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学反思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8833819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0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经典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经典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经典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经典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典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教学反思(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应该这样教送别组诗教学反思郑海梅 这个学期我们班课外阅读的主题是“古诗诵读”和名言积累。因为教学时间有限,一般总是挤时间利用早自习或课前谈话的时间来吟诵,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赏析。看了孙双金老师的送别组诗课堂实录后。让我感觉无比幸福,这是充满磁力的课堂,是学生打开想象之门的课堂,是师生融洽交流的课堂,是音乐、韵律、文字、意境融合的美。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觉得要教好古诗要做到以下几点: 1阅读经典,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苏东坡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老师对诗人,对诗的背景有充分的了解,自己的文化底蕴有多深厚,对诗的理解有多透彻,那么就决定了课堂上所呈现出来教学深度。 2抓住诗眼,深入挖掘古

2、诗意蕴。诗眼,指的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抓住了诗眼,对于老师的引导及学生的理解都是至关重要的。3充分想象,拓展古诗的广阔空间。诗意往往只是诗歌字面上的意思,学生如何能走入诗人的内心,真正走入诗歌的意境当中去,想象是非常关键的。4修炼语言,充满语言的激情和磁力。教师的语言富有感染力,能带领着学生走入情境;教师语言富有激励性,能让学生焕发熠熠的光彩;教师的语言富有引导性,能将一堂课的每一个部分完整地串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思乡组诗教学反思 马小华“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一首月之故乡悠远、惆怅的旋律拉开了思乡组诗这堂课的序幕。“故乡是什么?故乡是白发亲娘;故

3、乡是什么?故乡是儿时的伙伴,故乡是小桥流水,是绵绵的思量。思乡之情,从古到今绵延不绝,接下来就让我们穿越时间的隧道,来到一千到多前的唐朝,看看古时候的人是怎么表达思乡之情的。”这堂课的主体部分自此开始。三首思乡诗构成这堂课的教学内容,从课内到课外,从浅入深,表达思乡的方式各有不同,意图将这样的题材进行归纳,学生能比较系统地了解思乡古诗的表达方式。 古诗教学在“品”的方面大有文章可做,品字,品词,品句,进而达到领悟诗歌意境的目的。这节课我从课内张籍的秋思讲起,紧紧抓住“又开封”这一细节来反复让学生品味、意会这样一首叙事诗的妙处,然后以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中“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

4、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中“似剑铓” “身千亿”这样奇特的想象,来诠释被贬广西的诗人愁苦、思乡的心情,接着以岑参的渭水思秦川中“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诗句中“寄泪流”到家乡的另类表达,体会诗人运用大胆的想象表达强烈的思乡之情。最后,出示一组思乡名句,由点到面,巩固、拓展所学,积累、丰富课外阅读。整堂课因为开头情境渲染到位,注重学生的领悟和朗读,所以学生读得入情入境,声情并茂,对思乡诗也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但这堂课留给我更多的是遗憾。以至于要写反思的时候仍然觉得笔若千钧。之所以沉重的感觉挥之不去,是因为整堂课孩子们的主动性体现不够,气氛显得沉闷,不能算是一堂很成功的课。

5、 原因一:对材料的取舍不够果断。一堂课的容量不能过大,因为舍不得去掉余光中的现代诗乡愁,所以这一部分有画蛇添足之嫌,因为材料的取舍不当,压缩了重点部分的时间,导致有的地方略显仓促,还没有达到浸润心田的效果。原因二: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因为这是一节拓展类型的课,加上课外的这两首诗学生不熟悉,所以教师引得较多,学生主动探究的地方不多,所以导致课堂呈现出来的气氛不够活跃。原因三:准备得不够充分。课件在播放的过程中因为链接的原因,背景音乐没有播放出来,也对课堂的效果有所影响。原因四:文化底蕴不够。一个好的老师当用一生去备课,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多阅读,多思考,多实践,那样的话,“幸福”的课堂体验会越

6、来越多! 咏柳教学反思 蔡霞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描写春天的诗,诗中描写了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教这一课时,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这一特点,在课前,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柳树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诗歌的特点,出示直观的插图,再现诗歌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在教学古诗咏柳其中的两行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时,我没有讲诗意,而是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柳树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学生精彩纷呈的各异思维就展现出来:“这棵树应该很高,从一树高就知道树很高。” “从万条知道树的枝条有

7、很多条。” “春天把柳树打扮得像个大美女!”全班哗然。语出惊人,使我一愣,心中想该如何评价这样的答案,但已有的教学实践又提醒我:“要小心对待学生萌芽中的创新思维”。有了这一想法,我马上把“球”踢给了孩子:“孩子,您为什么这么认为?”“因为春天太美好了,让好多东西都穿上了新衣服,像美女一样真好看。”学生脸带笑容,似乎也在为自己的这一新发现而兴奋。我心中暗暗惊喜,马上就对孩子的回答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主人”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从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贯彻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课标精神。中华经典诵读反思刘 杰知识

8、是最简单的事,心灵的塑造是最难的!把品德教育化为学生心灵内在的需要,经典可以做到这一点。诵读中华经典诗文,能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能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民族情节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当以传统的文化为基础,让孩子从小诵读经典诗文,这是提高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一、具体做法。1、做计划。如果没有了目标,也就没有了动力。为了确保经典诵读的实施,我告诉孩子,要把背诵经典当作吃饭、睡觉一样,每天一定要做,养成习惯。2、保证时间。每个大阅读时间领着学生背诵。教师先范读一遍,或跟着光盘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读准确。然后一句句背诵,再串起来背诵,接着指名会背的孩子先背,

9、同位互相检查,一齐背诵,最后默写一遍。如此反复,保证每个孩子能背一篇,清一篇。3、定期评比 。背诵得比老师要求还要多的孩子,发笔记本奖励。尤其是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只选背诵熟练的孩子参加,也激励他们去努力背诵。二、学生的转变。1、记忆力得到提高。原来很多孩子背诵语文课本都觉得困难,但是经过半学期的经典背诵他们背诵语文书的速度明显提高,也觉得白话文的背诵非常简单。2、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3、找到了自信。 三、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其他老师的经验,想以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1、充分利用黑板的一角。轮流值日,每天找一名同学把一章经典抄写在黑板的一角,让学生抬眼就可以看到,课间就可以背诵,确保一

10、天一章背诵。2课前两分钟背诵。每个课前,让学生背诵一段经典静心,然后正式上课,养成习惯,让学生时刻不忘经典,营造氛围。3、班级经常开展活动。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排练经典诵读的活动,可以以男女生比赛、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孩子的兴趣。总而言之,诵读经典诗文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在小学阶段坚持实施,那么学生将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那将会是终身受益。牧 童教学反思 许志飞课堂伊始,我以童年的美好引入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自己童年时光的幸福和美好,激发学生探究一千多年前的儿童是怎样度过童年的爱好,进而引入新课的教学。 在学生初读古诗,提示轻易出现错误的字的读音,并且落实重点生字“牧

11、”“蓑”之后,我便引导学生复习古诗一般的学习方法。由于以往一直都在渗透古诗的学习方法,所以学生很自然就回忆起了: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于是我放手让学生按照此方法进行自学。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的状态,由读到悟,在整个自学过程中,学生不断抓住相应的字眼,品味到了古诗所传达的意境。有的同学从“三四”“一二”上下行文中的关联感悟到了,古诗的对仗关系。有的从“卧”字中体会了那种随心所欲的牧童生活。有的在“月明”体会到了古时候生活的静谧,儿童与自然的亲近。还有的在自学的过程中,他们的小脑瓜里就涌现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解,迫不及待地希望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在汇报的过程中,更是出色纷呈,

12、充分展示了孩子们个性化阅读背后的个性化理解。他们往往从古诗的一个字入手就能体会到其中深蕴的意味,很轻松就将古代儿童那种自由安闲的儿童生活体会得淋漓尽致。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对于朗读也就不费吹灰之力了,读得入情入静。并且在当堂就完成了古诗默写,教学效果非常好。晏子使楚教学反思 亢秀芳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当过齐国宰相。课文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时,智斗楚王、维护齐国尊严的三个小故事。晏子出使楚国,受到楚王三次侮辱,但他运用自己的智慧,进行了超凡脱俗的争辩,不但维护了自己和祖国的尊严,反而将了楚王一军,得到了楚王的尊重。本组课文的主题是“语言的艺术”,所以教学的重点应该在“品味晏子回击楚

13、王的话”。在教学中,晏子的争辩如果仅仅用嘴巴或书本传授给学生,效果肯定很差;而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争论,就大大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顿时就活跃起来了。我尽量让学生尝试着像晏子那样思考,像晏子那样去回答难题,然后再读课文,就使学生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进行逻辑思考。本文记叙语言简洁生动,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刻画人物,双方辩词的锋芒,都表现得准确而生动,恰当地体现了人物的身份特征。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读晏子的语言,让学生透过文字理解句子的含义。通过分析,再结合他们的神态动作,使学生懂得了:楚王是多么目空一切、傲慢无礼,而晏子的沉着冷静和聪明才智又是那么令人拍手称快

14、。对这些精彩的句子,我让学生表情朗读,引导学生多读,通过读书,感受到晏子的智慧。当学生真正感受到晏子语言的妙处时,读起来是津津有味,爱不释手,越读越想读,甚至还拍手称快,拍案叫绝。同时,对楚王有了愤恨之感,以至于分角色朗读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不愿当楚王了。特别是第2个小故事的学习可以很好地进行语言训练,让孩子把文中的句子转变成四字词语:挥汗如雨,拂袖成云、摩肩接踵等等,学生在表演这个故事时,还可以变换句子,用上这些词语,课后作业就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四字词语,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可以改成四字词语,你根据这篇课文还可以联想到哪些词语,这样既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学完课文后,我问“同

15、学们有什么收获?”时,有的说:“遇事要沉着冷静,才能想出好办法。”有的说:“在强权面前不要害怕,要勇敢地面对。”有的说:“不管走到哪里,都要维护自己国家的尊严。”还有的说:“我最佩服晏子的大智慧了,从现在起我要好好学习,多读书,以后也做一个能言善辩的人。”我还想让学生明白课文中蕴含的另一个道理,接着说:“楚王的三次侮辱,其中有两次都是在晏子的外貌上做文章,想达到对晏子及其国家的侮辱,可事实让楚王不得不对相貌平平的晏子倍加尊重。这说明了什么呢?大家讨论讨论吧。”学生们一起热烈讨论,很快就明白了,生活中外貌并不是最重要的,有真才实学才是最重要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对自己、对国家都是有很大利益的。教学之路漫漫长,我还得不断努力学习,才能力争在未来的教学中取得较圆满的成功。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郑海梅课文杨氏之子是一篇古文,虽短,但是对于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的五年级孩子,还是很新奇的。 要在古文的语境中读出语感来。这可有点难。古文要读好,首先当然要理解意思,这是孩子通过自读及合作交流可以基本达到的。那么这可以放手让孩子操作。在此基础上,学习适时停顿朗读。此时,学生没有读出古文味,读得一字一停,什么也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