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细胞呼吸专项培优集训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8818686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细胞呼吸专项培优集训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 细胞呼吸专项培优集训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 细胞呼吸专项培优集训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 细胞呼吸专项培优集训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 细胞呼吸专项培优集训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细胞呼吸专项培优集训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细胞呼吸专项培优集训 新人教版必修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 细胞呼吸专项培优集训 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xx兰州高一检测)下图是某同学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种子。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设置A装置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CO2,确保实验的科学性B.该装置一定要放在黑暗的环境中,避免光下种子光合作用的干扰C.温度会影响细胞呼吸强度,所以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D.C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种子进行细胞呼吸产生了CO2的缘故【解析】选B。A瓶中NaOH溶液可以吸收掉空气中的CO2,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所以C中使石灰水变混浊的CO2来自于B中种子的有氧呼吸;

2、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呼吸的强度。2.(xx佛山高一检测)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A.酒精+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C.H+O2H2O,线粒体内膜D.H2OO2+H,类囊体薄膜【解析】选C。巴斯德效应是指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为有氧呼吸。O2参与的反应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上。3.关于人体有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释放的能量相差不大,场所也相同B.生物有氧呼吸过

3、程全部在线粒体中进行C.只有有氧呼吸才能释放二氧化碳D.氧参与了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反应【解析】选D。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释放的能量相差不大,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二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生物体有氧呼吸主要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酒精发酵也释放CO2;氧气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H结合形成水。4.(xx大庆高一检测)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两层膜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C.高等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D.种子库中贮存的风干种子不进行细胞呼吸【解析】选A。有氧呼吸中第一阶段的产物丙酮酸可

4、以通过线粒体的两层膜;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酒精发酵都能产生CO2,所以不能把CO2作为区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依据;高等植物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但无氧呼吸不能长期进行;种子在风干后贮存时会降低细胞呼吸强度,活的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5.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有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B.乙试管中产生少量H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解析】选C。上清液含有细胞质基

5、质,只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物为丙酮酸;沉淀物中含有的是线粒体,由于加入的原料是葡萄糖,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所以不会发生反应;未曾分离的匀浆中既有细胞质基质也有线粒体,能将葡萄糖充分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产生大量ATP。【延伸探究】(1)若将葡萄糖溶液更换为丙酮酸溶液,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分别会产生哪些产物?提示:甲试管不发生反应,乙和丙试管中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2)若将本题题干中三支试管放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中,它们的产物分别有哪些?提示:甲和丙试管的产物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乙试管不发生反应。6.(xx成都高一检测)人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同之处有()都有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阶段所需的酶基

6、本相同都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都产生CO2都产生了HA.B.C.D.【解析】选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是相同的,都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此过程所需的酶是相同的;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与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所需的酶是不同的;无氧呼吸的乳酸发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产生H。【误区警示】本题中容易忽视了题干中是以人为例,而错选B选项,认为成酒精发酵也产生二氧化碳。7.(xx深圳高一检测)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分三组实验: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小;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

7、耗量又较大。下列叙述中与实验结果不符合的是()A.有氧呼吸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第二、三阶段B.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C.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线粒体内不能分解葡萄糖D.水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解析】选D。对比说明线粒体能分解丙酮酸,而不能分解葡萄糖;对比说明细胞质基质能把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而线粒体内不能分解葡萄糖;水不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8.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下图所示,在氧浓度为c时()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2/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C.1/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D.酵母菌停止发酵【解析】选

8、B。在c点时既产生酒精又产生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的量多于酒精的量,所以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由于无氧呼吸中酒精的产生量和CO2的产生量是相等的,所以比酒精摩尔数多出的二氧化碳是来自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6 mol,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9 mol,对应消耗的葡萄糖的量分别为3 mol和1.5 mol,所以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方法规律】利用好细胞呼吸中的两个相等(1)有氧呼吸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氧气的吸收量。(2)无氧呼吸中酒精的产生量=二氧化碳的释放量。(3)利用上述关系进行计算:若已知酒精产生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二氧化碳释放量-酒精的产生量=有氧呼吸二氧化碳的释

9、放量;若已知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氧气的吸收量=无氧呼吸二氧化碳的释放量。9.(能力挑战题)(xx荆州高一检测)恒温条件下,测得某密闭容器中苹果细胞呼吸强度(用CO2的释放量来表示)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温度下,苹果只进行无氧呼吸时释放的CO2比只进行有氧呼吸时多B.氧气浓度为6%时,苹果只进行有氧呼吸C.氧气浓度大于18%后,氧气不再是有氧呼吸的限制因素D.随氧气浓度的增加,CO2的释放量先减少,后增加,最后趋于稳定【解题关键】解答本题明确两点:(1)当氧气浓度为0时,二氧化碳的释放来自于无氧呼吸。(2)当CO2释放量不再随氧气浓度

10、改变时,此时只进行有氧呼吸。【解析】选B。图中表示的是氧气浓度与细胞呼吸释放CO2的关系,当氧气浓度为0时,释放的二氧化碳只来自无氧呼吸;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当氧气浓度达到18%后,二氧化碳的释放不再受氧气浓度影响,说明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氧气浓度为0和18%相比,氧气浓度为0时放出的二氧化碳更多。10.(xx吉林高一检测)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ATPB.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C.人剧烈运动时,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既有H的产生,也有H的消耗D.人剧烈运动时,肌细胞分解葡萄糖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体积比大于1

11、【解析】选D。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能量,产生少量的ATP;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人剧烈运动时,进行无氧呼吸,细胞质基质产生的H在第二阶段用于丙酮酸的还原;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不会产生CO2,所以CO2的释放与消耗氧气的体积比等于1。11.下面是人体细胞内常见的两种生理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过程1: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过程2:C6H12O62C3H6O3(乳酸)+能量A.过程1只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B.过程1的CO2中的O来自C6H12O6和O2C.过程2与过程1完全不同D.人体内葡萄糖的最终来源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解析】选D。过程1为有氧呼吸

12、过程,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CO2中的O来自C6H12O6和H2O;过程2和过程1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人体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因此,体内的葡萄糖最终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12.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多选)()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D.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也都能释放能量【解析】选C、D。蛔虫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也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水果应该贮藏在低氧的环境中,才能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释放能量。二、

13、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13.(18分)(xx哈尔滨高一检测)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1)在外界氧浓度为10%以下时,该器官的细胞呼吸方式是 。(2)无氧呼吸强度与氧浓度之间的关系是。(3)上线与下线相交于C点,对于B、C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有(多选)()A.C点时,植物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B.C点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被完全抑制C.B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D.B点时,植物呼吸强度最弱(4)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 。(5)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的释放量相对值为0.6,而O2的吸收量相对值

14、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倍。(6)写出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反应式: 。【解析】(1)有氧呼吸中消耗O2量与释放CO2量是相同的,当释放二氧化碳的量大于氧气的吸收量时,多出的二氧化碳来自于无氧呼吸。(2)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的强度会降低。(3)图中C点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也就是无氧呼吸停止的位置;B点是释放CO2最少的位置,也就是整个植物细胞呼吸最弱的时候。(4)如图中:AOEC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细胞呼吸释放CO2的总量,由于有氧呼吸中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所以OCE所围成的面积表示有氧呼吸释放CO2的总量,AOC表示无氧呼吸释放CO2的总量。(5)有氧呼吸中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所以来自于无氧呼吸的CO2量是0.6-0.4=0.2。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有氧呼吸无氧呼吸=23。(6)酵母菌既进行了有氧呼吸又进行了酒精发酵。答案:(1)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同时存在(2)无氧呼吸强度随氧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弱(3)B、D(4)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5)1.5(6)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实验探究】14.(22分)(能力挑战题)下图是一种可测定呼吸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