练中 截肢者不再出现打软腿(突然膝关节弯曲)时,则可以转到杠外,面对镜子,沿着地面的 一条直线进行步行训练。对于年老、体弱、残肢短,控制膝关节稳定性能力差者,开始杠 外训练时健侧手可轻轻扶个手杖,防止摔跤。c)室外步行训练:在各种不同路面上(马路、土路、碎石路、不平的路)训练。4、日常运用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