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8791902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品质文档2022年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依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训练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XX43号)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我县从XX年年春季开头实施农村义务训练经费保障新机制,全县全部农村义务训练阶段中学校全部免除学生杂费,并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这项政策的实施,将有效地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对于减轻了农夫负担、降低了学生辍学率、巩固提高全县“普九”成果都将起到乐观的作用。现将我县农村义务训练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状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状况 平定县占地面积1394平方公里,现辖10个乡镇,318个行政村,总人口31.55万,其中农业人口25.05万,城镇人口6.5

2、万。多年来,县委、县政府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础,仔细落实科学进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县广阔干部群众,全面实施“环境创优、外向带动、科教支撑、民营提升、赶超进展”五大战略,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进展,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XX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4.38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3.26亿元,农夫人均纯收入达到4013元。 目前,全县共有中学校189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一般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2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其中民办学校1所),学校158所(不含教学点69个),职业中学3所,少体校1所。有专任老师2964人,其中学校1486人,初级中学1045人,一般高中319人,职业中学11

3、4人。在校学生50837人,其中学校生29852人,学校生14624人,高中生6361人。 XX年,我县先后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中学校危房改造先进县”、“两免一补工作先进县”,被省训练厅授予“职业训练先进集体”。顺当接受了省政府“科教兴县”工作的评估验收,接受了省训练厅“义务训练标准化建设”、“基本满意幼儿学前三年训练县”复查验收和“山西省规范训练收费示范县”、平定一中省级示范高中检查验收。 实施农村义务训练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促进农村义务训练事业健康进展的重大决策。在国家训练部、财政部召开的全国农村义务训练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培训会议之后,省政府和市政府先后在1月23日和1月31日

4、召开了农村义务训练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培训会议。我县在2月5日也召开了相关会议,会议明确要求,要仔细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训练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精神,按分担比例筹措资金,将县应担当的资金和中央、省、市补助预算掌握数共同支配,准时下拨,确保在春季开学前足额拨付到学校,确保农村义务训练阶段中学校校正常运转。 农村义务训练经费,主要有教职工工资经费、公用经费、校舍修理改造经费、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经费等四大项。我县教职工工资在XX年已经上收到县,实行以县统筹,财政统一发放,保证了老师工资按月足额兑现,全县老师工资无拖欠。免学杂费和提高公用经费水平的资金,中央担当60,省级担当20,市级担当8,县级担当1

5、2。校舍修理改造资金,中央担当50,省级担当20,市级担当15,县级担当15。对贫困家庭学生供应免费教科书的资金由中央全额担当,对贫困寄宿学生进行生活费补助的资金,由市、县政府担当。依据中央要求,我县从XX年年春季开头,包括全县义务训练阶段全部学生都要免除学杂费,免学杂费标准为农村学校生每人每年107元,学校生每人每年141元;县镇学校生每人每年148元,学校生每人每年182元。同时,对贫困家庭学生连续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对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训练阶段学生,与当地农村义务训练阶段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进城务工农夫子女在县城义务训练阶段学校就读的,与县城义务训练阶段学

6、生享受同等政策。依据以上状况测算,上级下达我县XX年年春季学期免除农村义务训练阶段学生学杂费和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预算掌握数分别为 万元和 万元。经过努力工作,本学期开学前,我县已分别将免除学杂费和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补助资金的 万元和 万元拨付到校;县训练局从农村中学校预算的作用、原则、管理和方法等方面,对中学校会计作了系统培训,县训练局和财政局对编制全县中学校XX年年度预算工作作了详细部署;目前,全县中学校XX年年预算编制工作已基本结束,正在进行最终审核。 二、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保证工作正常开展。首先是县委、县政府快速召开特地会议,专题讨论和部署农村义务训练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制定

7、了新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其次是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训练、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农村义务训练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懂训练、会管理的人员组成工作班子,详细负责日常工作,落实了工作人员;第三是明确规定,县财政部门担当资金调度和拨付的责任,训练部门担当资金的落实和支配责任;第四是训练部门与财政部门共同讨论制定新机制改革的相关配套政策,先后转发了阳泉市农村义务训练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实施管理方法、阳泉市农村中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方法、阳泉市农村中学校校舍修理改造专项资金管理暂行方法、阳泉市农村中学校校舍修理改造实施方案,制定下发了关于贯

8、彻义务训练法,进一步规范义务训练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关于在农村义务训练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坚决制止学校乱收费的通知,从而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广泛宣扬,营造良好改革环境。我县把农村义务训练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列入全县宣扬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行召开各种大小会议,发放宣扬卡片,张贴宣扬画,制定固定的宣扬牌(窗),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向全社会广泛宣扬这项惠民政策,使这项政策家喻户晓,深化人心。县长王银旺亲自写了“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就农村义务训练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进行了说明,印发50000多份发放到了学生家长手中,对于收费的内容和项目,县训练局印制了收费“明白卡

9、”,要求学生及家长了解政策,明白交费。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共向农村义务训练阶段中学校发放关于农村义务训练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宣扬卡片50000张,在各乡镇政府、学校、村委会及其他公共场所悬挂大型的宣扬横幅180余幅,书写标语80余条,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发表关于农村义务训练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文章10余篇。 3、组织学习,正确把握精神实质。一是训练局、财政局派特地人员参与了省训练厅、省财政厅的农村义务训练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培训会,系统地学习了农村义务训练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把握了详细的工作方法;二是对全县各乡镇党政领导进行了培训;三是训练局对各中学校校长和局

10、机关干部进行了培训;四是各中学校方案在开学工作会上,组织老师仔细学习农村义务训练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精神和内容。从而使广阔中学校校长、专业人员和老师能够精确把握农村义务训练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 4、准时拨付,确保学校工作正常运行。截至目前,我县免杂费资金 万(其中中央财政 万,省补 万、市补 万、县财政补 万)已全部拨付到位,公用经费补助 万(其中中央财政 万,省补 万、市补 万、县财政补 万)也全部拨付到位,并调入训练专户,实行专户储存。训练行政部门供应安排到校的免杂费学生人数、金额及公用经费补助数额,经仔细审核后,由财政部门从训练专户将免杂费和公用经费补助资金直接

11、拨付到校,确保了开学拨付到校的资金做到专款专用,没有消失挪用、平调和用以偿还债务的现象。 5、大力救助,确保义务训练阶段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我县根据国家规定,严格实行“两免一补”政策,XX年,我县春秋两季农村中学校“两免一补”总额为203.14万元。其中,共有6629名中学校生享受“两免”,共免杂费62.26万元,免教科书费67.48万元,有881名中学校寄宿生享受“一补”,共补助生活费35.24万元;县城中学校有2360名学生享受“两免”,补助金额21万元。有4068人享受阳泉市万名贫困学生免杂费补助38.16万元。与此同时,县政府从XX年开头,对全县全部孤儿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救助,使每个孤

12、儿享受从学校到高中12年全免费训练,免费总金额为30万元,使每个孤儿学生能够象一般孩子一样接受公平训练,享受欢乐生活。 6、规范运作,有效杜绝训练乱收费。我县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收费工作的文件精神,加强中学校收费管理,坚持收费公示、进行收费监督,实行中学校收费工作一票拒绝制,凡消失乱收费问题的学校取消当年度评比先进集体和文明单位的评比资格,取消校长和直接责任人的评模、评优、评职、晋级资格,并要对有关人员赐予纪律处分。近年来全县中学校收费工作秩序良好,行为规范,制度健全,管理到位,有效地遏制了乱收费现象的发生。XX年我县接受了全省“规范训练收费示范县”检查验收。 农村义务训练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一项简单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艰难。我们将严格根据新机制的工作要求,强化预算和资金管理,加快推动训练综合改革;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宣扬力度,营造良好环境,确保把这项惠及广阔人民群众、惠及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做实做好,为全县的训练进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优质文档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