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焙烧炉设计相关计算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8799102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沸腾焙烧炉设计相关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沸腾焙烧炉设计相关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沸腾焙烧炉设计相关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沸腾焙烧炉设计相关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沸腾焙烧炉设计相关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沸腾焙烧炉设计相关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沸腾焙烧炉设计相关计算(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设计概述1.1 设计依据1.2 设计原则和指导思想1.3 课程设计任务 第二章 工艺流程的选择与论证2.1 原料组成及特点2.2 沸腾焙烧工艺及主要设备的选择1 第三章 物料衡算及热平衡计算 3.1 锌精矿流态化焙烧物料平衡计算3.1.1 锌精矿硫态化焙烧冶金计算3.1.2 烟尘产出率及其化学和物相组成计算3.1.3 焙砂产出率及其化学与物相组成计算3.1.4 焙烧要求的空气量及产出烟气量与组成的计算3.2 热平衡计算3.2.1 热收入3.2.2 热支出 第四章 沸腾焙烧炉的选型计算 4.1 床面积4.2 前室面积4.3 炉膛面积和直径134.4 炉膛高度4.5 气体分布板及风帽4

2、.5.1 气体分布板孔眼率4.5.2 风帽4.6 沸腾冷却层面积4.7 水套中循环水的消耗量144.8 风箱容积154.9 加料管面积154.10 溢流排料口 154.11 排烟口面积 15 参考文献15第一章 设计概述1.1设计依据根据冶金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1.2 设计原则和指导思想对设计的总要求是技术先进;工艺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所以,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指导思 想为: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行业设计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严格把关,精心设计;2、设计中对主要工艺流程进行多方案比较,以确定最佳方案;3、设计中应充分采用各项国内外成熟技术,因某种原因暂时不上的新技术要预留充分的 可能性

3、。所采用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必须遵循经过工业性试验或通过技术鉴定的原则;4、要按照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工业卫生及消防的标准及行业设计规定进行设计;5、在学习、总结国内外有关厂家的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移动试用可行的先进技术; 6、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节约能源、节约用地,实行自愿的综合利用,改善劳动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1.3 毕业设计任务一、沸腾焙烧炉专题概述二、沸腾焙烧三、沸腾焙烧热平衡计算四、主要设备(沸腾炉和鼓风炉)设计计算五、沸腾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第二章 工艺流程的选择与论证2.1 原料组成及特点本次设计处理的原料锌精矿成分如下表所示。D 组 锌精矿的化学成分金属锌的生产,无论是用火法还是湿法

4、,90%以上都是以硫化锌精矿为原料。硫化锌不能 被廉价的、最容易获得的碳质还原剂还原,也不容易被廉价的,并且在浸出电积湿法炼锌 生产流程中可以再生的硫酸稀溶液(废电解液)所浸出,因此对硫化锌精矿氧化焙烧使之转 变成氧化锌是很有必要的。焙烧就是通常采用的完成化合物形态转变的化学过程,是冶炼前 对矿石或精矿进行预处理的一种高温作业。硫化物的焙烧过程是一个发生气固反应的过程,将大量的空气(或富氧空气)通入硫化 矿物料层,在高温下发生反应,氧与硫化物中的硫化合产生气体SO,有价金属则变成为氧化 物或硫酸盐。同时去掉砷、锑等杂质,硫生成二氧化硫进入烟气,作为制硫酸的原料。焙烧 过程得到的固体产物就被称为

5、焙砂或焙烧矿。焙烧过程是复杂的,生成的产物不尽一致,可能有多种化合物并存。一般来说,硫化物 的氧化反应主要有:1)硫化物氧化生成硫酸盐MeS + 2 O = MeSO242)硫化物氧化生成氧化物MeS + 1.5 O = MeO + SO3)金属硫化物直接氧化生成金属MeS + 2 O = MeO + SO224)硫酸盐离解MeSO = MeO + SO43SO = SO + 0.5 O3 2 2此外,在硫化锌精矿中,通常还有多种化合价的金属硫化物,其高价硫化物的离解压一 般都比较高,故极不稳定,焙烧时高价态硫化物离解成低价态的硫化物,然后再继续进行其 焙烧氧化反应过程。在焙烧过程中,精矿中某

6、种金属硫化物和它的硫酸盐在焙烧条件下都是不稳定的化合物 时,也可能相互反应,如:FeS + 3FeSO = 4FeO + 4SO 由上述各种反应可知,锌精矿中各种金属硫化物焙烧的主要产物是 MeO、MeSO 以及 SO 、 42 SO和0。此外还可能有MeOFe O , Me0SiO等。3 沸腾2 焙烧炉炉体(下图)为钢2 壳3 内衬保温砖2 再衬耐火砖构成。为防止冷凝酸腐蚀,钢壳 外面有保温层。炉子的最下部是风室,设有空气进口管,其上是空气分布板。空气分布板上 是耐火混凝土炉床,埋设有许多侧面开小孔的风帽。炉膛中部为向上扩大的圆锥体,上部焙 烧空间的截面积比沸腾层的截面积大,以减少固体粒子吹

7、出。沸腾层中装有的冷却管,炉体 还设有加料口、矿渣溢流口、炉气出口、二次空气进口、点火口等接管。炉顶有防爆孔。 ? 操作指标和条件主要有焙烧强度、沸腾层高度、沸腾层温度、炉气成分等。 焙烧强度?习惯上以单位沸腾层截面积一日处理含硫 35矿石的吨数计算。焙烧强度与沸腾层操作气速成正比。气速是沸腾层中固体粒子大小的函数,一般在13m/s 范围内。一般浮选矿的焙烧强度为1520t/( m - d );对于通过3X3mm的筛孔的破碎 块矿,焙烧强度为30t/( m - d )。 沸腾层高度?即炉内排渣溢流堰离风帽的高度,一般为0.91.5m。 沸腾层温度?随硫化矿物、焙烧方法等不同而异。例如 :锌精矿

8、氧化焙烧为 1070 1100C,而硫酸化焙烧为900930C ;硫铁矿的氧化焙烧温度为850950C。 炉气成分?硫铁矿氧化焙烧时,炉气中二氧化硫13%13.5%,三氧化硫W0.1%。 硫酸化焙烧,空气过剩系数大,故炉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低而三氧化硫含量增加。?特点:焙烧强度高;矿渣残硫低;可以焙烧低品位矿;炉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高、 三氧化硫含量少;可以较多地回收热能产生中压蒸汽,焙烧过程产生的蒸汽通常有35% 45%是通过沸腾层中的冷却管获得;炉床温度均匀;结构简单,无转动部件,且投资省, 维修费用少;操作人员少,自动化程度高,操作费用低;开车迅速而方便,停车引起的 空气污染少。但沸腾炉炉气带矿

9、尘较多,空气鼓风机动力消耗较大。第三章 物料衡算及热平衡计算3.1 锌精矿流态化焙烧物料平衡计算3.1.1 锌精矿硫态化焙烧冶金计算根据精矿的物相组成分析,精矿中各元素呈下列化合物形态Zn、Cd、Pb、Cu、Fe分别呈ZnS、CdS、PbS、CuFeS、Fe S FeS ;脉石中的Ca、Mg、Si 分别呈CaCO、MgCO、SiO2 7 8 2 3 3 2 形态存在。以 100kg 锌精矿(干量)进行计算。1.ZnS 量47.67 x 97.4- 70.99kg65.4其中 Zn: 47.67kgS: 23.32kg2.CdS 量:8 X 1444 - 0.23kg112.4其中 Cd: 0.

10、18 kgS: 0.05 kg3.PbS 量:3.58x239.2-4.13kg207.2其中: Pb: 3.58 kgS: 0.55kg4. CuFeS 量: 0.24X 183.35 - 0.69kg263.5其中: Cu: 0.24kgFe: 0.21 kgS: 0.24kg5. FeS和FeS量:除去CuFeS中Fe的含量,余下的Fe为5.58-0.21二5.37kg,除去ZnS、27 82CdS、PbS、CuFeS 中 S 的含量,余下的 S 量为28.94- (23.32 + 0.05 + 0.55 + 0.24)二 4.78Kg 。2此S量全部分布在FeS和Fe S中,27 8设

11、FeS中Fe为x kg,S量为y kg,则2FeS2Fe S78x 二 y55.85 32 x 25.37 x 4.78 y 、55.85 x 7 32 x 8解得: x =2.57kg , y=2.95kg即 FeS 中:Fe=2.57 kg、S=2.95 kg、FeS =5.52 kg。22Fe S 中: Fe: 5.37-2.57=2.8 kgS: 4.78-2.95=1.83 kg Fe S : 4.36 kg7 87 86. CaCO 量: 1.58kg 其中 CaO: 0.89kgCO : 0.69kg327. MgCO 量: 1.43 kg其中 MgO: 0.68 kg3CO :

12、 0.75kg2表 3-1 混合精矿物相组成, kg组成ZnCdPbCuFeSCaOMgOSiOrj其他共计ZnS47.6723.32270.99CdS0.180.050.23PbS3.580.554.13CuFeSo0.240.210.240.69FeSo2.572.955.52FeS7 O2.801.834.63CaCO0.890.691.58MgCO0.680.751.43SiO26.826.82其他3.983.98共计47.670.183.580.245.5828.940.890.681.446.823.98100.003.1.2 烟尘产出率及其化学和物相组成计算焙烧矿产出率一般为锌精矿的 88%,烟尘产出率取50%,则烟尘量为:44公斤。镉60%进入烟 尘,锌 48%进入烟尘,其它组分在烟尘中的分配率假定为 50%,空气过剩系数 1.25。 烟尘产出率及烟尘物相组成计算:Z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