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各章详细课件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8819445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各章详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自考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各章详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自考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各章详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自考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各章详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自考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各章详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各章详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各章详细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11章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管理1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 11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意义l 电子政务系统: P233 是指基于Internet技术,面向政府机构的流程优化和服务扩展的人机交互的综合信息系统。l 电子政务系统的规划: P233 就是将政府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转化为电子政务系统目标、发展战略和基本技术实现方式的过程。l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特点和要求:P233 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变革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和要求。l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大致环节: P233 理解政府使命目标; 政府如何完成使命; 技术如何支持政府目标实现; 系统架构技术方式; 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并归纳为:

2、政府使命(上述的、); 系统目标(上述的);实现方式(上述的、)。12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7个)1以公众需要为目标 P233-P234 电子政务系统的第一要旨就是体现和符合电子政务的基本目的,使政府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这是电子政务规划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2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P234l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基本目的: P234 是通过网络等技术手段建立一个信息互通、信息共享、高效有序、服务优质的新型政府机制。l 整体规划: P234 就是通过制定统一的发展政策,确立统一的建设发展规划,建立和实施统一的信息化相关标准,规划统一的总体结构和建设进程,布局和集中构建重要的信息资源库

3、,进而达到通过信息技术来消除信息不对称,使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通过信息互通、共享和智能化,使延迟型政府向实时型政府转变。l 为何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P234 政府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具有结构复杂、投资风险大、建设周期长,因此,必须遵循总体规划、小步快走、分步实施的战略原则,才能既不使系统建设成为信息孤岛,也有利于降低投资风险,发挥投资效益。同时,使电子政务有利于调整和适应政府和社会的文化传统。3以信息资源规划为先导l 电子政务系统的实质: P234 是信息资源的加工和利用系统。l 信息资源: P234 是一个涵义广泛的概念,既包括电子政务系统中一个公告、一份文件这样的数据实

4、体,也包括经过数据分类、挖掘后提取出的信息,还包括信息关联处理、逻辑判断后形成的决策知识。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要使政务系统成为增值的系统,通过信息资源在系统内有效地流转,使电子政务系统成为增值系统。4以标准化为基础尺度 P235l 原因: 由于电子政务建设是规模庞大、结构复杂、联系广泛、投资巨大、周期漫长的系统工程,在电子政务系统规划时,必须以规范化和标准化作为发展电子政务的基本规划尺度。l 内容: 对政务数据、文档、公文的形式与格式,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管理信息的种类内容、形式进行标准化; 政府业务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 电子政务共性职能模块(如人事、财务、文档等)的标准化。5规划要确立正确的

5、发展方向 P235l 发展的不同阶段: 起步阶段:政府信息网上发布。 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阶段:政府主动,用户被动。 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阶段。 网上事务处理阶段。6规划要确定发展优先级 P235从服务公众的基本目标出发,注重社会效益,规划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优先级。如:可以优先考虑发展面向社会公众的各种服务系统,如社会治安系统、社会保险系统、劳动就业系统、医疗保险系统、公共教育和文化系统、环境保护和环境信息系统;可以优先发展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促进经济与技术合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涉及广大市民与企业加快申请申报事务办理的项目等。7系统安全是规划的基本要素 P236l 原因:系统安全是电子政务有效运行

6、的保障,因此,安全也是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基本要素。l 系统安全体系:要从安全机制、安全服务与安全管理等多方位,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以及安全制度等多层面,规划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体系。2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21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原则(1)实用性。 P236 以完成相关行政机关办公工作的业务需求为首要目标,避免“贪大求全,盲目建设”。(2)先进性。 P236 所采用的网络和信息化技术应是国际公认的主流技术,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保证该网络中各系统互连的方便性。(3)可靠性。 P236 系统的设计必须在投资可接受的条件下,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选型以及厂商的技术服务和维修响应能力等方面综合

7、考虑,以确保系统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4)安全性。 P236系统应采用多种系统容错手段和防攻击手段:主要设备采用双机容错或镜像备份工作方式,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在内网和外网处均采用防火墙技术,隔离非法的网络访问,确保整个系统不受黑客攻击;使用多级权限系统,给领导、系统管理员、应用管理员、一般办公人员进行精确的权限分配,保证重要资料的安全性。(5)扩展性。 P237 科学的设计思想应着眼于目前的应用系统及现有的技术,并考虑以最小的代价来适应网络技术的不断的发展,使现有系统能够与需求同步增长,使系统规模在急剧扩展时亦不需要重新进行系统规划与设计,充分保护当前的投资。(6)经济性。 P237 根

8、据目前的应用及将来的发展确定网络连接手段,所采用的软硬件平台均挑选能满足当前需要,并具有较高性能价格比的产品。(7)易用性。 P237 在系统设计中要求系统架构易于理解,系统界面简单实用,系统功能强大,系统管理方便简洁,系统维护自动容易。(8)规范性。 P237 各级管理信息系统应保持统一业务、统一功能、统一标准、统一界面;办公业务流程、业务功能以及业务岗位职责应遵循统一的规范。22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框架1电子政务的网络体系l 网络环境分类(3类):P237 政务内网:服务于政府机构的日常电子化办公,实现包括公文收发、会议管理、人员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 政务专网:实现政府内部上下级单

9、位之间的垂直互连。按照政务业务可划分为各种办公业务资源网。 公众服务网: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横向互连,为政府对社会所实施的各种管理与大量的公共服务提供平台。l 网络平台包括的层面:(1)网络基础实施支撑体系(五层):P237-P238 底层由计算机和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光纤等网络硬件组成,主要依托国家基础电信网络进行建设; 操作系统; 数据服务、数据资源、Web服务; 中间件; 系统管理、安全管理、负载均衡、站点管理等。(2)电子政务安全支撑体系(3个部分) P238 网络信任域基础实施; 国家公钥基础实施PKI,包括信任服务体系(CA认证)和密钥管理中心; 授权管理基础设施PMI及可信时

10、间戳服务和安全保密管理系统等。(3)电子政务标准化支撑体系(6个部分) P238 总体标准(电子政务总体性、框架性、基础性的标准和规范); 应用标准(数据元、代码、电子公文格式及流程控制标准); 应用支持标准; 信息安全标准; 网络基础实施标准; 管理标准。l 网络应具有的特性(5个):P238 能提供完全协同的应用环境和信息交互; 应是一个先进和开放式的技术平台; 要有严格的安全体系和权限设置; 体系中的门户网络应能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提供的服务应高度灵活和可定制。2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体系l 信息资源体系的构成: P238 围绕信息资源的所有建设工作、管理工作的有机整体。l 政府信

11、息资源的内容(5方面):P238 政府决策信息,如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条例、决策咨询、战略发展研究报告和阶段性的总体规划等。 为社会服务的信息,如国际国内重大政治新闻、经济运行分析、热点透视、科技与人才信息等。 个政府组成部门的工作职能、各种公文、会议情况、总结报告、记录数据、办公文件、机关行政管理信息、经验介绍、驻外办事处工作流信息、政府间交流信息。 政府部门的各类资源要素储备和分布状况,行政组织及人力资源调配预案,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数据库。 不断收集城市规划与发展的思想库以及城市发展和政府行政的历史沿革等信息。3电子政务的应用体系l 应用体系的层次(3层): P239(1)基础数据中

12、间件层: 在应用系统中主要起着异构系统的整合、通信可靠性保障及提高应用系统运行效率等作用。(2)基础应用组件平台层: 是基于当前分布式多层架构和组件技术构建的,组件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提供了标准化模块;组件平台就是这种成熟的标准化模块的集合。(3)业务应用系统层: 是直接面向政府机构、面向服务对象、面向应用领域的工作系统。业务系统构成了电子政务应用体系的主体。l 应用体系的五类应用模式(5个):P239 电子政务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电子政务的政府门户网站。 电子政务的公众服务系统。 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电子政务的智能化分析与辅助决策系统。4电子政务的安全体系l 安全体系采用的方针: P

13、239采用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多种手段并用。通过物理隔离、逻辑隔离、 数据加密、防火墙、系统安全加固、入侵监测与漏洞扫描、身份认证与授权、规章制度建设等管理手段的综合运用。l 安全体系结构设计包括(6方面):P239 网络域的控制和安全数据交换; 信息传递过程中加密;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基础安全体系的建立; 可信时间源的获取; 数据备份与容灾。23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方案 P239-P240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应包括的内容(6方面):(1)完善的组织机构。 P239-P240 成立由管理人员、技术专家在内的系统建设领导小组。组成由技术雄厚、人员稳定的开发队伍和有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相结

14、合的工作小组。(2)确定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 P240l 总体目标:优化政府管理工作的各核心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管理,综合协调与服务的职能。l 具体实施:可分为内部建设、政府上网、政务上网、网间互连等几个阶段进行。(3)进行系统总体设计,确定开发应用标准和规范。P240结合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和应用的特点,综合考虑网络体系、支撑安全体系、应用体系等组成部分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要建立各子系统所必须依据的统一技术规范、应用平台、指标体系、信息代码、运行管理制度等。(4)构建基本支撑体系。 P240 选用TCP/IP网络作为低层通信网,利用IPSEC或其他安全协议构建安全通信通路。 构建安全体系。综合了安全检测、实体安全、运行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公共秩序和人员管理等安全法规的规定。有效的稽查制度和事故应变制度也是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定系统可靠性方案,如备份、防病毒、复杂系统的容错和应急体系等。(5)构建应用体系。 P240l 步骤(4步): 熟悉机关工作规则、明确用户需求和划清业务流程,确定每个节点进入、流出的信息与正常工作的运转情况一致; 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