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883342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阶段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阶段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阶段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阶段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阶段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阶段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阶段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阶段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 莘县河店中心小学 刘云平(一)改变评价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学校教育中存在着大量的后进生,是与传统评价观密切相关的。在小学阶段,后进生往往对教师和来自各方面的评价更为敏感,由于经常习惯于接受负面评价,恰当而适时的正面评价对他们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评价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影响非常大。每个后进生都有自己的特点,若能够正确认识他们,并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每个后进生都应该得到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1、改变评价标准,多方面考查学生评价学生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或准则,后进生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主要依据单一智力理论评价的结果。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

2、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力不是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就能涵盖的,仅仅用这两个方面来衡量一个人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其中他列举了智力的九个种类: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空间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认知智力、观察辨别分类智力和存在智力。他认为智力和一个人生活的背景无法分开,由此,将智力定义为“在特定的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每个个体丢有各自的优点,就是我们常说的智力组合,并且这种智力组合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环境、问题情境更是需要不同的智力组合。其实,我们在实践中也不断地发现并证明着,在学校中的优等生在社会实践中却未必能够获得成功,那些有成就的学生,往

3、往是班里十名以后的同学。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就是,我们在评价“优等”的时候,往往撇开了问题情境以及其他几种智力而只注意了单一的认知能力。既然这样,要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必须首先转换评价标准。而后进生更是传统评价标准的牺牲者,他们的其他方面的智力被草率地掩盖在成绩单的下面,使其无法正确认识自我,由片面评价带来的负面效应更是影响了他们一生的发展。因此,转化后进生的第一步就要依据正确的评价标准,用多元智能理论来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2、完善评价主体,实现主体的多元化由于我国教育实际的局限,一个班级中五六十人的情况还普遍存在,教师对每个学生不可能深入了解,尤其在注重升学率,分数至上的情况下,有些教师对后进生

4、采取了漠然甚至是放弃的态度,但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深入了解学生,找到后进生的闪光点,通过适时而准确地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提出评价主体由教师单一主体向多个主体转变,对于后进生的评价,更是要注重建立一个由学生个体、同辈群体、教师群体、学校以及家长之间的评价共同体。评价共同体的建立在小学阶段后进生转化中的作用和意义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学校内的各个评价主体因素:学生、教师群体以及学校在共同参与评价过程中,能够逐渐达成对评价目标的一致,并使学生有参与意识,在此过程中,以评价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并且,纳入了学生群体以及教师群体的评

5、价往往能够更加全面而可信,比教师个体的成绩报告单更加有意义,能够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及弱点,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其次,将家长纳入评价共同体,可以更加真正明了自己子女的各方面的发展特点,以便帮助学生做出有针对性地努力;很重要的一点,将后进生纳入评价共同体,培养其自我反思的能力,使其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锻炼其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对后进生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3、放低评价标准,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人们常说:十个手指有长短。孔子也说:要因材施教。如果我们非要一刀切,这不是差强人意吗?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特别是对后进生的标准更放低一点,采取循序渐进的奋斗目标,

6、让他们如登台阶一样,一步一步来,鼓励他们,只要有信心、有毅力,一步一个脚印,就会逐渐上升,最终会达到自己理想的奋斗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譬如有些优等生习惯于正面评价,养成了他们骄傲自大的性格特点,对于他们就要适当地加以否定评价。评价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后进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受负面评价的影响比较大,恰当的赏识性评价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发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克服心理定势。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甄别与选拔,要端正评价的态度,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过程,要克服心理定势,使评价具有动态性。其次,评价要恰当。赏识并不等于廉价的表扬,适当的否定评价能够使后

7、进生认识到差距。第三,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寻找“闪光点”,以此为切入点转化后进生。第四,要掌握学生发展的关键资料,例如成长记录袋法等都有助于掌握这些关键资料,从而发现学生的各方面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后进生也得到应有的发展。另外评价的时机和场合也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要设法使评价情景化。(二)教师要克服错误的教育观念,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很多教师认为,优秀学生不但可以让班中风平浪静,而且能为班级争光,于是对他们关怀备至;而后进生,除了捣乱添麻烦外,还给班集体抹黑,自己脸上也不光彩,以致产生了对后进生的厌恶之心。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很容易对“后进生”教育态度冷漠敌视,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转化的效果

8、较差。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一个教师感到最光荣的事不应仅是教了多少个优秀生,还包括转化了多少个小学后进生。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优秀的学生要教,后进的学生,更有责任去教。在转化小学后进生时,教师应讲究教育方法。首先,倾注爱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同情心和由衷的关怀, 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可见爱是教育的基础,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对学生的爱是进行教育的开端,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和保证。尤其是那些长期得不到爱、温暖和信任的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用爱心拉近双方心灵的距离,消除他们与教师、同学之间的隔阂,打消他们心中的种种疑虑、恐惧。播撒爱心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教育,是一种潜

9、移默化的情感渗透,学生一定会在这种愉悦的、没有压抑的情境中乐意接受教育,身心得以健康成长。其次,尊重信任与严格管理相结合。自尊心、自信心是后进生克服不足,努力学习的重要动力。我们要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真诚地关心他们,才能使他们学习进步。其次,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发展,绝不能用讽刺挖苦,甚至辱骂性的过激语言批评他们,不能滥用当众点名批评或强拉硬推将他们驱逐出教室的管理方式,不能揭他们的“疮疤”。“人最害怕的是失去人格”,只有尊重学生人格,才可能矫正后进生的个性。我们对后进生既要做到严而有格,按照我们的教育目标、行为规范要求他们,管理他们,又要做到严而得当。再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

10、的一种心理现象,在非智力结构中,兴趣是一个最活跃,最现实的构成要素,对人的个性发展和事业的成就有着深远的影响。后进生对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往往把学习看作一种负担,对所学学科感到枯燥无味。如果不感兴趣,不能坚持下去,必将学业无成。因此,培养启发后进生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力,是转变后进生的关键一环。最后,端正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在学习上事半功倍。否则,学生在学习上将步履维艰,对普通学生如此,对后进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应将知识讲解与方法传授相结合,强调方法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