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2c1心电图各种检查项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884162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5.2.2c1心电图各种检查项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4.5.2.2c1心电图各种检查项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4.5.2.2c1心电图各种检查项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4.5.2.2c1心电图各种检查项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4.5.2.2c1心电图各种检查项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5.2.2c1心电图各种检查项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5.2.2c1心电图各种检查项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 3:心电图各种检查项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一、常规心电图【适应症】1、 I 类适应证( 1)、胸痛、胸闷、上腹不适等可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者。( 2)、心律不齐可疑期前收缩、心动过速、传导阻滞者。( 3)、黑矇、晕厥、头晕可疑窦房结功能降低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 4)、了解某些药物对心脏的影响,如洋地黄、奎尼丁及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5)、了解某些电解质异常对心脏的影响,如血钾、血钙等。( 6)、心肌梗死的演变与定位。( 7)、心脏手术或大型手术的术前、术后检查及术中监测。( 8)、心脏起搏器植入前、植入后及随访。( 9)、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监测、随访。2、类适应证( 1)、a

2、类适应证、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心血管以外其他系统危重症病人的临床监测。1、对心脏可能产生的影响疾病,如急性传染病,呼吸、血液、神经、内分泌及肾脏疾病等。、运动医学及航天医学。、正常人群体检。、心血管疾病的科研与教学。( 2)、b 类适应证、大面积的皮肤感染、烧伤。、某些全身性皮肤疾病,如全身性重症银屑病、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恶性大泡性红斑等。【禁忌症】无。二、动态心电图【适应症】在特定的临床情况下,动态心电图技术的有用性有效性按以下分类表示:类:有证据表明和 /或一般认为某种诊断治疗措施是有用和有效的。类:对某种诊断治疗措施的有用和有效性的证据有矛盾和专家观点有分岐

3、。a 类:证据 /观点支持有用 /有效。b 类:证据 /观点不能充分证明有用 /有效。类:有证据表明和 /或一般认为某种诊断方法或治疗措施无效,而且在某些病例中可能有害。2 有心律失常相关的症状的适应证1类适应证( 1)发生无法解释的晕厥、先兆晕厥或原因不明的头晕患者。( 2)无法解释的反复心悸患者。2类适应证( 1)a 类适应证:无。( 2)b 类适应证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气短、胸痛或乏力的患者。怀疑一过性房颤或房扑时发生神经系统事件的患者。患者出现晕厥、先兆晕厥、头晕或心悸等症状,已鉴别出其原因并非心律失常,但治疗这种病因后症状仍持续存在者。3类适应证( 1)患者有晕厥、先兆晕厥、头晕

4、或心悸等症状,通过病史、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已经确定病因。( 2)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无心律失常发生的其他证据。 在无心律失常症状患者中, 检出心律失常评估远期心脏事件发生风险的适应证1类适应证 无。2类适应证( 1)a 类适应证:无。( 2)b 类适应证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患者(EF 40 )。3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特发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3. 类适应证( 1)持续心肌挫伤的患者。( 2)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 3)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正常的患者。( 4)非心脏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律失常评估。( 5)睡眠呼吸暂停患者。( 6)瓣膜性心脏病患者。 无心律失常症状患者中, 测定心率变异评

5、估远期心脏事件发生风险的适应证1类适应证 无。2类适应证( 1)a 适应证:无。( 2)b 类适应证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特发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3类适应证( 1)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正常患者。( 2)糖尿病患者评估糖尿病神经病变。( 3)存在可能干扰 HRV 分析的心律失常(如房颤)的患者。4 评估抗心律失常治疗的适应证1类适应证 评估个体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反应,其心律失常的基线特点是可重复,并且频发的程度应足以进行分析。2类适应证( 1)a 类适应证:高危患者中检测抗心律失常治疗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2)b 类适应证评价心房颤动心室率控制。门诊判定治疗期间反复

6、发生的有症状或无症状的非持续性心律失常。3. 类适应症 无。 评估起搏器和 ICD 功能的适应证1类适应证( 1)通过评价频繁发生的心悸、晕厥或先兆晕厥等症状来评估设备的功能,以除外肌电抑制和起搏器诱导的心动过速,并且帮助设定改进参数如频率适应和自动模式转换等。( 2)在设备问询未能确定诊断时评估可疑的部件失灵或功能障碍。( 3)评估频繁接受 ICD 治疗的患者对辅助药物治疗的反应。2类适应证( 1)a 类适应证:无。( 2)b 类适应证5作为对连续遥测的替代或辅助方法,评估起搏器或ICD 植入后即刻的术后起搏器功能。评估植入除颤器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心率。3类适应证( 1)通过设备问询

7、、 ECG 或其他有用数据(如胸片等)足以确定潜在的原因或诊断时,评估 ICD 或起搏器功能障碍。( 2)对无症状患者进行常规随访。 监测心肌缺血的适应证1类适应证:无。2类适应证( 1)a 类适应证:怀疑变异型心绞痛患者。( 2)b 类适应证评估无法运动的胸痛患者。无法运动的血管外科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已知冠心病和不典型胸痛综合征患者。3类适应证( 1)能运动的胸痛患者进行初次评估。( 2)无症状患者进行常规筛查。 儿科患者类:发生晕厥、先兆晕厥或头晕的已知以及疾病患者,以前证实为心律失常或为起搏器依赖者。6其他方法不能确诊的与劳力相关的晕厥或先兆晕厥。评估肥厚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评估可能的或

8、已证实的长QT 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遗留明显血流动力学异常并发生心悸者。评估快速身体发育期心律失常药物的效果。未置入起搏器的、无症状的先天性完全房室传导阻滞。a 类:无合理解释的和明显的心脏病临床证据的晕厥、先兆晕厥或持续心悸。开始抗心律失常治疗后,特别是有显著致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治疗后评估心律。在与心脏手术或导管消融相关的一过性房室阻滞发生后评估心律。评估有症状患者的频率反应或生理起搏功能。b 类: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术无症状患者,特别是遗留明显血流动力学异常或术后迟发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的患者。评估以前发作过心动过速的小儿 ( 3 岁)以确定先前未知的心律失常是否复发。评估可疑持续房性心动过

9、速患者。心电图或运动试验可见复杂室性早搏的患者。类:7发生非心源性原因所致的晕厥、先兆晕厥或头晕。无心脏病临床证据的胸痛。为遴选运动员,常规评估无症状的个体。无心脏病者发生短暂心悸。无症状的预激综合征。 其他可用医学科学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如正常人心率的生变动范围,宇航员、潜水员、驾驶员心脏功能的研究。【禁忌症】1.胸部皮肤缺损。2.躁动型精神病患者。三、平板运动试验【适应证】1. 冠心病的辅助诊断检查,对不典型胸痛或可疑冠心病人进行鉴别诊断。2. 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估计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如:运动中出现广泛前壁 ST 段改变,可提示左前降支近端狭窄) ,筛选高危病人以便进行手术治疗。3

10、.评定心功能(如:连接心功能仪,测EF 值、每搏 /每分输出量),测定冠心病病人心脏功能和运动耐量,以便合理地安排病人的生活和劳动强度,为康复训练提供依据。4.冠心病患者药物或介入手术治疗效果前后对比。85.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6.特殊人群(飞行员、宇航员、航海员等)体格检查。7.其他:如进行冠心病易患人群流行病学筛查。【禁忌症】1. 绝对禁忌证:( 1) 5 天内的急性心肌梗死。( 2)药物治疗未控制的不稳定心绞痛。( 3)引起症状或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未控制的心律失常(快速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严重房室阻滞等)。( 4)有症状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 5)未控制的有症状的心力衰竭。( 6)急性肺

11、栓塞或肺梗死。( 7)急性心肌炎、心内膜炎或心包炎。( 8)急性主动脉夹层。( 9)严重的高血压(收缩压 200mmHg及/或舒张压 110mmHg) 或低血压。( 10 )急性或严重疾病。( 11 )严重的运动能力障碍。( 12 )病人拒绝检查。2. 相对禁忌证:( 1)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 2)中度狭窄的心脏瓣膜病。9( 3)电解质紊乱。( 4)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及其他形式的流出道梗阻。( 5)导致不能充分运动的身心障碍:肢体残疾、体弱及活动不便者。( 6)一般的心律失常(频发多源性室早、成串室早、缓慢性心律失常) 。( 7)妊娠、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肺气肿及患有其它严重疾病者。( 8)酒后、止痛药、镇静药、雌激素等药物作用。四、阿托品试验【适应症】鉴别良性窦性心动过缓与窦房结功能衰竭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禁忌证】1. 前列腺肥大。2. 青光眼。3. 高温季节避免使用。4. 心率 70 次 /分。五、心得安试验【适应症】适用于临床上疑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同时伴有窦性心动过速、心悸、气短、多汗、失眠等,心电图T 波低平或轻10度倒置、 ST 段轻度压低者,特别是青、中年女性患者。【禁忌症】1重症器质性心脏病且合并心力衰竭者。2严重低血压。3严重窦性心动过缓。4房室传导阻滞。5慢性肺部疾患,如支气管哮喘、慢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