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水处理工艺的调试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8820350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水处理工艺的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各种水处理工艺的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各种水处理工艺的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各种水处理工艺的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各种水处理工艺的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种水处理工艺的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水处理工艺的调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调试前准备工作:确保池体无漏水,设备无故障,管线畅通,阀门启闭自如。 一、 水解酸化调试工序1、投泥、进水:(1) 投加厌氧污泥,投加的污泥量为 3050kg/m3 (污泥按95%含水率算),水解酸 化池的有效池容为:710m3至少需要污泥22吨,投加污泥后注入部分稀释后的生产废 水,内循环 34 天再进水。适当投加营养物质,提高污泥活性,可添加家畜粪便作为营 养物质。(2) 先注入池体约三分之二的清水,然后注入少量生产废水(保证混合废水的COD 不能太高)。( 3)进水水量控制在设计进水的 20% 30%左右,随后逐步增加进水量。生产废水水 量为2000m3/d时,COD=13000 mg/

2、L需稀释至COD=2004000 mg/L,则生产废水水量 定为310m3/d,加清水至进水量为2000m3/d左右。若容积负荷太高,可减少生产废水进 水量。2、PH测定该混合废水的PH并记录,投加石灰调节废水PH至68, PH值用精密PH试纸测 试即可。3、COD测定该混合废水的COD并记录,及时调整进水量,控制好容积负荷。4、DO兼氧环境,DO在,可用便携式溶解氧仪测试。废水作跌水流入,从而达到自然充 氧的目的。5、排泥池内安装 1#和 2#污泥泵, 1#和 2#污泥泵均为每天开启 1 次(也可监测沉降比决定是 否需要排泥),每次15-30min,若污泥量很大,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污泥泵的开

3、启时间或 缩短开启周期,反之亦然。6、挂膜定期检查池内填料挂膜情况, 是否有堵塞等,及时清理。还需注意当系统停止运行时,要始终保持池内水位没过填料层,以免填料被暴晒老化,更严重的是微生物死亡,填料 结块硬化。7、监测项目:COD PH DO沉降比。6、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PH过高或过低 增加或减少碱量(2) COD高一一降低生产废水进水量( 3)挂膜不好容积负荷太大,降低生产废水进水量二、斜管沉淀池调试工序:1 、进水:水解调节池出水自流入斜管沉淀池2、加药工序:沉淀池前端小格内加 PAC PAM二者结合,絮凝与助凝并存,投加量 由处理水量、水质而定。加碱调整 pH值到范围内,

4、根据水解调节池出水 pH值调整加 药量,配药在罐旁边的旧池中进行。3、 排泥:根据污泥产量及贮泥时间及时排出污泥,一般存泥时间为2-4 小时,池内 安装3#污泥泵,3#亏泥泵每4h开启1次,每次15-30min,若污泥量很大,可根据实际 情况延长污泥泵的开启时间或缩短开启周期,反之亦然;沉淀池污泥排放量可根据污泥 沉降比、混合液污泥浓度及沉淀池泥面高度确定。 定时巡视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如出水浊 度、泥面高度(沉淀池上清液的厚度一般为米左右) 、沉淀的悬浮物状态、水面浮泥或浮 渣情况等,检查各管道附件、排泥装置是否正常,各堰出流是否均匀,堰口是否严重堵 塞,及时清理出水堰及出水槽内截留杂物及漂浮物

5、。4、监测项目:COD PH沉降比,浊度。5、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PH过高或过低 增加或减少碱量(2) COD高一一降低生产废水进水量(3) 出水不清增加絮凝剂的量( 4)斜管堵塞干池后,可用高压水枪冲洗( 5)污泥上浮可能是斜管堵塞造成污泥堆积,增加排泥时间( 6)微生物在斜管上挂膜定时清理三、UASB反应器调试工序:1、投加接种污泥:(1)种泥:最好直接使用颗粒污泥, 当没有现成的污泥时 , 应用最多的是污水处理厂 污泥池的消化污泥。没有消化污泥和颗粒污泥时,化粪池污泥、新鲜牛粪、猪粪及其它 家畜粪便都可利用作菌种,也可用腐败污泥和鱼塘底泥作接种污泥,但启动周期较长。(2)

6、 投加量:填充量约占反应器有效容积的20% 50% (污泥接种浓度不低于 10Kg VSS/m 3),但填充量不大于反应器有效容积的 60%(3)投加方法 : 投加前用滤网过滤 ,防止无机污泥、砂以及不可消化的其它物进入厌氧反应器内,将含固80%勺接种污泥加水搅拌后,用污泥泵均匀的输入到UASB反应池各布泥点。2、进水:(1)集水池出水由1#污水提升泵提升到UASB反应罐;集水池差不多满时即可开启 1#污水提升泵进水,1#污水提升泵开启之前先确保已开启 29#进水分区控制阀和1#进 水总阀,后启动 1#污水提升泵, 1#污水提升泵正常 24h 运行,遇无来水或检修等情况必 须关闭水泵,关闭步骤

7、为先关闭 1#污水提升泵后关 1#进水阀即可, 29#进水分区控制 阀不用关;来水正常后按上述步骤开启水泵即可。( 2)接种污泥启动启动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根据污泥负荷可以算出进水量,公式如下:式中Ns -污泥负荷,kgCOD(BOD)/(kg污泥.d);Q -每天进水质量,m3/d; S-COD(BOD)浓度,mg/L; V -厌氧(好氧)池有效容积,m3; X -投加污 泥浓度, mg/L。1)、起始阶段 反应池负荷从 3 d 或污泥负荷 开始。进入厌氧池消化降解废水的混 合液浓度不大于COD5000mg/L并按要求控制进水,最低的COD负荷为1000mg/L,进液 浓度不符合应进行稀释

8、。将进水稀释至 COC为2000mg/L左右(可用其他废水稀释),若进 反应器的流量为2000m3/d(稀释后水量),则需COD为13000mg/L的原水量为310m3/d左 右。 进液时不要刻意严格控制所有工艺参数,但应特别注意乙酸浓度,应保持在 1000mg/L 以下。进液采用间断冲击形式,即每 34 小时一次,每次 5-10min ,之后逐 步减断间隔时间至1小时,每次进液时间逐步增长 2030min。起始阶段,进水间隔时 间过长时,则应每隔 1 小时开动泵对污泥搅拌一次,每次 35min。2)、启动第二阶段 当反应器容积负荷上升到 2-5kgCOD/m 3 d 时,这一阶段洗出污 泥量

9、增大,颗粒污泥开始产生。一般讲,从第一段到第二段要 40d 时间,此时容积负荷大约为设计负荷的 50%。3)、启动的第三阶段 从容积负荷 50%上升到 100%,采用逐步增加进料数量和缩短进 料间断时间来实现。衡量能否获进料量和缩短进料时间的化验指标定控制发挥性脂肪酸 VFA 不大于 500mg/L ,当 VFA 超过 500-1000mg/L ,厌氧反应器呈现酸化状态,超过 1000mg/L 则表明已经酸化,需立即采取措施停止进料,进行菌种驯化。一般来讲第二段 到第三段也需 30-40d 时间。4)、启动的要点1 启动一定要逐步进行, 留有充裕的时间, 并不能期望很短时间进入加料运行达到厌

10、氧降解的目标。因为启动实际上是使细菌从休眠状态恢复,即活化的过程。启动中细菌 选择、驯化、增殖过程都在进行,原厌氧污泥中浓度较低的甲烷菌的增长速度相对于产 酸菌要慢的多。因此,这时负荷一般不能高,时间不能短,每次进料要少,间隔时间要 长。2混合进液浓度一定要控制在较低水平,一般 COD浓度为1000-5000mg/L,当超过 5000mg/L,应进行出水循环和加水稀释至要求。3若混合液中亚硫酸盐浓度大于 200mg/L 时,则亦应稀释至 100mg/L 以下才能进液。4负荷增加操作方式:启动初期容积负荷可从 3d开始,当生物降解能力达到80% 以上时,再逐步加大。若最低负荷进料,厌氧过程仍不正

11、常 COD 不能消化,则进料间断 时间应延长24h或2-3d ,检查消化降解的主要指标测量 VFA浓度,启动阶段VFA应保 持在 3mmoL/L 以下。 5 当容积负荷提高到 m 3 d 后,每次进料负荷可增大,但最大不 超过20%,只有当进料增大,而 VFA浓度且维持不变,或仍维持在 3mmoL/L水平时, 进料量才能不断增大进液间隔才能不断减少。3、排泥:安装有排泥阀,UAS护生的污泥比较少,实际运行时污泥浓度高了则需排 泥。4、PH用精密PH试纸测进水(集水池中取水)和出水(ABR1水口取)的PH值。厌 氧水解酸化工艺,对 PH 要求范围较松,即产酸菌的 PH 应控制 4-7 范围内;完

12、全厌氧 反应则应严格控制PH,即产甲烷反应控制范围最佳范围为。5、 营养物:厌氧反应池营养物比例为 C:N=(350-500):5:1 。N源为尿素,P源为磷酸 钠或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6、监测项目:COD PH VFA沉降比7、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水质酸化产酸菌过多,增加碱量,调整PH值在适度范围内,还要随时监测PH值并记录。(2)污泥负荷提不上去污泥不够、颗粒污泥没有形成、污泥产甲烷活性不足、 每次进泥量过大间断时间短。增加种污或提高污泥产量、减少污泥负荷、减少每次进泥 量加大进泥间隔、温度变化幅度太大,不利提高效率。(3)反应器过负荷反应器中污泥量不足或者污泥产甲烷活性不

13、足,低负荷;提 高污泥量增加种泥量或促进污泥生产; 适当减少污泥洗出减少污泥负荷, 增加污泥活性。(4)污泥生长过于缓慢营养不足或者污泥负荷太低造成的,增加进液营养与微 量元素浓度或者增加反应器负荷。(5)长期培养不出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往反应器内投加活性炭等吸附剂,促进 污泥颗粒化。(6)污泥洗出调试初期出水带漂泥可能是反应器内细小的絮状污泥流出,不影 响反应器的调试,但若中后期仍出水含大量漂泥甚至出现颗粒污泥洗出,则要增加增大 污泥负荷,或者采用预酸化(沉淀或化学絮凝)去除蛋白质与脂肪。(7)污泥产甲烷活性不足温度不够、产酸菌生长过快、营养或微量元素不足、无机物Ca2+引起沉淀引起。提高温度

14、、控制产酸菌生长条件(产酸菌需要偏酸一点的pHo 维持一定的pH,防止了在传统厌氧消化过程中局部酸化区域的形成)、增加营养物和微量四、ABR 调试工序:1投泥:将在UASB培养好的颗粒污泥直接泵入 ABR中,减少污泥驯化时间。2、进水:UASB反应器出水通过溢流堰、出水管重力流入 ABR反应池。3、排泥:池内安装4#和5#污泥泵,ABR产生的污泥比较少,实际运行时污泥浓度高 了则需排泥。4、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 1)填料长期不挂膜如果填料没有很好的挂膜 但是出水效果达到要求可以不予理会,但若影响出水水质,应通过投加活性炭、粉煤灰 等促进挂膜或增加进水的有机负荷等方法。5、监测项目:

15、COD PH VFA沉降比五、SBR调试工序1投泥:(1)投加量:根据反应器有效容积及污泥浓度(一般34g/L)计算所需接种污泥总量。SBR池有三格,每格有效池容为:910m3接种污泥含水率为97%计, 需外拉污泥量为 273360 m3每池接种 91 120 mj(910m33g/L) - (1-97%=91m3。2)投加方法:用泵泵入池中2、 进水:先注入三分之二的清水,后加少量生产废水(保证混合后的COD不超过 500mg/l),开启曝气系统,闷曝24天,闷曝期间加白糖作为营养物,目的是提高COD 提高污泥活性,便于微生物的生长。闷曝后进水,进水量控制在设计进水的 20%30% 随后逐步增加进水量。3、PH测定该混合废水的PH并记录,用精密PH试纸测试即可,调节控制 PH值在 6-8 范围内。4、 DO好氧环境,调节曝气系统,DO控制在24范围内。出口的DO浓度控制在I 左右。5、 营养物:好氧反应池营养物比例为 B:N=100:5:1。N源为尿素,P源为磷酸钠或磷 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在调试期间也可以加面粉提高污泥活性,投加面粉前要用热水 充分搅拌。6、排泥:每天做沉降比,根据沉降比决定是否要排泥。7、SBR也分池分阶段按时间顺序运行,各池各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