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说课稿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8832427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二生物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二生物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二生物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二生物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说课稿(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生物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须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驾驭系统的学问。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高二生物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二生物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及地位这部分教材先介绍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再从呼吸系统具有气体交换的功能引入呼吸运动和气体交换的有关学问。即三个中心问题: 1、 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气体是如何进出肺的? 3、 人体内是如何进行气体交换的? 呼吸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与消化、运动、循环、排泄系统存在紧密的联系,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对“

2、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理解。 呼吸涉及能量与物质的交换,与新陈代谢干脆有关,学好这一部分内容也有助于对“新陈代谢”的深化理解。 (二)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相识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理解肺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了解呼吸频率及肺活量的概念。 (3)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驾驭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及组织里的气体 交换。 2、实力目标:培育和提高学生自学实力、视察实力,推理思维实力。 、德育目标:培育学生形成“生物是一个统一整体”及“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辨证思想。 通过学习人工呼吸,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和助人为乐的教化;通过学习呼吸频率、肺活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熬炼。 (

3、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1、肺的结构和功能 2、呼吸运动的过程 3、气体交换的原理与过程分析: (1)肺的结构和功能是学习本节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不仅可以使后面的学习比较简单,还能使学生体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普遍现象,有利于生物学观点的建立。 ()呼吸运动是本节基础学问的重点。该原理须要通过学生视察一系列的动画之后,经过推理、推断等思维过程才能理解,因此也是培育形象思维实力的重点。 (3)呼吸运动解决的是人体外环境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问题,接着要解决的是肺泡与血液之间和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如何交换问题,无论从学问的完整性来看,还是从实力的培育来看,气体交换的原理与过程应作为本节

4、的重点。 难点:1、呼吸运动的过程 2、扩散作用及气体交换的过程 分析:()呼吸运动是负压呼吸,而学生还没有压强的概念,就很难理解空气是“压入”肺内而不是“吸入”肺内。 ()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扩散作用,而扩散作用这个物理概念要从生物学的角度教给学生是有肯定困难的,加上肺泡里、血液里、组织细胞里的气体都是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让学生理解体内气体交换的微观过程也是有肯定困难的。 二、教学方法 自学导思法老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 直观教学法主要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 自学导思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索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培育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教材中的肋骨运动

5、的演示试验是平面的,不够形象,很难形成学问的迁移。而媒体动画是立体的,直观的、动静结合的,结合老师的层层引导,启发学生主动思维,逐步将学生将感性的相识引导到了理性相识,培育和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实力。 三、学习方法指导 、指导视察模型、图片和动画的方法,培育视察实力。 2、随着老师的设问,学生自学教材,主动思索,小组探讨,培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3、指导学生发觉并驾驭学问内在的联系,总结诞生物学的“统一”原理。并学会运用这种原理指导以后的学习。 4、学会用系统表、表格、图解表来总结,便于记忆。 四、教学程序 下面通过教学程序来谈谈教法、学法的详细应用。 教学环节教 学 过 程设 计 意 图

6、引言1、 人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有哪些? 学生活动: 请学生像游泳时练习憋气那样,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看能憋多长时间? 2气体的进入是由哪个系统来完成的?通过生活常识来设问,激发了爱好,引起学生的有意留意力,自然引出课题,新学问学习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设问: 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学生活动: 学生自学教材,视察教材中的系统模式图,视察人体模型,边视察,边思索,边记忆,提示三点: 看书和看模型要联系自己的身体,联系外界气体进入自己肺部的通路。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视察 留意喉、气管与食道的位置关系。 合起书看投影图,依次回答各器官名称。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身体实际来学习,使学生感到能为自己的健

7、康服务,从而产生亲切感,增加学习的爱好。 提示学生视察图形、模型时按肯定的依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依次视察,使视察具有全面、完整、有条理和细致的特点,进而培育学生视察实力。 重点突出肺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特点。向学生渗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辩证观点;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可以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概括总结实力以及语言表达实力。 设问: 1、呼吸系统各组成器官有何特点?2、鼻涕和痰是怎样产生的?3、为什么呼吸道有清洁气体的作用?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学习上述问题,各小组汇报结果,老师小结。 设问: 1、肺的功能是什么?、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学生活动: 学生视察猪

8、肺实物,视察肺的层层放大图,自学肺的结构特点,开展探讨,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老师评价。高二生物说课稿2 一、教材背景分析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第四章其次节“种群数量的改变”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学问,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说明和预料种群数量的改变,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改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实力方面)。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对较强的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力,具有肯定的生物科学素养。从学问方面来说初步具备了与数学模型相关的数学学问储备,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足以理解种群数量改变。所以,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自己将种群数量改变的生物学问题归结成

9、为数学问题,进而尝试应用建模成果去解决身边的问题。二、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我对课标的理解从学问,实力,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了教学目标,说明种群的数量变动。学问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说明种群的数量变动。 实力目标:能够正确运用显微镜,血球计数器对酵母计数;尝试利用数学模型说明当地的环境问题;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改变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点和难点: 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说明种群数量的改变。 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法与学法 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纳了“三疑三探”的授课模式来完成所定的三维目标,

10、同时采纳多媒体教学为辅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培育学生沟通,合作实力,提出问题,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二)教学过程 设疑自探: 首先老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学生在课前以预习题案为依据进行预习,总结自探提纲,老师归纳、总结自探提纲,并给有贡献的小组加分并激励,此节归纳自探提纲4点: 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及其步骤?2。种群的数量是怎样改变的? 3。什么是环境容纳量?4。影响种群数量改变的因素有哪些?解疑合探:在完成设疑自探的基础上,各小组学生围绕自探提纲,进行解疑合探,在学科组长的支配下有序尽心,对难点进行探讨整理,达成共识并进行展

11、示,展示结束后,按分工逐题进行评价,老师强调补充,归纳,老师利用评分榜计分,尤其对提出不同见解的其他学生要双倍加分。经过此过程基本完成教材中主干学问(完成“”、“”型曲线及相关学问) 质疑再探: 赐予学生反思时间。启发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我采纳了学生干脆质疑,全班学生争相解答,对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干脆解答,或引导学生课下带着爱好探究。 运用拓展: 为了检验教学效果,巩固学问,我结合本节重点、难点和易混点等学问内容出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遍题,在此环节中对刚好编题,抢答者加分激励。 四、全课总结: 学科组长对此节课进行评价,评价出本节课的展示之星,评价之星,质疑之星及诺贝尔小组。五、教学反思 “

12、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尽最大努力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成了学习的主子,更好的完成学问迁移,在教学过程中肯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高二生物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课题是中学生物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三节内容。学生在学完“细胞”以及理解“新陈代谢与酶”、“新陈代谢与ATP”学问后,转入难度较大的“光合作用”学习,从生物界看,光合作用是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学生学习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等内容的基础。教材地位及作用“光合作用”一节在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义务教化初中生物教材已经讲解并描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础学问,支配了绿叶

13、在光下制造淀粉的试验。本节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化地从产物到场所等方面讲解并描述了光合作用发觉过程的几个闻名试验,让学生学会提取和分别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并且讲解并描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意义等。目的是使学生不仅获得有关的基础学问,了解光合作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懂得探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提取、分别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和技能,培育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不断探求新学问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3.教学目标()学问目标:光合作用的发觉史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意义(2)实力目标:通过探讨光合作用的发觉过程和方法,使学生能够体会和相识科学探讨的过程,并初步学会详细的科学探讨思路和方法

14、。 通过视察、设计光合作用发觉的试验,培育学生的视察分析和思维实力。 通过运用物理和化学学问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改变过程,培育学生学问迁移实力以及学科间学问的综合实力。 通过学生总结归纳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以及光反应和暗反应两大阶段的区分和联系,培育学生归纳总结实力。 (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通过体验光合作用的发觉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看法和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通过对光合作用意义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生物进化的辩证观点以及珍爱自然、珍爱绿色、珍爱生命的思想意识。 4.教学重点 ()光合作用发觉试验的探讨思路和方法依据:科学试验方法的教化是理科综合考试

15、的目标(设计和完成试验实力),也符合新课程标准。本节教学内容是探究性学习的载体之一。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依据:光合作用过程是本课题的核心内容。学生只有相识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才能理解光能、ATP分子中活跃的化学能到糖类等有机物分子中的稳定的化学能这一转移过程,驾驭光合作用的能量和物质改变的本质。使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相识水平,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生只有知道光合过程的各个环节,才能理解内外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才能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光合效率的途径,提高农业产量的技术。因此,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深化联系生产实际的理论基础。通过光合作用意义的教学,可使学生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能源、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的解决与探讨光合作用的关系。知道人类须要的农产品,归根究竟要靠光合作用去生产。农业生产和科学探讨,应当把培育高效应的农作物品种,独创提高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的时间、空间的技术等途径作为探讨方向;知道增加植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