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景观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8747530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建筑的景观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绿色建筑的景观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绿色建筑的景观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绿色建筑的景观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绿色建筑的景观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绿色建筑的景观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建筑的景观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色建筑的景观设计21 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建筑,亦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可 持续发展的道路,而绿色建筑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绿色建筑的理念普及,建造和 技术的推广,涉及社会的多个层面,需要多种学科的参与。由于建筑周围的景观不仅具有重 要的美学价值,还可发挥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环境保护作用。因此,绿色建筑周边环境景观设 计和应用是绿色建筑设计不可或缺的一方面。一、景观设计助推绿色建筑的发展 有统计数据称,目前,建筑耗能总量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份额近30%,我国既有建筑达 400 亿平方米,却仅有1%为节能建筑,每年新建建筑近20 亿平方米,但95%以上仍是高能 耗建

2、筑。如何让它们成为低能耗的绿色建筑?专家认为,运用多种景观设计手段有利于实现 低性能住宅建筑向绿色建筑转化。从自家阳台上的蔬菜园采摘水果、蔬菜,每天享受一盘沙拉,芳香园中的亚热带植物不仅为 卧室创造芳香的休息环境,而且都可食用,整个夏季都不需要空调而维持较舒适的室内环 境这便是运用景观设计手段将低性能住宅建筑转化成绿色建筑之后的情形。可见,景观 设计作为一种系统策略,整合技术资源,有助于用最少投入和最简单的方式将一个普通住宅 转化成低能耗绿色建筑,这也是未来我国绿色建筑的一个发展趋势。图 1 屋顶花园 台湾高雄世运会主场馆及高雄“巨蛋”则是景观与建筑结合的亚洲典范,这座体育场的南侧 “大开口”

3、,成为一个开放空间,与周围自然环境相互流通。运动公园里的生态池以缓坡设计, 沿岸混种乔木、灌木及水生植物,如同大自然河流般有上中下游。另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亚 洲景观建筑典范是上海巨人集团的总部,这个总部完全由绿植覆盖,外表是一个有15 种植 物起伏波动,向各种角度弯曲的“融合的大草原”,草原本身又是一个大斜坡,向旁边的“悬 臂湖”倾斜着。图 2 上海巨人集团总部 景观设计关乎土地、人类和其他物种可持续发展,最终目的是为实现建筑、城市和人的和谐 相处创造空间与环境。所以,一个好的景观设计作品,至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具有 生命意义,二是要有人文关怀。就第一层含义来说,景观设计首先要关注自然,

4、强调城市和 建筑是区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是生物物种的栖息地。因此现代景观设计,充分尊重水文、 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生态系统的相互依存体系,注重维持生态平衡及良性发展。从人 文关怀的角度来说,景观设计要保证生活在其中的人是安全的,并且适应人们长期生活的心 理感受2。二、绿色建筑的景观生态设计策略 对与绿色建筑,“绿色景观”是指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的 景观。景观的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人与自然的 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包括:地方性,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 ,让自然 做功,和显露自然等几条设计策略。1.地方性 也就是说

5、,景观生态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对于任何一个设计问题,设计师首先应该考 虑的问题是:我们在什么地方?自然允许我们做什么?自然又能帮助我们做什么?这一策略 又可从以下两个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即应考虑当地人的或是传统文化给予设计的启示,例如,在 云南的哀牢山中,哈尼梯田文化之美,正因为她是一种基于场所经验的生态设计之美。皖南 的村落,如宏村,也可见同样的生态设计经验。二是当地材料。乡土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景观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乡土物种不但 最适宜于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还因为乡土物种的消失以成为当代最主要的环 境问题。所以保护和利用乡土物种也是时代对景观

6、设计师的伦理要求。2. 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 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对它们的使用也需要采用保本取息的 方式而不应该是杀鸡取卵的方式。因此,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流和能流,景观生态设计强 调的解决之道有四条: 一是保护。在大规模的建筑建设过程中,特殊自然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的保护尤显重要,如 城区和城郊湿地的保护,自然水系和山林的保护。二是减量。设计中如果合理地利用自然的过程如光、风、水等,则可以大大减少能源的消耗。 城市绿化中即使是物种和植物配植方式的不同,如林地取代草坪,乡土树种取代外来园艺

7、品 种,也可大大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耗费,并能自身繁衍。三是再用。利用废弃的土地,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 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关闭和废弃的工厂可以在生态恢复后成 为市民的休闲地,在景观设计中,这已成为一个不小的潮流。四是再生。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但土地的利用方式和属性是可以循环再生的。从原野, 田园,高密度城市,再到花园郊区,边缘城市和高科技园区,随着城市景观的演替,大地上 的每一寸土地的属性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3. 让自然做功 自然生态系统生生不息、不知疲倦,为维持人类生存和满足其需要提供各种条件和过程,让 自然做功,便是强调人与自然

8、的共生和合作关系,通过与生命所遵循的过程和格局的合作, 显著减少设计的生态影响。这一策略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然界没有废物。每一个健康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完善的食物链和营养级,在景观绿 地的维护管理中,变废物为营养,如返还枝叶、返还地表水补充地下水等就是最直接的生态 设计应用。第二、自然的自组织和能动性。自然是具有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能力,一个花园当没人照料时, 便会有当地的杂草侵入,最终将人工栽培的园艺花卉淘汰。自然系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远远 超出人为的设计能力,与其如此,莫如开启自然的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过程。如景观设计师 Michael van Valkenburgh 设计的 Gener

9、al Mills 公司总部。该项目中,设计师拟自然播撒草 原种子,创造适宜于当地景观基质和气候条件的人工草原群落,每年草枯叶黄之际,引火燃 烧,次年再盟新绿。整个过程,包括火的运用,都借助了自然的生态过程和自然系统的自组 织能力。第三、边缘效应。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景观元素的边缘带,有更活跃的能流和物流,具有丰 富的物种,和更高的生产力。边缘带能为人类提供最多的生态服务,如城郊的地林缘景观既 有农业上的功能,又具自然保护和休闲功能,这种效应是设计和管理的基础。然而,在常规 的设计中,我们往往会忽视生态边缘效应的存在,很少把这种边缘效应结合在设计之中。在 城市或绿地水系的设计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水

10、陆过渡带上生硬的水泥护衬,本来应该是多 种植物和生物栖息的的边缘带,只有暴晒的水泥或石块铺装;又如,建筑物的基础四周,本 是一个非常好的潜在生态边缘带,而通常我们所看到的则是硬质铺装和单一的人工地被。所 以与自然合作的生态设计就需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缘效应,来创造丰富的景观。 第四、生物多样性。与自然相合作的设计就应尊重和维护其丰富多样性,生态设计的最深层 的含意就是为生物多样性而设计。对这一问题,生态设计应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即:保持有 效数量的乡土动植物种群;保护各种类型的及多种演潜阶段的生态系统;尊重各种生态过程 和干扰,包括自然火灾过程,旱雨季的交替规律,以及洪水的季节性泛滥。4.

11、显露自然 显露自然作为生态设计的一个重要策略,在现代景观设计的中越来越得到重视,曾在美国伊 利诺大学举办的一次全国景观设计展中,便以此为主题,被称为生态显露设计,“即显露和 解释生态现象、过程和关系的景观设计”。强调景观设计师不单设计景观的形式和功能,他 们可以给自然现象加上着重号,突显其特征引导人们的视野和运动,设计人们。 人与生物之间的共生,被 Wilson 称为“生物恋”,人与土地和空间之间的依恋关系,被称为“土 地恋”。生态设计回应了人们对土地和土地上的生物之依恋关系,并通过将自然元素及自然 过程显露和引导人们体验自然,来唤醒人们对自然人关怀。该设计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能帮助我们看

12、见和关注人类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迹,能让复杂的自然过程可见并可以理解,能 把被隐藏看不见的系统和过程显露出来,能强调人与自然尚未被认识的联3。三、景观设计低影响开发项目介绍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又称为低影响设计(Low impact design,LID) ,是现代景观设计师以全新的开放理念和技术推动绿色建筑在雨水控制利用和环境保护 方面的综合管理方法。 LID 强调雨水控制设施的设计应贯穿于整个场地规划设计过程之中, 倡导采用分散的措施对雨水径流进行源头控制,减少雨水径流峰值量和径流总量。LID提倡 因地制宜,采用绿色屋顶、植被浅沟、下凹绿地、渗滤、

13、滞留等措施对雨水径流进行生态化、 低能耗处理,尽可能模拟雨水自然循环过程。由此看见,低影响开发与绿色建筑所倡导的理 念基本一致,实施低影响开发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与绿色建筑评价内容密切相关。目前,该方法已在国外绿色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波特兰会展中心的雨水花园、 西雅图某社区街道改造和波特兰NE Siskiyou绿色街道”堪称城市雨水控制利用与建筑、道路 结合设计的典范。在澳大利亚,将水循环利用与景观设计统筹考虑,比如在墨尔本某占地面 积为668hm2的项目开发中,将供水、污水和雨水进行整体规划,并广泛采用雨水花园、蓄 水池、生物滞留、绿色街区、原地污水处理等绿色基础设施,结果给水量降低了

14、 70%,污 水循环利用率超过90%。近几年,在我国政府的积极响应下,基于LID的雨水控制技术也 逐步在绿色建筑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如深圳万科中心在设计中广泛采用渗透铺装、绿色屋顶、 雨水花园、植被浅沟等低影响开发措施,雨水收集利用率达到 50%,雨水径流控制率达到 90%,景观水体全部采用雨水、再生水作为补给水源。此外,北京阿卡迪亚、天津东丽湖等 小区也采用了 LID雨水控制利用技术,效果显著4。特别要提出的是,像美国太平洋西北地区的俄勒冈州的波特兰这样终年雨水充沛的城市, 景观设计师经常运用“雨水花园”来增强城市排水功能。规模最大、最富盛名的“雨水花园” 由梅尔里德景观设计事务所负责设计。它

15、主要收集5.5英亩(约合2.2公顷)屋顶上的雨水, 然后经由俄勒冈会议中心南面的落水管输送至花园,使得大量降雨渗入地面。 “雨水花园” 几乎吸纳了会议中心屋顶上所有的雨水堪称一项举世瞩目的成就。 具体说,波特兰雨水花园有三大体系组成:一是雨水花园叠水体系。雨水花园在造型上利用一系列浅滩、小瀑布以及被玄武岩堰分 而成的串联水池,减缓暴雨流下来的速度。在每个水池积满水后,雨水溢出跌落0.46 米到 下一个水池里,而沉淀物则稳定地遗留在上个水池中。整个人造水渠平均长约 969 米、宽 1.8 米,这些水池不仅可以起到蓄水的作用,还可以使雨水有充分的时间渗入地下。二是雨水花园石材体系。雨水花园水渠底部

16、的青灰色石板,使得雨水能够在上面自由流 淌,边缘的鹅卵石又能够使多余的雨水很快地渗入地下,被土壤吸收,水渠墙面粗狂的玄武 岩营造出了一种自然地氛围。这些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细节体现了景观设计师对自然法则 的理解及敏锐的洞察力和高水平的设计智慧。三是雨花花园植被体系。为营造人工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雨水花园的水渠两旁种植了 许多水生植物,这些生长的鹅卵石和碎石缝中间的水生植物不仅使雨水花园增添了绿色,使 其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和自然,而且植物本身还可以吸收各种有害的污染物,例如周边马路 上冲刷下来的油污等。此外,植物的根系还可以将碎石和砂土牢牢地固定住,防止因长时间 水流的冲刷而引起水土流失和地基层松动的问题。上述三大体系的完美组合,可以允许大量的雨水渗入,特别是在较短的持续小雨期间, 效果尤为明显。项目工程师比尔科普介绍说已出现了大量雨水被吸收的良好迹象,在大雨后 雨水并不长久滞留在水池中,而是经由一个虹吸管出口溢出较低的水池,流入一条直径 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