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烘炉工艺规程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878809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烘炉工艺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锅炉烘炉工艺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锅炉烘炉工艺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锅炉烘炉工艺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烘炉工艺规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锅炉烘炉工艺规程1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工业锅炉和热电及发电用锅炉的炉墙砌筑及耐火砼、浇注料的烘干。2 编制依据2.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DL/T5047-95(锅炉机组篇)2.2蒸气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6 版)3 烘炉准备3.1 烘炉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3.2 锅炉本体安装、炉墙砌筑及保温工作已经结束,经漏风试验合格。3.3 与烘炉有关的各系统及安装并试运完毕,随时可以投入运行。3.4 烘炉需用的热工监测和电气仪表已经校验、调整、调试合格,随时投入监测。3.5 炉墙外部的湿气排出孔已适当留设,测温法检测的各测温点已经设置妥当,能适时投入。

2、3.6 锅筒和集箱上的膨胀指示器已经装好并指示在零位。3.7 炉墙砌筑后自然干燥期已达一周以上。3.8 已备有足够的燃料。3.9 检查锅炉受热面管道已全部畅通,炉膛、烟道和风道内部已经清理干净,膨胀缝中杂物已除净。3.10 设有省煤器的锅炉,应关闭主烟道,使用旁路烟道,无旁路烟道时应打开省煤器出口,保证省煤器内有足够的水冷却。3.11 关闭炉墙上所有的门和孔。3.12 向炉内注水前,先打开锅炉上方的排汽阀门和过热器疏水阀,注入合格的软化水至正常水位,并将水位计冲洗干净,关闭过热器疏水阀,微开锅筒及过热器排汽阀。3.13 烘炉现场设足够的照明,水位处应设单独的照明,以利观察。4 烘炉工艺4.1

3、烘炉方法烘炉可根据锅炉和炉墙的具体特征选用不同的方法。烘炉方法一般有三种:火焰烘炉、蒸汽烘炉和热风烘炉。小型锅炉宜选用火焰烘炉,容量大的锅炉宜选用蒸汽或热风烘炉。4.2 火焰烘炉4.2.1 烘炉前先开启送、引风机,将炉墙内的漏气排除。开始点火用木柴、锯末做燃料,在自然通风和条件下进行,并在炉排上铺上50100mm 厚的炉渣,以防止烧坏炉排。4.2.2 烘炉最初三天,将木柴集中放在炉排中间位置,约占炉排面积的一半,用小火烘炉,且火焰不要离炉墙太近。烟道挡板应开启15%20%,使烟气缓慢流动,并保持炉膛有1mm水柱左右的负压,炉水温度应保持在7080。必要时,可启动引风机。烘炉时,应使炉墙均匀受热

4、,并经常检查炉墙情况,不得有凹凸和裂纹等缺陷产生。4.2.3 初期烘炉三天后,可添加少量的煤,逐步取代木柴烘炉,烟道挡板开启25%35%,并适当增加引风,炉水温度可达到轻微沸腾。4.2.4 烘炉时火焰应处在炉膛中部燃烧,燃烧应均匀,不可间断。炉排应根据燃烧状况,适时转动,以防烧坏。4.2.5 烘炉时间以及升温速度应区分工业锅炉和发电用锅炉,按照锅炉的形式、炉墙结构、炉墙施工方法、室温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具体确定。4.2.6 燃烧强度和温升由过热器后烟温来控制,一般砖砌的轻型炉墙温升每天不大于100,后期烟温最高不大于250。4.2.7 敷管式混凝土(耐火混凝土、保温混凝土)炉墙,一般在达到正常养护

5、期后,可不再单独进行烘炉;气候特殊潮湿的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烘炉;烘炉时温升控制不大于10/h,后期过热器出口烟温最高不大于200,在此温度下持续时间不少于一昼夜。4.2.8 烘炉烟温的测点,对于发电用锅炉和有过热器的工业锅炉,应设置在过热器出口处,对于没有过热器的工业锅炉,可设在省煤器烟道入口处。4.3 蒸汽烘炉4.3.1 蒸汽烘炉的方法是将锅炉上水至正常水位处,用0.30.4Mpa 的饱和蒸汽从水冷壁下集箱的排污管处接入蒸汽,将蒸汽送入锅炉及省煤器,逐渐加热炉水至90,依靠炉水温度缓慢地将炉墙烘干。4.3.2 蒸汽烘炉中应保持炉水在正常水位,并打开烟道挡板和锅炉上部的炉门排除潮气,

6、使炉墙均匀烘干。炉门和烟道档板应微开,开度不宜过大。4.3.3 蒸汽烘炉时间:一般轻型炉墙4 至7 天,重型炉墙14 天至16 天。4.3.4 对于电力系统锅炉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一般烘炉后期应采用火焰烘炉补烘。5 烘炉合格的标准5.1 炉墙经过烘炉后,应没有变形和裂纹,砼不得有塌落等缺陷。5.2 在燃烧室两侧炉墙中部1.52m(或燃烧器上方11.5 米处)和过热器(或相当位置)两侧墙中部,取耐火砖和红砖的丁字缝交叉处的灰浆样(各取50 克),进行灰浆含水率分析 。5.3 砖砌炉墙耐火砖灰浆含水率在7%以下时开始煮炉,煮炉结束时灰浆含水率应不高于2.5%。5.4 用测温法:在燃烧室两侧墙中部炉

7、排上方1.52 米或燃烧器上方11.5 米处的红砖外面向内100mm 处温度达到50,或者过热器(或相当位置)两侧墙耐火砖与隔热层接合处的温度达到100后,继续维持48 小时,达到合格标准。6 烘炉中的安全技术措施6.1 烘炉中应根据锅炉结构、使用耐火材料的性能以及筑炉的季节、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制定烘炉曲线和操作守则。6.2 烘炉曲线是指烘炉时间和烟气温度关系曲线.6.3 烘炉期间,温升速度、恒温时间、最高温度、必须按制定的烘炉曲线执行,并实际测定烘炉曲线。测定烟温时间间隔不宜过长,一般要求每一小时测定一次,要对温度进行严格测定,以保证烘炉质量。6.4 烘炉达到一定温度时,如产生蒸汽,应将锅筒及过热器上的阀门打开,及时排出,并保证水位正常,定期进行排污。6.5 烘炉时,要经常检查炉墙,控制炉墙温度,锅炉上看火门和其他孔应及时关闭,不得长时间开启。6.6 烘炉中的加热升温和冷却均应缓慢进行,不可急骤升降,锅炉水位不足时,补水温度不应低于环境温度。6.7 不得在炉内温度超过50时进入炉膛内工作或检查,进入炉内应先通风,并有人在炉外监视。7 质量记录7.1 烘炉前的检查记录7.2 烘炉记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