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节 氨铵盐练习 新人教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8811668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节 氨铵盐练习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节 氨铵盐练习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节 氨铵盐练习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节 氨铵盐练习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节 氨铵盐练习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节 氨铵盐练习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纲版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节 氨铵盐练习 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氮族元素第二节 氨铵盐1.(2010改编题)X是一种白色晶体,它与浓NaOH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Y。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Y,按下图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蓝色喷泉。X与浓硫酸反应,放出无色气体Z。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Z,仍按右图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红色喷泉。X的化学式是 ()A.NH4HS B.NH4HCO3 C.NH4ClO D.NH4Cl答案:D2.(2010改编题)如图所示,在一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有一悬浮的小球,当向烧杯中加入(或通入)下列物质后,小球沉到水底的是 ()A.SO2 B.NH3 C.浓的NH4Cl(aq) D.NO2解析:小球开始能悬浮

2、于蒸馏水中,说明小球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通入某物质后小球沉到水底,说明小球的密度比溶液的密度大,即通入某物质形成的溶液的密度比水的小,只有氨气或乙醇。答案:B3.(2010福州市五校期中统考题)将a L NH3通过灼热的装有铁触媒的硬质玻璃管后,气体体积变为b L(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b L 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是 ()A. B. C. D.解析:2NH3N23H2,每有1 L NH3分解,气体体积就增大1 L,现增大了(ba) L,那么就有(ba) L NH3分解,剩余的NH3为(2ab) L,则NH3的体积分数为。答案:C4.(2010改编题)下列事实可证明NH3H2O是弱碱

3、的是 ()A.氯化铵受热易分解B.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C.常温下,0.1 mol/L氯化铵溶液的pH约为5D.氨水能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解析:只要能证明NH3H2O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即可说明NH3H2O是弱电解质。选项A,铵盐受热易分解是铵盐的性质,与NH3H2O溶液中是否存在电离平衡无关。选项B,任何碱性溶液都可使酚酞试液变红。选项C,0.1 mol/L氯化铵溶液的pH约为5,说明溶液中存在NH4H2ONH3H2OH水解平衡,反过来即可证明NH3H2O溶液存在电离平衡。选项D,可溶性碱都可以和FeCl2溶液反应生成Fe(OH)2沉淀。答案:C5.(2010沈阳市八校期中统考题)

4、据新华社报道,2009年6月16日某地一辆载有硝酸铵的列车与另一辆列车相撞导致电线短路继而引发剧烈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硝酸铵受撞击或高温发生爆炸的反应为aNH4NO3=bO2cN2dH2O,下列关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a1 Bb2 Cc3 Dd4解析:根据反应,aNH4NO3=bO2cN2dH2O,由原子守恒有ca,d2a,则aNH4NO3=bO2aN22aH2O,由O原子守恒或得失电子守恒均可得a2b,由此可得d4。答案:D6.(2010模拟题)在铜的催化作用下氨气与氟气反应,得到一种类似NH3分子的极性分子M和一种铵盐N。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

5、NH3被氧化时有6 mol e转移B.M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且分子内共价键全部是极性键C.N属于离子晶体,它是还原产物D.在反应中M只是氧化产物解析:发生的反应为:4NH33F2NF33NH4F。可见1 mol NH3被氧化时,有6 mol e转移,A项叙述正确;M的分子构型类似于NH3,是三角锥形且3个“NF”键均为极性键,B项叙述正确;N是NH4F,显然属于离子晶体,且为还原产物(含有F),C项叙述正确;NF3既是氧化产物(含有)又是还原产物(含有F),D项叙述不正确。答案:D7.(2010模拟题)气体X可能含有NH3、Cl2、H2S、HBr、CO2中的一种或几种。已知X通入硝酸银溶液时产

6、生淡黄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若将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没有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气体X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溴化氢,一定含有二氧化碳 B.一定不含二氧化碳C.一定不含氨气、硫化氢 D.可能含有二氧化碳和氯气解析:淡黄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为AgBr,说明X中一定含有HBr、一定不含有H2S(Ag2S是黑色沉淀),同时也说明一定不含有NH3(HBr易与NH3化合)、Cl2(Cl2可与HBr反应);根据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不产生沉淀,不能判断CO2是否存在,因为含有HBr较多时,即使含有CO2也不会产生沉淀。答案:C8.(2010泉州市一中期中考题)某溶液与过量的NH4HCO3溶液混合加热,

7、既有气体产生,又有沉淀生成,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l、K、Cu2、SO42、HB.Ba2、NO3、SO42、Na、OHC.Fe2、K、Cl、H、NO3 D.Na、Ba2、NO3、OH、Cl解析:A项中H与HCO3会产生CO2气体,因为HCO3过量,加热时会与Cu2反应产生沉淀;B项中Ba2与SO42不能大量共存;C项Fe2与H、NO3不能大量共存;D项中OH与NH4共热可产生气体,HCO3与OH反应又可产生CO32,CO32与Ba2可生成沉淀。答案:AD9.(2010模拟题)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 mL甲气体经过下图所示系

8、列实验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A.NH3、NO2、N2 B.NH3、NO、CO2C.NH3、NO2、CO2 D.NO、CO2、N2解析:根据甲为无色气体,推断甲中不存在NO2;甲气体通过浓H2SO4后气体体积减小,说明甲中含有NH3,且V(NH3)20 mL;剩余气体通过足量Na2O2后气体变成红棕色,说明甲中存在NO和CO2,且CO2与Na2O2反应产生的O2使NO转变为NO2;由于气体通入水中时没有气体剩余,所以V(NO2)V(O2)41;根据2CO22Na2O2=2Na2CO3O2,2NOO2=2NO2,当 V(NO)V(O3)43时,V(NO)V

9、(CO2)23,所以V(NO)80 mL32 mL, V(CO2)80 mL32 mL48 mL。答案:B10.(2010西安十中期中考题)将足量NH3通入HNO3和AgNO3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NH3的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 ()解析:本题需要运用氨气与硝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知识。向混合溶液中通入氨气,氨首先与硝酸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铵,此时无沉淀生成,排除了选项B。当硝酸反应完后,继续通入的氨气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先生成沉淀,然后沉淀又逐渐溶解:NH3H2OAgNO3=AgOHNH4NO3,2NH3AgOH=OHAg(NH3)2,所以前后两个反应中消耗氨气的物质的量之比

10、是12,故选项A符合题意。答案:A11.(2010安徽师大附中月考题)如图所示“合成氨”的演示实验(夹持仪器均已省略)。在Y形管的一侧用Zn粒和稀H2SO4反应制取H2,另一侧用NaNO2固体和NH4Cl饱和溶液反应制取N2,N2和H2混合后通过还原铁粉来合成了NH3,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酚酞试液中,若酚酞试液变红,则说明产生了氨气。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和多次实验,得到了如下信息:信息一:NaNO2固体和饱和NH4Cl溶液混合加热的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NaNO2NH4Cl=NH4NO2NaClNH4NO2=NH3HNO22HNO2=N2O3H2O2NH3N2O3=2N23H2O信息二:查阅

11、资料,不同体积比的N2、H2混合气体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合成氨,使酚酞试液变红所需要的时间如下:N2和H2的体积比,51,31,11,13,15酚酞变红色所需时间/min,89,78,67,34,910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Y形管左侧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铁粉撒在石棉绒上的目的是_。(3)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认为,该实验中即使酚酞变红也不能说明N2和H2反应合成了NH3,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_ _,请你另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你的理由_。欲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选用下图中的_装置连接在原装置中的_和_ _之间。(4)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为尽快观察到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现象,应该控制N2和H2:

12、的体积比为_比较适宜;但该装置还难以实现此目的,原因是_ _。(5)实验过程中通入试管C中的气体成分有_。解析:(1)根据Y形管右侧管需加热,说明右侧管反应制取N2,左侧管反应制取H2。(2)铁粉撒在石棉绒上的目的是增大与混合气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催化效率,增大反应速率。(3)因为NH4NO2分解可产生NH3,所以不能证明N2和H2反应生成了NH3。答案:(1)Zn2H=Zn2H2(2)增大混合气体与催化剂的接触面积,使反应进行得更快(3)从分步反应可知,产生N2的过程中,有可能直接产生氨气将混合物加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酚酞试液,若试液变红,则说明理由成立,否则,说明理由不成立A B (4)13无法控制通入B中N2和H2的体积比(5)NH3、N2、H212.(2010模拟题)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仪器装置和药品进行物质性质与转化关系的探究。当将中铂丝加热至红热时,打开K阀使气流缓缓通过。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_ _。(2)写出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3)装置(烧瓶)中的现象: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