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阳中学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8804817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沫阳中学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沫阳中学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沫阳中学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沫阳中学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沫阳中学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沫阳中学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沫阳中学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沫阳中学九年级化学 教学设计备课组长: 岑运雁 主备课人:陈光辉 备课组成员: 陆祖豪 蒙泽宾 时 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班级:教学内容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 课型新授课教具学具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的合金的资料。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

2、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重难点教学重点1、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发现、认识、使用金属的历史,利用学生的生活背景,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金属制品。有目的的查阅资料,展示他们收集到的金属制品,如:铜钱、硬币、纪念章等。设置背景,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

3、突出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分别取出铁丝、铜丝、铝丝。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用力试试是否可以弯曲、折断;用小刀割一下;用铁锤锤一下;用酒精灯加热;用电池、小灯泡测试它们的导电性。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人交往的方法。通过让学生讨论,总结出金属的物理性质。让每组的学生代表说出实验和讨论的结果,其他同学补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正确表达实验结论和分析结果的能力。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和部分重要

4、金属的特性。阅读课文第23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给出讨论题: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3、为什么灯炮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会出现什么情况?4、为什么有的铁制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代表陈述讨论、交流结果,其他同学作补充。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密切的联系,得出“物质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这一重要结论。使学生学会将生活现象与学科学习有机结合的科学方法、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问:结合你在生活中看到的其他现象回答:物质的性质

5、是否是决定物质用途的唯一因素?思考、查资料、讨论及总结,独立或集体回答问题。思考后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存量、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求实态度。提问:1、我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金属是不是纯金属?2、什么是合金?常见的合金有哪些?3、合金与纯金属有什么不同呢?学生阅读课文第45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总结出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韧性强、熔点低的特性。学生带着问题分组实验,观察黄铜片和铜片、焊锡和锡的光泽和颜色;将它们互相

6、刻划、比较硬度,比较焊锡,锡、铝的熔化温度。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合金的定义、合金与金属的区别等知识。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钛和钛合金等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学生阅读课文第6页。激发学生兴趣和学好化学的决心,培养学生把知识用于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布置课后作业:了解一些新型金属,写一篇科普小论文与同学交流。知识拓展,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后反思 渗透法制教育 沫阳中学九年级化学 教学设计备课组长: 岑运雁 主备课人:陈光辉 备课组成员: 陆祖豪 蒙泽宾 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班级:教学内容第八单元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型新

7、授课教具学具镁条、铝片、铜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稀HCl、稀H2SO4、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铁钉、砂纸、火柴、试管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2、过程与方法(1) 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2) 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拔,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

8、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3) 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4)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重难点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9、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教学流程【问题导入】 展示古代金、银、铜、铁等金属制品的图片。为什么有的保留这么完整,表面没有什么改变;而有的金属表面却有这么大的改变呢?这些金属制品的“化妆师”是谁呢?【互动合作】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回忆相关反应的现象、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3Fe2O2 Fe3O4 2MgO22MgO 4Al3O22Al2O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本组的实验方案或生活实例。听讲,进一步理解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板书】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题引入】确切地说应该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偷偷在起作用。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以前学习

10、过的金属和氧气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呢?它们反应的现象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样写?【展示】镁、铁燃烧的图片【演示】将一根铜丝和金戒指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燃烧。【补充】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由此说明,金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金最不活泼。【板书】活动性:Mg、AlFeCuAu【解说】这就解答了一开始提出的问题。铁的活动性比较强,因此铁制品被腐蚀地比较严重。铜活动性较弱,被腐蚀的程度比较轻。而金的活动性弱,基本上不被腐蚀。【思考】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为什么我们通常看见铁生锈而没有看到铝生锈?在清洗铝制品时应注意些什么?学生讨论并回答:铝制品耐腐蚀是由于铝可与空气中的氧气

11、反应,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之故;若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容易把氧化铝薄膜除掉,从而起不到保护作用。【小结】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如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这也是铝的产量在短短一百多年里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的运用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过渡】很多金属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而且还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是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也可反映出金属的活泼程度。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比较镁、锌、铁、铜的活动性。【活动与探究】 将学生分成A、B两组。A组:在四支试管中分别

12、放入两小块打磨光洁的镁条、锌粒、铁片、铜片,各加入约5 mL稀盐酸,观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B组: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并比较发生的现象。分组实验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和展示探究结果】引导对信息进行处理,并获取结论。A组:Mg+2HCl=MgCl2+H2 Zn2HCl = ZnCl2H2 Fe+2HCl=FeCl2+ H2B组:Mg+H2SO4=MgSO4+H2 Zn +H2SO4= ZnSO4+ H2 Fe+ H2SO4=FeSO4 + H2【交流】(1)镁、锌、铁可与盐酸或稀硫酸反

13、应生成氢气,铜不与盐酸或者稀硫酸反应。(2)镁、锌、铁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的剧烈程度不同。镁反应最剧烈,其次是锌,然后是铁。(3)与酸反应时,能生成氢气的金属活动性强;否则,就较弱。(4)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导思】同学们,你们的观察真实可靠吗?【投影】 “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 【过渡】一些金属不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如铜和银,如何确定它们之间活动性顺序呢?要求:对铝、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1、 设计探究方案2、 预测实验现象3、 作出合理判断观看图片,对照自己的探究反思【展示】铜与硝酸银反应图片银树,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图片铜树。(若有条件,演示银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导入

14、】我们作出了这么多探究,但规律还是零碎的,请同学们将已经探究的规律归纳起来。【介绍】“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辛勤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加倍努力把我们祖先的业绩发扬光大。【设问】更多的金属活动性怎样呢?背景介绍:科学家类似于我们的探究,进行了认真的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总结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插入“Na、Ca”活动性纠正等故事)。【板书】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启迪】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氢元素?金属元素的位置与它的活动性有什么关系?位于前面的金属能否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对判断金属活动性提供了什么依据?【过渡】下面,是我们本节课探究时所发生的一些化学反应:【讨论】回忆第五单元铁钉与硫酸铜的反应猜想:可用这种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