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地面工程面临的形势及对策探讨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880145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气田地面工程面临的形势及对策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油气田地面工程面临的形势及对策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油气田地面工程面临的形势及对策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油气田地面工程面临的形势及对策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油气田地面工程面临的形势及对策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气田地面工程面临的形势及对策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气田地面工程面临的形势及对策探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气田地面工程面临的形势及对策探讨刘飞军;汤林;王常莲【摘 要】通过分析十二五期间中国石油地面工程将面临的形势,从多个方面探讨了 十二五地面工程技术发展对策,强调了整体勘探,总体部署,整体开发的重要性.提出了 地面工程建设应着重做好老油田地面工程优化简化、实施低成本战略、推广高效低 碳技术、推行标准化设计及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等方面的工作,并对地面工程技术 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展望.期刊名称】石油规划设计年(卷),期】2010(021)003【总页数】3页(P1-3) 【关键词】 中国石油;油气田;地面工程;十二五;形势;对策;发展;展望【作 者】 刘飞军;汤林;王常莲【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

2、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正文语种】 中 文受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及油价低迷的影响,2009 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 投资出现近年来的首次下降。据测算,2009 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下降约 5%, 2010 年下降将更加明显。国内的情况也基本趋同于国际形势。2009年中国石油 根据国际油价和国内市场成品油需求减缓的形势,适度减少了油气勘探开发投资, 适时地进行了油田产量调整,从而降低了金融危机给油气勘探开发带来的风险和冲 击。2010 年,随着金融危机进一步的影响,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形势也将不容 乐观。同时

3、,地面工程今后每年要完成原油千万吨以上和天然气百亿立方米以上的 产能,以及油气管线、储罐等系统配套工程建设,油气田开发建设将面临着投资增 加和建设工程量增大的双重压力,地面工程建设任务将更加艰巨。随着中国石油利用“两种资源”战略的稳步实施,国外油气合作开发区块和合作领 域的逐年增多,以及国内与周边国家四大油气资源通道的陆续建成投产,国外进口 油气资源量也将会逐年增多。2009年,我国进口原油量达2.0379亿t,比2008 年增加了 13.9%,这使国内油气田生产紧张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国内油 气生产企业有时间、有机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从 而增强企业自身可持续

4、发展和抗风险能力。二次开发就是要通过重构地下新的认识体系,重建井网结构,挖掘老油田地下剩余 油,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2008 年,中国石油先后在辽河、新疆、吉林、玉门等 6 个油田开展了二次开发试验工程,实现新增产能百万吨以上。从试点工程实施效 果看,二次开发可提高油井单井产量一倍以上,油井初期含水率也有所下降。同时, 通过二次开发试点工程的实施,也积累了老油田二次开发地面工程建设经验和集成 了一批高效开发特色技术。中国石油70%的原油产量来自于已开发20年的老油田, 老油田二次开发有着丰富的资源基础和开发潜力。油田二次开发使老油田提高了采 收率,增加了原油产量,夯实了油田持续稳产的物质基础。

5、目前,中国石油新增石油探明储量品位低,油田开发具有“低产、深井、难采、稠 油、滩海”的特点,百万吨产能建产油井数量将增多;新投入开发的气田,多为 “三高”(高压、高产、高酸性)气田,或为低渗透、低丰度气田,而且油气田大 多处于高寒、偏远地区,地面建设环境复杂,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系统复杂的 特点,地面建设难度相应加大。同时,由于油气开发形势的复杂化,如低渗透、特 低渗透油气田的开发,“三高”气田的开发、稠油注汽及SAGD (蒸汽辅助重力 泄油)开发、油田复合驱采油等,使油气水地面处理难度加大,工艺技术和流程也 将越来越复杂。2009 年,中国政府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

6、位国内生产 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已纳入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国石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源消耗量约为自产能源的 四分之一。中国石油,作为国内最大的油气生产企业和能源消耗大户,在低碳经济 全球化的背景下,安全环保和节能减排的形势和任务将更加严峻,在全面履行经济 政治和社会三大责任,实现“奉献能源、创造和谐”企业宗旨的要求下,绿色、科 技、和谐油田的建设任务将任重而道远。地面工程经过近50年的持续建设,已经建成了十分庞大而复杂的地面生产体系, 包括油、气、水井约22.9万口、10000余座各类站场、1000多套处理装置,以 及近20万km的各种管线

7、,同时配套建设了供电、道路、通信等系统工程。为了 维持这个庞大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保证油气产量计划的顺利完成,地面系 统必须加强生产运行管理,确保油、气、水产品达标和地面系统安全、平稳运行。 同时,根据油气田开发的动态变化及已建设施的腐蚀、老化等问题,需要不断加强 技术管理、科学掌握已建系统的状态,从而进行必要的改造,以适应油气田生产的 需要。因此,地面工程已建系统管理工作难度在逐年加大。十二五及以后,随着“油田二次开发”、“储量高峰期工程”和“整体勘探、整体 开发”建设任务的开展,以及受油气开发形势和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地面工程建 设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安全环保优先并重,以创建科技、绿

8、色、和谐的现代化大 油田为目标,要依靠科技进步,突破关键技术,解决重点难题,加强方案优化,搞 好工艺简化,要统一规划、综合平衡、有序调整,确保地面系统高效、低耗、安全 平稳和清洁运行,实现油气田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及低成本开发。要下决心坚持“整体勘探,整体开发”的油田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上做好油藏工程 方案、钻井工程方案和地面工程方案的优化,要加强三大工程方案三位一体总体统 筹规划研究,实现专业互动,做到系统最优。通过开发方案的优化,不仅布井要经 济合理,钻井规模要适度,而且也要确保地面工程建设总体规模最优,地面系统最 大程度满足油田开发生产的需要,保证在生产经营期内地面工程各系统高效、平稳

9、运行,从而真正实现地上、地下整体优化,综合协调发展。特别是在“油田二次开 发”、“储量高峰期工程”和“整体勘探、整体开发”地面工程建设中,更要做好 总体统筹规划研究,实现整体开发效益最大化。十一五前,由于国内原油需求旺盛及原油进口量受制约,国内油气开发通常采用滚 动开发方式,地面工程也相应地采用滚动建设模式。一方面,这种方式较好地解决 了当时国内原油供求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地面工程滚动建设也使地面系统在总 体布局、建设规模、油气外输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性,造成地面系统效率低、投资 浪费。如西部某沙漠油田,初期按30x104t/a产能规模建成投产,随后又按 80x104t/a产能规模进行了扩建,

10、最后又新增90x104t/a产能,最终规模达到 170x104t/ao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渐强,外汇储备的增多,能源安全保障体系的健全,油气开发 生产要转变发展方式,地面工程更要注重整体勘探、总体部署,待油田区块储量整 体认识清楚后,在开展先导试验的基础上,再对油田实施整体开发建设,以形成良 性循环。另外,也可以对认识清楚的油田区块暂不开发,实施区块产能接替或战略 储备。中国石油70%原油产量来源于老油田,老油田地面工程在油田开发生产中仍占主 导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4-2006年,虽然中国石油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对老油田地面工程进行了为期3年的集中综合治理和调整改造,也取得了显著的 经

11、济效益,但老油田地面工程调整改造是一个适合开发变化的动态调整过程,是一 项长期工作。目前,中国石油东部多数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和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地 面生产又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因此,结合油田开发规划,针对油田地面工程的 特点,要持续做好老油田地面工程优化简化工作,实现地面工程生产本质安全。 受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以及油价持续波动的影响,投资和成本控制的压力也将 随之加大。在这种形势下,通过采取优化设计、规模化采购、组装化施工、优化生 产运行、减少生产消耗、创新体制、优化组织结构、优化用工方式、创新地面管理 模式等综合性组合措施,来降低油气开发生产各环节的投资和成本,确保油气田有 效开发。地面

12、工程技术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形成了可以满足不同类型油气藏开发生产 的各类特色工艺及技术。十二五及以后油气田开发环境变差,开发对象复杂,仅靠 现有的单一地面工程技术难以实现有效开发,这就要求在做好上下游综合一体化优 化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对现阶段已有的高效技术进行有效组合和集成。例如,可以 把低渗透油田开发生产中常用的高效成熟技术进行集成,应用于油品物性及自然条 件较好的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建设,油气集输处理系统可以采用单管不加热支状串 接集油、软件量油流程,布局采用一级布站、油气混输进站方式,站内油气处理可 以采用高效合一设备进行油气水处理,注水系统可以采用活动撬装短流程注水工艺 同时,要开展

13、重大科技专项攻关研究,对制约油气田地面工程发展的关键技术要有 所创新,解决核心环节上的重大问题,开展低渗透和特低渗油田C02驱、C02循 环利用地面配套工艺技术研究;要做好油砂矿处理、页岩气集输、多元复合驱等地 面储备技术的超前研究,以技术集成和创新作为发展的支撑,促进油气田地面工程 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外部环境以及企业降本增效要求下的内部因素,为中国石 油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十二五及以后,中国石油要继续加大高效低耗、节能减 排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全面推广油气密闭集输、放空天然气回收、原油稳定、污 水资源化综合利用、余热回收利用等低碳技术,重点推进油气田地面生产系统循环 经济建

14、设,降低企业自身油气损耗和消耗,实现能源高效利用,促进科技、绿色、 和谐油气田建设目标的实现。标准化设计工作,不仅可以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而且也为物资采购和基 建施工争取主动,可以很好地解决地面建设工期紧张的问题,实现地面工程的快节 奏、高效建设,提高新井的产量贡献率,提升油气田综合开发效益。从2009 年中 国石油已实施的19 个标准化设计示范工程的相关统计分析数据来看,实施标准化 设计后,取得了设计周期平均缩短 37%,建设周期缩短 12%,地面投资降低 5%, 预制化率达 70%,规模化采购程度达 71%的良好效果。这些项目的实施,总体上 起到了典型示范和普及带动的作用。十二五及

15、以后,中国石油在大力推行和普及标 准化设计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推行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通过设计手段的提升, 实现配管设计可视化,进一步提高工程设计和建设质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地面工程管理对象变得越来越庞大和复杂,十二 五及以后地面工程应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改变油气田地 面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管理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基础工作 管理水平,实现精细化管理,以适应现代化大油气田建设的需要,为数字化油气田 建设奠定基础。十二五及以后,地面工程要以科研为先导,以技术集成和创新为突破口,做好老油 气田地面工程优化简化工作,重点解决地面系统负荷失衡、安全隐

16、患治理和节能降 耗等问题,确保油气生产本质安全;以创新体制、简化工艺流程和推广标准化设计 为手段,控制新油气田产能建设投资和成本上升幅度;要大力推行低碳、节能、安 全、环保和信息化技术,促进油气田清洁生产,全面提升地面工程管理水平。十二 五期间,通过优化、简化技术和标准化设计的全面推广,地面工程总体布局将更加 合理,总体建设规模将得到有效控制,工艺技术将更加先进,管理模式将更加科学, 生产运行方式将更加优化,站场标识将更加规范,投资结构将更加合理,油气田生产环境将更加绿色、和谐。【相关文献】1孙铁民等创新设计理念,推进标准化设计几石油规划设计,2009 ,20 ( 6): 1-4.Through analyzing the situation of oil and gas field surface construction in CNPC during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period , the countermeas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