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警民关系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8797208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警民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年警民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年警民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年警民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年警民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警民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警民关系(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警民关系 对当前警民关系问题的调查和思考 摘要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当前的警民关系,努力改善警民关系,是各级公安机关值得高度重视并深入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区分局就此问题开展了一次深入、详实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了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和改各警民关系。1端正指导思想,切实当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2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寻求改善警民关系的新路;3科学建设公安队伍,推进整体素质的提高;4坚持内治和外治相结合,落实从严治警措施;5打防并举,认真履行公安机关的职能。 正文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警民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何正确对待和处

2、理当前的警民关系,努力改善警民关系,是各级公安机关值得高度重视并深入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有鉴于此,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区分局就当前的警民关系开展了一次深入、详实的抽样问卷调查,共向社会各界人士发放调查表500份,收回483份。在483名被调查人员中,20岁以下占122,20岁40岁占300,41岁60岁占420,60岁以上占143;居民区(村)干部占246,机关工作人员占190,工人占133,农民占81,离退休人员占106,个体经营者占60。问卷调查中,有363名群众认为社会治安状况好或较好,占752;有339名群众对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满意或比较满意,占702;有418名群众认为公安机关执法办案

3、公正或基本公正,占866;有363名群众认为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工作好或较好,占752。以上调查表明,我们有着良好的警民关系,公安工作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但从问卷情况看,警民关系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不容忽视。 一、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问题 调查发现,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安民警工作推诿、作风粗暴,直接影响自身形象,使群众敬而远之。从问卷调查的情况看,483人中有93人认为公安机关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不够好,占193,有139人认为公安机关工作效率不够高,占288。 (二)公安机关立案不实,破案不力,给人以无能形象。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人口流动迅

4、速增加,社会管理职能减弱,公安机关依靠力量减少,破案率不断降低,特别是一般刑事案件的侦破速度慢、效率低。为了继续追求计划经济时代的高破案率,一段时间内公安机关普遍采取了在立案上做文章的办法,即对受理的案件不破不立,甚至不受理,或者破了案件也不立案,从而降低了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感。 (三)公安机关少数民警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甚至徇私枉法,败坏了自身形象。一些民警没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案,关系案、人情案、“油水”案屡见不鲜;有的为图办案快,滥用强制措施,动不动就留置盘问,甚至在办理治安(行政)案件中也采用留置盘问措施;有的为了谋取个人的私利贪赃枉法、徇私枉法,严重败坏了公安机关的形象,也损

5、害了警民之间的关系。 (四)公安机关的一线民警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不够,疏远了警民关系。调查显示,人民群众认为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主要因素中民警下基层少认同率最高,占400,而要求一线民警多与群众接触的比例高达629。 (五)公安机关依靠力量素质不高,也直接影喃到警民关系。公安机关依靠的工纠队、联防队、保安队等等在工作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在工作中超越权限,有的仗势欺人,有的甚至违法乱纪,而人民群众误把公安机关依靠力量的违法违纪行为看作是人民警察的行为,从而严重影响了警民关系。此外,公安民警因工作需要而与物建的隐蔽力量等灰色人物接触时方式方法欠注意,造成了人民群众的误解,特别是有个别隐蔽力量利用

6、公安机关仗势欺人,则更是影响了警民关系。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公安机关的改革跟不上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轨的步伐,思想观念、工作方法、机构没置等等还不能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得到极大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实现自我价值的要求变得更加迫切。面对群众这种需求层次的变化,公安机关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还习惯于沿用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安工作的一整套方法来指导工作,习惯于大呼隆、运动式的方法,对如何正确贯彻执行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如何组织群众

7、、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方面缺乏新的方法和措施。在做群众工作方面,一些民警存在“与己无关”、“没时间”、“群众工作难做”等思想,一味强调公安工作是专门工作,以管人者自居,或单纯靠说教,方法简单、呆板,语言粗鲁,甚至以权谋私,滥用职权,严重伤害了群众的感情,影响警民关系。在机构设置方面,公安机关的机构体制虽然随着国家行政体制和机构的改革,以及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有所发展和变化,但是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政府机构模式的影响,公安机关机构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成效还不大。机构重叠、重复设置、机关庞大、层次繁多、业务交叉、条块不清、基层薄弱、多头管理等情况依然存在。如在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的今天,有的外资企业

8、、合资企业,甚至个体私营企业的规模和资产远远超过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公安保部门管理的对象,仍然主要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又如公安机关内部的分配体制,虽然引进了激励机制,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大锅饭”。诸如这些都必然影响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和实绩。 (二)公安机关的人员构成总体素质不够高,数量不够足。一是文化层次还普遍较低。相对于过去,公安民警的学历有了大的提高,但横向比较,特别是从当今发展形势要求来看,前景不容乐观。这里也可用一组数据加以说明:全区公安机关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民警163人,只占总警力的367,而法院系统的这个比例达到了792,检察系统的这个比例更高,达850。由于文化层次不高

9、,知识相对不足,因此,面对各种纷至沓来的新科技、新知识,不少民警无法接受,或接受不多不快,于是,工作缺乏创新,被动挨打。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随着公安工作新任务的不断增加,相应的专业人才如计算机犯罪预防和侦查方面的人才,涉及经济领域的犯罪预防、侦查人才等更加紧缺,这些人才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引不进来,而内部公安民警学非所用、一警不能多用的现象又较为普遍,至于想把那些不好好工作、能力低下、违纪的人调离出公安机关,更是困难重重。这种“有用的人进不来,没用的人出不去”的人才机制,严重影响了警力资源,制约了公安工作的发展和提高。三是基层警力明显不足。相对于过去,公安民警的数量有了大的增加,但与承组的工作任

10、务来看,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基层公安机关的警力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工作质量。 (三)公安机关的经费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经费不足是长期困扰公安机关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中央决定政法机关不再经商办企业和实行“收支两条线”后,这一问题比以前更显得突出。尽管中央领导同志曾提出:“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按照 从优待警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把这个问题解决好。要把公安机关的行政经费、办案经费、装备经费一并列入财政预算,按期足额发放,确保公安工作正常开展。”而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这主要表现在:当前犯罪的升级程度不断加大,公安机关的办案经费需求不断增加,而国家财政拨款在满足民警基本工资外,远远不能满足实际

11、办案的需要。这就造成了严重的收支不平衡现象,导致一些基层公安机关为弥补办案办公经费不足,动辄罚款,甚至以罚代处,以罚代刑,乱收费、乱摊派,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 (四)公安机关对犯罪的打击力度不够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出现了大范围、快节奏的人财物大流动,犯罪活动也打破了原有的封闭模式,向交汇型、开放型、多维型、高技能型发展。尽管近几年公安机关以改革求适应,以改革求发展,努力强化新时期的打击犯罪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的体制、途径和专业 化手段还不能适应现实斗争的需要,侦查破案、打击 犯罪工作离人民群众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 (五)公安权关职能泛化,使群

12、众对公安机关真实职能的认识产生误区。公安机关承担了大量职责之外的工作,如计划生育、征地拆迁、生猪屠宰、市容环卫等等工作,这些本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但有关部门为了加大执法力度,往往要求公安机关一起配合参加,而由于有了公安民警的参加,这些部门管理行为往往成了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久而久之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职能认识就产生了误区,把本来不属于公安机关管理的工作也视为公安职能。而事实上群众对公安机关管理过宽的问题也颇有微词。问卷调查显示:49人中有197人认为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中管得偏多和太多,占408。 (六)部分民警心理素质较差,自我调控能力不强。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的压力和竞争日益增大,

13、广大民警在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工作任务的完成与社会各界对公安机关不同层次的需求,仅靠民警的勤奋与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公安民警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要担当不同角色,学会自我调控,而这方面恰拾是部分民警的短处。不少民警由于心理素质的原因,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行动。如把在办案中受到的挫折、工作中积下的疲劳,发泄到审查对象上;把在审讯犯罪嫌疑人中积下的怒气转嫁到接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把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受到的委屈情绪带到了执法办案中,以致工作出现情绪化。而公安机关对民警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疾病的治疗却重视不够。 三、按照“三个

14、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和改善警民关系 (一)端正指导思想,切实当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中,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都要体现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的唯一宗旨,是人民警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坚持专门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方针,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铜墙铁壁,是公安工作的坚强后盾和深厚基础,公安工作一刻也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社会各方面的帮助,而且,社会越发展,技术越进步,公安工作越要紧密依靠群众。因此,警民关系问题从根本上讲是政治问题、立场问题和态度问题,各级公安机关尤其是

15、领导同志必须充分认识当前警民关系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改善警民关系的紧迫性,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端正态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警民关系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永怀爱民之心,常办利民之事,恪尽为民之责,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要求切实体现到各项公安工作中去。 (二)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寻求改善警民关系的新路。新形势下,既要继承发扬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更要结合新形势下警民关系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对其进行发展、创新。一是要改革工作方式方法。针对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社会心态、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用简单说教

16、的方式和行政命令的方法来宣传、发动群众,显然行不通,满足于为群众做几件好事、喊几句口号等较低层面上,警民关系的改善和加强也是一句空话。因此,必须不断丰富社会知识,注意研究适合群众心理特点的语言、工作方式,提高与社会不同层次人员交往的能力;必须转变作风,深人基层、深入群众,体察群众心声,了解群众真实想法,做群众的贴心人;必须严格执行派出所民警每周不少于三十小时下责任区制度和警民联系卡制度,广泛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暖百家心”活动,加强与群众面对面的交往,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必须尽快建立健全与群众的有效沟通机制,变单向沟通为双向沟通,并使其经常化和制度化;必须把警务公开作为公安机关改善和加强警民关系的重要环节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