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8802829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113 大小: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基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管理学基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管理学基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管理学基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管理学基础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基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基础教案(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 页课程名称管理学基础课程编号260568学时分配总学时 64 理论学时 42 实践学时22 学分数4课程类型必修课公共课 专业课 选修课限选课 任选课授课班级授课方式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实训考核方式考试( ) 考查()教学重点管理的定义、特点、概念及特征,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管理的职能,包括管理的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激励与沟通职能。教学难点管理理论的应用,对管理七大职能的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通过理论讲解,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管理知识,认识管理的作用,激发从事管理工作的兴趣;通过方法的教授和对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提高观察能力、思考能力、

2、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践问题。最终使学生养成自觉地按照管理的原理、方法处理事务的习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个要求:1、掌握管理的定义、特点,和管理的概念及特征。2、了解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3、掌握管理的信息职能。4、掌握管理的决策职能。5、熟悉管理的计划职能。6、熟悉管理的组织职能。7、掌握管理的领导职能。8、熟悉管理的控制职能。9、了解管理的创新职能。10、了解企业管理实务。教材名 称管理理论与实务作 者吴焕林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8月,第一版指定参考书1管理学 作者芮明杰出版社及出版时间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1月2管理学作者(

3、美)斯蒂芬.罗宾斯出版社及出版时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 第四版3 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授课教师职称单位授课学期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案分 页授课时间2011 年9月 20 日 第4周 星期二课 次 1授课内容章节(专题)项目1模块1:管理活动授课学时2授课类型理论课 实验课 实训课 习题课其它( )教学目的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表述使学生接受的知识点)理解并掌握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解管理的职能并分析与解决实际管理问题提高管理艺术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管理的本质难点:管理的本质教学方法与手段1方法:课堂讲授2设备、教具:多媒体3是(否)多媒体课件来源自制使用章节项目1模块2授

4、课基本内容及板书设计见教案内页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案内 页一.什么是管理1. 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过程。2. 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中的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3. 管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4. 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有效的管理必须充分考虑组织内外的特定条件。二.管理的目标:1. 促进组织的产出目标,如产量与期限 、品种与质量 、成本花费等。2. 提升组织的效率与效果。效率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也就是正确地做事情;效果指管理工作的完整任务必须是使组织在高效率基础上实现正确的活动目标,也就是做正确的事情。3.

5、 促进组织的终极目标的实现。三、管理工作的对象和适用范围1. 管理工作的对象对整个企业/组织进行管理对工人和作业工作进行管理对管理人员及其工作进行管理2管理的应用范围 管理遍布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时时处处都有管理活动在开展。管理普遍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组织,包括: 营利性组织 非营利性组织 营利性组织: 不管其规模大小、结构类型、行业性质是多么的不同,都需要对它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管理。国际性企业(跨国公司)的管理;小型企业(如个体企业)的管理;工业企业(如汽车厂、纺织厂等)的管理;商业企业(如零售商店、外贸公司等)和交通运输企业(如航空公司、 出租汽车公司等)的管理;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的管

6、理;通信广播公司、财务公司、咨询公司的管理;其他各种服务性单位(如餐馆、洗衣店)的管理。 非营利性组织:政府、军队、公安等组织的管理;大、中、小学和职业学校的管理;医院、诊所和医疗保险单位的管理;研究所、报社、博物馆、画廊以及大众性广播、邮电和交通服务单位的管理;各种基金会、联合会、俱乐部,以及政治党派、学术团体和宗教组织等的管理。四. 管理的界定随着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不同的管理学者对管理作出了不同的界定与描述, 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一)职能意义上的概念(最普遍的界定方法)1. 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法 法约尔2. 管理是指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

7、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刘易斯3. 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罗宾斯4. 管理是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或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和利用各种资源来制定并实现目标的过程。普伦基特和阿特纳共同点:管理是一种过程,是通过各种职能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二)制度意义上的概念“制度”:在此不是指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制度”,而是指的组织、组织结构、组织中的人及行为等。因此,制度意义是的管理的概念指的是“承担管理任务的人(即管理人员)在组织中的活动、角色和任务等。”这一角度开创了管理学中的一个新领域对管理者角色的研究。(在第二节中详细讲述亨利明茨伯格的角色理论)。对管理者角色

8、的研究,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论:1. 管理者指的是单个人还是小团体? 美国:广泛的。包括基层管理人员。如宿舍管理人员等。2. 哪些人属于管理人员? 德国:狭隘的。包括中高层管理人员(三)本课采用的概念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具体解释为:1.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活动或过程。3. 管理的对象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4. 管理的职能是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5.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五. 管理的职能人类的管理活动具有哪些最基本的职能?这一问题经过了

9、许多人近一百年的研究,至今还是众说纷纭。表11 西方管理学者有关管理职能的各种论断 管理职能 计 组 指 控 协 人 沟 激 决 创提出者 划 织 挥 制 调 事 通 励 策 新 法约尔(1916) 戴维斯(1934) 古利克(1937) 布雷克(1947) 孔茨等(1955) 梅 西(1964) 希克斯(1966) 特 里(1972) (一)国外学者的观点:1. 法约尔(1916年):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2.卢瑟古利克:计划(Planning)、组织(Organizing)、人事(Staffing)、指挥(Directing)、协调(Coordinating)、报告(Reporti

10、ng)、预算(Budgeting)。七职能说 (POSDCORB) 。3.哈罗德孔茨:计划、组织、人事(人员配备) 、指挥和控制。4.斯蒂芬罗宾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二)国内学者的观点:南京大学的周三多教授: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复旦大学的芮明杰教授:决策、计划、领导、激励和控制。清华大学的徐国华:计划、组织、控制、激励、领导和协调。(三)本课采用的观点:管理的六项职能:决策: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计划:确立目标、制订行动方案,着眼于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组织:组织设计、人员配备、权力配置,着重于合理的分工与明确的协作关系的建立;领导:指导、激励,致力于积极性的

11、调动和方向的把握;控制:检查和监督,着力于纠偏;创新:迄今为止,很多研究者没有把创新列为一种管理职能。但是,最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经济活动空前活跃,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社会关系也日益复杂,每位管理者每天都会遇到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这就迫切要求现代的管理者不能墨守陈规,而是应该时刻准备创新。创新即改变现状。“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六.管理的特性(一)管理的二重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1. 自然属性: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管理是社会分工所产生的社会劳动过程的一种特殊职能,同时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2. 社会属性:与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相联系,指管理是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利益服务的。在今天所有者和

12、经营者分离的情况下,职业经理人的管理也必须为股东而服务。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马克思时代不曾有过的新现象:工人持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如英国的煤气公司有85000名雇员,其中99%的工人持有股票;再如,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20世纪80年代就拥有200万股东,这是否说明马克思所分析的管理的社会属性是不正确的?(二)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西方学者的观点)1.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它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同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相比,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但管理有一套反映管理实践的原则

13、和理论。举个例子来说,观察不同的组织可发现一个共同的事实,即不管组织的规模有多大,也不管这个组织有多少层次的管理人员,在结构设置上都是一个下属只对一个上级负责。这就是统一指挥的原则,通俗的说法也叫作“一人一个老板”。正如一个人只能有一个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头的人只能称作“怪物”。古罗马的一句谚语“有三个主人的奴隶就是自由人”。2. 管理的艺术性: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就是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并不互相排斥而是相互补充。不注重管理的科学性而只强调管理工作的艺术性,这种艺术性将会更多地表现为随意性;不重视管理工作的艺术性,管理科学将会是僵硬的教条。管理的科学性来自于管理实践,管理的艺术性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并在管理实践中体现出来,二者是统一的。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案分 页授课时间2011 年9月22日 第4周 星期四课 次 2授课内容章节(专题)项目1模块2:管理者的角色授课学时2授课类型理论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