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穴位与对应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8828855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6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拔罐穴位与对应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拔罐穴位与对应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拔罐穴位与对应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拔罐穴位与对应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拔罐穴位与对应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拔罐穴位与对应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拔罐穴位与对应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踊槿藹厳斑瞇騙wfwl ; 了 前 俞歸偷海虽tix 区人体背部穴住图【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症状穴位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 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 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 风门86、肺俞85、肾俞75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 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74慢性胃炎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 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脘10、气海29、内关31、 足三里23、梁丘14、

2、肝俞79、脾俞77、胃俞76、 消化不良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 脾俞77、胃俞76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脘10、内关31、梁丘14、 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腹泻、腹痛 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 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 74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脘10、神阙30、天枢 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 俞76、命门57、大肠俞74慢性肝炎膻中5、中脘10、阳陵泉97、大椎89、 身柱47、肺俞85、肝俞79、胆俞78、脾俞77、 胃俞76 高血压 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

3、、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彳氐血压 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 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 池92、 膈俞81、印堂1、三阴交21、涌泉108冠心病(心绞痛) 膻中5、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风湿性心脏病 膻中5、郄门33、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关 元俞 73肺心病 膻中5、曲泽35、气海29、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厥

4、阴俞82、心俞83、肾俞75糖尿病 中脘10、气海29、关元 28、中极12、足三里 23、三阴交 21、太溪 19、肺俞85、胰俞 51、 肾俞 75、命门57、痛泉108神经衰弱(失眼、多梦) 内关 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心俞83、肾俞75、谷合102、涌泉108、 失眠 107中风后遗症 曲泽 35、内关31、百会94、大椎89、肩髃39、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膀胱经 落枕 风池 92、肩井 45、大椎 89、外关56、合谷102颈椎病 印堂1、曲泽35、内关 31、风池 92、肩井 45、肩髃39、大椎89、肺俞 85、外关56、曲池 52、合谷 102肩周炎 缺盆3

5、、足三里23、风池 92、大椎 89、天宗84、曲池 52、外关 56、合谷102、大杼91 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腰肌劳损 承山64、昆仑 63、肾俞 75、腰眼59、 腰阳关 60、关元俞73、 委中 66腰椎间盘突出(增生)症 承山64、昆仑63、委中66、殷门67、承扶67、关元俞 73、腰眼 59、肾 俞 75坐骨神经痛 肾俞75、腰眼 59、关元俞73、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昆仑63、涌泉108 类风湿性关节炎 曲泽 35、内关31、膝关节、督脉、膀胱经、肘关节、外关56、合谷102、承山64 膝关节痛 梁丘14、膝眼 24、阴陵泉 18、足三里23、委中66、阳

6、陵泉 97、承山 64 强直性脊椎炎 肩井 45、大椎 89、膀胱、委中 66静脉曲张 足三里23、三阴交21、涌泉 108、承山64股骨头坏死 阿是穴、肾俞 75、承扶 69、殷门67、委中 66、承山 64痛经、月经不调 天枢36、气海 29、关元 28、中极12、足三里 23、次髎31、三阴交 21、大椎 89、 肾俞 75、关元俞73更年期综合症 中脘 10、气海 29、内关31、关元28、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大椎89、膀 胱经、合谷 102目赤肿痛眩晕 大椎 89、身柱 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印堂1、三阴交 21、能泉 108慢性鼻炎

7、 印堂1、迎香43、百会 94、风池 92、大椎89、风门 86、肺俞 85、曲池52、合谷 102 扁桃体炎 人迎2、天突4、曲泽 35、孔最32、太溪 19、大椎89、曲池52、肾俞 75、合谷102 慢性咽炎 人迎2、天突4、曲泽 35、缺盆3、大椎89、风门86、曲池 52、合谷 102 湿疹 血海 15、神阙 30、足三里 23、三阴交 21、大椎 89、肝俞85、曲池 52 荨麻疹 血海15、足三里 23、三阴21、大椎 89、风门 86、肝俞79、曲池 52慢性肾炎 中脘10、水分38、气海 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肝俞79、 脾俞 77、肾俞

8、75、命门57感冒的拔罐疗法感冒是一种外感风邪或时行病毒所引起的发热性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喉肿痛、脉浮。感冒一年四季皆可发病 以冬春寒冷季节为多,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由于外感病邪不同,感冒分风寒、风热和暑湿 3 型。一、风寒感冒(一)症状 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苔薄白为主要症状。(二)治法1方法一(1)选穴 大椎、背部膀胱经穴。(2)定位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 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 2-1-1)。 背部膀胱经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1 5寸和3寸(见图2-1-1)。

9、(3)拔罐方法 采用走罐法。走罐处涂以姜汁作润滑剂,来回走罐以皮肤呈紫红色为度,最后将罐留在 大椎、肺俞上20 分钟。也可采用排罐法,留罐20分钟,每日1 次,病愈即止。2 方法二(1)选穴 大椎、肺俞、合谷、列缺。(2)定位 大椎:见前。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 5寸(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 横指(食、中指) 处为取穴部位,见图 2-1-2)。图 2-1-1 大椎、背部膀胱经穴图2-1-2 大椎、肺俞合谷:第1、第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 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为取穴部位,见图 2-1-3)。列缺:在桡

10、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 5寸(两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 当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中为取穴部位;腕关节掌屈,在桡骨茎突上方可摸到一裂隙处,此处为取穴部 位,见图 2-1-4)。图 2-1-3 合谷图 2-1-4 列缺(3) 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用闪火法将罐具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二、风热感冒(一)症状 以恶寒轻、发热重、头痛、有汗、流浊涕、痰黄稠、口渴、舌苔薄黄为主要症状。(二)治法1 方法一(1) 选穴 大椎、合谷、曲池、尺泽。(2) 定位 大椎:见前。曲池:屈肘,肘横纹桡侧端凹陷中(仰掌屈肘成 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见图2-

11、1-5)。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缘(见图2-1-6)。(3) 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用闪火法将罐具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每日 1 次,病愈即止。 2方法二(1) 选穴 太阳、印堂、曲池、合谷。(2) 定位 太阳: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 1 寸的凹陷中(见图 2-l-7)。印堂: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见图 2-1-8)。曲池:见前。合谷:见前。图 2-1-7 太阳图 2-1-8 印堂(3)拔罐方法 采用针罐或刺络拔罐法,留罐 15 分钟。三、暑湿感冒(一)症状多见于夏季,感受当令暑邪,暑多夹湿,暑湿并重,以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头 痛、头胀、身重倦怠、心烦口渴

12、、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为主要症状。(二)治法1方法一(1)选穴 肺俞、至阳、阴陵泉、足三里、曲泽、委中。(2)定位 肺俞:见前。至阳:在背部正中线上,第 7 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2-1-9)。阴陵泉: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坐位,用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胫骨内侧)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 关节下时,胫骨向内上弯曲之凹陷处为取穴部位,见图 2-1-10。足三里:犊鼻下3 寸,距胫骨前缘外侧1 横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 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见图 2-1-11)。图 2-1-9 肺俞、至阳 图 2-1-10 阴陵泉 图 2-1-11 足三里 曲泽:肘横纹上,当肱二头肌肌

13、腱的尺侧缘(见图 2-l-12)。 委中: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中间(见图 2-1-13)。图 2-1-12 曲泽 图 2-1-13 委中(3)拔罐方法 采用刺络拔罐法。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2方法二(1)选穴 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神阙。(2)定位 肺俞:见前。心俞: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 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 ,往上推2个椎骨, 即第5胸椎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14。膈俞: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 5寸。 (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 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

14、图2-1 -1 4) 。天寒:胸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见图2-1 -1 6) 。 膻中: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见图2-1 一15)。 神阙:在腹中部,脐中央(见图2-1-15)。射俞天究图 2-1-14 肺俞、心俞图 2-1-15 膻中、神阙图 2-1-16 天突(3) 拔罐方法 采用单纯拔罐法(17岁以下儿童只拔肺俞、神阙 2 穴),留罐15分钟,每日1 次。四、对症治疗 感冒常伴有项痛、腹胀便溏、咳嗽喉痛、头痛鼻塞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 (一)项痛(1) 配穴 背部膀胱经穴。(2) 定位 背部膀胱经穴:见前。(3) 拔罐方法 采用走罐法。(

15、二)腹胀便溏(1) 配穴 天枢。(2) 定位 天枢:平脐中,距前正中线2 寸(见图 2-1-17)。 (3)拔罐方法 采用留罐法。(三) 咳嗽咽喉痛(1) 配穴 天突、少商。(2) 定位 天突:见前。少商: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见图2-1-18)。(四) 头痛鼻塞(1) 配穴 太阳、印堂。(2) 定位 见前。(3) 拔罐方法 采用留罐法。五、注意事项(1) 拔罐环境要注意避风保暖,防止受凉。(2) 在冬春疾病流行季节要做好预防工作,经常从事户外耐寒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常开门窗,保持室 内空气流通。(3) 拔罐法治疗感冒,临床效果较好,如感冒初期进行拔罐,一般1 次可获痊愈。如感冒症状较重者, 拔罐13次也会明显好转或痊愈。个别效果不显者应及时配合其他方法治疗,以免延误病情。(4) 血罐法出血量的多少,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和病情的轻重而灵活掌握;走罐时,注意负压不宜过 大,以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