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声、步虚词与步罡蹑斗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879113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虚》声、步虚词与步罡蹑斗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步虚》声、步虚词与步罡蹑斗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步虚》声、步虚词与步罡蹑斗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步虚》声、步虚词与步罡蹑斗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步虚》声、步虚词与步罡蹑斗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步虚》声、步虚词与步罡蹑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虚》声、步虚词与步罡蹑斗(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步虚声、步虚词与步罡关于步虚声的道乐研究,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中的道 乐考略稿及陈国符道藏研究论文集中的北宋吟(线)谱 考稿等已有深论。近年来,一些音乐史家和道教学者对此又有 进一步研究。蒲亨强的道乐通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年)与中国道教音乐之现状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年)对道乐的历史、形态、风格、关系、全真与正一道乐现状等 作了非常系统的调查和探索。另外。刘仲宇、王承文、王小盾、 吕鹏志等人的相关研究,对曲、步虚声的起源等也有所论述。步虚词是步虚声的歌词部份,一般为五言体古诗,起源 甚早,历代创作不绝。这方面的研究,除了孙昌武以外,还有蒋 振华等很多中青年学者选取乐府诗

2、集中庾信等人的作品展开 探讨,取得若干实绩。但有些文学性研究停留在步虚词的字面, 从诗学角度作各种品评和归纳,切断了它们背后复杂的道乐背景 和仪式功能。比如步虚词的形态、发展如何?与“步罡蹑斗”有 没有关系?有以为“步虚词”描写的是一种体道过程:这个过程 包括几个步骤:(1)排除杂念,以敬笃的状态准备与神灵沟通; (2)开始脚踩法云,旋虚而行,通过交叉对称的步伐一一禹步, 把意念贯注于足下但是,下文又提到吟咏步虚词是“边舞边 唱,轻歌曼舞”,并引陆修静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中的话: “今道士斋时所以巡绕高座,吟咏步虚者那么,步虚词 是道士步罡蹑斗时。还是巡绕高座时吟唱?巡绕高座是否以禹步 形式进行

3、?这些前后抵牾的表述概源于对步虚词、禹步、步罡蹑 斗的认识尚有不足。本文试对步虚声、步虚词、禹步、步罡蹑斗等道乐概念、 道教法术、斋醮仪节的发展与关系等问题展开探讨。并祈道门专 业人士指教。一、太上飞行九晨玉经与“步罡蹑斗”的融摄过程步罡蹑斗是道教众多法术中的一种,概源于早期的“禹步 三”、“三步九迹”的巫步。也即禹步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有的 学者以为步罡蹑斗来源于远古星辰信仰一一斗极崇拜。这方面的 研究成果并不算多,但张泽洪发表于中国道教的论道教的 步罡踏斗还是所有研究中基础工作做得最好、所得结论相对凿 实的一篇。张泽洪以为。道教的禹步称为步罡踏斗。是因为禹步 与星斗崇拜相融合,使传统的禹步注

4、入了新的内容,后来还与八 卦相配合,变化出繁复深奥的罡法。这个说法符合道教形成发展 过程中熔铸神仙信仰及各种方术的演变特征。但其具体的融摄过 程,我们往往不明就里。每谈及步罡蹑斗,我们常引无上秘要卷二十仙歌品 所引的洞真回元九道经。该经现已不存,无上秘要成于 六世纪北周时期,其造构年代不晚于此期。而我们翻检道藏 无上秘要所引洞真回元九道经中的仙歌,还完整地保留 在太上飞行九晨玉经中,但二者并不是同一部道经。太上飞行九晨玉经一卷,载道藏洞玄部玉诀类,云 笈七签卷二十“三洞经教部”亦载全文,但题作太上飞行九 神玉经,并双行小字注“一名金简内文”。上清道类事 项卷三“宝台品”引太上金简内文:太上金简

5、内文曰:玄羽台者,下有采真童,仰招玉晨侣。 又云:九灵台者:玉映北朔,琼条隐林柯,空生九灵台,焕精耀 太霞。这段文字中的诗歌部分与太上飞行九晨玉经中的九 晨羽章只有个别文字出入,但二者仍未必是同一部道经。太 上飞行九晨玉经曾引金简文曰:九晨玄图,金简文日:修飞步九晨之道,亦当依步天纲 之日,兼而行之,益求飞天之速,玄斗屡鉴也。金简文当 即太上金简内文,如果太上飞行九晨玉经就是此经,当 不会再出现引金简文的话。但可以推断,太上飞行九晨玉 经当援据了太上金简内文。在关于禹步、步罡蹑斗的研究 中,太上飞行九晨玉经鲜有提及。这方面的探讨,我们多参 考抱朴子中的仙药登涉及署名李淳风的金锁流珠 引。然金锁

6、流珠引或托名李淳风,道藏提要疑为宋元 术士掇拾六朝以来的术数家言汇集而成书的。从无上秘要及 上清道类事项的引用情况,我们可以判断太上飞行九晨玉 经当成书于六朝时期,年代远早于金锁流珠引。太上飞行九晨玉经以太上大道君的口吻传授飞天步罡之法。记载了 “九晨”一一北斗七星及辅、弼二星的名称、神位及 飞行九晨之法。张素琴“斗极观念”影响下的汉代盘鼓舞与道 教“步罡踏斗”渊源考以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斗各星以神位 人道教体系,关于北斗的经书增多,相关道经多达百十之数。此 “百十之数”的道经,不知所据者何,笔者翻阅明道藏敦 煌道藏等未见如此众多有关北斗信仰的经书。在所有相关道经 中,此太上飞行九晨玉经是较早

7、且较完备系统地记录飞步九 晨之法的经书之一。北斗信仰起源甚早,据考古学者,殷商甲骨已经有相当多与 北斗祭祀相关的卜文,禳星祈福是远古巫觋的重要法术之一。但 由北斗七星到“九星”、“九晨”、“九皇”乃至九星“魂魄” 的增衍和附会,明显具有唐前南方道教改造、融汇各种方术的痕 迹,比如上清河图内玄经这部经典。上清河图内玄经概造构于南朝时期,经文演述河图授受仪式,以为河图本 源于天上真文,若存思佩戴、供养礼拜河图上的太一、九皇宝篆, 则可消灾散祸或长生不死。这里的“九皇”、“九夫人”即指北 斗七星君再加辅星君、弼星君及他们的九位夫人。九皇各有姓讳, 如佩戴、存思他们的姓讳妙相,夕夕观之,一样可以厚福通

8、神, 延寿得仙。这种极富“道教性格”的改造和想象。源于上清派道 教融摄南方巫术的道教革新时期。而一样融摄九星信仰,同属上 清派道经体系的太上飞行九晨玉经显然又在上清河图内玄 经的基础上发展为步罡蹑斗的飞步九晨之法。太上飞行九晨玉经卷首以太上大道君的口吻传授是经的源起:况来生始学飞晏之举,而不知幽寻步空之法,何由得披重霄 之门。观天地之始终乎?既无此道。与九晨乖域夫人绝游也,徒 有玄名帝录,超卓高腾,正可得策驾云龙,游眄五岳,但不死而已。如此望践斗魁,旋步华晨, 腾景玉清,当未有期也。这里的太上大道君也即造构此经的上清 派道士,以为“徒有玄名帝录但不死而已”,“玄名帝录” 当即上清河图内玄经主张

9、的佩带九晨星君宝篆的道法,而太 上飞行九晨玉经以为这些道法均不如“幽寻步空”、“望践斗 魁。旋步华晨”的步罡蹑斗之法。二经文字有部分重迭,九晨星 君及其魂精魄灵、九位夫人名讳、顺序完全一致,基本上可以判 断太上飞行九晨玉经因袭了上清河图内玄经。太上飞行九晨玉经所述步罡蹑斗的法术过程,已经演变 为成熟的道教科仪,为论述方便,现录其仪节顺序如下:J“行飞步之道,先一日沐浴斋净。是日于中庭布星图,随 斗建也。”J长跪、烧香,存思岁星、太白星、荧惑星、辰星、镇星布 在身中。J“覆衣九星”,持咒。J“次乘斗旋行斗星之外,步斗魂魄。从天枢星上,对阳明, 次登天璇、天玑以次周于隐元,住反三过,毕,于隐元星上

10、歌三 洞飞空章而登阳明也。”上修飞步之道:存思魂神,“并足上天枢星,上对阳明星, 左手抚心,右手指阳明星,即齿,咽液九过,闭气三息而微咒”。 咒毕,闭气三息,“次左足蹑天璇,进右足,与左足并,通气。”上依次飞步天璇星、天玑星、天权星、玉,衡星、阊阳星、 摇光星、洞明星、隐元星。丁步斗魂事毕,存思,“还立天枢星上,向阳明星而歌颂徘 徊游行九晨羽章三篇。毕。便登纲上。阳明星上行飞步也。” 在步罡蹑斗前,有“覆衣九星”的存思法术,即先屈左手于头上, 存思九星于身体各部位,再屈右手于头上,存思九星于身体各部 位。覆衣星斗的记载,其实早见于抱朴子内篇杂应,该篇 抱朴子传授“瘟疫秘禁”之法时云:又思作七星

11、北斗,以魁覆其头。以罡指前,乘魁履罡,攀登 云路。这里的“以魁覆其头”仅是北斗七星的魁斗,而太上飞 行九晨玉经覆的则是“九星”,其演进之迹甚明。而所述“以 罡指前,乘魁履罡”之法,极为简略,但可以看出。这是后世复 杂的步罡蹑斗法术的源头所在。再从所“修飞步之道”的步法来 看,太上飞行九晨玉经所用并不复杂,与后世金锁流金引 中繁复的罡法相比要简单的多,现以飞步天枢星为例,列示如下:存思一一并足天枢星上一一面对阳明星一一左手抚心。右手 指阳明星一一即齿、咽液九过一一闭气三息念咒一一左足蹑天璇 星,右足跟进,与左足合并一一通气。在天枢星上的飞步,仅并足立于天枢星上,微咒、即齿、咽 液、闭气之后,左足

12、蹑下一个天璇星,右足跟上并足在天璇星上, 依次九星踏过。这个步法与抱朴子内篇里的仙药登涉 所记的禹步相类,如仙药所记:禹步法:前举左,右过左,左就右;次举右,左过右,右就 左;次举左,右过左,左就右。如此三步,当满二丈一,后有九 迹。登涉所记:又禹步法:正立,右足在前,左足在后。次复前左足,次前 右足,以左足从右足并,是一步也。次复前右足,次前左足,以 右足从左足并。是二步也。次复前左足,次前右足,以左足从右 足并,是三步也。如此,禹步之道毕矣。抱朴子中的禹步与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中的步法都是左足或右足进一步,另一足 跟进,然后并足、一步结束的简单步法。太上飞行九晨玉经 飞步所有星中,较复杂的步

13、法为弼星上的飞步:弼星上右手抚心,左手指北晨星一一闭气、即齿、咽液、存 思、微咒一一还向北辰星闲气七息一一左转两足一一还并立阳明 星上一一从阳明星上单行禹步一一周回九星,往返九回一一还弼 星上平坐偃息华盖。存九晨覆衣如初一一思已在绛云之内乘天纲 飞空。这里明确提到“单行禹步”,可以看出六朝上清经融摄吸 收禹步的“三步九迹”改变为“九星”上步罡蹑斗新道法的过 程。禹步本是召役神灵的巫步方术,经过六朝道教的充实改造, 再结合“星斗信仰”,成为一种周密而精致的道教仪式。六朝时期利用禹步造构新道法的当不止上清经系。洞神八 帝元变经概成书于北魏永平元年(508),内中有禹步致灵 篇,详细说解禹步来源,步

14、法等,但这里的禹步要晚于仙药 登涉的记载,已有很多附会成分。禹步致灵第四中的禹 步之法略引如下:禹步法:于室内术人铺前,面向神坛。以夏时尺量三尺为星 相去之间。率以清净白灰为星图及八卦之数。术人入立地户巽上, 面向神坛坐之。方鸣天鼓十五通,即闭气步之。先举左足践离, 右足践坤,左足践震,右足践兑,左足从右足并作兑。乃先前右 足践艮,左足践坎。右足践干,左足践天门,右足践人门。左足 从右足并在人门上立。洞神八帝元变经为了召役八大鬼神,预知占凶,也吸收 利用了禹步之法,即以“清净白灰为星图及八卦之数”,禹步 “践”之。据图1所示,八卦方位与九星结合,以禹步践之。禹 步作为一种原始巫术,被赋予高妙的

15、神秘功能,并应用于各种仙 道方术中的例子,还见于抱朴子内篇登涉所载“进山防身” 的隐遁术:又曰,住山林中,当以左手取青龙上草。折半置逢星下,历 明堂,入太阴中,禹步而行 则折所持之草置地上。左手取土 以傅鼻人中,右手持草自蔽,左手着前,禹步而行,到六癸下, 闭气而住,人鬼不能见也。叙述隐遁术中的禹步之法。葛洪云:“凡作天下百术,皆宜知禹步,不独此事也”。上清派道经太上飞行九晨玉经在礼拜九晨星君时,也是利用禹步之法的一个 重要案列,只是,该道经系统结合星斗崇拜,以禹步飞蹑九星, 创造出更趋复杂而成熟的步罡蹑斗科仪。从上清河图内玄经的佩戴“九神姓讳”,到抱朴子内篇中的“以魁覆 其头”,再到洞神八帝元变经的在“九星八卦”上的禹步, 我们可以看出,太上飞行九晨玉经融摄各种方术编为复杂的 步罡蹑斗科仪的演进之迹。二、步虚词与步罡蹑斗王小盾朝鲜半岛的中国起源一文以为步虚是一只从 古代雅乐、方士琴歌、佛教呗赞转读、禹步、七盘舞等诸多事物 中吸取艺术要素而形成的道教歌舞曲。它产生在三国时代,原是 金丹道派的一种内修秘术,后经东晋人葛巢甫整理,成为灵宝斋 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步虚也吸收了即齿、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