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说课稿新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882724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爬天都峰说课稿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爬天都峰说课稿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爬天都峰说课稿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爬天都峰说课稿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爬天都峰说课稿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爬天都峰说课稿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爬天都峰说课稿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爬天都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教师:人们好!我是阿图什市第一小学的教师,刁梦。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爬天都峰。为将从说教材、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预设七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爬天都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3篇课文。这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学习的第一组课文,通过本组教学,协助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逐渐完毕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因此这一组教材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教学的接口处,而这篇课文是第篇精读课文,因此它在本单元是举足轻重的。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

2、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对话,通过对话的描写,展示人物内心的情感是本文在体现上的独特之处。二、说教学目的 根据上述教材构造与内容分析,根据新课程原则,以及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理解词句意思的能力和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我仔细阅读教材内容后,拟定了如下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能力目的:培养学生对的、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情感目的:教育学生学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学会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道理。

3、教学总学时:两学时三、说教学重难点本着课程原则,在吃透教材,理解学生特点的基本上,为确立了如下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动作、语言来体会爬天都峰的不易。难点:体会句子,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学会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道理。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本教材的特点,为着重采用的教法有:、教师通过“教、扶、放”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爱好,使其乐于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3、朗读法。读是学习课文基本,也是理解内容前提。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学法重要小组合伙交流的措施,

4、旨在培养学生共同质疑解疑的能力。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由三个板块构成。 第一板块:情境导入,质疑课题1、先以质疑的方式,引入课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天都峰的图片,创设情景、激发爱好,让学生从直观的视觉上体会到天都峰有什么特点?引出天都峰的高和陡。本环节看似简朴,但是色彩鲜明的图片形象直观,视觉上的震撼能唤起学生阅读的欲望,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本。让学生展示一下收集到的天都峰的有关资料,并小组交流。再通过比较“登山”与“爬山”让她们体会爬山是手脚并用。这为背面的体会思想起到铺垫作用。学生质疑课题:如何爬天都峰的?这一板块的设计重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质疑的能力。2、再读课文,整

5、体把握。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因此,、课上“请人们自由地投入地把课文读一遍,然后着重研究师生筛选出的两个问题,”这一设计遵循课标“从整体把握”的原则,旨在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构造”的结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体现“挚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思想。在这一环节中,我从这样的问题入手“读了课文,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来把握课文的重要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是按照如何的顺序来写的?最后得出课文的写作顺序是:“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梳理文章脉络,为背面的感知局部做好铺垫。第二板块:品释词语,明白道理。这也是本课学

6、习的重难点。、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一部分,自学:天都峰有什么特点?找出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课堂中有效品读,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获得写作上的启发,还能体会到课文的人文意蕴。第二自然段重点描写天都峰的险要:“高”和“陡”。“在云彩上面”形象地写出了天都峰的高,一种“挂”字精确、形象、巧妙地将陡体现出来,这样的天险,看了都会使人心里发颤。对这一重点段我采用的措施是读出体会,读出理解。这一环节,我会指引学生通过默读、图片引导读、闭眼听读想象、学生朗读等的方式,让学生把课文中的描写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读出天都峰的险峻峭拔,难以攀登,令人望而生畏

7、;读出“我”缺少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习勾勾画画的学习措施。2、同桌互读课文第二部分,小组合伙学习:我与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联系上下文理解“奋力、手脚并用、终于”等词语。教师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动作、语言,体会我爬天都峰的不易。我”和老爷爷这一老一少的对话,虽然只有三句,两句“你也来爬天都峰?”和最后的决定“我们一起爬吧!”却体现了她们的复杂心情。这里,我采用的是创设情境,体验角色的措施。以角色朗读为切入口,组织学生小组合伙分角色朗读,然后全班报告表演。读出这一老一小对对方来爬天都峰表达惊讶与怀疑的,读出从彼此身上获得勇气和动力后的自信。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团结合伙的学

8、习能力。、自读第三部分,自由讨论:老爷爷为什么要谢我,我为什么要谢老爷爷?朗读第二次对话,领悟互相道谢的因素。“居然”是什么意思?如果用上别的词语效果同样吗?(果然、忽然、忽然)齐读爸爸的话,品析“汲取”是什么意思?你从爸爸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学生总结:善于从别人的身上吸取力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道理)根据三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和生活经验有限的实际,指引学生理解小妹妹的话时,重在“扶”;理解老爷爷的话时,着力“放”。为了弄清“我”是如何爬上天都峰时,设计了几种有关问题:()小妹妹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她看见了老爷爷,心里又怎么想呢(3)后来,她是如何爬上天都峰的?着重指引学生静下心

9、来一边读一边想。这一环节重在扶。为了引导学生想象老爷爷是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课件出示类似的思考题,这一环节重在放。用“导、扶、放”的教学措施,是想让学生在逐渐适应并掌握学习措施,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这一板块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重要内容,体会作者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小组合伙学习的能力。第三板块:拓展提高 1、想一想,如果你在爬天都峰,请把你在“爬天都峰”中的感受简介给人们,来实现与作者的感受产生共鸣。 2、学习了本篇课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我们此后遇到困难应当怎么做呢?(要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干什么事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一定能成功)将我们新学到的知识

10、迁移到现实生活的情感教育中。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六、说板书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构成部分。爬天都峰一文的板书设计清晰、简洁,图文并茂,很直观的体现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爬天都峰高 陡奋力 终于不怕困难奋发向上七、预设、运用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享有优秀的教学服务。 2、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生动形象的画面,能协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运用多媒体的优势,营造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充足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困素,使其主体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学生对于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可根据媒体上提供的内容找到答案。例如:天都峰的特点学生就可以在多媒体中找到。3、小学语文课是一门基本课,通过词句的理解,基本知识的训练最后归宿到能力的培养上,这样的措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把钥匙,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