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8776752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 家 营 中 学高效课堂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共3课时) 班级_ _ 组名_ 姓名_【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结构。3认识作者,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 。【重点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结构。【知识链接】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里朝花夕拾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

2、上才拾取(“朝”早晨,童年)(“夕” 晚上,成年或老年)(原名旧事重提)。【学法指导】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标题是“从到”的格式,表明文章主要是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来记叙的,由此把握全文的结构就较为容易了。作者先写百草园:“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再写三味书屋:“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额“三味书屋”。时间顺序与空间的变换顺序是一致的。在两部分内容之间,作者安排了一个过渡段,即第九自然段。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8)记叙了百草园的生活;过渡段(9)从百草园变成了三味书屋,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部分(10结尾)记叙三味

3、书屋的生活,思路非常清晰。在记叙百草园的有趣生活过程中,插叙了美女蛇的故事,这段插叙的作用在于映衬百草园具有神话般的色彩。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 情景导入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二、知识预习1、鲁迅说百草园“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原因是( )A. 百草园中有鲜艳的色彩,悦耳的声音和可爱的小动物,激起了鲁迅对生活的热爱。B. 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吸引儿童去观察发现、探索无穷无尽的自然科学知识。

4、C. 园内景物优美有趣,可以听到神奇的传说,可以尽情地游玩,有许多东西引发儿童的好奇心,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D. 在园内可以无拘无束,免受家人的呵斥和打骂。2、在下列词语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字,并加以解释:(1)人迹_至( ) (2)识破_ _( )(3)人声_ _( )(4)无处_食( )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A.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B. 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C.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4、鲁迅(18811936)字_本名_,_人,伟大的无产阶级_,_,_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一生译

5、著近一千万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_,这本散文集是在_至_这段时间的作品,内容是鲁迅对当时生活的回忆。【合作探究】1、阅读课文,写出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总体上的感受。填空:( )的百草园 ( )的三味书屋2、再读百草园部分,把这部分分为三层,写出各层的层意:【当堂测评】一、给加点字注音,并抄写三遍。确凿 菜畦 桑椹 油蛉 斑蝥 缠络 攒 珊瑚 豁 敛 脑髓 陌生 人迹罕至 觅食 竹筛 秕谷 系 书塾二、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班蝥消释绅士盔甲B、渊博签赏秕谷罕见C、书塾臃肿觅食恭敬D、质朴缠络绣象和蔼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在百草园中的快乐生活。2、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景方

6、法,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3、以雪地捕鸟为例,学习怎样用恰当的动词表现一系列动作的活动。【学习过程】复习导入同学们经过一节课的自主学习,现在请你们再次走进文本,将你的所学回顾一下。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 ,写了百草园的生活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作者是 ,他是我国伟大的 家 , 家, 家。2、百草园为什么是我的乐园?【合作探究】1、第二段可谓形声色味全,春夏秋齐备,请举例说明。形: 声: 色: 味: 春: 夏: 秋:2、重点语段阅读理解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堆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

7、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一块雪, 地面,用一枝短棒 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动词。(2)、用原文回答:捕鸟的条件 捕鸟的结果(3)、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它的作用是什么?(4)、“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是与什么相比较说的?(5)、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什么?3、仿写: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2、通过对比理解作者蕴涵于文中的思想感情。

8、【学习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百草园的内容,作者用优美的笔触将我们带入儿童乐园百草园作者在三味书屋里的学习生活是否也像百草园那样有情趣呢?让我们研读一下。【合作探究】1、家里人将少年鲁迅送进书塾里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那时却是怎么想的?2、这段文字表达了“我”当时怎样的情感?3、阅读文章第二部分;三味书屋中的生活,回答问题。(1)、原文中怎样描写三味书屋的环境?答: (2)、对先生外貌是怎样描写的?他的品格怎样?答: (3)、先生有哪些特点?答: 【拓展练习】阅读课文“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拗过去”这几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1.“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这个园虽然没有百草园那么大,但也是一个“乐园”这里有哪些“乐事”?“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同“百草园”相比有何同异之处?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