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给家乡孩子的信》说课稿1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8799791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给家乡孩子的信》说课稿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给家乡孩子的信》说课稿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给家乡孩子的信》说课稿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给家乡孩子的信》说课稿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给家乡孩子的信》说课稿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给家乡孩子的信》说课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给家乡孩子的信》说课稿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海淀第二实验小学周明飞5月12日教学设计个人信息 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海淀第二实验小学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给家乡孩子的信学科语文学段中段年级三年级有关领域教材书名:义务教育课程原则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 出版日期:12月1.指引思想与理论根据语文课程原则课程目的与内容提出“第二学段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核心词句体现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体会文章体现的思想感情。抓住核心词语 结合课外资料 运用学习过的人物2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给家乡孩子的信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书信”中的第一篇课文。

2、巴金家乡的孩子们给她写信,巴金就写了这封回信。在这封信里巴金回忆了自己的毕生,总结了自己之因此能“写作,不是我的才华,而是我有感情”,这感情就是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巴金还总结了八十七年的思考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有。这是一封书信,体现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其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的愿望。第一自然段写巴金收到孩子们的信感觉很温暖。二、三自然段写为了不让辜负孩子们,巴金带病写了这封回信。巴金写这封信的缘由有两个。第一,是由于“不能辜负”孩子们;第二,是由于想看见孩子们,用这封信替代与孩子们会面。四、五自然段巴金觉得自己是个平凡的人,但仍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六、七自然

3、段是巴金对孩子们的盼望和祝愿。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具有了的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运用已有读书措施读懂文章内容并不难。人物传记这种文体学生初次接触,通过前测发现我班学生对人物传记的特点理解甚微,对于生活在明代的李时珍这个人理解甚少。对于选用李时珍著书这一典型事例距离现实生活甚远。因此理解李时珍的精神品质以及体会立志、学医、著书之间的密切联系就成为了本课教学的难点。本课教学分为两学时,第一学时:初读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理解了文章重要内容,在初步理解文体特点的基本上,懂得文章是从立志、学医、著书三个方面简介李时珍。将学生质疑的核心问题: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和怎么编写本草纲

4、目作为第二学时进一步探究的内容。教学措施和方略: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资料、联系已学课文等措施体会文章内容具体,真实动人,注意对象,用词精确,感受巴金老人崇高的精神世界。教学准备:PPT课件、视频资料(感动中国人物巴金)3教学目的(含重、难点)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巴金老人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初步理解 “生命开花”的意思。2.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有关资料理解 “辜负、杰出、奉献”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及表情达意的作用。3. 观测书信的格式,懂得书信是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的,一定要写真情实感。教学重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巴金老人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懂得巴金对孩子们的期待。.

5、 观测书信的格式,懂得书信是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的,一定要写真情实感。教学难点:通过巴金的所做并联系已学课文理解“生命开花”的意思。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理解巴金所思交流资料,激发崇拜之情感受巴金所做层层进一步,感受崇高之心知晓巴金所愿仿写练笔,理解生命之意总结全文,积累名家之言教学过程:一、 交流资料,激发崇拜之情。(一)回忆质疑巴金老人是一种如何的人?(二)交流资料、用一、两句话简介你所理解的巴金老人的文学作品以及对巴金先生的评价。预设:巴金先生的代表作有家、春、秋。家是国内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小学课本中尚有巴金先生文章,鸟的天堂、海上日出、索桥的故事。巴金是

6、2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2、播放视频巴金爷爷以她的爱感动了家乡的孩子们,更以她的真诚感动了所有的读者,感动了全中国。她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请听评委会的颁奖辞:穿越一种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种生命竟如此厚重。她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她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她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3、小结资料这是一位有才华、有杰出成就的作家,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巴金老人是一种(杰出)的作家。过渡:这样一位杰出的作家,一位感动全中国的伟大作家,她仍然觉得自己的毕生挥霍了不少光阴。巴

7、金先生觉得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巴金先生的作品、被授予的荣誉以及其她人对巴金的评价,理解“杰出”的意思,引导学生能怀着崇拜的信阅读这封信,引出巴金先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二、 层层进一步,感受崇高之心。(一)理解巴金所思、自己小声读第四自然段,用“”画出巴金先毕生都在思考的生命的意义。预设:1、我今年八十七岁,我思考,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有。2、我们每个人均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耗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试着圈出一种最重要的词语,用文中的话解释。预

8、设:奉献为别人耗费爱、同情、精力、时间。过渡:“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巴金先生是这样想的,又是如何做的呢?(二)感受巴金所做、自己读14自然段,巴金先生的生命有无付出爱、同情、时间与精力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来谈谈吗? 预设:“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学生抓住“感谢”、“温暖”等词,感受一位年迈的老人一封一封地读孩子的信,不仅没有觉得麻烦,还感谢孩子带给自己温暖。 “无论如何,我不能辜负你们的好意,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辜负”意思使家乡孩子对自己的盼望落空。“终于”一词看得出巴金老人写字很困难,简介巴金老人的病情协助学生更

9、好地理解巴金老人写字有多么困难。资料:193年巴金被确诊为帕金森征。1991年巴金老人写这封信时是病情加重的时期。这种病使巴金老人说话困难,手不自主地颤抖,行动缓慢,写字困难。“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声音”两个“多么”体现出了巴金老人对孩子们的怀念和热爱。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种一般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体现我的这种感情。、师生接读巴金老人病情严重,写字困难,还惦记着对诸多不相识的孩子们,坚持一种字、一种字手写给孩子们回信,由于巴金先生追求生命开花成果:我们每个人均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

10、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耗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巴金老人毕生勤奋,近0年间不间断地创作、翻译,是中国唯一一位不要工资,靠稿费生活的作家,由于巴金明白生命的意义:我思考,我追求,我终于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有。【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抓核心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奉献”等重点词语,借助课外资料,师生接读等措施,引导学生从巴金的所做感受巴金先生对人民的爱。像巴金先生这样把爱奉献给人民的毕生,就是生命开花成果的毕生。从而突破重点和难点。(三)知晓巴金所愿1、巴金先生追求了毕生,她的生命已经开花成果,她尚有什么心愿?“亲爱的

11、家乡孩子们,我真羡慕你们。你们前面有无比广阔的道路,你们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爱惜你们可以使用的珍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但愿在你们身上。”2、巴金先生对孩子们寄予但愿,虽然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也要一字一字亲手给家乡的孩子们写信。可见她对孩子们的爱。孩子是祖国的将来,爱孩子就是爱祖国。3、人们看看书信与一般的文章有何不同之处?书信除了有固定的格式,更重要的是交流诚挚的情感。【设计意图:明确巴金所愿,进一步体会巴金对祖国、对人民爱,并理解书信的格式以及传情达意的作用。】三、 仿写练笔,理解生命之意同窗们,只有为别人奉献,生命才会开花成果。教师懂了,从这篇课文中懂了,请看【出示】让生命开花成果就像巴金

12、老人,疾病缠身仍然给家乡的孩子们写信,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让生命开花成果。请你回忆所学课文中人物,仿写一段话。让生命开花成果,就像, 。【设计意图:随着轻轻音乐,学生练笔。回忆课文中学过的那些具有奉献精神的人以及重要内容仿写一段话。与此同步,进一步体会“生命开花成果”的含义。】四、 总结全文,积累名家之言也许这封信中没有过多华丽的词藻,没有过多优美的语言,但我们从巴金的所思、所做和所愿中感悟到巴金的真诚和巴金的爱。请同窗们抄写文中你觉得重要的话,并背下来。更重要的是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耗费爱、同情、精力、时间,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成果。板书设计奉献所愿所思巴金爱祖国、爱人民所做生命开花成

13、果.效果评价设计1、在你心里,巴金先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 、结合课文,请你写一写你对“奉献”的理解? 3巴金先生为什么要写这封信? 6教学设计特色阐明与教学反思(300-50字)教学设计特色1、 引入课外资料本课教学中,两次课内外信息相结合协助课内的学习。第一次引用李时珍品尝曼陀罗以读代讲:读出采药过程中的危险。写出了李时珍敢于尝试的精神。第二次在课堂上学生交流资料拉近了学生与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的对话的距离,升华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更多地阅读伟人故事的爱好。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筛选、提取、运用信息的能力。2、 关注年段特点 本课反复朗读4自然段,理解内容得意,体会用词精确得言,关注体现得法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读懂一段话的措施。指引朗读从读出意、读出味,从而升华情感。3、 渗入构造段的学法本文上课伊始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课文是从哪几方面简介李时珍的?3-5自然段选用李时珍著书这一典型事例按照事情的发展的顺序写了著书的起因,通过,成果,渗入构造段的学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