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学者徐芬学习障碍分类:1非其他残疾所制2智力正常3学习成绩差1、 学习障碍定义中的共同要素:1学业困难2心理过程的缺陷3能力与成就的差距4中枢神经系统的功 能失调5其他障碍的排除2、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1基因遗传2发展阶段的变异3大脑皮质的功能失调3、 梅尔斯提出环境因素:1早期经验剥夺2行为问题3营养不良4环境污染5文化的差异6教育机会的 缺乏4、 学习障碍研究发生历程:1奠基阶段2转型阶段3整合阶段4发展阶段5、 学习障碍研究的理论:1能力缺陷理论2技能缺陷理论3元认知缺陷理论6、 我国学习障碍的现状:1学习障碍研究发展迅速、领域广泛,基础理论研究有待加强2关于心理过 程的研究成果丰富,教育干预实践探讨不足3研究层次趋于齐全,小学阶段研究成果突出,但早期 和成年期研究成果匮乏4研究方法丰富、多样,但采用科学方法的深入研究有待加强7、 学习障碍的特征:1认知能力:视知觉、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2学业表现:阅读、书写、数 学4社会性:社会认知、社会交往、社会行为、控制点、气质和情绪8、 柯克的学习障碍分类:1发展性学习障碍:注意异常、记忆异常、知觉和知动异常、思维异常、语言 异常。
2学业性学习障碍:阅读障碍、书写障碍、算术障碍10、 张舒哲的观点:1生理缺陷型与心理障碍型2单一型和综合型3暂时型和持续型4兴奋型和安静型11、 服部美佳子、上野一彦的分类:1言语性学习障碍2非言语性学习障碍3注意、记忆性学习障碍4混 合性学习障碍12、 刘全礼的分类:视知觉异常、听知觉异常、协调异常、书写异常、计算异常、注意过程异常13、 个体因素:1发展因素2学习因素: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机会、学习正误14、 环境因素原因分析:家庭、学校、社会和同伴15、 学习障碍的诊断标准:排他标准、差距标准、特殊教育标准、病理标准16、 学习障碍鉴别的其他方法:贝叶斯公式、操作性鉴别程序、对干预的反应鉴别法17、 PRS中5个领域:听觉的理解和记忆、会话用语、时间空间知觉、运动能力、社会行为18、 PRS个项目的构成要素:1听觉的理解和记忆:单词理解能力、对指示服从的能力、在班级理解会话 的能力、记忆信息的能力2会话用语:词汇、语法、回忆语言的能力、叙述经验的能力、表现能力3时间空间知觉:时间判断、地面方位感觉、关系判断、位置感觉4运动能力:一般运动、平衡、手 指灵巧程度5社会行为:协调性、注意力、安排工作程序的能力、适应新情况的能力、责任感、理解 任务并进行处理的能力、关心。
19、 三大特殊教育观:过程导向、工作导向、过程一工作导向20、 学习障碍儿童教学的实施方法:个别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合作学习21、 学习障碍儿童个别化教学原则:1匹配原则2灵活性原则3全面性原则4差异性原则5持续性原则6 创设性原则:人际关系的构建、学习环境的构建、生活行为的构建、教材的构建22、 学习障碍儿童研究指导方法:1实施赏识教育2尊重、接近儿童3制定教育计划4给予儿童一定援助 5改善教育环境23、 学习障碍儿童教育的注意事项:1充分认识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习困难的原因2确实把握学习障碍儿童 的真实情况3尊重学习障碍儿童,针对问题采取相应对策4注重学习能力的补偿5准备适合的教材、 教具6多方配合、完善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指导24、 学习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措施:1提供足够的营养2给与儿童适当的刺激:触觉刺激、前庭刺激、本 体感受刺激3培养儿童自我控制能力4培养儿童手指的运动能力:发展身体协调技能、训练手指的运 动能力5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25、 学习障碍儿童早期干预的注意事项:1把握儿童学习障碍类型2把握儿童个性问题3选择有针对性的 干预方法4重视言语性和非言语性能力的干预5注重稳定儿童的情绪6重视儿童父母的作用。