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1.1.2长江三峡同步达标测试苏教版必修3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8835573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1.1.2长江三峡同步达标测试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1.1.2长江三峡同步达标测试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1.1.2长江三峡同步达标测试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1.1.2长江三峡同步达标测试苏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1.1.2长江三峡同步达标测试苏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1.1.2长江三峡同步达标测试苏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1.1.2长江三峡同步达标测试苏教版必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江三峡测试练习一、知识积累下面四组词语在注音上或字形上各有一项有错,找出后在括弧里订正。A.漩涡(xun w)B.隽秀(jn xi) C.婀娜( nu) D.绛紫(jing z)A.缤纷(bn fn) B.朝辉(zhn hu) C.峭壁(qio b) D.澎湃(png pi)A.轮廓(ln u) B.朦胧(mn ln)C.翡翠(fi cu) D.眺望(tio wn)A.瑰丽(u l) B.夔州(ku zhu) C.秭归(z u) D.苍鹰(cn yn)给下面各组的字注音并组词。 泊( ) 礁( )(1) 帕( ) (2) 樵( ) 汨( ) 憔( ) 峙( ) 碇( )(3) 恃( ) (4

2、) 淀( ) 侍( ) 绽( ) 坂( ) 峻( )(5) 畈( ) (6) 唆( ) 舨( ) 悛(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悬崖绝壁 (2)雷霆万钧 (3)云蒸霞蔚 (4)小新翼翼 (5)万仞高峰 (6)两山对峙 (7)森然耸立 (8)陡然下降 长江三峡多处使用了破折号,请对下面引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作说明。(1)“他的妻子他回来,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他终于未回来,而她却依然不顾晨昏,不顾风雨,站在那儿候着他至今还在那儿等着他呢。”破折号的作用是 。(2)“我们遥忘了一下香溪,船便进入一道无比险峻的长峡兵书宝剑峡。”破折号的作用是 下面这首咏王昭君的诗的两个空缺处依次应填入的诗句是( )群

3、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 )画图省识春风面,(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空鲻莺语到黄昏 平沙无处可招魂 独留青冢向黄昏 纱窗日落渐黄昏 关山明月杜鹃魂 环佩空归日夜魂A. B. C. D. 判别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刘白羽,北京人,我国近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取材广泛,洋溢着强烈的革命激情,语言明快流畅,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长江三峡节选自他的长篇散文长江三日。( )(2)课文重点描写三峡那山陡、流急、滩险的共同特征,又着力刻画它们各自的特点瞿塘峡雄,巫峡秀,西陵峡险。( )(3)文章以“江津号”的航程为顺序,叙写了航行在三峡过程中的见闻和感受。所写景

4、物,立足点始终在“江津号”的甲板上;但这个立足点又是随着船的前进不断变化的,因此给了作者写景很大的灵活性:他可以不受立足点的限制,把看到的、想到的景物自由地、随意地写出来,使文章十分生动、精彩。( )(4)文中引用杜甫的夔州歌“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以及古歌谣:“滟澦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澦大如猴,瞿塘不可游”主要是为了突出瞿塘峡的险要。( )(5)“江津号”驶下崆岭滩时“只见一片乱石林立,我们简直不像在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进了。”这句前头用了三个比喻,最后用了一个比拟手法。( )一篇好文章,就像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它不仅有一 个驾御全篇的“主脑”,而且有着支撑全文

5、的“脊梁”,以及贯通周身的“血脉”。这便是文章的“文眼“。由此看长江三峡的文眼是什么。请选择正确的一 项。( )A.开头一句“我像在一支雄伟而壮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起笔带有浓烈的抒情色彩,洋溢着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激情。为下文写三峡景色定下基调,使整篇文章成为美丽动人的乐曲。B.文中一句“我们来到一 片明朗的金黄色的朝晖中“。蕴涵了战斗从黑夜走向黎明的哲理,歌颂我们创造了新世界,鼓舞人们奋勇向前,奔向光辉灿烂的明天。C.文末“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进了“。卒章明义,作者以富有哲理的话,直抒履险如夷的豪情,并启示人们:生活之道也如航行之道,不可能总是风平浪静

6、,只有勇敢地面向困难,寻找通向胜利的途径,才能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D.本文因为写三峡的壮丽险峻,所以“文眼“不止一处,而是三处:(1)瞿塘峡的”激流澎湃,涛如雷鸣”,巫峡的“峡陡江急,神妙莫测”,西陵峡的“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文中引用了不少传说、民谣、古诗,它们有什么作用。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形象地突出三峡的险要。B.增强文章的知识性、趣味性。C.增强文章的抒情气息,开拓作品的思想意境。D.渲染作品的艺术气氛,启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像。二、文本研读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字,正确的一组是( )过了8公里长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 去,峡顶上一道蓝天, 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 阳光像闪

7、电样 在左边峭壁上。A.漂 浮 丝 照 B.隐 浮 注 落 C.浮 漂 片 照 D.散 聚 缕 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船随山势左一 弯,右一转,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两岸山峰连绵不断,山势奇绝,巫山十二峰各有各的姿态,人们给他们以很好的评价和美的命名,使我们的江山增加了诗意。而诗意又是变化无穷的:突然是深灰色的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特别好看的是悬崖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像是满山杜鹃了。峡陡江急,江面布满

8、大大小小的旋涡,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但这正好使远方来的人有充裕的时间欣赏这莽莽苍苍、浩浩荡荡大江上大自然的壮美。(1)选文第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2)说说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答: (3)“而诗意又是变化无穷的”这句同上文哪一句相呼应?答: (4)从修辞的角度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A.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走廊。B.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C.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D.帆给白色的阳光照得像透明的白色羽翼。(5)加点的“这”指代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秭归正面有一大片铁青色礁石,森然耸立江面。经过很长一段急流才绕过泄滩。在最急峻的地方,“江津

9、号”用尽全副精力,战抖着、震颤着前进。急流刚刚滚过,前面有一 奇峰突起,江水沿着这山峰右面流去。山峰左面却又出现了一道河流,原来这里就是王昭君诞生地香溪。它一下就令人想起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我们遥望了一下香溪,船便沿着山峰进入一道无比险峻的长峡兵书宝剑峡,这儿完全是一条窄巷。我到船头上抬头仰望,只见黄石碧岩,高与天齐。再驶行一段,就到了青滩。江面陡然下降,波涛汹涌,浪花四溅,你还没有来得及仔细观看,船已像箭一样迅速飞下,巨浪被船头劈开,旋卷着,合在一起,一下又激荡开去。江水像滚沸了一样,到处是泡沫,到处是浪花。船上的同志指着岩上一处乡镇告诉我:“长江航船上很多领航人都

10、出生在这儿就是木船想渡过青滩,也得请这儿的人引领过去。”这时我正注视着一只逆流而上的木船,看起来这青滩的声势十分吓人,但只要人们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下面的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A.这儿完全是一条窄巷 B.急流刚刚滚过,前面有一 奇峰突起C.船已像箭一样迅速飞下 D.江水像滚沸了一样“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出自杜甫的 ,课文引用王昭君的传说和杜甫的诗以及其它传说、民谣有什么作用?下面的分析有误的是( )A.引用神话传说和诗文民谣,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诗情话意。B.美丽的神话、传说创造了一 种神奇美妙的意境,文章更加生动感人了。C.它告诉人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养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D.王昭君、屈原和杜甫这些人物是长江的骄傲,也是长江神奇、伟大、美丽的原因。下面的两句话是“江津号“在长江三峡航行时动态描写,请你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为什么有如此不同的动态,并说说加点的词好在哪里。A.“江津号”用尽全副精力,战抖着、震颤着前进答: B.船已像箭一样迅速飞下,巨浪被船头劈开,旋卷着,合在一起,一下又激荡开去答: 最后一 句划线处所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这句话他什么含义?答: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