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876283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言学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言学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言学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言学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学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学概论 简答题:1、简述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线条性、强制性和可变性。任意性:即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是任意的,没有实质的必然的联系,其关系完全在社会中商定俗成。如汉语中的“u”和英语中的“bo”表达同类事物。线条性: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种符号跟着一种符号依次浮现,我们不能同步发出两个声音来,宛如一条联绵不断的线条,这就是语言的线条性。强制性:指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商定而进入交际之后,每个人都得接受,绝不能随意更改。可变性:由于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因此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2、简述语言变化的类型。语音的变化。具有条件性、时间性、空间性,这种变

2、化要通过方言或亲属语言对比,或通过记录语言的文字资料进行研究。语法的变化。一方面是组合关系,表目前词序的变化。一方面是聚合关系,表目前形态变化、语法范畴、词类的发展。词义的变化。新词产生,旧词消灭。词语的替代,词义的演变(扩大、缩小、转移)。、以汉语为例,简述归纳音位的基本措施。从构成材料上看,可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归纳音位要遵守三个原则:对立原则。一定语言或方言中的两个音素,如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能区别意义,这两个音素就可以构成独立的两个音位。互补原则。如果不同音素在相似的语音环境下不区别意义,我们称这些音素之间的关系为互补原则。相似原则。即两个或两个以上是音位是互补分布且在语言上相似或

3、相近,这些音素就可以归为同一音位。4、简述世界语言中常用的语法范畴。根据某些语法意义的共同内容,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种基本类别,这种语法意义的类就叫做“语法范畴”。语法范畴可以分为“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两类。由词的变化形式表达的语法意义就属于词法范畴。词法范畴又分为“体词属性范畴”和“谓词属性范畴”两类。常用的体词属性范畴有:()性;(2)数;()格;(4)有定和无定。常用的谓词属性范畴有:(1)时;()体;(3)态;(4)人称。由构造的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的形式就属于句法范畴。5、简述世界语言的基本谱系分类。按语言的渊源亲属关系来分类叫谱系分类。有亲属关系的语言构成一种语素,同一语素中按亲属

4、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语族、语支、语群、语言、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等。6、简述语言符号的层级系统性、生产性特点。层级系统性:指语言符号内部及语言符号之间 存在有规律性的东西,构造上层次分明、联系紧密,共同构成一种严密的层级体系,这种层级体系体目前构成规则和运转规则上。构成规则指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从低到高分出若干层次,每一层又互相依存。运转规则指语言层级装置通过组合关系、聚合关系进行。“层”:语言的底层(音位层)和上层(符号层)。“级”:第一级语素。是音义结合的最小符号。第二级词。由语素构成。第三级句子。由词通过组合而成。生成性:指语言符号是一种开放的系统,它可

5、以用有限的语言模式生产无限的语言或言语成分。7、以汉英语为例,简述词组合时的基本模式。主谓构造:体现一种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模式。如:这衣服真漂流。动宾构造:体现一种支配欲被支配的关系模式。如:扫地、洗碗。述补构造:体现一种补充或者阐明限度、成果。如:搬出去、急哭了。偏正构造:体现一种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模式。如:美丽的锦江学院。联合构造:它们的构导致分在语法上是平等的。如:北京、重庆都是直辖市。8、以汉英语为例,简述语流音变的常用类型。音位相结合的时候,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说话时快慢、高下、强弱的不同,也许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叫语流音变。常用类型:同化:指语流中两个邻近的不同的音,其中一种受

6、到另一种影响而变得与它相近或相似。如:面包和棉袍。异化:指语流中两个本来相近或相似的音位,其中一种由于某种因素变得跟它不同。如:北京话中,两个上声字相连,第一种上声变成阳平:“土改”异化为“涂改”。弱化:指语流中一种较强的音由于所处位置或受邻音的影响而变成一种较弱的音。如:木头“mutou”弱化为“ut/”。脱落:指较弱、不重要的音在发音时丢失或脱落。如:豆腐“/oufu/”说成“tuf”。9、简述世界语言的基本语法构造类型和特点。孤立语:缺少词形变化,但是词的词序很严格,不能随意改动。(汉语、俄语)粘着语:没有内部屈折,每一种变词语素只表达一种语法意义,一种词如果要表达三种语法意义就需要有三

7、个变词语素,粘着语的词根和变词语素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日语、土耳其语)屈折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由此作为语法关系的重要手段。屈折词内部语音形式的变化又叫内部屈折。复综词:指分不出词、句子的一种合成性语音,其中的句子、词合二为一。(美诺米尼语)10、简述词的意义的分类状况。词的意义可以分为词的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按词带有的主观色彩 分为理性意义和附加色彩。理性意义指词义以现实现象为基本,不波及人们主观态度的词义,如:上帝、人。附加色彩指在形成理性意义时带有人们主观态度。如:小偷、凶恶。按概括反映现象多少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单义词指词的意义只概括某一类现象。多义词指一种词有多种义项,且义项间有某

8、种联系。义项又分为本义与引申义,要注意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之间的内在联系,且同音词的音同,但意义无联系。按词义相近或相反分为同义词和反义词。同义词,又称近义词指几种声音不同而意义基本相似或相近的词。反义词指意义相反或相对。比较题:1、比较音素与音位的异同。音素: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它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每个音素均有不同的音质,我们在发音时,发音器官稍微有所变化,就发出了不同的音素。音位:是某一语言中能辨别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构造单位,也就是说,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异:研究音素可以超越具体语言或方言,着重从语音的自然属

9、性上研究;研究音位则必须贯彻到某种具体语言或方言,不仅要从语音的自然属性上,更要从语音的社会属性上研究。音素只能从音质角度上切分,音位却可以从语音四要素的任何一种要素上划分与归并。从音质要素上划分与归并的音位叫“音质音位”;从非音质要素上划分与归并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音素是一次发音就要分析出来的,音位则往往波及一类发音。 同:都是语言系统存在的现象,都是语言的一部分。、比较语素与词的异同。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一种中文就是一种语素,有时两个中文表达一种语素,如:蜘蛛。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词由语素构成。异:两者的区别在于能否独立运用,语素不能直接用作句子成分,须同

10、其她语素组合成词才可以充当句子成分,而词可以独立作句子成分。同:都是语法单位。3、比较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异同。异:基本语汇是语汇系统的基本和核心,它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三大特点。它和语法规则一起构成了一种语言的基本。虽然数量不多,但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着一种语言的存亡。一般语汇是语汇中除去基本语汇以外的那一部分,一般是由基本词汇和词根派生出来的,它涉及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等。不像基本词汇应用得频繁和普遍,也不稳固,容易发生变化;它没有构词能力或者构词能力比较弱。同 :都是词汇,都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比较词缀和词尾的异同。异:词缀是附着在词根之上的语素,

11、它对词义的构成起附加性作用,是构词语素。词尾是变词语素。汉语中没有,英语中有词尾。词缀组合时位置是固定的,在前面或背面,意义较虚,可构词新词,如英语中的“ment”、“un”;汉语中的“老虎”、“元老”中的“老”。词尾是加在词的最后,能变化词的形式,表达某种语法关系,不构词新词,没有词汇意义,如“stuys”中的“s”;“stdyig”中的“ing”。同:都是语素的一种,都不能单独成词。5、比较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异同。异:能指指的是单词的词形和语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即可以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指的是单词所代表的对象,是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即语言符号所示的概念。同:有索绪尔提出,

12、是构成语言符号的两个部分,能指与所指均有任意性。6、比较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异同。组合关系:指一种语言元素与另一语言元素同步排列在言语链条上,构成语言要素在现场的组合。(注:单个符号的音与义的结合不是组合关系)。聚合关系:指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互相替代,具有某种共同特性或功能的语言单位自然地类聚成群。异: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两种关系,它们互为存在前提,语言的组合关系阐明了语言构造的规则,语言的聚合关系阐明了替代规则。组合规则使得语言符号的成果呈现出有序性,聚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也许,大大简化了语言系统。同:组合关系是一种现实的,听得见的关系。聚合关系只是联想的同类,是“不在现场”的。组合

13、关系是有顺序的;聚合关系是无顺序的。组合关系是有一定数目的;聚合关系是无一定数目的。组合关系在时间轴上呈现,而聚合关系却不是。7、比较语言与文字的异同。异:语言是做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文字是一种标记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适应于语言的需要而产生的。语言是听觉的,文字是视觉的;语言中的语素和词只涉及音、义,而文字必须是音、形、义三者的结合。同:都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只是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辅助性交际工具。、比较元音与辅音的异同。异:要点:气流有无受到阻碍,发音器官与否均衡紧张、气流的强弱、声带与否振动。(1)发元音的时候,声道完全放开,呼出的气流在整个声道内顺利通行而不

14、受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声道的某一部位封闭起来而形成阻碍,气流必须克服 这种阻碍才干通过。()发元音的时候,发音器官各个部分的紧张限度是均衡的;发辅音时,要形成阻碍不让气流外出,因而形成阻碍的部位就会特别紧张。(3)发元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必须冲破阻碍才干通过,因而气流较强。()发元音的时候,声带振动;发辅音时,除几种浊辅音(m 、n、l、r)外,声带不振动。同:都是音素的两大类。名词解释 6、组合关系:语言符号与符号之间构成的言语链条关系。 7、聚合关系:在链条某一环节上可以互相替代的,具有相似作用的符号聚积成类的关系。 、语言的层级性:语言是一种层级的装置,该装置有两层三级,底层是一套音位的聚合类,有音无义。上层是语素以及语素组合成的词,词组合成的句子三级。9、语言的渐变性:是指语言构造系统只能按照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逐渐地变化,采用渐变的而不是突变的方式。10、语言的参差性:是指语言构造系统的各要素发展的速度是不整洁的。非基本词汇及其词义发展最快,语音变化较慢。11、语言的分化: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一种语言逐渐分化为几种语言或方言的现象。 12、语言的混合:几种语言系统混合成一种语言的现象。 1、语言的融合:一种言语战胜另一种语言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