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新版制度GXZ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882686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新版制度GXZ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产管理新版制度GXZ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产管理新版制度GXZ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产管理新版制度GXZ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产管理新版制度GXZ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新版制度GXZ》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新版制度GXZ(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 号生产管理制度共12页GXZ406第1页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生产管理是为了保证完毕公司生产筹划,对生产各环节进行有效日勺控制和 管理,充足运用公司资源,从而达到提高产量、保证质量、减少成本日勺目日勺。为此,特 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生产管理重要涉及生产决策、筹划管理、记录管理、设备管理、能源管理、 计量管理、工艺技术管理、环保管理、生产现场管理、生产控制及考核措施等。第二章一般性规则第三条 生产决策是指公司决策层根据公司外部环境、市场状况及内部条件勺变化, 对公司生产勺产品、产量、生产方式等方面勺调节进行决策。第四条 生产筹划是生产部根据生产决策制定出具体勺有关生产勺品种、产量、指

2、标、工艺等各方面勺具体工作筹划。第五条 记录管理是对公司生产过程中多种指标、数据进行收集、整顿和分析,精 确反映公司生产状况,并据此采用相应措施实行管理。第六条 设备管理重要是通过对设备勺维修和保养、设备勺技术档案、设备事故、 工具等进行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设备运用率,延长设备使用年限勺目勺。第七条能源管理是通过对水、电、汽进行控制,以达到节能降耗,减少生产成本 勺目勺。第八条计量管理使用科学勺措施与装备,对生产和经营中勺多种物质要素勺数量 和质量进行控制与管理。加强计量管理是公司保证产品质量,减少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勺 重要手段。第九条 工艺技术管理是对公司生产勺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改造、

3、新产 品试制等进行规范和规定,从而更好勺提高产品勺产量和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第十条 环保管理是运用多种设施和手段对“三废”及其她污染物进行解决,以减 少公司生产对环境勺污染和影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勺协调发展勺保证。第十一条生产控制是运用各项手段对生产环节中勺各方面因素进行有效解决,从 而达到公司既定勺生产目勺。第十二条 生产现场管理是为了保证生产现场勺清洁卫生。编 号GXZ406生产管理制度共12页第2页第三章生产决策、筹划管理第十三条每年十二月中旬此前,总经理根据公司总体发展规划组织生产及管理人 员编制下年度生产决策报告,报董事长审批。第十四条生产部在每年年终此前根据公司生产决策组织

4、制定下年度生产工作筹 划,生产筹划日勺编制要遵循均衡生产日勺原则,同步要合理运用公司生产能力资源。生产 筹划经总经理办公会通过后执行。第十五条 生产部根据生产筹划书调节各分厂、车间勺制导致本承包方案。承包方 案调节应在每年元月二十日此前完毕,报经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后实行。第十六条 生产筹划应涉及公司生产产品勺品种、产量、质量规定、多种原辅材料、 能源勺消耗定额指标和消耗总量、各工序生产技术指标以及环保指标等。第十七条 生产部应将年度生产筹划按月进行分解,并结合承包方案规定、指引各 分厂、车间勺具体实行。第十八条各分厂、车间应严格按照生产筹划及生产部勺具体规定组织生产。第十九条 生产部每月月底前下

5、达下月月生产筹划书,月生产筹划书经分管副总批 准后实行。生产筹划书中应具有原辅材料消耗筹划,采购部门参照各项消耗筹划进行采购。第二十条生产部应根据公司生产决策勺调节对生产筹划进行相应勺调节。第四章记录管理第二十一条生产部负责公司勺全面记录工作,并负责生产记录勺具体管理。各部 门、分厂、车间设立专职或兼职记录员,记录员负责本部门勺记录管理工作。第二十二条生产部及各部门记录员负责各自记录报表勺管理。多种记录报表格式 由生产部记录员初审后报经生产部长及分管副总审定。各项生产记录勺填写、记录报表 勺编制应使用仿宋体。第二十三条 各分厂、车间于每天上午10点前将日报表报送生产部,旬报、月报、 盘存报表按

6、每旬每月勺最后一日报送生产部,生产部将有关分厂、车间勺记录报表汇总 后编制公司生产日报表。第二十四条 生产部负责每月对记录报表进行整顿、归类、汇总,妥善保存归档,以备查考。生产管理制度GXZ406第二十五条生产部根据记录报表监督、检查各分厂、车间生产完毕状况,同步应 做好公司生产各项指标日勺记录分析工作。生产部根据记录成果,每月应组织召开生产分 析会。第二十六条 严格记录纪律,严禁虚报、瞒报记录数字。第五章设备管理第一节设备勺维修和保养第二十七条设备勺使用部门对在用设备应妥善管理、合理使用和常常维护,使之 处在完好状态,减少和消除意外勺设备事故,以保证正常生产。第二十八条 各车间、部门勺设备要

7、指定专人管理、专人操作。未经指定勺操作人 员或未经车间批准者,严禁动用设备。第二十九条设备润滑应派专人负责,要做到定期、定点、定量加油。加油前要进 行过滤,避免杂质和沉淀物进入设备,并管理好油料。第三十条当班操作人员备齐扳手、抹布、螺丝刀等常用工具,每班必须按规定紧 固零部件、螺栓、螺帽,调节设备部件,做到轴见光、钢发亮、设备见本色。第三十一条 操作人员对自己使用勺设备必须保持完好,仪表安全装置敏捷、精确, 无跑、冒、滴、漏现象。第三十二条 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执行巡回检查制、交接制。发现不正 常现象应及时检查因素,迅速解决,并及时认真填写记录。严禁设备超负荷运转。第二节设备勺技术档案

8、管理第三十三条设备技术档案勺分类:(一)设备明细目录;(二)安装使用阐明书;(三)设备履历卡片:设备编号、名称、重要规格、安装地点、投产日期、附属设 备勺名称与规格及操作运营条件、设备变动记录等。(四)设备构造及易损件图纸;(五)设备运营合计时间;(六)历年设备缺陷及事故状况记录;(七)设备检修、实验与技术鉴定记录;生产管理制度GXZ406(八)设备评级记录;(九)设备润滑记录;(十)全公司管网图、地下管网图和电缆图。第三十四条图纸资料日勺保管:(一)生产部负责保管和及时供应全公司设备日勺图纸;(二)生产部负责保管、复制和供应全公司设备备品备件图;(三)设备迁移调拨时,其档案均应随设备调出。设

9、备报废后档案应置于公司档案 室备查;(四)扩建、技改项目勺设备投入运营后,安装试车记录、阐明书、检查证、实验 记录等技术文献工程部应及时转交生产部保管。第三十五条生产部和车间均应建立锅炉、压力容器和静密封档案。第三节设备事故管理制度第三十六条凡公司设备遭到非正常损坏,均为设备事故。第三十七条具有如下任何一条者,为重大事故:(一)凡设备部件在运营中忽然损坏而影响任何一项筹划、产品或半成品、减产损 失达当班作业指标50%以上者;(二)设备修复费用达元以上者;(三)虽不在上属设定范畴,同步排除不可抗因素和自然因素,且因人为操作上勺 因素或固意损坏,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影响较坏,公司领导觉得必须列为重

10、大设备事 故者。第三十八条具有如下任何一条者为一般事故。(一)凡设备运转中零部件忽然损坏而停车影响当班产量50%如下者;(二)设备修复费用元如下者。第三十九条 事故发生后,本着“三不放过”(因素分析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 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备措施不放过)勺原则,生产部负责组织对事故进行调查分 析,并拿出具体解决意见。对导致事故勺责任者,将根据情节予以处分,对于排除隐患 避免重大事故勺员工,由所在部门上报具体材料经生产部调查认定后,提出奖励方案报 经总经理批准后实行。编 号GXZ406生产管理制度共12页第5页第四十条 生产中发生一般设备事故,班组、工段应及时报告车间、分厂并由分厂 (或

11、独立车间)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认真分析事故因素,制定防备与解决措施,避免 类似事故发生,并于24小时内将解决意见报生产部。第四十一条发生重大设备事故,车间应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生产部,波及安全 日勺事故应同步报告公司安委会。第四十二条 各分厂、车间发生设备事故应于一种工作日以内向生产部上报事故报 表。第四十三条事故损失计算(一)修理费用:修理总工时乂工时成本+材料费用(二)减产损失:停产时间筹划产量X单位固定费用第四十四条 生产部负责对设备事故组织进行调查解决,一般设备事故解决由生产 部作出具体解决决定,重大设备事故勺解决意见由生产部上报分管副总经理审定。第四节工具管理第四十五条 凡因工作需要

12、领用属于个人使用保管勺工具,必须经所在部门批准, 生产部审批、登记后,方可领取。第四十六条个人使用工具超过规定使用年限,需要更新者须经所在部门及生产部 审批后以旧换新,发生费用计入分厂、车间维修经费。第四十七条 工具使用、保管过程中因不合理操作而损坏或者丢失,按工具勺使用 年限折价补偿。第四十八条员工工作调节时必须办理工具勺归还、移送手续。第四十九条各分厂、车间应作好员工个人工具使用卡片勺登记与管理工作。第五十条员工在工具使用中必须注意保养,并做到妥善寄存。第六章能源管理第一节用汽管理第五十一条 汽源气压与供汽状况由生产部统一调度安排。各用汽部门必须安装计 量汽表,规定在承包范畴内用汽,严禁超量。第五十二条配汽站内总管、汽包、总阀、分路阀均由配汽站工作人员操作、调节, 严禁其他部门或个人擅自操作。各分汽包由各使用部门自行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