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4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8803415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寄生虫4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体寄生虫4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体寄生虫4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体寄生虫4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体寄生虫4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寄生虫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寄生虫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答题1、简述免疫逃避及其机制。答:寄生虫与宿主长期相互适应过程中,有些寄生虫能通过各种手段逃避宿主的 有效免疫攻击,使得寄生虫感染后呈现隐性或慢性化,这种现象称免疫逃避。寄 生虫能在有免疫力的宿主体内增殖,长期存活,有多种复杂的机制,免疫逃避机 制包括;抗原变异;抗原伪装;释放可溶性抗原;改变宿主的免疫应答; 解剖位置的隔离。2、医学寄生虫的主要侵入途径有哪些?举例说明。 答:(1)经口感染大部分寄生虫都是经口感染,如动物肉中的旋毛形线虫囊包和 淡水鱼肉中的华支睾吸虫囊蚴都是经口感染。(2)直接经皮肤感染如钩虫丝状蚴和血吸虫尾蚴都经皮肤感染。(3)经医学节肢动物叮咬感染如蚊唾液腺中的疟原虫子

2、孢子,在蚊虫叮咬人时 随唾液一起注入人体。(4)接触感染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感染,如疥螨和阴道毛滴虫。(5)经胎盘先天性感染如弓形虫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造成先天性感染。3、钩虫引起人体慢性失血原因是什么?答:虫体自身吸血;钩虫吸血时,自咬附部位粘膜伤口渗出血液,其渗血量 与虫体吸血量大致相当;虫体更换吸附部位,原伤口继续渗血;虫体活动造 成组织、血管的损伤,也可引起血液流失。4、蛔虫与钩虫生活史有哪些异同点?答:相同点:寄生部位均在小肠;均有体内移行的过程,且幼虫在人体移行 时均经过肺脏;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均属土源性蠕虫。不同点:蛔虫感染阶段为感染期虫卵,钩虫感染阶段为感染期幼虫;蛔虫

3、经 口感染,钩虫经皮肤感染。5、试从形状、卵壳、蛋白质膜、卵内含物区别蛔虫受精卵与未受精卵。受精卵未受精卵形状宽椭圆形长椭圆形卵壳较厚较薄蛋白质膜较厚,粗糙不平薄,且不规则卵内含物含一个卵细胞含卵黄颗粒6、有雌、雄性蛔虫各一条,你如何通过肉眼观察区别?答:其区别点是:雌性成虫较大,尾端尖直;雄性成虫较小,尾端向腹面卷曲, 并可以看见两根可以伸缩的交合刺。7、简述蛔虫成虫的致病作用。答:蛔虫成虫的致病作用是: 1)引起消化系统症状:虫体损伤肠粘膜,导致肠 壁的炎症反应。 2)引起营养不良:蛔虫成虫以肠内消化、半消化的营养物为食, 掠夺宿主营养所致。 3)并发症:胆道蛔虫、蛔虫性肠梗阻等。8、疑为

4、蛔虫病,粪便涂一张玻片未查到虫卵,下一步如何检查?答: 1)可以从粪便标本不同部位直接涂 3 张玻片,仍查不到虫卵可以用饱和盐 水漂浮法检查。 2)粪中查不到虫卵,可结合临床症状用试验驱虫法进行诊断。9、说明蛔虫病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的原因。答:其原因是由于蛔虫产卵量大,每天每条雌虫可产卵 24 万个,对外界环境污染严重。生活史简单,虫卵在外界环境中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发育为感染期虫 卵,经口感染,感染机会多。受精蛔虫卵卵壳蛔甙层可防止外界水溶性化合物渗 入卵内,又可保持卵内液体不外漏,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另外,由于粪便管理 不当,用人粪施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良的饮食和卫生习惯等,导致

5、蛔 虫病的广泛流行。10、请你制定出蛔虫病的防治措施。答案:蛔虫病的防治措施是1)加强卫生宣传教育,让人们了解蛔虫对人的危害 及传播的环节。2)加强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3)粪便要作无害化处理才能施肥。 4)搞好环境卫生。5)积极治疗病人。11、请你从钩虫的体态、口囊结构区别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 答: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12、体态前端与尾端均向背侧弯曲前端向背侧、尾端向腹侧弯曲比呈“C”形呈“S”形较口囊腹面有2对钩齿腹面有1对半月形板齿脱 蛋白质膜蛔虫受精卵与钩虫卵的区别。答:脱蛋白质膜蛔虫受精卵钩虫卵卵壳较厚较薄卵细胞1 个卵细胞4 个卵细胞新月形空隙有无13、钩虫引起贫血的主要原因是什

6、么?答:钩虫引起贫血的主要原因是:1)钩虫利用钩齿或板齿咬附肠壁吸取血液;2) 虫体经常更换吸血部位,伤口较多;3)虫体头腺分泌的抗凝素使血液不易凝固, 失血较多;4)宿主慢性失血,体内铁和蛋白质不断消耗而导致骨髓造血不良。14、鞭虫卵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鞭虫卵的主要特征是:1)呈腰鼓形;2)卵壳厚,虫卵呈棕黄色;3)虫卵 两端各有一透明塞状突起;4)卵壳内含一卵细胞。15、疑为钩虫病,直接涂片法未查见虫卵,你再选用什么方法进一步检查? 答:选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或钩蚴培养法。16、简述似蚓蛔线虫和毛首鞭形线虫生活史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成虫寄生肠道;虫卵随粪便排出;不需要中间宿主;都经口感染

7、; 不同点:蛔虫幼虫在人体内需要移行,而鞭虫不需要移行。17、简述蛲虫的感染方式。答:蛲虫的感染方式是 1)易自身体外重复感染,即肛-手-口的感染为主要方式;2)虫卵污染食物、水源、玩具经口感染;3)虫卵浮在空气中,经吸入感染。18、两种微丝蚴除大小外形态如何区别?班氏微丝蚴马来微丝蚴体态柔和、弯曲、自然僵直头间隙长、宽相等长大于宽 2 倍体核排列均匀、清晰可数排列密集、重叠、不可数尾核无2个19、比较丝虫、旋毛虫生活史的不同点。丝虫旋毛虫寄生部位淋巴系统成虫:小肠上段幼虫:横纹肌感染阶段丝状蚴含幼虫梭形囊包的动物肉类感染方式经蚊叮咬经口中间宿主蚊终宿主人成虫和幼虫在同一宿主体内完成生活 史2

8、0、分析丝虫病的致病机制答:初次感染丝虫可引起 1)急性期过敏及炎症反应:其发病机制是由于虫体、 分泌物及其代谢产物、幼虫脱下的外皮,可刺激人体产生局部或全身性超敏反应 及炎症。表现为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及发热等症状。2)慢性期淋巴管阻塞 性病变:其发病机制是因急性期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反复发作,导致组织增生, 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加上虫体阻塞,淋巴液回流受阻,使阻塞以下淋巴管曲张、 破裂,淋巴液流入周围组织,并刺激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导致慢性期阻塞性病变 形成21、解释微丝蚴夜现周期性。血检微丝蚴的时间。 答:夜现周期性是指丝虫的微丝幼在外周血中的夜多昼少的现象。所以,取血检 查微丝幼的时间以

9、晚上 9 时至次日2 时为宜。22、如何贯彻对寄生虫病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 答:寄生虫病的防治,必须在了解各种寄生虫的生活史和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规 律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各种寄生虫的具体情况,从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切断 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预防感染)三方面制定综合防治措施。(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普查普治带虫者和患者,查治或处理储蓄宿主,对流 动人口进行监测,控制流行区的传染源的输入和扩散。(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控制或消灭中 间宿主和媒介节肢动物。(3)保护易感者: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集体和个人防 护工作;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以防感染食

10、源性寄生虫病;改进生产方式、方法 和生产条件;采用躯避剂涂抹皮肤,以防吸血节肢动物媒介叮刺;对某些寄生虫 病,如疟疾可采取预防服药。23、丝虫病的寄生虫学检查有哪些方法?答:1)厚血片法;2)浓集法;3)海群生白天诱出法;4)积液沉淀法论述题1、分析说明蛔虫病广泛流行的原因及其主要危害。 答:流行广泛的原因:蛔虫的生活史简单;产卵量大;虫卵抵抗力强;粪便管理 不当;卫生习惯不好等。主要危害:成虫寄生于肠道内引起蛔虫症,导致消化不良和和营养吸收障碍,引 起营养不良,严重感染时可引起可造成儿童发育障碍。更严重的危害是引起胆道 蛔虫症、蛔虫性肠梗住、蛔虫性胰腺炎或阑尾炎以及肝蛔虫症等,甚至引起尿道

11、和生殖器官蛔虫病及其他器官组织的蛔虫卵肉芽肿等异位损害。2、简述蛔虫、钩虫、鞭虫、蛲虫 4 种肠道线虫生活史的主要异同点 答:蛔虫钩虫鞭虫蛲虫 人体寄生部位小肠小肠盲肠盲肠、结肠及回肠下段幼虫体移行 2 有无无 感染时期感染期虫卵丝状蚴感染期虫卵感染期虫卵 感染方式经口经皮肤经口经口3、试分析说明儿童易感染蛲虫病的原因是什么?蛲虫病流行特点是什么?答:蛲虫病感染呈多样性:自体重复感染:主要是由于蛲虫卵发育较快,虫卵 在肛周约需6h即发育为感染期虫卵,通过“肛门-手-口”途径很容易造成自体重复 感染;吸入感染:蛲虫卵比重较轻,可通过扫地、扫床单、被褥而漂浮于空气 中,可随空气吸入咽下而感;逆行感

12、染:蛲虫发育快感染性虫卵在肛周围孵化, 幼虫也可经过肛门逆行进入人肠并发育为成虫相互接触,经口感染。流行的特点:蛲虫病感染率儿童高于成人,主要是由于儿童个人卫生差,不良 习惯等家庭群居和集体生活儿童的感染率高,主要是亲密接触而感染无地方 性流行,因蛲虫卵在人体肛周发育为感染性卵,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4、阐明钩虫病人贫血产生的机制,贫血的类型是什么? 答:由于钩虫成虫以口囊附着在肠黏膜上吸血;虫体分泌抗凝素使黏膜伤口不断 渗血;虫体吸血后即迅速排出,增加失血量以及虫体经常更换吸血部位,虫体活 动造成血管损伤而流血等原因,导致慢性失血,加之铁和蛋白质不断消耗,引起 明显贫血症状。由于缺铁,血红蛋

13、白的合成速度比细胞新生速度慢,使红细胞体 积变小,着色变浅,所以钩虫贫血特点呈低色素小细胞贫血。5、试述旋毛虫对人体的致病过程及主要症状。 答:根据旋毛虫的生活史,将其对人的致病过程分为三期。(1)侵入期:脱囊的幼虫和成虫侵入肠黏膜,引起炎症、充血、水肿甚至溃疡。(2)幼虫移行期:发生感染后26周,幼虫经血液循环移行全身各器官及侵入 横纹肌,而导致严重的危害。 幼虫在血管内移行引起血管炎,这是由于幼虫的机械损伤刺激及分泌物毒性 作用引起所经过之处组织的炎症反应,患者可出现全身中毒现象、高热、眼睑及 面部水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幼虫移行至全身肌肉,引起肌炎和肌纤维肿胀、排列紊乱、横纹消失,

14、甚至 肌细胞坏死崩解。患者突出而多发的症状为全身肌肉疼痛,尤以腓肠肌、肱二头 肌明显。 幼虫移行到肺部,损伤毛细血管,产生局灶或广泛性肺水肿、肱二头肌明显。 幼虫侵犯心肌引起心肌炎,可导致心衰,为旋毛虫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成囊期:在感然后一个月,虫体周围形成梭形囊包,轻症患者急性炎症消退, 但肌痛可持数月之久。严重者出现恶病质、毒血症、心肌炎等,甚至死亡。6、哪些线虫侵入人体后能导致肺组织损害并能产生炎症?试分析其致病机制。 答:蛔虫和钩虫幼虫虫体移行和穿破肺毛细血管可直接机械性损伤及超敏反应; 旋毛虫幼虫在血液中移行可造成肺组织的机械性损伤及超敏反应;广州管圆线虫 幼虫引起肺炎症及出血

15、反应;东方毛圆线虫引起肺炎症及出血反应;粪类圆线虫 幼虫引起肺炎症及出血反应;丝虫的异位损害。7、试分析哪些线虫侵入人体后能导致腹泻?答:蛔虫,钩虫:以钩齿或板齿咬附在肠黏膜上所致;鞭虫:重度感染时累及横 结肠、降结肠,甚至直肠和回肠所致;蛲虫,旋毛虫:幼虫在小肠内脱囊至发育 为成虫,到直肠黏膜炎症反应;粪类圆线虫:成虫寄生于小肠黏膜内所引起的机 械性刺激和毒性作用。8、试分析哪些线虫侵入人体后能导致脑组织损害,都是如何进入人脑组织内的? 答:蛔虫通过血液及淋巴液移行,引起异位损害;旋毛虫通过血液及淋巴液移行, 造成机械性损伤及氧化损害;粪类圆线虫通过血液及淋巴液移行,幼虫进入脑等 器官,导致患者出现出血、脑膜炎等;广州管圆线虫通过血液及淋巴液移行,人 体广州管圆线虫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认为与幼虫嗜神经的向性有关。幼虫侵 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后,在脑和脊髓内移行造成组织损伤及其死亡后引起的炎症 反应,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以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 显著升高为特征。病变集中在脑组织,除大脑和脑膜外,还可波及小脑、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