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1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8726864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子结构1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原子结构1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原子结构1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原子结构1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原子结构1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子结构1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结构1课时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泰安市优质课评选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新区北集坡一中马晓伟2014-3-31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是六三制化学上册,第二章 第3节 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五个部分,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一.教材分析(一) 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前两节课以水为载体,对分子和原子做了简单的介绍。本节课我们将沿着科学家的足迹认识原子的具体结构,这对于学生微粒观的建立和探究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元素概念的生成和宏、微观联系的建立打下了有利的基础。因此本部分内容具有理论学习、观念建立、探究意识培养等多重教学价值,十分重要。(二) 教

2、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悉原子结构的发现史。(2)认识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3)知道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了解原子的基本性质。【能力目标】(1)通过原子模型演变的历史,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推证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2)在探究中,学会分析、处理和归纳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并享受探究带来的快乐,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2、增强联系实际学习化学,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3、关注与社会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和科技前沿问题,增强环保意识,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思。(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原子

3、结构的认识和对探究过程的体验。原子的构成;2、难点:推论物质的原子是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易于接受宏观的感性认识,而对于微观的抽象知识则难以理解。本课题之前学生对微观世界了解的很少,而且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差,对原子的构成认识起来将十分困难。因此要用视频、动画、图片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架起从宏观到微观的桥梁。三、教法、学法分析教法:秉承“课堂的设计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的课改理念。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问题驱动、合作解疑,借助视频、动画、图片等,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学法

4、:通过了解科学家们研究原子构成的历史过程,探究原子内部的结构。将微观的想象、推理与直观的模拟图形相结合,帮助学生认识原子,加深理解。四、教学过程分析整堂课的教学内容我将围绕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情境导入合作探究自主探究课堂小结当堂检测,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合作解疑、动画演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学习能力,真正做到快乐学习、高效学习。(一) 情境导入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复习回顾】1.水由 构成,一滴水大约有1021个。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水的 破裂为氢 和氧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为: ,可见,分子很小,但在化学反应中可

5、以 ,而 在化学变化中没有再分,所以说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提示:填“分子”或“原子”) 【展示】借助图片演示水分子的分解过程。【设疑】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那么原子真的不能再分了吗?原子的构成如何呢?今天我们就踏着科学家的足迹来探究原子的构成。快速回顾,积极回答。观察、思考、产生共鸣。复习相关内容,做到知识的上联下挂。设计认知冲突同时顺势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板书课题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目标引领】出示学习目标。观察、思考。明确学习方向(二)合作探究-原子的结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重踏先人求索之路,打开原子之门。【探究一】道尔顿原子模型的得出。【引导猜想】以

6、“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请提出你的假设。【总括学生想法】大家心目中的原子,是一个简单的不可分割圆球。这与科学家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相似。【交流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想法。【小组汇报】 学生1:我们小组认为,原子像一个实心小球。学生2:原子像一个乒乓球。学生3:像我们家的樱桃。以讨论探究问题入手,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大学生的参与面,暴露了学生的原始思维。同时,与科学家观点相似,获得自我认同感,增强探究的信心。【探究二】汤姆森原子模型的得出。【引导探究】简单介绍道尔顿模型和汤姆森发现电子的历史。引导学生思考,含有电子的原子又是什么样子呢?【交流讨论】学生同组之间相互交流,

7、内含电子的原子是什么样子?【小组汇报】学生1:原来原子不是一个不可分的球体,它存在更小的微粒。学生2:在原子内部有带正电的微粒,必定有带正电的部分,不然就会带电了。但我们不知道这些微粒是什么?学生3:会不会是电子镶嵌在球体上呢,像西瓜一样?教师的点拨及时,使学生及时意识到自己思维上的误差,学生惊讶,求知的欲望高涨,为下一步的探究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氛围。【探究三】卢瑟福的原子模型的得出。【引导探究】如果我用乒乓球不断投向西瓜,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启思导疑】用比原子体积和质量都小的多的粒子打在原子上又会怎样呢?学生思考问题,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学生1:乒乓球被撞到各个方向。学生2:乒乓球大都反

8、弹回来。学生3:若用比原子体积和质量都小的多的粒子打在原子,粒子大都反弹回来。此问题的设置,目的是为“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现象的顺利解析,做很好的铺垫;使学生的思维能找到起点。【引导探究】及时用投影出示用“a粒子轰击金箔”的史料图片及文字说明。又一次制造认知冲突!【提出问题】如果当时你在现场,发现这些现象后,你会怎样想?【交流讨论】学生1:大多数a粒子能穿透金箔,说明a粒子没有受到阻挡,金原子内部绝大多数是空的。学生2: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a粒子反弹了回去,我们可以想象到a粒子碰到了坚硬的东西,原子内部可能有一个实心的核,就像我们吃的桃子,中间有一个“核”。学生3:

9、原子内部可能有一个实心的核应该很小。利用图片,文字说明,尽量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使问题变得更加明了。【引导总结】那么这些微粒究竟是什么呢?【小结】大家猜测得很对!【播放动画】播放原子结构Flash动画。【生成结论】观看动画,印证自己的猜想,生成结论。【简述原子的结构】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有质子和中子构成。及时出示史料佐证学生的猜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又一次掀起了高潮。说明:在原子的结构教学过程中,我大胆创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变单一的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为自主探究生成知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化学史为线索,让学生体

10、验科学家的探索经历,在探究过程中不断的发现矛盾,积极思考,自我生成结论,体会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同时鉴于本部分内容非常抽象,我将尽可能地运用图片、动画创设情景,层层设疑,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完成思维步步升华。同事这样处理,也可以培养起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 (三)自主探究- 探寻原子结构的规律 原子的基本性质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自主探究【自主探究一】探寻原子结构的规律。【自学任务一】分析学案表一,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自主思考,交流展示。【获取规律】 质子与电子所带电量大小相等,符号相反;中子不带电。 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完善原子结构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图表,

11、提取信息的能力。【自学任务二】分析学案表二有关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获取规律】原子中: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 不同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电荷数不同。 有的原子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有的不相等。总结分析,获取规律。呈现【训练巩固】习题。完成【训练巩固】,展示题目答案。及时巩固,促使知识系统和内化。【自主探究二】认识原子的基本性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38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哪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2、原子的基本性质有哪些?联系宏微观内容,思维升华。在本部分内容处理上,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借助于学

12、案,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对于问题处理,先请学生独立思考,个别发言,然后小组交流,最后集体归纳。通过独立思考,个别发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通过小组交流,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通过集体归纳,教师进行点拨,解决了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使学生对核心问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四)课堂小结:学生知识交流收获,畅所欲言。教师呈现知识树, 简单条理,便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五)当堂检测:及时做出自我评价。六、作业布置:实验证明,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有关夸克的结构和性质仍有探索和研究中上网查阅了解相关知识。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写一篇科普习作,并与同学

13、交流。(以科普小论文的形式布置作业,打破了传统的作业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不带电)(在核外作高速的无规则的运动)(居于原子中央) 2、原子的性质第二单元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悉原子结构的发现史。2、认识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3、知道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了解原子的基本性质。【重难点】重点:原子结构的认识和对探究过程的体验。原子的构成;难点:推论物质的原子是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复习回顾】1.水由 构成,一滴水大约有1021个。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水的 破裂为氢 和氧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为: ,可见,分子很小,但在化学反应中可以 ,而 在化学变化中没有再分,所以说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提示:填“分子”或“原子”)学习过程:【情境导入】 思考: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那么原子真的不能再分了吗?原子的构成如何呢?今天我们就踏着科学家的足迹来探究原子的构成。一、 合作探究-原子的结构【猜想】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请提出你的假设。【合作探究】1、 内含电子的原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